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賈似道南柯一夢 二
沒想到宋度宗同意了賈似道的請求,朝中官員上書要求他收回成命,他都不聽。賈似道只好離開臨安前往紹興。
賈似道或許認為宋度宗是有心計的人,處理完老皇帝的喪事后,賈似道并未返回朝廷,而是回到他的老家——天臺縣。接著他唆使自己的親信大將京湖制置使呂文德向朝廷謊報軍情,偽造蒙古軍隊大舉南下的戰報。
接到軍事急報的宋度宗驚惶無措,連忙下詔請賈似道回京主持大局。賈似道這才慢悠悠地往臨安走。等他抵達臨安處理軍國大事時,軍事警報也就適時解除了。
通過這起軍事騙局,賈似道成功地營造了“朝中不可一日無賈似道”的氛圍,并且從此拿捏住了宋度宗的“命脈”——只要宋度宗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他便以辭官還鄉相要挾,由此確保他對朝政的絕對控制。這樣,賈似道很快被拜為太師,封魏國公。
卻說趙禥智力不行,但是愛女人還行。他做皇太子時就以好色出名。當了皇帝后還是這樣。根據宮中舊例,如果宮妃在夜里奉召陪皇帝睡覺,次日早晨要到合門感謝皇帝的寵幸之恩,主管的太監會詳細記錄下受幸日期。趙禥剛當上皇帝時,有一天到合門前謝恩的宮妃有30余名。
宋度宗即位后,連批答公文也交給四個最得寵的女人執掌,號稱春夏秋冬四夫人。賈似道見度宗比理宗還要昏庸,就更加專橫跋扈,目無天子,稍不加意,就以辭官相要挾,度宗唯恐他不辭而別,總是卑躬屈膝地跪拜,流著眼淚挽留他。特授賈似道平章軍國重事,許他三日一朝。后來放寬到十日一朝,而且每次退朝,度宗總要離座目送他走出大殿才敢坐下。賈似道大肆淫亂,致使朝政昏暗。
隔了一年,賈似道故伎重演,找了個借口,撂挑子不干了。急得新皇帝手足無措,心神不寧,只好對著賈似道屈下身子叫道:“太師,我給你跪下了。”幸虧江萬里把皇帝攔住了,否則這位皇帝真的就留下給大臣下跪的笑柄了。
事后賈似道還假意惺惺的對江萬里說,多虧你把皇帝攔下了,不然我就成了千古罪人了。江萬里看不起他的虛偽,不予理睬,很快就遭到貶官報復。
一天正要舉行祭祀大禮,突然下起傾盆大雨,管皇帝馬車的官員正是度宗寵愛的胡貴嬪的父親胡顯祖,胡顯祖建議乘小車回宮,度宗不敢輕舉妄動,說:“先問問賈丞相吧!”胡顯祖急于回宮,哄皇帝說:“丞相已經答應了。”皇帝便匆匆回宮。過了一會兒雨過天晴,賈似道以為皇帝會來主持典禮,后來才知道皇帝已經回宮了,頓時大發雷霆:“我身為大禮使,連陛下的舉動都不得預知,不干了!”當即裝模作樣地走出京城。皇帝苦求幾日,賈相仍不理睬,只得將胡顯祖罷官,流著淚把胡貴嬪送到廟里罰作尼姑,賈似道這才滿意歸朝。
忽必烈奪得蒙古汗位,穩定內部之后,即派兵侵犯大宋四川地區,并沿漢江南下。于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包圍襄陽,1269年又圍攻樊城。賈似道隱匿不報,也不派兵增援。以至襄樊被圍攻了三年,形勢十分危急。
賈似道天天與人賭博,沒有人敢去找他。其妾有兄來,立府門將入,似道見之,縛投火中。
一日,似道與群妾踞地斗蟋蟀,方在拍手歡呼的時候,忽報有欽使到來,似道轉喜為怒道:“甚么欽使不欽使?就令御駕親臨,也須等我斗完蟋蟀。”言罷仍踞地自若。良久方出見欽使,欽使傳度宗命,極力敦勸。賈似道方允于次日入覲。
翌日入朝登殿,度宗慰問已畢,方語道:“襄陽被圍已近三年,如何是好?”賈似道佯作驚愕道:“北兵已退,陛下安得此語?”度宗道:“近有女嬪說及,朕所以召問師相。”賈似道不禁懊惱,半晌才答道:“陛下奈何聽一婦人?難道舉朝大臣統無耳目,反使婦人先曉么?此訛言,陛下不必信之。萬一有事,臣當親率大軍,為陛下誅盡此虜耳。”度宗不敢再言,賈似道悻悻退出。后來盤詰內侍,方知女嬪姓氏,竟誣她有曖昧情事,硬要度宗賜死。度宗硬了頭皮,令女嬪勒帛自盡。可憐紅粉佳人因為關心國事系念民生,竟平白地喪了性命。
自宮嬪死后,內外相戒,無人敢言及邊事。后來養成虜患,非一朝一夕之故。
賈似道文學藝術造詣還是不淺的,擅長鑒賞古玩古董,能詩文,頗有才。他還是位斗蛐蛐的高手,人稱“蟋蟀宰相”,寫了一部《促織經》,別小看這部書,這可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專業著作。
咸淳九年(1273年)正月,樊城被元軍攻破,同年二月,襄陽守將呂文煥在糧盡援絕的情況下獻城投降。消息傳來,賈似道假裝率軍出征,膽小無能的度宗死死拖住賈似道,不讓他出征。
度宗于咸淳十年(1274)七月去世,留下三個未成年的兒子:楊淑妃所生的趙昰7歲,全皇后所生的趙顯4歲,俞修容所生趙昺3歲。
謝太后召集群臣商議立帝,眾人以為楊淑妃所生趙昰年長當立,但賈似道和謝太后都主張立嫡子,于是趙顯被立為帝,是為恭帝。
趙顯即位之時,宋室江山處于風雨飄搖之中。蒙古鐵騎大舉南下,局勢失去控制,宋王朝的統治已經陷入了癱瘓狀態。
咸淳十年九月,元軍向南宋發起了總攻。十二月,伯顏率兵進逼鄂州,在青山磯擊敗宋將夏貴率領的鄂、漢守軍,漢陽、鄂州相繼陷落。伯顏留下部分士兵守衛鄂州,自己率領主力部隊,以宋朝降將呂文煥為前部,繼續東下。沿江城池的守將多是呂氏舊部,元軍所到之處,這些人紛紛歸降,元軍得以順利地突破長江防線,于德祐元年(1275)春攻克軍事重鎮安慶和池州,兵臨建康城下。
鄂州陷落后,長江防線洞開,南宋朝野內外大震,京師各界都把希望寄托在賈似道身上,呼吁“師臣”親征,指望他能像理宗朝那樣取得“再造”之功。賈似道不得已,在臨安設都督府,準備出征。蒙軍的一路統帥劉整原系宋朝驍將,理宗末年,賈似道在武將中推行“打算法”來排斥異己,劉整被其上司利用“打算法”迫害,被迫歸降蒙古。賈似道對劉整的能力知道得一清二楚,由于懼怕劉整,他遲遲不敢出兵,直到德祐元年正月,聽說劉整死后,他才高興地說:“吾得天助也。”上表恭帝請求出征。
賈似道抽調各路精兵10余萬,裝載著無數金帛、器甲和給養,甚至帶著妻妾離開京城,陣勢綿延百余里。二月行至蕪湖,與夏貴會合。夏貴一見賈似道,從袖中抽出一張字條,上寫:“宋歷三百二十年。”言下之意,宋朝歷時已近320年,國勢已盡,不要為它丟了性命。賈似道心照不宣,點頭默許。
賈似道到達前線之后,率后軍駐扎于魯港,命大將孫虎臣統領前軍屯駐在池州下游的丁家洲,夏貴率戰艦3500百艘橫列江上。賈似道深知蒙古軍隊的勇猛,不敢與之正面交戰,仍然幻想走開慶元年(1259)同忽必烈講和的老路,因此下令釋放元朝俘虜,送荔枝、黃柑等物給伯顏,希望通過稱臣納幣求得和平。但此時元軍的目標在于滅亡南宋,稱臣納幣已不能滿足元人的貪欲,求和的請求被斷然拒絕。兩軍交戰,伯顏連續突破孫虎臣、夏貴兩道防線,直抵魯港,宋軍大敗,死者無數,江水為之變赤,賈似道倉惶逃到揚州。
賈似道位居平章軍國重事、都督諸路軍馬,度宗尊之為“師臣”,眾臣視之為“周公”,卻如此不堪一擊,時人諷之曰:
丁家洲上一聲鑼,
驚走當年賈八哥。
寄語滿朝諛佞者,
周公今日變周婆。
賈似道戰敗后,成為眾矢之的,朝野上下出現處死賈似道的強烈呼聲。謝太后卻認為,賈似道勤勞三朝,不能因為一朝之罪,失了對待大臣的禮數,僅將賈似道貶為高州團練副使,循州安置,并抄沒其家產。
賈似道被貶后,舉國歡騰,各地群眾都不歡迎賈似道的隊伍經過當地地盤,認為賈似道一旦經過,會帶來晦氣。
宋時立法,凡大臣安置遠州,一定要有個監押官,名為護送,實則看守,如押送犯人相似。今日賈似道安置循州,朝議斟酌個監押官,只因循州路遠,人人怕去。獨有一位官員慨然請行。那官員姓鄭名虎臣,官為會稽尉,任滿到京。
臨行時,賈似道備下盛筵款待虎臣。虎臣巍然上坐,賈似道稱他是天使,自稱為罪人,將上等寶玩,約值數萬金獻上,為進見之禮。鄭虎臣微微冷笑道:“團練且起,這寶玩是殃身之物,下官如何好受?有話途中再講。”賈似道再三哀求,虎臣只是微笑,賈似道心中愈加恐懼。
次日,虎臣催促賈似道起程。金銀財寶約十余車,婢妾童仆約百余人。虎臣初時并不阻當,行了數日,嫌他行李太重,擔誤行期,將他婢妾童仆等日漸趕逐;其金寶之類,一路遇著寺院逼他布施,賈似道不敢不依。
后來到個庵院,虎臣教歇腳,且進庵梳洗早膳。賈似道看這庵中扁額寫著“木綿庵”三字,急呼二子吩咐說話,虎臣不許,將二子拘于別室。賈似道自分必死,他身邊藏有冰腦一包,因洗臉,就掬水吞之。覺腹中痛極,討個凳子坐下,看看命絕。虎臣料他服毒,乃罵道:“奸賊,奸賊!百萬生靈死于汝手,汝延捱許多路程卻要自死,到今日老爺偏不容你!”將大槌連頭連腦打了二三十下,打得希爛,嗚呼死了。卻教人報他兩個兒子說道:“你父親中惡,快來看視。”兒子見老子身死,放聲大哭。虎臣奮怒,一槌一個,都打死了。卻教手下人拖去一邊,只說逃走了。虎臣投槌于地嘆道:“吾今日上報父仇,下為萬民除害,雖死不恨矣。”就用隨身衣服將三人死尸草薦卷之,埋于木綿庵之側。埋得定當,方將病狀關白太守趙分如。
趙分如明知是虎臣手腳,見他兇狠,哪敢盤問?只得依他開病狀,申報各司去迄。直待虎臣動身去后,方才備下棺木,掘起賈似道尸骸,重新殯殮。后人有詩嘆曰:
當年誤國豈堪論,
竄逐遐方曝日奔。
誰謂虎臣成勁節,
木棉千古一碑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