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個月,鐵衣醫院進入了如火如荼的改造之中,原本醫院營收最好的燒傷科也因為基建的改造,不得不減少病患的收治。這一下子,讓燒傷科的醫生們工作強度降低了很多。
見到科室的同事們一下子空閑了下來,吳江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這已經和三甲醫院差距這么大了,怎么還有閑心休息。
于是,吳江和市一醫院的錢主任聯系,趁著醫院基建改造的時間段,將科室需要重點培養的醫生送到了市一醫院進行進修學習。
在鐵衣醫院這批醫生到了市一醫院后,原本市一醫院的醫生們對于這種私立醫院來進修的醫生觀感一般,但是,在秦闕的各種鼓勵下,這批醫生知恥而后勇,展現出了高度的激情和熱情。
在市一醫院任勞任怨,一個個時刻都不松懈,搞得本來已經是卷王集中地的市一醫院,工作學習強度又上了一個等級。
對于市一醫院的醫生來說,不怕來進修的天賦不好,就怕不努力,還不積極。
而鐵衣醫院的進修醫生的精神狀態,生怕學的太少,學的太淺,一個個爭分奪秒,就讓他們生出許多好感,也樂意多指點指點。
在白天的進修學習之后,回到了宿舍之后,這一批醫生同樣拿著硅膠真皮進行著縫合的基本功練習。
鐵衣醫院內部,正常情況下,建設周期至少半年,其中前期準備階段,高端設備的采購,基礎環境的設計方案,都要好幾輪的比價,往往去掉兩個月。
可是,鐵衣醫院則不同,在秦闕不追求性價比,不多方比價調整的情況下,只需要高質量的方針后,僅僅用了一周時間就敲定了各項事宜。
施工階段同樣非常迅速,僅僅兩個月就徹底完成,之后的調試,驗收,又是一周時間拿下。
不到三個月,鐵衣醫院練功房正式投入使用!
而這三個月時間,鐵衣醫院的醫生們也從市一醫院進修歸來,有了正式的練功房,一個個越發的勤奮和刻苦。
夏竹,也是這一批的進修醫生,在市一醫的燒傷科室,已經將縫合的基本技法登堂入室。
原本只是對于科研感興趣的夏竹,在秦院長,吳主任的期望和鼓勵下,還真的在縫合上面找到了樂趣。
在市一醫的這段時間,她的縫合技術進步飛快,令錢主任驚訝不已,要不是合作醫院,他都想要將夏竹挖過來!
這一次回到自己醫院練功房之后,夏竹,也開始按照練功房的各項基礎科目練習了起來。
除了特別安排的演示教學,平時更多的還是觀看教學視頻練習。
將基本的縫合操作技術掌握之后,接著就是鐵衣醫院的特色練習項目。
夏竹在教學視頻中,發現了一種特別的縫合技術。
是秦院長親自演示留下的視頻錄像,秦闕本身臨床基本功就很不錯,不然也不可能進去米國頂級燒傷中心實習,在獲得系統獎勵后,更是實力超強。
他錄制的教程:《小血管減張縫合技術-演示教師,秦闕》。
夏竹在通關了前期的基本縫合技法之后,對于這個特殊技法,入門還是很快的,一邊觀摩視頻,一邊開始在顯微鏡練習箱中開始了自學練習。
看著秦闕的演示,夏竹不禁贊嘆秦院長的雙手的穩定,有力,好強的基本功。
要不是要管理偌大一個醫院,恐怕秦院長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臨床天才。
教學視頻之中,秦院長先是進行血管的游離,之后剝除外膜2mm,避免外膜卷入管腔...
接著就是他獨創的階梯式縫合方案,首先是第一針,定位針,在十二點方位全層縫合,不打結...
接著第二針,減張針,六點方位距離斷端1mm進針,向外側壁斜行出針,形成z字性走線...
看著這個獨創的技法,夏竹頓時來了興趣。
在這個時候,視頻之中,秦院長帶著磁性的聲音,進行了細致的講解:
“這個是我開創的減張針的核心技巧,通過斜行路勁可使血管壁自然對合,降低30%環向張力...”
夏竹似懂非懂,接著又看到了秦院長演示的第三針,第四針,分別是在九點,三點方位縫合,四針完成閉環。
這個操作看似簡單,實則對于針距的控制要求極為精確,直徑0.6mm的血管需要精確至0.25mm,相當于頭發絲寬度!
好在夏竹的臨床天賦驚人,僅僅練習了幾天就徹底的掌握鞏固。
接著,就進入了秦院長這個技法的最妙的后半段,加入了動態張力測試,在控制張力范圍內,進行減張縫合。
這個技法之中,秦院長采用的是自備的小血管張力測量計!
制作的方法也很簡單,只需要手術絲線,圖釘,長標尺,小血管夾,手術橡皮手套一只!
具體的操作就是切取橡皮手套上的橡皮條,一端用圖釘固定在長標尺上,另一端通過絲線相連,固定在血管夾上,之后,當血管夾受到拉力的時候,長標尺上的橡皮筋受到拉力移動,就可以簡易又直觀的計量小血管的張力!
而秦院長所設計的這個小血管減張縫合,就是在最佳的血管張力區間內完成縫合,按照秦院長給出的最佳范圍就是:自制計量計上標識10°-15°之間,獲得最佳效果!
在秦院長的這種技術下,將小血管的張力縫合變作了無張縫合,極大的提高了吻合質量!
夏竹越學習,越體會到了秦院長的這個技術的妙用。
在練功房之中,這只是一種單一的縫合技法,但是要是將其運用到手術室,和其余的手術方案結合起來,那就有無窮的妙用了。
只是目前的夏竹還沒有機會體會,也沒有資格真正的上手術臺。秦院長的這個技術讓她對于臨床手術,越發的充滿熱情!
夏竹這段時間經過市一醫院的專家的傳授,吳主任的無私關照下,對于縫合技術已經有了自己的體悟。
本身她也是搞科研出身,馬上去查詢了相關的小血管損傷縫合的論文和各種資料。
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之后,夏竹才完完全全的理解了秦院長的這個特殊縫合術的神奇之處。
“傳統的小血管損傷后,因為血管缺損,損壞部分修剪,加上自然回縮力,使得吻合口往往有張力存在,當張力超過血管壁生理允許范圍后,血管就會變細,縫合線擴張,甚至造成吻合口撕裂,以至于手術失敗。”
“而秦院長的這種方法,確保了吻合口的完美縫合,提升了手術的質量和成功率!厲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