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差點就當場崩薨
- 大秦:繼位趙王,對手始皇帝
- 子月啦
- 2286字
- 2025-04-01 16:08:14
“王上王上,出事了!”
任上大夫兼近臣的樓昌,急匆匆跑進寢殿,長華殿。
“何事,樓卿如此慌張?”
榻上的趙丹使使勁,撐不起自己的身體。
幾個侯著的寺人上前,麻利的墊兩層寢衣,再扶前者半躺好。
“前往秦國迎回太子落的隊伍,他們,他們……”
樓昌的目光移向手里的竹簡,意思不言而喻。
“爾等出去。”
“是,王上。”
趙丹心頭一跳,讓寺人們到殿外,自己拆開竹簡邊的印泥。
內容不多,足夠令人瞬間盛怒……
迎回隊伍行至魏國的寧城,次日便可進入秦國,當晚落腳城內的客舍。
至丑時,一伙賊人搶走隨行財物,以及面見秦王,接回太子落的重要文書。
經魏國提供線索,本國的細作調查,除了這伙賊人,人數少的另一伙去燕國,目標是公子恪。
背后指使者,人在邯鄲的公子偃。
“不肖子,不肖子!”
趙丹猛得一砸竹簡,好幾根竹片都散落四周。
太子落趙落有學識,有抱負,未成太子前封侯爵,號春平侯。
成了太子也不撤銷爵位,繼續保留,向來重視的繼承人。
沒離開邯鄲前,主持過一場改革,他全程放權,任由發揮。
到底年輕,一上來就用激進的方式,遭遇老貴族們的強烈抵抗,到后面差點失控,連同上奏請廢掉太子。
自己頂住壓力,把太子送往秦國為質,避一避國內的風頭,同時磨煉性子。
頂不住更要頂,大趙在他繼位期間,由強盛轉向衰落,簡直是罪人,無顏面對列代祖宗。
自知能力有限,還能洗刷一些過錯的,正是留下一位見識高,變法意愿強的繼承人。
帶領大趙推動第二次變法,重新恢復強大的國力!
不曾料到,迎回太子落的隊伍,在進入秦國前夕,公子偃竟然派人搶文書,意圖明顯。
他的身體狀況,調養時日過長,一月不如一月,不算什么秘密。
不肖子趙偃爭的是王位嗎?
不,斷送大趙未來的希望啊!
之前不是沒考慮過選快馬,減少點隊伍的人員,抓緊時間接回太子落,完全來得及。
然而,那樣反倒表明情況危急,秦國不會輕易放人,甚至扣留。
“真是公子偃,膽子未免太大了。”
撿起竹片一瞥,樓昌吃驚。
“落兒回不來,寡人必定殺了趙偃!”
無力倒在榻上的趙丹,氣快順不上來,捂住胸口不停的喘息。
“請王上息怒,要保重王體,不是還有公子恪。”
大有提早崩薨的跡象,樓昌連忙說道。
“對對,公子恪,老幺。”趙丹頓感通暢許多。
“幸好,不然解釋不清…”樓昌的心如釋負重,“太醫說過靜心調養,當月內沒問題,突然崩薨,十張嘴亦無從辯駁,自己并非公子偃派來的事實。”
“情報里說,另一伙賊人去燕國。”
趙丹的思維漸漸清醒。
“王上勿憂,情報尚未傳到,證明公子恪沒被攔截。”
樓昌往好的一面講。
以君王的態度,傳位公子偃的可能性極低,賜死都算正常,跟氣話不沾邊。
有多重視太子落,殺心就有多濃重。
只要不用立公子偃為新太子,賊人沒抓住公子恪,君王的氣則順暢,不至于突然崩薨。
可是,迎回隊伍遭搶,另一邊恐怕無法幸免,但愿情報慢點傳到,不然……
“速宣平陽君。”
意識到緊迫的趙丹,立刻說道。
“唯。”樓昌一應道。
“老臣見過王上。”
“無需多禮,叔父坐。”
很快,平陽君趙豹到來,樓昌跟后面。
“樓卿侯在殿外,無寡人的允許,誰都不得進入。”
趙丹吩咐道。
“王上放心。”
接下去的談話,涉及國家繼承人,樓昌自知聽不得。
“叔父先一閱情報。”
趙丹作聲道。
經近臣收拾,散落的竹片拼湊完整,放在漆木案邊。
“待老臣一閱。”
遭遇破壞的竹簡,病情較上次明顯加重的侄子,趙豹帶有疑問。
“放肆,膽敢斷送大趙的希望,不配做王室子弟!”
下一刻,充滿憤慨的話音蕩開。
作為趙武靈王的第三子,歷經大趙由弱變強,疆域從小至廣的過程,成為匹敵虎狼之秦的強國。
長平一戰由強轉弱,燕國進犯,魏國襲擾,弱小韓國也跟著湊熱鬧,仿佛回到當初的四面受敵。
壓在上邊的中山國,大趙時刻有壓力,睡個覺都不得安穩,指不定哪天就兵臨邯鄲。
昔日強盛不過一場夢,憋屈,真憋屈!
大趙必須推動第二次變法,扭轉頹廢的國勢,堅定此信念的太子落,無疑是未來的希望。
結果太子落來不及回國,始作俑者是不肖子孫的趙偃,罵糞土都抬舉了。
“叔父,公子恪母族是落魄的豪強,并非老貴族,寡人有意傳位于他。”
趙丹說出自己的想法。
“不可,趙偃和老貴族們走得近,公子恪,不確定品行如何。”
趙豹理智的說道。
“是啊,為質燕國十余年,誰又知道品行怎樣,叔父您說說看。”
趙丹不免哀愁。
用手段讓其兄回不來,屬于本事的一種,他有氣歸有氣,仍然會立趙偃為太子。
可是,其母族隸屬老貴族,又和他們走得近,不在考慮的范圍。
公子恪三歲便為質燕國,有意變法,或想維持現狀,根本無從知曉。
“老臣,老臣亦不知。”
趙豹猶豫幾下。
本來吧,下一代君王誰繼承,自己這個叔父不合適建議,太敏感。
近親年長的,平輩的弟弟平原君趙勝已然逝世,僅剩自己一個叔父。
找血脈更遠的宗室,商量繼承人的大事,更不行,看侄子怎么決定了。
“叔父您得幫幫我,我清楚自己讓大趙衰敗,就是最大的罪人,都不配待在宗廟里……”
“但是,我一樣想大趙強盛,擊敗秦國換取戰略機遇。”
“從繼位之初,就有這樣的志向,奈何年輕錯判秦國,錯判形勢,急于想贏,到后面換上趙括。”
“最后,釀成一場慘敗,我不會給自己找理由,敗了就是敗了,嬴稷老頭就是贏了。”
每每提及,趙丹一如既往的痛苦。
“王上,非老臣不愿說,有些事實在,哎。”聽在耳里的趙豹不是滋味。
“也對,我是沒臉面和叔父說,實在沒資格。”
“只是看在先王,列代先祖,大趙的份上,求叔父幫忙忙,成嗎?”
堂堂一國之主,趙丹的眼淚在流淌,充滿心酸。
“阿丹別說了,叔父我幫,幫。”
趙豹止不住老淚了,按住準備行大禮的侄子。
從一開始的趙氏遺孤,到瓜分晉國的列卿之一,先祖由此建立趙國。
胡服騎射覆滅中山國,樓煩等勢力,擴土千里,一躍成為匹敵強秦的國家。
如今,國勢頹廢不振,唯一的出路就在變法!
今天,只能違反為臣者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