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十年(1884年)正月初十,岑毓英離開鎮南關,前往興化,負責節制邊外各路軍隊,以加強邊疆防御。
二月初一,法國人進攻興化,當地官軍奮起抵抗,成功擊退敵軍。岑毓英與徐延旭隨后謀劃進軍山西,朝廷特別下達諭令,要求軍隊嚴格約束,不得侵擾越南邊境。為了賑濟受災百姓,朝廷留下江浙漕米各五萬石,用于救助通州、天津遭受水災的民眾,不久后,又從京倉調撥粟米三萬石,賑濟順天受災百姓。二月初十,法國人攻陷北寧,官軍被迫退守太原。二月二十九,朝廷命令湖南巡撫潘鼎新前往廣西籌備防務。二月最后一天,法國人攻陷太原,徐延旭、唐炯因此被撤職并逮捕審問。
三月初九,岑毓英請求免除自己節制楚、粵諸軍的職務,朝廷沒有批準。因為太原失陷,提督黃桂蘭、道員趙沃也被撤職逮捕審問。三月初十,慈禧太后下懿旨,以因循貽誤為由,讓軍機大臣恭親王奕訢回家養病,大學士寶鋆按原品級退休,協辦大學士李鴻藻、景廉均降二級,工部尚書翁同龢被撤職但仍留任。同時任命禮親王世鐸,戶部尚書額勒和布、閻敬銘,刑部尚書張之萬為軍機大臣,工部侍郎孫毓汶進入軍機處學習任職。三月十一,太后懿旨規定,軍機處遇到重要事情,要會同醇親王商量后再施行。三月十四,朝廷授予潘鼎新廣西巡撫一職,張凱嵩任云南巡撫。總兵陳得貴因失守炮臺,副將黨敏宣臨陣退縮,均被下令在軍前斬首。朝廷任命怡親王載敦為閱兵大臣,命貝勒奕劻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內閣學士周德潤在該衙門任職。三月十五,左庶子盛昱、右庶子錫鈞、御史趙爾巽各自上疏,認為醇親王不應參與機務,但朝廷沒有回應。朝廷任命刑部侍郎許庚身在軍機處學習任職。三月十六,朝廷下詔,讓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荃、岑毓英舉薦部下中沉著堅毅、勇敢且有謀略的將領。三月二十一,閻敬銘、許庚身一同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任職。朝廷命潘鼎新前往鎮南關接管徐延旭的軍隊。三月二十二,法國人進占興化。這個春天,朝廷還免除了仁和荒蕪灶蕩上年的逋課,陜西咸寧等處的逋賦及雜欠,以及穆坪土司馬匹糧草十年的賦稅。
四月,新疆南部邊界勘察劃分工作完成。侍講許景澄被任命為出使法德義和奧大臣。此前,法越戰事緊急,法國水師將領福祿諾通過稅務司德璀琳提議媾和息兵,李鴻章將此事上報朝廷,獲得許可后,奉命籌劃相關事宜。此時,李鴻章上奏表示應“審時度勢,權衡力量,謹慎穩重,等待時機”。朝廷召集大臣商議,太后懿旨讓醇親王也參與討論,并允許吳長慶的軍隊撤回。四月初九,利津等地決口的河堤合攏。四月十一,朝廷決定停止開挖馬頰河,改為疏浚宣惠河,并修建德州運河堤壩。四月十六,朝廷任命通政使吳大澂協助辦理北洋事務,內閣學士陳寶琛協助辦理南洋事務,侍講學士張佩綸協助辦理福建海疆事務,且都允許他們直接上奏。不久后,張佩綸被加授三品卿銜。福祿諾提出五條私下的議和條款,由李鴻章上報朝廷。朝廷敕令李鴻章“全力杜絕對方的狡猾陰謀,時刻保持警惕”,同時下詔讓戶部裁減不必要的開支。四月十八,朝廷授予李鴻章全權大臣之職,與法國使者商議和約。四月二十,朝廷免除褒城臨江地區的田賦。四月二十二,舉行祈雨儀式。四月二十三,再次發放倉米賑濟順天百姓。四月二十五,吳大澂辭去北洋會辦一職,皇帝斥責他借口推辭,沒有批準。四月二十九,張樹聲因為生病請求免去本職,只負責軍事事務,朝廷同意了他的請求。
五月初一,朝廷任命李成謀統領江南兵輪。五月初四,岑毓英辭去節制粵、楚各軍的職務,朝廷批準了他的請求。五月十二,朝廷授予文煜武英殿大學士。五月十三,額勒和布、閻敬銘均以戶部尚書的身份協辦大學士。五月十四,由于京師久旱,朝廷諭令有關部門平價出售糧食。朝廷賞賜徽寧太廣道張蔭桓三品卿銜,讓他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學習任職。五月十六,朝廷下詔,讓朝廷內外舉薦文武人才。五月十九,朝廷下詔,因為皇太后五十大壽,停止秋季的死刑處決。五月二十二,朝廷下詔,要求朝廷內外大臣“率領下屬盡職盡責,不要沉迷享樂、崇尚浮華”。五月二十三,朝廷下詔,左宗棠仍擔任軍機大臣,但不必經常到崗值班,同時管理神機營。朝廷免除武昌、黃州二衛的額糧。五月二十七,朝廷下詔,舉薦宗室以及旗人、漢人中有世襲職位的人才。
閏五月初一,朝廷任命工部尚書福錕、理藩院尚書昆岡、左都御史錫珍、工部侍郎徐用儀、內閣學士廖壽恒一同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任職。閏五月初三,朝廷任命前提督劉銘傳督辦臺灣事務,錫珍、廖壽恒、陳寶琛、吳大澂前往天津商議與法國的和約。閏五月初六,朝廷命令太常卿徐樹銘勘察獻縣新開的橫河。法國人進犯觀音橋,被潘鼎新擊敗。閏五月初七,山東河堤工程完工。閏五月初十,因為法國使者表示愿意議和,朝廷調潘鼎新的各路軍隊回到諒山,岑毓英的軍隊仍然駐扎在保勝。閏五月十一,從四月開始就沒有下雨,到這一天終于降雨。朝廷頒布確定免除和緩征錢糧的章程。閏五月十六,思恩的土匪首領莫夢弼被處死。閏五月二十二,法國軍艦進犯閩海。閏五月二十三,朝廷諭令:“法國使者拖延不商議和約,孤拔的要求毫無道理,我軍應當嚴陣以待。如果他們膽敢進犯,就合力攻擊。有敢退縮的人,立刻按軍法處置。”閏五月二十六,朝廷授予曾國荃全權大臣之職,讓他與法國使者在上海商議和約,命令陳寶琛協助辦理。
六月初一,因為鄖西余瓊芳案件審判結果不符合事實,朝廷將總督卞寶第、巡撫彭祖賢交予相關部門討論處理,負責審理的各級官員也分別受到貶斥。六月初二,黃河在歷城等縣決口。因為曾在危難中求援并堅守城池,朝廷追封沈葆楨的妻子林氏,讓她附祀在廣信沈葆楨的專祠中。六月初四,建昌、多倫的土匪首領楊長清被處死。六月初五,吳長慶去世,朝廷表彰他的兒子主事吳保初的孝行。六月初七,朝廷諭令各直省考察州縣官員。六月二十,法國人攻陷基隆。朝廷下詔召集大臣商議是戰是和。六月二十三,劉銘傳收復基隆。六月二十七,太后懿旨,神機營挑選三千名馬步軍,巡捕五營挑選二千名練軍,任命都統善慶為總統,前鋒統領托倫布為幫統,分別防守京城東部,并抽調直隸的練軍協助防守。朝廷命令曾國荃、陳寶琛返回江寧布置防務。這個月,朝廷賑濟順德、青浦的風災,以及葉縣的水災。
秋七月初二,朝廷命令吳元炳勘察山東的河工與海防情況。朝廷授予張之洞兩廣總督一職。七月初三,法國人襲擊馬尾炮臺及船廠,陸軍將其擊退。七月初五,醇親王上奏彈劾延煦彈劾左宗棠的行為,斥責延煦蔑視禮儀、對朝廷不忠,隨意胡亂陳奏,顛倒黑白。太后懿旨判定延煦撤職留任,罰俸一年。朝廷下詔與法國人宣戰,命令楊昌濬前往福建督率軍隊。七月初十,法國人毀壞長門炮臺。七月十四,朝廷諭令穆圖善、張佩綸不要退守省城。朝廷下詔授予左宗棠欽差大臣之職,督辦福建軍務,福州將軍穆圖善、漕運總督楊昌濬為副手,張佩綸以會辦大臣的身份兼任船政大臣。朝廷授予曾國荃兩江總督,兼任南洋大臣。七月二十三,朝廷追究北寧失守的罪責,已被革職的道員趙沃、提督陳朝綱均被判處斬首。七月二十五,朝廷任命楊昌濬為閩浙總督。朝廷普遍賑濟歷城等縣的災民。這個月,朝廷還賑濟了浮梁以及齊河、長安等地的水災。
八月初三,朝廷任命鴻臚寺卿鄧承修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任職。馬尾戰事功過評定后,何璟被革職,張佩綸被削去卿銜,交由相關部門審議;提督黃超群等有功將士則獲賞或晉升。與此同時,建寧、邵武的土匪首領張廷源等人被誅殺。八月初五,黃河在東明決口,南海等縣遭受水災,朝廷隨即展開賑濟工作。八月初七,李鴻章被授予直隸總督、北洋大臣之職。八月初九,太后懿旨,賞醇親王子載灃不入八分輔國公。文煜因病免職,崇厚、崇禮、文錫、文铦被命出資助餉。八月十一,朝廷賑濟遭受風災的臺灣民眾。八月十八,法軍再度攻陷基隆。八月十九,道員徐承祖被任命為出使日本大臣。八月二十,朝廷下詔,刑部當年情節嚴重案件及秋、朝審官犯案,均暫停查辦。八月二十四,蘇元春在陸岸與法軍交戰并取勝,楊岳斌被命幫辦左宗棠軍務,星子水災也得到賑濟。八月二十九,法軍進犯滬尾,提督孫開華率部將其擊退。
九月初五,唐炯被逮捕入獄,接受朝廷審訊。九月初七,朝廷撥出五萬兩庫銀賞賜劉永福的軍隊。九月十三,朝廷嚴令南北洋輪船全力支援臺灣。九月十四,劉銘傳任福建巡撫,駐守臺灣督防;蘇元春幫辦潘鼎新軍務;楊昌濬等人分防澎湖;張兆棟、何如璋被革職。朝廷還下詔,云南田稅,暫荒之地緩征三年,永荒之地免征十年。九月十六,劉銘傳因戰事不利自請治罪,獲朝廷赦免。九月二十,朝廷截留十萬石新漕糧,為山東冬季賑災做準備。九月二十二,因滬尾之戰告捷,總兵孫開華獲世襲官職,朝廷撥銀一萬兩犒賞軍隊。同日,額勒和布被授予體仁閣大學士,恩承以刑部尚書身份協辦大學士。九月二十七,鳳凰城遭受水災,朝廷予以賑濟。九月二十九,官軍在陸岸再敗法軍,蘇元春獲世襲官職。九月三十,新疆改建行省,設置巡撫、布政使各一名,裁撤南北路都統、參贊、辦事、領隊等職務。
冬十月初一,太后懿旨,晉封奕劻為慶郡王,奕謨為固山貝子。十月初二,劉錦棠任甘肅新疆巡撫。十月初七,江北廳等地遭受水災、雹災,朝廷進行賑濟。十月初十,太后五十大壽,光緒帝率領親王以下文武大臣到慈寧宮慶賀。十月二十,鮑超多次延誤行軍日期,遭朝廷嚴厲斥責。十月二十二,提督王洪順因托病逃避軍務被革職。十月二十三,張樹聲去世。十月二十四,朝鮮再次發生動亂,吳大澂前往調查處理,續昌為副手。同日,文煜去世。十月二十九,劉永福在宣光與法軍交戰,遭遇失敗。
十一月初七,朝廷任命提督孫開華幫辦臺灣軍務。十一月初八,徐延旭被逮捕入獄受審。十一月十二,李鴻章調派軍隊前往朝鮮。十一月十三,普洱發生地震。十一月十六,朝廷禁止州縣虛報災荒。十一月十七,東明決口成功合攏。十一月十八,李秉衡前往龍州部署防軍。十一月十九,朝廷舉行祈雪儀式,云南巴蠻歸降。十一月二十八,朝廷下令各省儲備糧食。
十二月初九,官軍在紙作社擊敗法軍。十二月十三,唐炯、徐延旭被判處斬首。十二月十六,官軍收復宣光、興化、山西三省,以及安平府和二州五縣。十二月二十三,祿勸的夷族土匪被平定。十二月二十七,天降雨雪。張佩綸、何如璋被革職并流放。
這一年,朝廷免除鎮西廳荒地拖欠的賦稅,以及文安等四州縣澇地的定額賦稅。朝鮮前來進貢。越南國王阮膺登自殺,法國人扶持其弟成為新國王。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農歷正月初一,朝廷任命馮子材協助辦理廣西關外的軍務。正月初三,法國人攻陷諒山,局勢變得愈發緊張。正月初四,官軍包圍宣光,并收復美良城,給清軍帶來一絲振奮。正月十二,法軍進犯鎮南關,總兵楊玉科在戰斗中不幸犧牲,令人痛心。正月十三,朝廷賜予英國將領戈登撫恤金,以肯定其過往貢獻。正月二十二,法國軍艦撤離臺灣,左宗棠等人派兵支援浙江,加強沿海防御。正月二十三,朝廷任命李鴻章為全權大臣,偕同吳大澂與日本使者商議朝鮮相關事宜。正月二十八,朝鮮內亂被平定,朝鮮派使者前來表達謝意,朝廷也給予了賞賜。
二月初一,浙江提督歐陽利見在鎮海口擊敗法軍,有力地捍衛了沿海地區。二月初五,潘鼎新因戰事不利被革職,朝廷任命李秉衡代理廣西巡撫,蘇元春督辦廣西軍務。二月初八,秦州發生地震,百姓生活受到影響。二月初十,馮子材、王孝祺在鎮南關外大敗法軍,并成功收復諒山,楊玉科等陣亡將士也被賜予世襲官職,以表彰他們的英勇。二月十八,法國提出求和,朝廷予以應允。二月十九,朝廷下詔停戰并撤兵,與此同時,緬甸的匪患也被平定。二月二十五,岑毓英上奏稱官軍在臨洮取得大捷。
三月初二,朝廷任命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與法國使者商議和約,刑部尚書錫珍、鴻臚卿鄧承修前往天津參與會商。三月初三,與朝鮮的條約簽訂完成。三月初七,岑毓英收復緬旺以及清水、清山等寨子,并抓獲越南叛臣黃協等人將其誅殺。三月初十,朝廷命令吳大澂、依克唐阿共同勘察吉林東部邊界。三月十三,朝廷免除永平、張家口、順天等十府州多年來百姓拖欠的租賦,減輕民眾負擔。三月二十,朝廷任命馮子材督辦欽州、廉州的防務。三月二十二,朝廷免除陜西咸寧等地前年拖欠的糧食賦稅。
夏季四月,天氣干旱,朝廷舉行祈雨儀式。四月初九,朝廷催促岑毓英撤軍,強調不要違背約定引發沖突。四月十四,朝廷下令革除江西丁漕方面長期存在的積弊。四月十五,朝廷催促劉永福撤回駐守保勝的軍隊。在天津,中法新約簽訂完成,持續已久的中法紛爭暫時告一段落。
五月,太后下旨勘察修建南北海工程。朝廷下詔整頓海軍,大力發展水師,并讓南北洋大臣等人進行籌劃。基隆的法軍撤退后,朝廷命令楊岳斌等人部署臺灣的各項事務。朝廷免除福建光緒初年拖欠的賦稅,減輕當地百姓的經濟壓力。五月初七,朝廷允許乍丫跟隨察木多一同前來進貢。五月初九,朝廷賜予蘇元春、馮子材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賜予王孝祺、岑毓英云騎尉的爵位,恢復王德榜原有的官職并給予優等獎勵。五月十七,朝廷再次舉行祈雨儀式,第二天便降下雨水,緩解了旱情。五月二十二,朝廷任命張曜為廣西巡撫。這個月,朝廷還對基隆遭受兵災、桐城等縣以及鎮筸遭受水災的民眾進行了賑濟,幫助受災百姓渡過難關。
六月,朝廷下詔停止秋季的死刑處決。太后下旨,命令文铦、崇禮、崇厚、文錫負責修建三海工程。許景澄兼任出使比利時大臣。朝廷確定內附越南民眾的戶籍。曾紀澤與英國簽訂的煙臺條約完成。朝廷下令讓岑毓英考察云南的銅礦,同時通知曾國荃等人勘察東南地區的各類礦產。朝廷賑濟裕州遭受水災的民眾。六月十四,朝廷任命工部侍郎孫毓汶、順天府尹沈秉成、湖南按察使續昌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任職。朝廷召回曾紀澤,任命江西布政使劉瑞芬為出使英國、俄國大臣,張蔭桓為出使美國、日本、秘魯大臣。法國軍隊撤離澎湖后,朝廷命令左宗棠等人挑選將領、調配輪船進行策應。六月二十四,與越南的新約簽訂完成,并向國內外宣布。朝廷下詔告誡建言的大臣們不要心懷私心進行攻擊,隨后追究御史吳峋彈劾閻敬銘、編修梁鼎芬彈劾李鴻章的責任,認為他們是在誣謗大臣,給予嚴厲處分,不久后二人各降五級官職。六月二十七日,朝廷授予孫毓汶軍機大臣的職務。這個月,朝廷對河南、廣東、廣西、江南、安徽、江西等地遭受水災的民眾進行了賑濟。
秋季七月初一,朝廷在廣西南寧架設電線,連通云南,加強了地區間的通訊聯系。七月初三,太后下旨撥出六萬兩庫銀賑濟兩廣地區遭受水災的民眾。七月初四,左宗棠多次請求因病辭職,朝廷批準了他的請求。七月二十,朝廷命令周德潤前往云南,鄧承修前往廣西,會同岑毓英、張凱嵩勘察中國與越南的邊界。七月二十六,黃河在山東長清決口,給當地帶來災害。七月二十八,朝廷下令開采四川、云南的銅鐵礦,以促進經濟發展。這個月,朝廷還對黔陽、湘潭、輝縣、清江、當涂、汾陽等地遭受水災的民眾進行了賑濟。
八月初一,朝廷賑濟奉天遭受水災的民眾。八月初三,朝廷截留十萬石漕糧,作為順天府和直隸地區的賑濟物資。朝廷還賑濟皋蘭等地遭受雹災和水災的民眾。八月初九,朝廷賑濟長沙等地遭受水災的民眾。八月十一,山東歷城、章丘等地發生水災,朝廷撥出五萬兩庫銀進行賑濟。由于多地發生水災,朝廷下令暫停三海工程的建設。李鴻章與法國使者商議滇、粵陸路通商事宜。八月十二,朝廷釋放李昰應,讓他返回朝鮮。八月十五,朝廷命令蘇元春安撫從越南入關的流民。朝廷賑濟襄城遭受水災的民眾。八月十九,左宗棠去世,朝廷追贈他為太傅,以緬懷他的功績。八月二十五,朝廷賑濟福建遭受風災的民眾。
九月,太后下旨,任命醇親王總理海軍事務,奕劻、李鴻章協助辦理,漢軍都統善慶、兵部侍郎曾紀澤幫忙辦理。朝廷將福建巡撫改為臺灣巡撫,將原來福建巡撫的事務歸由閩浙總督管理。英國使者前來商議印度與西藏通商的事宜,朝廷命令丁寶楨、色楞額等人開導西藏番民,避免發生事端。九月初三,靈桂去世。九月初五,朝廷裁撤伊犁參贊大臣一職,改設兩名副都統;裁撤塔爾巴哈臺滿洲領隊大臣,保留額魯特領隊大臣。九月十五,朝廷賑濟賓川、恩安等地遭受雹災的民眾。
冬季十月初一,朝鮮國王李熙因國內潛藏的匪患尚未清除,請求清朝派兵鎮壓安撫,李鴻章派遣軍隊前往朝鮮進行防衛。十月初三,朝廷賑濟朝陽遭受災害的民眾。十月十五,朝廷截留來年的五萬兩京餉銀,作為山東冬季的賑濟物資。十月十六,朝廷命令奕劻、許庚身與法國使者互換條約,劉瑞芬在英國倫敦互換煙臺條約,并商議洋藥專條。十月二十二,朝廷任命穆圖善為欽差大臣,會同東三省將軍辦理練兵事務,并節制副都統以下官員。十月二十九,朝廷撥出五萬兩過年用的宮中銀錢,賑濟山東災區。同時,朝廷加強了紫禁城的門禁管理。
十一月,朝廷舉行祈雪儀式。十一月初四,云南發生地震。十一月十九,朝廷裁撤新疆各城的回官。十一月二十二,太后下旨,要求八旗都統整頓旗營中存在的各種弊端。朝廷授予恩承體仁閣大學士,閻敬銘東閣大學士,戶部尚書福錕、刑部尚書張之萬均協辦大學士。由于英國滅掉緬甸,朝廷加強四川的邊防戒備。
十二月初一,朝廷繼續架設三姓、黑龍江的陸路電線。十二月十一,朝廷下詔命令內務府禁止奢侈浪費、虛報冒領。十二月十四,趙莊決口成功合攏。
這年冬天,朝廷賑濟潮州、萬縣遭受水災,臺灣遭受風災的民眾。朝廷免除永寧遭受水災地區的丁銀,浙江各州縣衛荒廢土地和新種土地的賦稅。朝廷減少文安、天津洼地的糧食賦稅,免除徐溝、汾陽遭受災害地區的銀稅,通過一系列措施減輕民眾負擔,幫助受災地區恢復生產生活。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農歷正月初一,朝廷停止舉辦筵宴活動。正月初六,朝廷下令免除湖北拖欠的賦稅,減輕當地百姓負擔。正月初七,山東溞溝決口成功合攏,解決了一處水患危機。朝廷同時免除了臺灣以往拖欠的供粟。正月初九,奇臺因遭受旱災,其應繳納的定額賦稅也被免除。正月二十二,朝廷命令特爾慶阿等人跟隨穆圖善參與練兵事務,以加強軍事力量。正月三十,皇帝下詔,因要前往謁陵,將本年會試日期改為三月十日入場。
二月初一,山東黃河南岸出現決口。二月初十,張曜前往勘察何王莊決口情況。二月十五,朝廷免除溆浦多年來因遭受水災而應繳納的定額賦稅。二月二十四,朝廷在黑龍江設立綏化廳,完善地方行政建制。二月二十七,光緒皇帝侍奉皇太后前往謁東陵,為減輕百姓負擔,免除了皇帝一行經過州縣十分之四的稅糧。
三月初二,皇帝拜謁各座皇陵,并前往定東陵。三月初七,皇帝結束謁陵行程返回。三月二十,朝廷賑濟廣寧受災民眾。這個月,朝廷截留山東新漕糧十萬石,用來賑濟何王莊以及章丘、濟陽、惠民等地遭受水災的百姓。
四月,朝廷賜趙以炯等三百三十九人不同等級的進士及第或出身。同月,丘北發生地震,廣西州發生火災,朝廷及時對受災地區進行了賑濟,幫助當地民眾渡過難關。
五月初七,臺灣有四百余社的生番歸順,人數多達七萬余人。朝廷賑濟臨潼等縣遭受風雹災害的民眾。五月初九,朝廷裁撤陽江鎮水師總兵一職,設置北海鎮水陸總兵,并將高州鎮陸路總兵改為水陸總兵,對地方軍事建制進行調整。
六月初十,太后下旨,讓欽天監在明年正月為皇帝親政選擇合適日期。六月十二,朝廷修復海鹽石塘,加強沿海防護。六月十四,醇親王及王大臣等聯名上疏,請求皇太后繼續訓政,但被太后拒絕,并確定皇帝于明年正月十五日親政,同時命令樞臣共同商議,整頓貨幣制度。六月二十,醇親王和禮親王等人再次請求皇太后訓政,尚書錫珍、御史貴賢也紛紛進言,太后最終勉強同意,并命醇親王繼續處理各項事務。
七月初一,木邦土司請求歸附清朝,朝廷沒有接受。七月初四,金順去世。七月初八,朝廷截留江蘇漕米五萬石,以備順天府、保定府的賑濟之需。七月十二,錢法議定后上奏朝廷,并獲批準施行。七月二十一,朝廷賑濟太原等縣遭受水災的民眾。
八月初一,朝廷任命色楞額為伊犁將軍。同時,賑濟熱河遭受水災的民眾。八月初四,禮親王及朝中大臣請求為皇太后加上徽號,太后下旨不允許。八月初六,朝廷再次撥出江北漕米五萬石,賑濟順天通州遭受水災的民眾,還發放帑金二萬兩救濟災民。朝廷免除陜西咸寧等地荒田拖欠的賦稅。八月初七,由于北運河決口導致河水漫溢,朝廷撥出庫帑十萬兩作為永平各府的緊急賑濟款,又拿出內帑二萬兩進行補充。八月十五,朝廷增設廣西太平歸順道,將提督駐地遷至龍州,并增設柳慶鎮總兵,駐守柳州。八月二十,朝廷修筑懷柔白河決口處。八月二十五,御史朱一新上奏,提出遇到災害應反思自省,要預防宦官專權等弊端。他提到醇親王巡閱北洋時,總管太監李蓮英隨行,擔心會重蹈唐代監軍的覆轍。太后下旨讓朱一新回奏,不久朱一新奏上,因其言論固執荒謬,被降為主事。
九月初一,朝廷賑濟奉天、浙江遭受水災的民眾。九月初三,朝廷賑濟甘肅遭受雹災和水災的民眾,以及留壩、南鄭遭受水災的民眾。九月初七,因順天和直隸發生水災,朝廷減少各府各旗莊田的租額及其他賦稅額度。九月初十,鮑超去世。九月十五,朝廷賑濟光山遭受雹災的民眾。九月十六,劉銘傳率軍剿滅蘇魯馬那邦叛亂的番民。九月二十四,朝廷賑濟上饒等縣遭受水災的民眾。
十一月初一,壽張決口成功合攏。十一月十六,朝廷赦免徐延旭、唐炯的罪行,徐延旭被發配到新疆戍邊,唐炯被發配到云南戍邊。十一月十八,朝廷任命曾紀澤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任職。十一月二十一,朝廷再次撥出京倉粟米三萬石,以備順天來年春季的賑濟之需。十一月二十七,冬至日,光緒皇帝首次親自前往圜丘祭祀上天。朝廷免除隆科城的定額賦稅。
十二月初五,朝廷減少安州、河間、隆平水澇之地的糧食賦稅。十二月初八,朝廷舉行祈雪儀式。十二月二十一,太后再次下旨,敕令曾國荃等人詳細商議兩江河道的治理辦法。十二月二十八,朝廷在太廟舉行合祭大典。
這一年,朝鮮前來進貢,延續著與清朝的宗藩關系。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正月初一,朝廷按慣例停止舉辦筵宴活動。正月十三,光緒皇帝為即將親政,派遣官員祭告天地、宗廟、社稷,并向上帝祈求五谷豐登。正月十五,光緒皇帝正式開始親政,向天下頒布詔書,廣泛施恩,不同群體得到相應的恩典。正月二十四,朝廷調撥江蘇漕米十萬石,用于賑濟順天和直隸地區的災民。太后下旨,在天津購置機器鑄造錢幣,規定每一文錢重量以一錢為標準,要求京城內外鑄造錢幣的規格不得有差異。
二月初二,天空降下雨雪。二月十二,朝廷斥責恭鏜,要求他嚴厲剿滅馬賊,并整頓現有的練軍。四川與云南連接的電線鋪設完成,改善了兩地的通訊狀況。二月十九,皇帝祭祀大社、大稷。三月初五,朝廷賞賜唐炯巡撫銜,命他督辦云南礦務。這個月,太后下旨,醇親王的親王爵位世襲罔替,國家重大政事仍要向他咨詢請教。
三月初一,光緒皇帝首次前往奉先殿行禮。三月初七,光緒皇帝侍奉皇太后前往拜謁西陵,為減輕百姓負擔,免除了皇帝一行經過州縣十分之三的定額賦稅。三月十一,皇帝拜謁皇陵。三月十六,皇帝結束謁陵行程返回。三月二十三,皇帝祭祀先農,并親自在耤田耕作,完成三推之禮后又多加一推,此后每年都按此慣例進行。三月二十八,劉錦棠請求解除職務回家探親并就醫,朝廷沒有批準,只給了他三個月假期,讓他在任上調理身體。朝廷撥出直隸藩庫銀八萬兩,賑濟轄區內的饑民,并免除文安等地沒有收成土地的地租。
四月初一,皇帝祭祀太廟。四月初十,朝廷任命內閣侍讀學士林維源督辦臺灣鐵路及商務事宜。四月十二,因天氣干旱,朝廷舉行祈雨儀式。四月十九,舉行常雩祭祀,皇帝在圜丘祭祀上天。
閏四月十四,朝廷免除江蘇各州縣衛拖欠的賦稅和課稅。閏四月十七,朝廷賑濟昆明等縣遭受水災的民眾。
五月初一,夏至日,皇帝在方澤祭祀地神。五月初二,朝廷任命前內閣學士洪鈞為出使俄、德、奧、和(荷蘭)大臣,大理卿劉瑞芬為出使英、法、義(意大利)、比大臣。五月二十六,朝廷賑濟隴州等地遭受水災的民眾。五月二十七,終于降下雨水。
六月初一,朝廷賑濟富陽等地遭受水災的民眾。六月十八,朝廷賑濟懷寧等縣遭受水災的民眾。六月二十,開州大辛莊的河水泛濫,淹沒山東部分地區,朝廷截留新漕糧五萬石,賑濟濮州等地的災民。六月二十三,朝廷賑濟羅田、石首遭受水災的民眾。六月二十五,朝廷賑濟溫宿、烏什遭受水災的民眾。六月二十六,朝廷賑濟凌云遭受風雹災害的民眾。
七月初一,發生日食現象。七月初五,永定河、潮白河先后河水泛濫。七月初九,朝廷增設福建澎湖鎮總兵,加強澎湖地區的軍事力量。七月初十,朝廷賑濟南陽等地遭受水災的民眾。七月十二,朝廷免除甘肅多年來百姓拖欠的銀錢、糧食以及各種雜賦,并賑濟洮州等地遭受雹災的民眾。七月二十,朝廷增設云南臨安開廣道。七月二十二,黎民的匪患被平定。七月二十六,朝廷任命道員黎庶昌為出使日本大臣。
八月初二,皇帝祭祀大社、大稷。八月十八,沁河決口。朝廷賑濟平彝遭受水災的民眾。八月二十,沔陽等州縣被洪水淹沒,朝廷截留冬季漕糧三萬石進行賑濟。鄭州黃河決口,河水向南流入淮河,河道總督成孚被革職,但仍留任處理相關事務。八月二十三,朝廷調撥京倉漕米五萬石,賑濟順天通州所屬地區的災民。截留京餉漕折銀三十萬兩,賑濟河南受災民眾。八月二十七,太后下旨,拿出內庫銀十萬兩,賑濟遭受水災的百姓。
九月初一,朝廷免除陜西各府廳州縣前年拖欠的賦稅。九月初七,因鄭州黃河決口,朝廷預先留存明年江北、江蘇河運的米糧及運費,用于賑濟災民。九月十七,朝廷準許哷徵胡圖克圖前來進貢。九月二十一,朝廷命薛允升前往河南勘察鄭州黃河決口工程情況。九月二十三,李鴻藻前往河南,會同勘察河工。這個月,朝廷賑濟武陟、安縣、云陽、皖北等地遭受水災的民眾,以及漢口、龍州遭受水災,建水、通海遭受雹災的民眾。
十月初一,朝廷賑濟融縣遭受火災的民眾。十月初四,馮子材因患病請求辭職,朝廷命他留駐廣東辦理欽州、廉州防務。馮子材再次請求退休,朝廷沒有批準。十月初六,朝廷賑濟惠州、高州、廉州、雷州、瓊州、赤溪、陽江遭受風災的民眾。十月十六,穆圖善去世。朝廷向鄭州等災區的貧民發放口糧。十月十九,朝廷任命善慶為福州將軍,協助辦理海軍事務,并管理神機營。朝廷免除順天和直隸遭受水災各州縣的秋賦。十月二十二,朝廷賑濟鎮西廳遭受雪災的民眾。十月二十五,光緒皇帝侍奉皇太后探視醇親王病情,此后頻繁探視,直到第二年七月醇親王病愈。十月二十七,朝廷賑濟長安等地遭受水災的民眾。十月三十,朝廷賑濟綏來遭受霜災的民眾。
十一月初二,朝廷授予定安欽差大臣,命他會同東三省將軍辦理練兵事務,并節制副都統以下官員。十一月初八,冬至日,皇帝在圜丘祭祀上天。十一月初九,朝廷諭令文碩尋訪呼畢勒罕,并按照制度進行掣定。十一月十九,朝廷舉行祈雪儀式。
十二月初五,朝廷命李鴻藻督辦鄭州黃河決口工程。十二月初七,朝廷免除恩隆、百色等地荒田的定額賦稅。朝廷賑濟桂林等地遭受火災的民眾。十二月初十,朝廷免除陽城等縣因災緩繳的稅租。十二月十五,天空降下雨雪。十二月十六,太后下旨,恢復閻敬銘、福錕、翁同龢、嵩申、孫詒經、景善、孫家鼐等人之前被處分的職務。十二月十八,因皖北受災,朝廷調撥安徽漕折銀和蕪湖關常稅銀共十萬兩,以備來年春季賑濟之需。十二月十九,朝廷在新疆設置伊塔道、伊犁府、霍爾果斯廳、塔城廳,并設立道員、知府、撫民通判、同知等官職。十二月二十,石屏、建水發生地震。十二月二十七,朝廷調撥山東冬季漕糧五萬石,以備河南來年冬季賑濟之用。
這一年,朝鮮按照慣例前來進貢,維系著與清朝的宗藩關系。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正月初一,光緒皇帝親自前往堂子行禮,開啟新一年的祭祀儀式。正月初四,天降大雪,給大地帶來濕潤氣息。朝廷免除安徽被淹的太和等州縣的夏糧賦稅,減輕受災百姓負擔。正月初七,黑龍江漠河金礦正式開采,為國家經濟發展注入新資源;次日,廣東昌化石綠銅礦也開始開采。正月初九,騰越至云南省垣的電線得以展接,改善了地區間通訊條件。正月二十三,劉錦棠因病請求休假,朝廷好言慰留,并再次給予他四個月假期。正月三十,朝廷下令,鑄造的當十大錢,每文重量在二錢以上的,一律允許流通使用。當月,朝廷撥留京倉及海運漕米共計十三萬石,用來賑濟順天、直隸受災民眾。
二月初三,梧州發生火災,朝廷迅速開展賑濟工作。二月初四,裴蔭森獲賞三品京堂,受命督辦福建船政,肩負起船政建設重任。二月初八,文碩因擅自將密疏稿遞交都察院,被革除職務。二月二十九,皇帝祭祀先農,并親耕耤田。本月,朝廷下詔修葺頤和園,為皇太后日后臨幸做準備。
三月初五,朝廷免除浙江光緒五年以前拖欠的賦稅。三月十五,朝廷賞賜班禪額爾德尼轉世呼畢勒罕哈達、念珠、如意等禮品。
四月初九,永定河決口成功合攏,解決了一大水患。四月初十,光緒皇帝侍奉皇太后首次前往西苑。四月十三,廣東電線從九江展接到大庾嶺,進一步完善通訊網絡。四月十六,部分地區降下冰雹。四月三十,朝廷任命張曜幫辦海軍事務,同時賑濟惠州等遭受水災的地區。
五月初五,京師、奉天、山東等地發生地震,引發社會關注。五月十三,夏至日,皇帝在方澤祭祀地神。五月十七,因天氣干旱,朝廷舉行祈雨儀式。
六月初九,終于降下雨水。六月十五,太后下旨,皇帝大婚典禮定在明年正月舉行。六月二十,彭玉麟因病免去兵部尚書一職,但仍繼續負責巡閱長江水師。六月十八,太后下旨,宣布明年二月初三正式歸政。
七月初七,因河工出現貽誤,李鴻藻、倪文蔚被革職但仍留任,李鶴年、成孚則被發配到軍臺效力。七月十一,永定河再次決口。七月十三,閻敬銘被罷官。七月二十四,朝廷諭令吳大澂勘察核實河工情況。當月,津沽鐵路建成通車,為交通帶來便利。
八月初五,朝廷賑濟奉天各廳州縣以及安徽懷寧等縣遭受水災的民眾。八月初七,朝廷下詔要求各直省清理積壓的案件。八月初十,朝廷賑濟蒼梧等地遭受水災的民眾。八月十五,朝廷截留江北漕米,以備江蘇、安徽地區的賑濟需求。八月二十三,醇親王因歸政日期臨近,請求解除職務。太后下旨,海軍署、神機營仍由醇親王照舊管理,歸政后奏事無需列其名銜。
九月初五,朝廷免除陜西去年拖欠的賦稅。九月二十三,永定河決口再次合攏。
十月初一,皇帝祭祀太廟。十月初五,太后下旨立葉赫那拉氏為皇后。十月十五,朝廷調撥二萬石京漕米,作為順天冬季賑濟物資。十月十六,朝廷免除水城等地的丁糧賦稅,同時賑濟丹徒遭受旱災、南昌等縣遭受水災的民眾。十月二十二,朝廷免除朝鮮紅參的厘稅,促進雙方貿易。
十一月十四,滇越邊界聯接中法的電線建設完成。朝廷首次設置北洋海軍提督一職,任命丁汝昌擔任。十一月十八,冬至日,皇帝在圜丘祭祀上天。十一月十九,朝廷免除朝賀儀式。十一月二十,朝廷免除靜海積水淀地的地租。
十二月初四,朝廷賑濟阿迷、蒙自等地遭受疫災的民眾。十二月初七,朝廷下詔,宣布光緒十五年舉行恩科鄉試,十六年舉行恩科會試。十二月十三,朝廷增設吉林水師營總管等官職。十二月十五,太和門發生火災,震驚朝野。次日,皇帝下詔反思自省,敕令大臣們勤于職守。十二月十七,朝廷免除陜西前年百姓拖欠的錢糧賦稅。十二月十九,太后下旨,因多地發生水災,停止并減少頤和園的工程建設。御史余聯沅、屠仁守、洪良品分別上疏請求停止修建鐵路,徐會灃等人也上奏條陳相關意見,朝廷將這些奏疏一并下發至海軍署與軍機大臣商議。不久,翁同龢、奎潤、游百川、文治等人也紛紛表示鐵路不應修建,這些奏疏同樣被下發討論。朝廷任命太仆少卿林維垣協助辦理臺灣開墾與撫番事務。十二月二十四,朝廷賑濟威遠廳遭受水災的民眾。十二月二十五,道員徐承祖此前出使日本,因存在虛報冒領等問題,被革職接受調查,其家產也被查抄。十二月三十,鄭州決口成功合攏。朝廷授予吳大澂河東河道總督一職,恢復李鴻藻、倪文蔚原官職,并給予優等獎勵,同時釋放成孚、李鶴年,允許他們返回。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正月初一,朝廷依例停止舉辦筵宴。正月十四,靖遠、皋蘭發生地震,給當地帶來震動。正月十五,張之萬被任命為東閣大學士,徐桐以吏部尚書身份協辦大學士。海軍衙門會同軍機處商議駁回停止修建鐵路的各類奏疏,并請求詳細討論。太后下旨,讓慶裕、定安、曾國荃、張之洞、黃彭年等人結合當下形勢,各自陳述見解。正月十九,惇親王去世,光緒皇帝侍奉皇太后前往吊唁祭奠。正月二十一,御史屠仁守上奏稱,太后即將歸政,但時事復雜,密折奏事仍應書寫“皇太后圣鑒”,經太后批閱后再施行。太后下旨斥責此建議荒謬,將屠仁守罷去御史之職,并交相關部門審議,原奏折也被退回。正月二十二,御史林紹年請求禁止督撫向朝廷進獻財物,太后下旨斥責了他的提議。正月二十七,皇帝大婚典禮圓滿完成。
二月初二,吳大澂奏請朝廷商議尊崇醇親王的典禮,太后下旨斥責,并通告朝廷內外臣民。二月初三,皇太后正式歸政。光緒皇帝親臨太和殿接受朝賀,并向天下頒布詔書。二月初十,朝廷免除江淮地區光緒初年受災和豐收地區的各項稅糧。二月十三,因齊東等州縣發生水災,朝廷從山東庫銀中撥出五萬兩用于賑災。二月十六,朝廷為皇太后加徽號,并頒布詔書廣泛施恩。二月十八,朝鮮為慶賀光緒皇帝親政,進獻特產,皇帝賞賜朝鮮國王及王妃綢緞布匹。
三月初一,朝廷任命侍講崔國因為出使美國、日本、秘魯大臣。三月初二,彭玉麟請求辭去巡閱長江水師的職務,朝廷溫言勸慰挽留。濮州發生黃河決口。三月初八,因布魯克巴部長歸順,朝廷賜予其封號、印信和敕書。三月初九,朝廷從黑龍江庫銀中撥出二萬兩,增加對呼蘭地區災民的賑濟。三月十二,皇后祭祀先蠶。三月十四,再次為皇太后加徽號。三月二十五,朝廷免除云南遭受匪患村寨的錢糧賦稅。同日,光緒皇帝侍奉皇太后前往頤和園,觀看水陸軍事演練。朝廷準許閻敬銘回鄉養病。
四月初二,朝廷調撥十萬石南漕糧,用于賑濟山東災民。四月初三,朝廷賑濟奉天、吉林受災民眾。四月十五,朝廷賞賜湖南按察使薛福成三品京堂,任命他為出使英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大臣。太后下旨,從內庫撥出十萬兩白銀,用于賑濟山東災民。四月二十四,朝廷賜張建勛等三百三十一人不同等級的進士及第或出身。
五月初七,朝廷停止秋季的死刑處決。五月十四,朝廷賑濟瀘州火災中的受災民眾。
六月初一,岑毓英去世。六月初二,王文韶被任命為云貴總督。六月初四,朝廷開始重修太和門。六月十二,朝廷賑濟周家口火災中的受災民眾。六月十七,永定河道出現職位空缺,李鴻章舉薦合適人選。光緒皇帝懷疑此舉有權力下移之嫌,對李鴻章進行了斥責。
七月初三,章丘發生黃河決口。七月初五,朝廷免除貴州西良山的定額賦稅。七月二十六,齊河發生黃河決口。七月二十七,沁河決口。當月,朝廷賑濟莒州、沂水的雹災,周家口的水災,長安、西鄉、鄜州的水災和雹災,以及云南昆陽、太和,安徽霍丘等州縣的水災。
八月初一,朝廷命令李鴻章、張之洞會同海軍衙門籌辦蘆漢鐵路。八月十三,朝廷截留十萬石新漕糧,以備山東賑災之用。八月十八,因四川發生水災,朝廷捐款五萬兩賑濟災民。八月二十三,天壇祈年殿發生火災。八月二十六,朝廷賑濟伊犁、綏定等地的地震災民。八月二十七,朝廷免除貴州遭受賊患的府廳州縣衛未征收及百姓拖欠的稅糧。
九月初八,朝廷開始重修祈年殿。朝廷賑濟溫州等地的風災和水災。九月初九,朝廷免除陜西各地區前年拖欠的賦稅。朝廷賑濟咸寧等地的水災和雹災。九月十一,朝廷賑濟皋蘭等地的水災。九月十八,長垣堤壩決口,黃河水涌入滑縣。九月二十二,朝廷諭令定安等人革除東三省練兵中的不良習氣。九月二十三,朝廷決定明年的祈谷儀式暫時在圜丘舉行。
十月初一,朝廷賑濟陽曲等地的雹災和水災。十月初四,朝廷架設西安至嘉峪關的電線。朝廷賑濟杭州、嘉興、湖州地區的水災。十月十三,因江浙地區遭受雨水災害,朝廷分別從國庫撥出五萬兩白銀,并從內庫撥出五萬兩白銀進行賑濟。因張之洞訂購機器時倉促簽訂契約,朝廷下詔嚴厲斥責,并規定今后凡是創設新事物,未先奏明,不得輕易行事。十月十五,朝廷從武昌國庫撥出十萬兩白銀,作為湖北的賑災儲備。十月十八,朝廷下詔,各省布政使和按察使仍可單獨上奏議事。臺灣地區的社番發生叛亂,副將劉朝帶等人在戰斗中犧牲,朝廷敕令劉銘傳前往剿滅。十月二十,朝廷再次從浙江國庫撥出十五萬兩白銀,賑濟杭州、嘉興、湖州的受災民眾。十月二十五,山東大寨的河工工程合龍。十月二十八,朝廷撥出蘇皖地區賑濟捐款的余款,用于修建運河。朝廷賑濟綏德等地區的雹災和水災。
十一月初十,朝廷批準海軍衙門的請求,戶部每年撥出二百萬兩白銀用于開辦鐵路。十一月十一,朝廷下詔裁減多余官員,削減不必要的費用。十一月十二,朝廷從安徽漕折銀中撥出三萬兩,作為安慶、寧國、泗州的賑災儲備。十一月二十,浙江發放常平倉的糧食,賑濟天臺、仙居等地的難民。
十二月初一,朝廷免除杭州、嘉興、湖州應繳納的漕白糧以及地丁稅。十二月初三,朝廷截留四萬石山東漕米,用于賑災。十二月初六,朝廷再次從武昌國庫撥出五萬兩白銀,作為湖北的賑災儲備。十二月十六,山東西紙坊的決口合攏。十二月二十二,朝廷重申禁止在辦理免除和緩征賦稅過程中的積弊。朝廷免除云南受匪患侵擾村寨的錢糧賦稅。十二月二十六,朝廷免除鄭州、淮寧、尉氏等州縣的稅糧,以及仁和等縣和杭州、嚴州衛所的糧課。
這一年,朝鮮按照慣例前來進貢,延續著與清朝的宗藩關系。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正月初一,朝廷按慣例停止舉辦筵宴活動。正月二十,朝廷免除直隸在光緒十三年以前拖欠的灶課賦稅,減輕了當地灶戶的負擔。正月二十六,朝廷諭令,本年皇帝萬壽節無需舉行告祭儀式,停止升殿大禮,同時免去各省文武大員進京祝壽的安排。
二月十一,張曜上奏稱,綜合核算山東河工所需費用為二百八十八萬多兩,朝廷命令相關部門籌備資金。二月十八,臺灣內山番社的首領有敏等人被誅殺,維護了當地的穩定。本月,朝廷免除榆林等州縣光緒十三年拖欠的賦稅,免除東川遭受水災的官田稅糧,還免除了文安、靜海、霸州淀泊地區拖欠的租稅以及伯都訥的地課。
閏二月初一,朝廷賑濟桂林各地區遭受火災的民眾。閏二月初八,朝廷任命太仆寺卿張蔭桓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任職。閏二月十四,光緒皇帝侍奉皇太后拜謁東陵,為減輕百姓負擔,免除了皇帝一行經過地區十分之三的定額賦稅。閏二月十九,光緒皇帝親臨端慧皇太子園寢祭奠。閏二月二十二,皇帝結束謁陵行程返回。閏二月二十四,曾紀澤去世,不久朝廷賜予他特殊謚號。朝廷還諭令李鴻章整頓北洋水陸軍,定安等人訓練東三省的軍隊。
三月初一,太后下旨,命劉銘傳協助辦理海軍事務。西寧發生地震,朝廷對受災民眾進行賑濟撫恤。三月十一,因皇帝二十歲萬壽節,朝廷向天下頒布詔書,廣泛施恩。三月十五,朝廷疏浚余杭南湖,改善當地水利條件。瞻對番目撒拉雍珠與巴宗喇嘛勾結野番發動叛亂,官軍出兵將其平定。
四月十一,彭玉麟去世。四月三十,朝廷諭令整頓土藥(鴉片)的稅厘征收工作。朝廷命剛毅詳細考察徐州土藥的出產情況以及征稅的實際數額,并嚴格制定整理章程。四月二十九,朝廷賜吳魯等三百三十六人不同等級的進士及第或出身。
五月初一,發生日食現象。五月初三,色楞額去世,朝廷任命長庚為伊犁將軍。五月初八,朝廷任命升泰為駐藏大臣。五月十一,光緒皇帝前往大高殿祈雨。五月十七,皇帝在畫舫齋觀看侍衛的步射演練,此后一直到五月二十四都如此。五月二十一,終于降下雨水。朝廷修筑閿鄉沿河的石壩,增強防洪能力。朝廷賑濟淮寧等縣遭受風災的民眾。
六月初一,朝廷遷移齊東各州縣瀕臨黃河的村民二千多戶,以保障他們的安全。六月初九,三姓金礦開始開采。六月初十,因藏事平定,朝廷頒發給布魯克巴部長敕書和印信。從五月二十八到六月初十,朝廷接連舉行祈晴儀式。六月十二,京城附近因連綿大雨成災,京師六門外增設粥廠,朝廷命令從京倉撥出一萬五千石米煮成粥賑濟災民,還從內庫撥出五萬兩白銀作為賑濟資金。六月十三,永定河決口。六月十四,永北屬土司章天錫圖謀叛逆,官軍前往討伐并將其斬殺。六月十八,朝廷撥出奉天運往京城的粟米,并截留江北漕米,以備天津地區的災荒賑濟。六月二十五,皇帝萬壽節,在乾清宮接受朝賀。
七月初六,鎮康的土族發生叛亂,官軍將其剿滅平定。朝廷下詔斥責李鴻章,要求他盡快堵塞合龍永定河決口。七月初十,朝廷撥出五萬兩白銀、五十萬貫大錢和十萬石米,賑濟順天各地區的受災民眾。七月十三,朝廷諭令嚴厲懲處那些在發放賑款過程中侵吞克扣的行為。七月二十一,朝廷分別從部庫和海關撥出共計三十萬兩白銀,用于資助永定河的河工修復。七月二十四,朝廷任命翰林院侍讀許景澄為出使俄、德、和(荷蘭)、奧大臣,道員李經方為出使日本大臣。朝廷還賑濟湖北、廣西、陜西、云南遭受水災的民眾。
八月初二,朝廷再次撥出十萬石京倉米,以備順天地區的賑濟之需。八月初五,光緒皇帝前往醇親王府邸探視病情。八月初九,劉錦棠請求回鄉,朝廷仍然給予他假期。八月十二,因劉銘傳擅自興辦商礦,所定章程存在錯誤,朝廷諭令停止相關活動,并將其交予相關部門審議。八月十七,朝廷截留五萬石漕米,撥出十萬兩庫銀,以備山東地區的賑濟。八月二十二,因順天和直隸遭受水患,朝廷諭令王公各府以及京旗莊田都要減少租稅。本月,朝廷免除陜西、江西拖欠的賦稅,還賑濟陜西遭受水災和雹災的地區、云南遭受水災的地區以及臺灣遭受風災的地區。
九月初六,戶部奏報祿米倉虧空十五萬石,倉場侍郎興廉、游百川被交予相關部門審議,不久后二人都被革職。九月初七,朝廷賑濟琿春、寧古塔遭受水災的民眾。九月十三,御史吳兆泰請求停止頤和園的工程建設,朝廷給予他嚴厲的處分。永定河決口成功合攏。九月十五,朝廷賑濟甘肅遭受雹災的民眾。九月二十一,石埭發生會匪叛亂,官軍將其平定。九月二十二,朝廷從部庫撥出資金和倉米,用于順天地區的備災賑濟。
十月十四,朝廷任命劉坤一為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十月十七,曾國荃去世,朝廷追贈他為太傅。十月十八,朝廷再次撥出五萬石京倉米,以備順天地區的賑濟。朝廷免除奉天、直隸、山東、河南商販的雜糧稅捐,促進商業流通。
十一月初六,朝廷賑濟湖南遭受水災州縣的民眾。十一月十六,光緒皇帝侍奉皇太后親臨醇親王府邸探視病情。十一月十八,醇親王去世,朝廷停止上朝七日,光緒皇帝侍奉皇太后親臨醇親王府邸探視入殮情況,皇太后還賜予祭奠。朝廷命令醇親王之子鎮國公載灃即日承襲王爵。皇帝穿上喪服,太后下旨確定醇親王的稱號為“皇帝本生考”,十一月二十,太后下旨賜予醇親王謚號為“賢”,皇帝要為其守孝一年。
十二月十四,太后下旨晉封輔國公載洵為入八分鎮國公,鎮國將軍載濤為不入八分輔國公。十二月十七,醇賢親王的金棺被奉移至園寓,光緒皇帝親自送到適園。十二月二十四,朝廷延緩南苑工程的建設。十二月二十六,朝廷免除浙江各廳州縣場在光緒初年拖欠的賦稅。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正月三十日,四川雷波地區的夷族匪幫接受朝廷招撫,邊疆局勢暫時得到緩和。
二月初十,朝廷截留十六萬石海運漕米,以備順天、直隸地區春季賑濟安撫百姓之用。二月初六,御史高燮曾上奏請求恢復日講制度,朝廷認為該制度往往有名無實,未予采納。二月十八,朝廷命令李鴻章、張曜共同檢閱北洋海軍,加強軍事視察。劉錦棠因守喪離開職位,朝廷任命陶模為新疆巡撫。同月,云南發生匪亂,富民、祿勸縣城一度被攻陷,好在官軍及時行動,成功平定叛亂。這個月,朝廷還免除了湖北、山西光緒十三年以前拖欠的賦稅,減輕了兩地百姓的經濟負擔。
三月初七,朝廷下令資助遣返各地難民,助其歸鄉。三月初九,皇后舉行祭祀先蠶的儀式,以倡導重視農桑。三月十二,朝廷開始修筑寶坻、通州、薊州等州縣的河工,改善水利設施。三月十七,朝廷命令李鴻章負責督修關東鐵路,推動交通建設。三月二十,劉銘傳因患病被免去職務。
四月初七,朝廷為醇賢親王建立廟宇,以表尊崇;四月十六,又修建相關祠宇。四月三十,頤和園工程完工,光緒皇帝開始侍奉皇太后前往游覽,這座皇家園林自此成為皇室活動的重要場所。
五月初七到初十,連續降雨。五月十一,皇后親自參與采桑活動。五月二十二,朝廷賑濟清江等地遭受風災的民眾。當月,京畿地區出現蝗災,形勢嚴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鑒于各省教案頻繁發生,奏請朝廷下令查辦。朝廷下諭指出,各國傳教本載于條約,各地應保護好商民和教士的人身財產安全。然而,焚毀教堂事件卻同時發生,顯然是有匪徒散布謠言滋事,要求各督撫嚴厲緝拿懲治,確保社會安定。
六月初八,朝廷下諭要求嚴厲緝拿會匪,維護社會秩序。六月十八,朝廷下詔,規定會匪自首,或有人密報匪首信息并協助抓獲的,均可免罪。六月二十一,王文韶上奏,稱已誅殺參與叛亂的參將鮑虎。巧家廳披沙的蠻族首領祿汶芢被處死,云南的二十一個夷族山寨也接受招撫。
七月二十二,根據王文韶的奏報,云南猛參、猛角、猛董土司的劃界紛爭得以平息。朝廷授予孟定土知府罕忠邦宣撫使銜,讓土目罕榮高管理猛角、猛董,并準許土千總一職世襲,通過這種方式穩定地方秩序。七月二十四,張曜去世。
八月初一,朝廷賜予樂亭德高望重的儒者史夢蘭四品卿銜,以示褒獎。八月初二,朝廷任命奕劻總理海軍事務,定安、劉坤一協助辦理。八月初八,世祖康熙皇帝御制的《勸善要言》翻譯成漢文完成,朝廷將其頒布至各直省學官,要求每月初一、十五與《圣諭廣訓》一同宣講,以教化民眾。寶鋆在這個月去世。八月二十八,朝廷諭令各地疆吏整飭營伍,革除積習,嚴禁軍隊與不良勢力勾結包庇。
九月二十八,朝廷免除陜西前年拖欠的賦稅。九月初一,自同治十二年以來,外國公使覲見清朝皇帝都在紫光閣。本月,德國公使巴蘭德認為這種安排將他們視為藩屬,多次要求更換覲見地點。等到奧匈帝國公使畢格哩本前來,便在承光殿進行了覲見,這一外交禮儀的變化,折射出當時復雜的國際關系。九月初三,云南北勝土州同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
十月初二,朝廷免除隰州、榆次等地拖欠的賦稅及旗租。十月十八,朝廷下詔,班禪額爾德尼轉世靈童將于明年正月舉行坐床大典,派升泰、蘇呼諾門罕前往主持,并頒發敕書和珍貴禮物。十月十九,朝廷批準將宋儒游酢列入文廟從祀,彰顯對傳統儒學的推崇。十月二十三,熱河朝陽發生匪亂,提督葉志超、聶士成奉命前往,成功將其平定。
十一月初二,因熱河匪首被擒殺,朝廷下諭,無論民間百姓是否加入匪幫,都允許改過自新,主動脫離匪幫前來歸順的,一律予以赦免。十一月初十,朝廷任命戶部侍郎崇禮、兵部侍郎洪鈞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任職。十一月十四,海運倉發生火災。十一月十九,因喀喇沁旗發生匪亂,朝廷撥出三萬兩庫銀進行賑濟安撫,同時賑濟漢口火災中的受災民眾。
十二月初三,朝廷免除河南光緒初年拖欠的賦稅。十二月十二,朝廷賑濟熱河遭受匪亂的災區。十二月十五,朝廷再次諭令內務府節約費用開支。
這年冬天,朝廷免除浙江、陜西本年百姓拖欠的稅糧,在經濟上給予民眾一定喘息空間,緩解民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