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再歸青城

岷江的初雪來得悄無聲息。

云松站在渡船甲板上,看著兩岸青山漸漸染白。自峨眉歸來已有半月,阿依莎的雪鷹傳信說巴特爾已肅清拜火教在河西走廊的殘余勢力,而白璃也在青城山恢復了神智。此刻他與蘇蘅正逆流而上,前往《劍經》指引的終點——青城山。

“看那邊。“蘇蘅指向右岸。江水分叉處立著塊形似臥牛的巨石,石上積雪斑駁,露出底下青黑的苔痕。一個老漁翁獨坐石下垂釣,蓑衣上已積了薄薄一層雪,遠望如雕塑般靜止。

渡船靠岸時,雪下得更密了。丈人峰在雪幕中若隱若現,宛如一幅正在繪制的水墨長卷。碼頭石階結滿冰凌,云松攙著蘇蘅小心前行,忽聽身后傳來驚喜的喊聲:

“云師弟!“

山門處,清風、清巖兩位師兄撐著油紙傘飛奔而來。五年不見,清風已蓄起短須,清巖額角添了道疤,但眼中的熱切絲毫未減。四人相擁,清巖拍著云松后背大笑:“好小子,長得比我還高了!“

踏上山道的剎那,天問劍在鞘中突然輕顫。云松駐足回望,只見來路已隱入飛雪,唯見石階如白玉長鏈垂入云海。恍惚間,他仿佛看見十五歲的自己正拾級而上,肩頭落滿細雪。

“師父的墓在后山寒潭邊。“清風的聲音將他拉回現實,“按他遺愿,碑面只刻了'青城道士玄真之墓'七個字。“

雪中的青城山與記憶中迥異。古木枝丫裹素,殿宇飛檐掛凌,連常綠的松柏也成了瓊枝玉葉。行至建福宮前,那株百年老梅正值花期,紅蕊映雪,暗香浮動。云松不禁伸手輕觸梅枝,積雪簌簌而落,露出樹干上一道陳年劍痕——正是玄真道長當年演示“雪擁藍關“所留。

“云師弟的住處還保留著。“清風引他們繞過三清殿,“白璃姑娘在藥圃幫忙,說等你回來有要事相告。“

藥圃的暖閣里,白璃正在碾藥。她已換下紅衣,穿著青城女冠的素白道袍,長發用木簪松松挽著,額間不再有月牙玉,只余一道淡紅疤痕。見眾人進來,她放下藥杵微微一笑:“《劍經》可曾圓滿?“

云松解下天問劍置于案上。劍身文字比離山時多出一倍有余,但最后仍缺四句。白璃指尖輕撫劍格處的七星,忽然吟道:

“青城雪霽日,太虛歸一劍。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劍身應聲亮起,缺失的四句終于浮現!所有文字如百川歸海,順著劍柄流入云松掌心。他閉目內視,見那些文字在丹田處結成顆晶瑩剔透的劍丸,緩緩旋轉間,散發出凜冽又溫潤的氣息。

“這才是真正的《太虛劍經》。“白璃捧出個紫檀匣子,“玄真道長留給你的。“

匣中是把木劍,形制與天問劍一模一樣,劍身刻滿與《劍經》互補的文字。蘇蘅“啊“了一聲:“這是...琴心劍?傳說中以湘妃竹為骨、焦尾桐為刃的...“

“太虛子的另一把佩劍。“白璃點頭,“劍膽琴心,本是一對。“

當夜,云松獨自來到寒潭邊。玄真道長的墓碑覆著新雪,樸素得近乎簡陋。他盤坐碑前,將木劍橫放膝上,天問劍插在雪中。奇異的是,兩劍之間漸漸形成氣旋,攪動落雪如蝶群飛舞。

“師父...“云松輕喚,喉頭突然哽住。五年來走過的千山萬水,歷經的生死險境,此刻都化作潭面薄冰下的暗流,表面平靜,內里洶涌。

潭水忽然無風起紋。冰面折射的月光聚向墓碑,竟在碑前凝成個模糊的人形。那人形負手而立,雖無五官,姿態卻與玄真道長一般無二。

“松兒。“虛影開口,正是記憶中的聲音,“你做得很好。“

云松想伸手觸碰,虛影卻如煙散去,只在雪地上留下幾行字跡:

“劍非劍,琴非琴。

太虛者,見本心。“

身后傳來腳步聲。蘇蘅抱著七弦琴走來,發間落滿雪花,在月光下如同戴了頂銀冠。她默默坐在云松身旁,將琴放在木劍之側。

琴劍相觸的剎那,寒潭冰面突然浮現巨大太極圖。陰陽魚眼處各升起道水柱,在空中交織成水幕。幕上影像流動,顯現出云松與蘇蘅共同經歷的場景——西湖煙雨、敦煌月泉、昆侖雪崩、君山鳳鳴...每個畫面都伴隨著相應的琴音與劍鳴,宛如一場無聲的回憶之舞。

影像最終定格在青城山門。十五歲的云松與十二歲的蘇蘅擦肩而過,那時他們互不相識,卻已在命運的長卷上留下并行的墨痕。

“原來師父早就...“云松恍然大悟。玄真道長送他去江南,不僅為《劍經》,更為遇見命中注定的琴心。

蘇蘅指尖拂過琴弦,奏出《梅花三弄》的引子。琴音清冷,與天問劍的輕顫相和。云松不由自主地握住木劍,隨樂聲舞起一套從未學過卻無比熟悉的劍法。劍勢如水墨暈染,時而疏朗如遠山,時而細密如雨絲,最后收于“太虛歸一“的起手式。

雪不知何時停了。寒潭恢復平靜,倒映著滿天星斗。蘇蘅按住余音裊裊的琴弦,輕聲道:“看。“

潭水中星象與現實截然不同——北斗七星格外明亮,勺柄指向后山某處。云松想起玉真子的話:《劍經》圓滿后自會明白。他拉起蘇蘅:“我們去尋太虛子真正的洞府!“

七星指引處是面陡峭崖壁,覆滿枯藤。云松撥開藤蔓,露出個僅容一人側身通過的縫隙。巖縫內寒氣逼人,石壁上結著晶瑩的冰花,每走一步都有回音繚繞。

通道盡頭是個圓形石室,中央水池上懸浮著塊透明冰晶,內封三尺青鋒——竟是另一柄天問劍!池畔石碑刻著:

“留待有緣,劍心通明。

太虛非虛,見性成真。“

蘇蘅的七弦琴突然自動鳴響,《廣陵散》的殺伐之音在石室內回蕩。冰晶應聲而裂,天問劍本體緩緩升起,與云松手中的劍魂合二為一。真正的神劍終于完整,劍光如月華流淌,照亮石壁上的無數刻痕——那是一部完整的《太虛劍經》,比劍身上記載的更加深奧。

云松福至心靈,將木劍遞給蘇蘅。兩人各執琴劍,在石室中演練起來。劍招與琴曲渾然一體,時而如江海凝光,時而如銀河傾瀉。最奇妙的是,他們的動作會在石壁上投下影子,那些影子自行組合成太虛子當年練劍的形態,仿佛穿越時空的師徒同修。

當“太虛歸一“式完成時,整座石室突然大放光明。天問劍脫手飛出,懸在池上急速旋轉,劍光織成個半球形光罩將二人籠罩。無數信息如星河倒灌涌入腦海——太虛子創《劍經》的初衷、商九幽叛變的真相、歷代傳人的悲歡離合...最后定格在玄真道長的影像上。

“松兒,《劍經》非為爭勝,實為明心。“玄真的虛影微笑,“今日傳你'太虛境',望你善用。“

光罩消散時,洞府已恢復尋常。唯有天問劍靜靜浮在水池上,劍身再無文字,通體澄澈如秋水。云松伸手取劍,發現劍柄上多了個小小的太極印,與蘇蘅琴尾的印記正好相對。

走出洞府時,東方既白。新雪覆蓋了來時的足跡,整座青城山銀裝素裹,宛如初生的世界。蘇蘅哈出一團白氣,突然指向遠處:“看!“

朝陽躍出云海的剎那,滿山積雪同時反射金光,壯觀得令人屏息。在這片金色海洋中,有道彩虹橫跨山谷,恰好連接著前山與后山,如同架起一座天橋。

“雪霽虹現...“云松想起《劍經》最后四句,此刻終于徹悟。他握住蘇蘅的手,兩人的真氣通過琴劍印記自然交融,在周圍形成細小的冰晶漩渦,陽光下如同散落的鉆石。

山道上傳來清風的呼喚。該回去了,回到那個承載著童年記憶的道觀,回到師兄弟們中間。但云松知道,有些東西永遠改變了——就像雪后的青城山,看似依舊,實則每一片雪花都落向了新的位置。

下山的路上,蘇蘅輕聲哼起蜀地小調。云松想起少年時抄過的一首詞,此刻莫名應景: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雪地上,兩行并排的腳印蜿蜒通向山門,很快又被新雪輕輕覆蓋。唯有天問劍在鞘中微微發熱,提醒著主人:這場始于青城雪霽的旅程,終在歸處圓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城市| 左云县| 鞍山市| 禹州市| 黄浦区| 博客| 偏关县| 锡林浩特市| 温泉县| 墨江| 贵定县| 潞城市| 枞阳县| 崇明县| 本溪市| 溧阳市| 永吉县| 尼勒克县| 临清市| 盘锦市| 容城县| 新昌县| 深泽县| 襄汾县| 平湖市| 上高县| 乌拉特前旗| 乌鲁木齐县| 聊城市| 张家界市| 浦县| 高雄市| 偏关县| 贵阳市| 南宫市| 伊春市| 临安市| 余姚市| 崇左市| 吉木乃县|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