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勤王軍來
- 破局明末:太子朱慈烺
- 翻斗花園牛英俊
- 2433字
- 2025-06-10 23:29:43
二月末,京師。
朔風卷著沙塵掠過皇城,昔日熙攘的街巷。如今行人廖廖,鋪面緊閉。偶有行人,也是步履匆匆,面帶菜色。糧鋪門板上貼著官府告示,墨跡未干便被撕得七零八落。倉廩已空,無論如何安撫,沒有糧食,終是無用。恐慌似無形的瘴氣,自外城漫向內廷,整座京城如一座巨大的墳塋。
武英殿內,死寂更甚。
崇禎已多日未再召見朝臣,連內閣的題本也僅由王承恩代批。他整日穿著那身由周皇后縫補過的明黃龍袍,蓬亂的鬢發間夾著銀絲,枯瘦的手指一遍遍摩挲著案上輿圖。
地圖上,象征闖軍的朱砂標記已自山西蔓延至畿輔。太原、真定、保定……猩紅的箭頭如毒蛇吐信,將孤懸的北京絞在中央。
“陛、陛下...”
小內侍膝行至暖閣檻外,捧軍報的雙手抖若篩糠。
“念。”
崇禎嗓音嘶啞,似鈍刀刮骨。
“二月廿五...山西總兵周遇吉死守寧武,力戰不敵。率人突圍,如今下落不明...宣府馮撫臺密奏,總兵王承胤不尊號令,恐有不臣。”
每報一處,崇禎的脊梁便佝僂一分。及至宣府二字落地,他倏然輕笑,笑聲里裹著無盡的蒼涼。
寧武關被破,而宣府、大同京師西北兩扇鐵門。如今宣府未聞金戈之聲,竟有洞開之嫌。
“下落不明...不臣...呵呵...”
他踉蹌撲向御案,案上密折里那些朱筆圈畫的將帥之名,此刻皆成血淋淋的嘲弄。
“王大伴。”
“奴婢在。”
王承恩以額抵地,磚石上洇開一片濕痕。
崇禎望向殿外翻卷的陰云,喃喃如囈語:
“朕...當真要做亡國之君了?”
“皇爺!”
王承恩驟然叩首,金磚砰然作響。
“祖宗基業豈能...”
“夠了。”
崇禎抬手截斷話頭,袖口滑落,露出的手腕瘦得驚人。
“退下罷。”
王承恩以額抵地,屏息退至殿檻邊,卻不敢真離去,只示意小內侍們熄了遠處的燈燭。暖閣內霎時晦暗下來,只余崇禎與墻上那幅《九邊堪輿圖》默然相對。圖上宣大防線的朱批尚新,墨色卻已干涸成痂。
他知道,李自成的鐵騎跨過居庸關時,連這方輿圖也會被踏作齏粉。
恰在這時,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內侍跪伏在檻外,聲音里帶著幾分喜氣:
“陛下!薊鎮總兵唐通率八千士卒抵京勤王,現駐德勝門外!”
崇禎猛地抬頭,渾濁的眸子驟然亮起,枯瘦的手指死死攥住御案邊緣:
“當真?!”
“千真萬確!唐總兵親遞兵部勘合,言愿為陛下效死!”
“好!好!”
崇禎霍然起身,久未打理的龍袍袖子掃翻了茶盞,褐色的茶湯潑在輿圖上,將宣府一帶染得愈發污濁。他卻渾不在意,嗓音因激動而尖銳:
“快...快宣!著人引唐卿沐浴更衣,備上好錦袍!”
說罷,又轉頭吩咐王承恩。
“即刻傳兵部、戶部、內閣諸臣速來武英殿。”
半個時辰后,唐通身披嶄新蟒紋袍,大步踏入武英殿。他身姿挺拔,眉眼間透著沙場歷練的英氣。崇禎快步迎上去,握住唐通的手,聲音發顫:
“唐卿能危難之際,星夜馳援,實乃大明社稷之幸。”
說罷,命人捧上裝滿銀錠的漆盤:
“這是白銀千兩,是朕的一點心意,另有內帑十萬兩餉銀,即刻撥付于卿的勤王將士。”
緊接著,崇禎將象征著爵位的玉冊交到唐通手中。
“朕封你為定西伯,望卿能守住京師,護大明江山。”
唐通跪地謝恩,眼中滿是激動,心中暗自發誓,定不負圣恩。
唐通叩首謝恩的余音未落,崇禎已轉身望向階下諸臣,目光掃過兵部尚書王家彥、戶部尚書倪元璐與內閣首輔魏藻德:
“唐卿既已來援,當速定駐軍事宜。朕意...當扼守要沖,諸位以為何處可擋闖賊?”
殿內短暫沉默,王家彥忽然撩袍跪奏,蒼勁的嗓音刺破凝滯的空氣:
“居庸關!此乃京師西北門戶,關城險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昔年成祖北征,皆由此出入,今若以唐總鎮精銳據守,輔以火器營協防,足可遲滯闖軍旬月!待其他勤王軍至。”
倪元璐連忙附和,袖中露出早已備好的輿圖:
“王本兵所言極是!居庸關三道城防互為犄角,又有居庸疊翠天險。唐總鎮若在此扎營,可斷賊西來之路!”
魏藻德亦連連頷首,眼睛在燭火下泛著微光。
崇禎蒼白的臉上泛起潮紅,指尖重重戳在殿壁《九邊堪輿圖》的居庸關處:
“就這么定了!唐卿即刻移鎮居庸關,構筑防線!”
唐通此時胸膛還因封爵的熱意鼓脹著,忽聽崇禎抬手輕叩御案,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杜之秩何在?”
不稍片刻,一個宦官疾步進入武英殿,而后是杜之秩尖細的嗓音傳來:
“奴婢在!”
崇禎目光掃過唐通那因封爵而漲紅的臉龐,他心中又開始糾結。
近些年來,降將如潮。他并非不信任唐通,可越是這般想,心中的疑慮反倒越發深重。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案上的奏本,崇禎陷入了兩難。
若派監軍隨行,怕寒了唐通的心,可若不派...他的目光黯淡下來,唐通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在陣前倒戈的將領?
思慮片刻,他還是緩緩開口道:
“唐卿忠勇可嘉,但監軍之制,祖制如此。杜之秩隨朕多年,熟知軍務,此番便命他與你同守居庸關。糧草調配、軍機呈報,皆由他襄助。”
殿內陷入詭異的寂靜,魏藻德見無人附議,氣氛有些沉悶,率先躬身道:
“陛下思慮深遠,監軍制衡,正是保境安民的萬全之策。”
王家彥望著唐通攥緊玉冊的手,喉結動了動,終究還是無言。
唐通心中猛地一沉,臉上的笑意險些維持不住。他深知,這些監軍太監平日里仗著圣寵,不懂軍事卻擅作主張,常常壞了大事。但此刻,他只能叩首謝恩,將不滿深深壓下。
待眾臣退去后,唐通握著沉甸甸的玉冊,望著殿外陰云密布的天空,心中五味雜陳。那剛剛燃起的熱血,正在一點點冷卻。他不禁暗自思忖,這圣恩背后,究竟是信任,還是猜忌?
“唐總鎮留步。”
杜之秩快速追了上來,臉上堆起習慣性的笑容。
“方才今上金口一開,咱家可算尋著個好去處咯!”
他抬手要搭唐通肩膀,卻被后者側身避開,杜之秩手掌尷尬地懸在半空。
唐通看著他,拿著玉冊的手猛的攥緊,玉冊的棱角硌的掌心生疼。
“杜監軍客氣。”
唐通擠出一個難看的笑容。
“居庸關苦寒,還望監軍多保重。”
“說的哪里話!”
杜之秩湊近兩步,內侍慣有的沉香撲面而來。
“咱家雖不懂刀槍,可這調糧運餉的門道……”
話音未落,遠處傳來更鼓聲。唐通望著暮色中影影綽綽的宮闕,忽然有些后悔星夜兼程趕來勤王了。
“天色不早了。”
唐通后退半步。
“本鎮還需回營整肅軍務,監軍請自便。”
說完唐通轉身大步朝著皇宮外走去。
杜之秩本意是想與唐通交好,但見唐通如此不識抬舉,他冷笑一聲,望著唐通的背影臉色漸漸陰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