第67章 夜訪吳府
- 破局明末:太子朱慈烺
- 翻斗花園牛英俊
- 2636字
- 2025-06-15 23:34:54
夜色深沉,北京城內一片寂靜,唯有馬蹄聲在空蕩的街道上回蕩。
朱慈烺領著一隊精銳親兵,遠遠跟在王承恩身后。他一身輕甲,腰間佩劍,目光冷峻。王承恩則帶著十余名錦衣衛,手捧圣旨,直奔吳襄府邸。
“咚咚咚!”
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吳府的家丁,門房揉著惺忪睡眼,剛拉開一條門縫,就被錦衣衛一把推開。
“圣旨到!吳襄接旨!”
府內頓時一陣慌亂,吳襄被家仆匆匆喚醒,披著外袍,趿拉著鞋就往外跑。嘴里還低聲抱怨:
“大半夜的,怎么這時候來宣旨?莫不是闖賊已經破城了?”
他剛踏進前廳,就見王承恩手持圣旨,神色肅穆地站在堂中。吳襄連忙跪下,額頭抵地,心中卻暗自盤算,崇禎這時候下旨,怕不是什么好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王承恩的聲音在寂靜的廳堂里格外清晰。
“吳三桂忠勇可嘉,特晉封平西伯,仍總領關寧軍,即刻率師入衛京師,不得延誤!欽此!”
吳襄一聽,先是一愣,隨即臉上浮現狂喜,重重叩首:
“臣吳襄,代犬子叩謝皇恩!陛下圣明!”
然而,他心中卻冷笑連連...
“崇禎啊崇禎,你這是走投無路了?前腳剛給了八十萬兩銀子,后腳又封爵,看來京師是真守不住了!”
他暗自盤算著,兒子吳三桂如今手握重兵,朝廷越是倚重,他吳家就越能討價還價。若是局勢再壞下去,投靠李自成或者關外的建虜,也未嘗不是一條退路...
王承恩見吳襄叩首謝恩,臉上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他微微側目,余光瞥向府外,朱慈烺的人馬,早已悄然圍住了吳府。
“吳提督,皇爺還等著回話呢。”
王承恩語氣平淡,卻暗含催促。
吳襄連忙堆笑:
“王公公放心,臣這就派人快馬加鞭,催促犬子星夜入京!”
“好。”
王承恩點頭,轉身欲走,卻又似不經意地補了一句:
“對了,太子殿下托咱家帶句話,天家的銀子,不是那么好拿的。”
吳襄的笑容瞬間僵在臉上,正欲開口,忽聽府外一陣騷動。緊接著,急促的腳步聲從四面八方涌來,火把的光亮映紅了庭院。
“怎么回事?”
吳襄厲聲喝問。
一名家丁跌跌撞撞沖進來,臉色慘白:
“老爺!不好了!府邸被圍了,外面全是兵馬,領頭的是太子!”
吳襄臉色驟變,猛地看向王承恩,卻見這位司禮監大珰早已退至一旁,神色淡漠。
“王承恩!你...”
話音未落,府門轟然洞開。
朱慈烺大步踏入,身后甲士如潮水般涌入,瞬間控制了整個前院。他目光如刀,直刺吳襄:
“吳提督,深夜叨擾,實在抱歉。”
吳襄強自鎮定,拱手道:
“殿下這是何意?臣剛接圣旨,正欲安排犬子入京勤王!...”
朱慈烺冷笑一聲,抬手打斷:
“勤王?吳三桂的關寧軍,此刻怕是還在路上觀望吧?”
吳襄額頭滲出冷汗,仍強撐著辯解:
“殿下明鑒,寧遠至京城路途遙遠,且有遼民隨行,尚需要時日...”
“夠了!”
朱慈烺厲聲喝道:
“本宮沒空聽你狡辯!”
他一揮手,身后的親衛立刻沖入內院。不多時,吳襄的幼孫吳應熊被押了出來,身后還跟著一名絕色女子,正是吳三桂的寵妾陳圓圓。
十歲的吳應熊嚇得臉色慘白,陳圓圓則低垂著頭,一言不發。
吳襄見狀,目眥欲裂:
“殿下!你這是要做什么?!”
朱慈烺淡淡道:
“吳提督放心,本宮只是請你們去做客。”
他上前一步,聲音冰冷:
“屆時只要你修書一封,告訴吳三桂,若他還想見到自己的兒子、愛妾和父親,就老老實實聽從朝廷號令。且這封圣旨尚還算作數,他依然是大明新晉的平西伯。否則...”
朱慈烺沒有說完,但話中的威脅不言而喻。
吳襄渾身發抖,終于明白...王承恩根本不是來宣旨的,而是來抓人的!
“殿下...你這是矯詔!明日臣必會參你一本。”
朱慈烺冷笑:
“參本宮?”
他忽然俯身逼近吳襄,聲音雖輕卻透著寒意:
“那也得等吳提督到了南京,見到父皇之后才有機會。”
吳襄瞳孔驟然收縮。南京?崇禎要南遷?不對...以他對皇帝的了解,怎么可能突然改變主意?若真決定南遷,必會召集百官商議,怎會如此悄無聲息...除非...
一個可怕的念頭如閃電劈進他的腦海,是太子!是太子挾持了君父!
他渾身血液瞬間冰涼,抬頭看向朱慈烺的眼神已帶上驚懼。這個十五歲的少年竟敢...不,這已經不只是膽大包天,這是...
朱慈烺見他的神情,顯然吳襄已經猜到了什么,果然明末這群官員沒有一個是心思單純之人,他重新直起身子淡淡道:
“比起你吳家拿錢不辦事,本宮這點手段,又算得了什么?”
他一揮手,親衛立刻押著吳應熊和陳圓圓向外走去。吳襄想要阻攔,卻被兩名甲士死死按住。
“吳提督,”
朱慈烺看了他一眼
“你也請移步吧,莫要本宮手下為難...”
吳襄掙扎著喝道:
“殿下此舉,難道不怕天下人非議...”
朱慈烺再次抬手打斷。
“吳提督與其在此與本宮浪費口舌,還是多想想,如何讓平西伯盡快來盡忠吧。”
朱慈烺目光掃過吳府,突然對身旁的司馬云沉聲道:
“搜府!八十萬兩銀子不可能全送去了吳三桂處,給本宮一寸寸地翻!”
司馬云抱拳領命,立即帶人沖入內宅。不多時,后院傳來一陣嘈雜,幾名親衛抬著幾口沉甸甸的箱子出來,箱蓋掀開,白花花的銀錠在火把下閃著寒光。
“殿下!”
司馬云快步走來,壓低聲音道:
“在后花園假山洞里還發現一人。”
只見兩名親衛押著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走來,那青年衣衫不整,滿臉驚恐,正是吳三桂的弟弟吳三輔。
“呵,吳家倒是藏得周全。”
朱慈烺冷笑一聲,轉向面如死灰的吳襄:
“吳提督,看來你們父子還是該團聚啊。”
吳襄嘴唇顫抖,卻說不出話來。
“帶走!”
朱慈烺一揮手。
“全部押往朝陽門!”
親衛們立刻行動起來,押著吳襄一家老小往外走。陳圓圓被橫上馬鞍時,突然抬頭看了朱慈烺一眼,那雙秋水般的眸子里竟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神色。
整個行動快如閃電,從入府到撤離,不過半個時辰。當朱慈烺率隊趕到朝陽門時,遠遠就看見英國公張世澤帶著數十家丁在城門前等候,旁邊還停著兩輛馬車。
張世澤一見太子,立刻上前行禮:
“殿下,臣已按約在此等候多時。圣駕在何處?”
朱慈烺微微頷首,側身讓出視線,露出身后被五花大綁的吳襄一行人:
“國公稍安,圣駕已先行出城。本宮方才去請了吳提督一家同行,耽擱了些時辰。”
張世澤目光掃過吳襄,見其神色灰敗,再瞥見被押解的吳應熊和陳圓圓,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但很快壓下情緒,沉聲道:
“殿下這是...?”
朱慈烺語氣平靜卻暗含鋒芒:
“吳家父子拿朝廷八十萬兩餉銀卻拖延不至,本宮只好請他們親自南下催一催吳總鎮。”
他刻意頓了頓,意味深長地看向張世澤,
“國公家世代忠烈,當知父皇最恨首鼠兩端之人”
張世澤會意,肅然抱拳:
“臣明白。臣家世受國恩,如今圣駕南行,臣自當追隨。”
他側身指向身后的馬車。
“臣以備妥,隨時可啟程。”
朱慈烺點頭:
“好。國公既無異議,便請隨本宮即刻出發...”
話音未落,忽聽城樓上傳來一陣急促腳步聲,鞏永固從城頭飛奔而下,來到朱慈烺身旁道:
“殿下!剛剛夜不收回來稟告,有一隊闖賊游騎,在城外游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