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火力就是真理
- 大明帝王聊天群
- 飛天魔魔豬
- 2018字
- 2025-05-07 20:05:00
真理永遠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這趟遠洋之旅,他朱祁鈺可不是奔著散播歡樂散播愛的。
碰上那些洋夷,講的聽的那就講,講不聽的那就轟了再講,主打的就是一個以德服人!
因此這船隊的火力問題,自然是重中之重。
“回陛下,甲板下層左右已經各留了一個炮口,以備不時之需。”
江淵聞言回答道。
此番寶船的制作,他完全按照圖紙上來的。
上方甲板上雖然空無一物,但下層左右早已各備了一門炮口,用以御敵。
“一個炮口?放煙花呢?”
朱祁鈺聞言撇了撇嘴,表情很是嫌棄。
火力若是不能覆蓋,那還談什么以德服人?
“雖然只有兩個炮口,但這畢竟只是小船,尺寸再大些的副船上,足足配備了六門大炮。”
“至于主船,則是足足十枚大炮,陛下您看如何?”
江淵有些不解,此前聽說這次遠洋之行,為的是尋找什么抗寒抗旱的作物。
可尋找農作物,要那么多大炮做什么?
“不夠,遠遠不夠!”
“雖然是小船,但這船身兩側,各放五門大炮是綽綽有余!”
“這樣吧,你命工匠將船身改造,上層擺放十門大炮,下層除去水師休息的艙位之外,其余全部用作存放炮彈。”
朱祁鈺說著,接過了江淵手中的造船圖紙,將改造炮口的方位一一標出。
“這...”
江淵見狀面露難色。
“怎么了?有什么問題嘛?”
朱祁鈺見狀問道。
“回陛下,這紅夷大炮雖然體積不大,但一個個的奇重無比,便是一尊,也有三千斤左右。”
“若是架設十門,雖然位子倒是足夠,可這分量,再加上水師人員,以及隨船攜帶的口糧,那別說遠渡重洋,怕是這船剛下水,就得沉了去。”
江淵解釋道。
作為工部的尚書,對于一手督造的紅夷大炮,他自然再了解不過。
那玩意雖然威力驚人,但同時也相當笨重。
戰場之上,即便有著車輪的輔助,可要想移動那紅夷大炮,也得足足三名壯漢合力。
這么沉的東西,一口氣給船上裝上十門,那這船不沉了才怪了。
“船吃水多少載重多少,咱們更改不了,但紅夷大炮上,難道就不能動動文章了嘛?”
朱祁鈺眉毛一挑,增設大炮這可不是他突發奇想。
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海權爭霸時代中,船只的噸位,大炮的數量,往往就是決勝的關鍵因素。
紅夷大炮這玩意,設計之初便是作為陸戰重器,對于船只而言,重量確實有些超標。
但他可沒說非得原封不動的,把這死沉的玩意給搬上船啊。
“還請陛下明示。”
江淵拱手作揖道。
“作為攻城掠地的重火器,對威力的要求極高的紅夷大炮選擇了更大的口徑,同時為了堅固耐用,炮管也鑄造的特別厚,再加上炮架車輪,所以這紅夷大炮才笨重無比。”
“但水師相遇,轟的是對面的船只,船板不比城墻,所以咱們也不需要那么大的口徑!”
朱祁鈺淡然一笑,隨即開口解釋了起來。
江淵,蔣彥二人身為朝廷要員,比起尋常人自然要聰慧的多。
經朱祁鈺這么一番點撥,兩人立刻會了意。
“陛下的意思是說,咱們可以改造一下紅夷大炮?”
江淵兩眼放光,一直把心思放在制作寶船上的他,差點忘了自己的老本行。
大炮太重了怕什么?他們工部可不就是解決這些事的嘛!
“沒錯,陸戰之時,兩軍對壘,你進我退之間,炮陣自然也得跟著一塊移動,但船艦之上哪有這么麻煩?直接船動不就結了?”
“所以車輪炮架這些,完全可以舍棄,同時將炮管口徑做小,管壁也不用鑄的那么厚,如此一來重量不自然就減輕了嘛?”
無論是大明還是西方,在目前這個時間點,大家都還處于木船時代。
而木制船身并沒有多堅固,一炮轟過去,威力大了是一發炸沉,威力小點也一樣抗不住。
因此在艦炮上過于追求威力,反倒是進了誤區。
倒不如減輕大炮的重量,增加大炮的數量。
在絕對的數量面前,甚至精度的問題也會被解決。
別人瞄半天轟一炮,你直接上去十炮連發,誰贏誰輸那不是一目了然嘛。
“是啊,只需在炮口下方打造一個底座,便能代替炮架車輪!”
“同時口徑減小,發射沖擊也會變小,炮膛不易受損之下就不必再做的那么厚,如此一來,這重量的問題,立刻迎刃而解。”
“陛下大才,臣慚愧,作為工部官員,居然未能想到這些,反倒要勞煩陛下指點。”
江淵聞言如醍醐灌頂一般,一下有了頭緒。
“江大人過謙了,所謂當局者迷,督造這寶船之事,便已經足夠的費心費力,無暇顧及其他也是正常。”
朱祁鈺微微一笑,當即寬慰了起了對方。
他之所以懂的多,不過是因為生于后世之中,學的是這些前人積攢下來的智慧。
反倒是江淵這些人,受限于時代局限,卻是一點就通,真要說大才,恐怕他們這些人才更擔得起。
“陛下放心,臣即刻修改圖紙,回頭便吩咐工匠改造船身。”
“回頭只要等紅夷大炮改造完成,便能上船測試。”
江淵激動的說道。
作為前任兵部侍郎,現任工部尚書的他,自然知道這火器的重要性。
若是真能讓大明的寶船擁有此等恐怖火力,那再現成祖爺當年的四海臣服,恐怕也不再是什么難事了。
“既如此,那改造紅夷大炮的事,不妨就交給我吧。”
一旁的蔣彥開口說道。
眼下海圖繪制之事,在朱祁鈺的指導之下,已經有了不小的進展。
造船之事,又由江淵一手操辦。
那改造大炮這件事,當然就得他出馬了。
和江大人這個半路出家,從兵部調來工部的不同,他蔣彥那可是地地道道的工部出身。
自幼學習兵器工事的他,論火器制造維修,在工部這一畝三分地里,那可是當仁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