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遇感覺腦子嗡嗡作響,像是有人在他耳邊同時播放十九部不同的電影。他用力甩了甩頭,抓住姜茹的肩膀:“聽我說,我們可能陷入了一個巨大的實驗,就像……就像被關在玻璃罐里的螞蟻。“
姜茹的呼吸急促,虎口的傷口泛著微弱的藍光:“你是說,我們經歷的一切都是被人設計好的?“
“不止我們。“齊遇指向天空,“所有人,整個地球,可能都是某個高等文明的實驗品。“
排水渠上方,戰斗的聲音突然消失了。齊遇小心翼翼地探出頭,發現那些偽裝成軍人的反抗軍和趙德柱都不見了,雪地上只留下幾灘正在蒸發的黑色粘液。
“他們去哪了?“姜茹低聲問。
齊遇沒有回答,因為他看到了更詭異的東西——雪地上,他和姜茹的腳印正在自行移動,像是被某種無形的力量重新排列。那些腳印組成了一個巨大的符號:Δ7。
“這不是第一次。“齊遇深吸一口氣,“我們可能已經重復經歷了十九次同樣的事件,只是每次都有細微的變化。“
姜茹皺眉:“你是說……時間循環?“
“不完全是。“齊遇搖頭,“更像是……十九個不同的世界在重疊。“
他撿起一塊石頭,在地上畫了三條線,交叉在一起:“正常的世界有三個維度——長、寬、高。“然后,他在旁邊又畫了四條線,形成一個奇怪的立體結構:“但如果有第七個維度,那我們的世界就可能只是更高維度生物的一個實驗場。“
姜茹盯著那個符號,突然按住太陽穴:“我好像……記得一些事情。“
她的瞳孔微微擴散,聲音變得飄忽:“我看見過你……在某個實驗室里,穿著白大褂……還有楊教授,他……他在哭。“
齊遇心頭一震:“你還看到了什么?“
姜茹的眼神突然聚焦:“一個巨大的黑色球體,表面全是眼睛……它在看著我。“
雪又開始下了,但這次的雪花是黑色的。
齊遇拉起姜茹:“我們得離開這里,去氣象站。“
“氣象站?“姜茹疑惑,“為什么?“
“那里是楊烈最后的據點。“齊遇低聲道,“如果真有什么能對抗這一切,答案一定在那里。“
兩人沿著公路邊緣小心前進,避開那些泛著藍光的雪堆。遠處,頂子山的輪廓在夜色中若隱若現,山頂上方的紅色光暈已經擴散成巨大的漩渦,像是一只眼睛俯瞰大地。
“齊遇,如果真像你說的……“姜茹的聲音有些發抖,“那我們還有機會贏嗎?“
齊遇握緊她的手:“只要我們還記得,就有機會。“
突然,前方傳來引擎的轟鳴。一輛破舊的吉普車沖出雪幕,車燈刺破黑暗。駕駛座上,一個戴著機械義眼的男人猛打方向盤,車子一個漂移停在兩人面前。
“上車!“男人低吼,“它們來了!“
齊遇認出了他——楊烈,但比他在氣象站見到的更年輕,眼神也更銳利。
姜茹愣在原地:“楊教授?你不是已經……“
“沒時間解釋!“楊烈一把拉開車門,“再不走,這次循環又要失敗了!“
齊遇拽著姜茹跳上車,吉普車咆哮著沖進風雪。后視鏡里,雪地上突然隆起數十個鼓包,黑色粘液像噴泉一樣涌出,凝聚成扭曲的人形。
楊烈猛踩油門,單手從懷里掏出一個金屬盒子扔給齊遇:“拿著!這是最后的希望!“
齊遇打開盒子,里面是一顆跳動的藍色晶體——和他在溶洞里見過的一模一樣。
“這是……“
“第二把鑰匙。“楊烈的聲音沙啞,“也是我女兒的心臟。“
吉普車沖進一片松林,樹木在車燈照射下投下詭異的影子。楊烈突然猛打方向盤,車子一個急剎停在一座廢棄的氣象站前。
“歡迎來到第十九號觀測站。“楊烈熄火,轉頭看向兩人,“這一次,我們一定要終結循環。“
氣象站的鐵門在三人身后重重關閉,發出沉悶的回響。齊遇的靴子踩在老舊木地板上,每一步都激起細小的灰塵。昏暗的應急燈下,他看清了這個所謂的“第十九號觀測站“——墻壁上貼滿了不同年份的氣象圖,每一張都用紅筆圈出了頂子山上空的異常云團。
“1987年11月,1994年3月,2001年7月...“姜茹的手指輕輕劃過那些日期,“每隔七年就會出現一次?“
楊烈取下機械義眼,露出空洞的眼眶。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那眼眶里竟漂浮著微小的藍色光點:“不是七年,是十九年。“他的聲音突然變得年輕,“1954年那次才是開端。“
齊遇突然注意到墻上掛著的日歷——2008年11月7日那一頁被反復折疊了十九次。每個折痕上都用鉛筆寫著細小的數字,從1到19。
“你保留了每次循環的記憶?“齊遇猛地轉向楊烈。
老人沒有回答,而是走向角落里一臺老式計算機。顯示器亮起的瞬間,齊遇看到了令人窒息的畫面——屏幕上同時播放著十九個監控畫面,每個畫面里都是不同版本的自己和姜茹。有的正在溶洞戰斗,有的被困在蟲巢,還有的已經變成漂浮在培養艙里的標本。
“這才是真正的觀測站。“楊烈敲擊鍵盤,主屏幕切換成頂子山的立體剖面圖。山體內部,一個巨大的金屬環正在緩慢旋轉,周圍連接著十九根發光的管道,“每次循環都會產生一條新的時間支流,但最終都會匯入這里。“
姜茹突然捂住虎口的傷口,那里的藍光正與計算機機箱的指示燈同步閃爍:“它在召喚我...“
楊烈從保險柜里取出個銹跡斑斑的鐵盒。盒蓋打開的瞬間,觀測站的所有電子設備同時發出刺耳的蜂鳴。齊遇看到盒子里鋪著褪色的紅綢,上面并排放著三樣東西:
1.半張1954年的《人民日報》,報道撫順隕石墜落的消息;
2.枚刻著Δ7的銅質鑰匙;
3.盤老式磁帶,標簽上寫著“第七協議最終版“。
“三把鑰匙從來都不是人。“楊烈的手指撫過銅鑰匙,“而是三個選擇。“
屋外突然傳來樹木倒塌的巨響。齊遇沖到窗前,看到雪地里矗立著個三米高的黑影——正是他在溶洞見過的清洗者,但這次它的多面體頭部旋轉著十九個不同的面孔,包括楊烈女兒的樣貌。
“它們找到這里了!“姜茹的瞳孔又開始泛出灰藍色。
楊烈卻出奇地平靜。他把磁帶塞進錄音機,按下播放鍵。喇叭里先是一段空白噪音,接著傳出令齊遇毛骨悚然的聲音——那是他自己的聲音,但帶著機械般的冰冷:
“第七協議最終確認,地球實驗場進入收容程序。重復,這不是毀滅,是進化...“
錄音突然被尖銳的電子音覆蓋。楊烈猛地拔掉電源,但為時已晚——觀測站的墻壁開始滲出黑色粘液,天花板上的熒光燈管一個接一個爆炸。
“記住!“楊烈把銅鑰匙塞進齊遇手中,“星門不是終點,是起點!“說完竟直接沖向破墻而入的清洗者。
齊遇拉著姜茹向后門逃去。最后一瞥中,他看到楊烈被清洗者的骨刺貫穿胸膛,但老人臉上帶著解脫般的微笑。更詭異的是,從傷口涌出的不是鮮血,而是閃著藍光的納米機械群。
吉普車還在原地。齊遇發動引擎時,姜茹突然按住方向盤:“我們去哪?“
“頂子山。“齊遇踩下油門,“結束這一切。“
后視鏡里,觀測站正在坍塌成無數發光的立方體。每個立方體內部都閃動著不同的場景,像十九個被壓縮的平行宇宙。
吉普車在盤山公路上顛簸前行,儀表盤的指針全部失靈,在零刻度附近瘋狂抖動。姜茹緊握著那枚銅鑰匙,指節因用力而發白。鑰匙表面的Δ7符號正在發燙,在她掌心烙出淺淺的痕跡。
“疼嗎?“齊遇瞥了一眼問道。
姜茹搖搖頭,反而將鑰匙攥得更緊:“它像在...給我傳遞什么。“她的瞳孔邊緣泛起銅銹色的光暈,“我看到了1954年的隕石坑...有人在往坑底倒水銀...“
齊遇突然急剎車。前方道路中央站著個穿白色防護服的人影,防毒面具的鏡片后閃爍著熟悉的藍光。那人緩緩舉起一塊黑板,上面用粉筆寫著:
「第七協議第一條:禁止觀測者直接干預實驗進程」
“是王思潮教授!“姜茹驚呼。可當車燈照清防護服胸前的編號時,齊遇渾身冰涼——那根本不是王思潮,防護服里蜷縮著的是只長滿藍色絨毛的蜘蛛形生物,八條腿分別穿著不同的手套。
蜘蛛生物突然扯開防護服前襟,露出鑲嵌在胸口的磁帶錄音機。熟悉的電子音響起:
「檢測到鑰匙持有者,最終警告:星門開啟后,第七協議將重置本實驗場。」
吉普車后方傳來樹木斷裂的聲響。齊遇從后視鏡看到,那個融合了十九張面孔的清洗者正在逼近,每走一步都在雪地上留下燃燒的藍色腳印。
“坐穩了!“齊遇猛打方向盤,吉普車沖出路基,沿著陡坡滑向山谷。車身在顛簸中不斷變形,車門被樹枝刮飛的瞬間,齊遇看到山坡上站著整排穿防護服的身影,每個人都舉著相同的黑板:
「第七協議第二條:實驗體不得知曉自身性質」
吉普車最終撞進一片松樹林。齊遇拖著姜茹爬出變形的車廂時,發現他們正站在頂子山北坡的懸崖邊。下方兩百米處,那個巨大的金屬環已經浮出地表,周圍環繞著十九個透明培養艙。
姜茹突然跪倒在地,銅鑰匙脫手飛出。鑰匙在空中劃出一道拋物線,竟詭異地懸浮在懸崖外的虛空中,開始自行旋轉。
“原來是這樣...“齊遇恍然大悟,“鑰匙不是用來開門的,是用來校準的!“
他掏出楊烈給的藍色晶體,晶體表面映出令人震驚的景象——金屬環中央的空間像水面般波動,浮現出十九個不同版本的頂子山。有的山上建滿未來風格的建筑,有的已經變成巨型蟲巢,還有的被藍色光罩整個籠罩。
清洗者的腳步聲越來越近。齊遇拉起姜茹沖向懸崖邊緣:“相信我!“
兩人縱身躍向懸浮的銅鑰匙。下墜過程中,齊遇看到姜茹的頭發變成了瑩藍色,而自己的手臂皮膚下浮現出精密電路般的紋路。鑰匙接觸他們身體的瞬間,整個世界突然靜止。
「第七協議最終條款:當三把鑰匙共鳴時,實驗場將進入最終評估階段」
冰冷的機械音響徹腦海。齊遇發現自己站在一個純白空間里,對面站著面無表情的姜茹,她身后懸浮著三面鏡子:
1.第一面鏡子里,地球被藍色光罩籠罩,人類如常生活;
2.第二面鏡子里,蟲族艦隊正在收割城市;
3.第三面鏡子里,他和姜茹站在荒蕪的火星表面,身后是寫著“新家園“的殖民地穹頂。
“選擇吧。“姜茹的聲音帶著十九個人的回音,“這是觀察者留給實驗體的最后慈悲。“
齊遇望向第一面鏡子,看到“正常“世界里每個人的后頸都有個紅點;第二面鏡子的角落,楊烈女兒正在培養艙里沉睡;而第三面...
他的手穿透了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