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正月初一,朝廷下令疏浚運河,以改善水路交通和水利條件。正月初五,朝廷從國庫撥出五萬兩白銀,用于賑濟熱河的敖罕、奈曼兩旗蒙古民眾,緩解他們的生活困境。正月三十,英國軍隊進入坎巨提,當地回部頭目逃到色勒庫爾,朝廷對這些逃難民眾進行了賑濟和安撫。
三月初六,閻敬銘去世。
四月二十六,醇賢親王下葬。當月,臺灣內山番社發生叛亂,官軍迅速行動,將其成功平定,維護了當地的穩定。
五月十二,陽江發生匪亂,匪首譚運青被誅殺。五月十八,因天氣干旱,朝廷舉行祈雨儀式。五月十九,朝廷賜劉福姚等三百一十七人不同等級的進士及第或出身。五月二十三,合肥等州縣出現旱災和蝗災,朝廷及時進行賑濟。當月,上林、賓州的匪首莫自閑等人也被處死。
六月初九,朝廷再次舉行祈雨儀式。六月十五,終于降下雨水。六月二十一,朝廷任命編修汪鳳藻為出使日本大臣,負責處理對日外交事務。
閏六月初七,永定河決口,引發水患。閏六月初八,朝廷賑濟汾州及歸綏七廳的旱災。閏六月十二,朝廷截留江蘇江北河漕米各五萬石,留在順天、直隸地區,以備賑濟之需。閏六月十四,阿克達春因在奏對時言辭不當,被免去山西巡撫職務。閏六月二十五,由于京畿地區發生水災,朝廷從部庫撥出十萬兩白銀,作為賑災儲備。閏六月二十八,恩承去世。當月,京畿地區再次出現蝗災。
七月二十,朝廷從國庫撥出十萬兩白銀,用于賑濟云南各地區的災民。七月二十一,河南出現蝗災。八月初二,朝廷諭令唐炯整頓銅運事務,確保銅的運輸順暢。
八月十七,朝廷命令奎煥與英國公使保爾商議印藏商約,以處理與英國在邊境貿易等方面的事務。八月二十五,朝廷任命福錕為體仁閣大學士,麟書為協辦大學士。同時,截留山東新漕糧,以備賑災。
九月初二,朝廷撥出五萬石江北漕米,用于賑濟鎮江各地區的災民。九月十一,福建德化的匪首陳拱被處死。九月十四,朝廷免除陜西前年百姓拖欠的錢糧賦稅,減輕民眾負擔。
十月初一,朝廷截留三萬石江南漕米,用于賑濟江寧各縣的災民。十月初六,醴陵的匪首鄧海山被誅殺。十月十五,朝廷賑濟莎車遭受水災的民眾,并免除直隸通州等地的糧租和雜課。
十一月初一,朝廷免除直隸通州等地拖欠的賦稅。十一月初七,朝廷賑濟臺灣等地遭受水災的民眾。十一月十七,朝廷諭令李鴻章、孫家鼐等人考察賑災情況,若發現受災州縣有官員漠視百姓疾苦的,要嚴厲彈劾上報。十一月十八,朝廷免除江蘇各廳州縣衛拖欠的賦稅。十一月二十六,朝廷從國庫撥出十萬兩白銀,賑濟太原等地區遭受水旱、霜雹災害的民眾。十一月二十九,朝廷從內庫撥出二萬兩白銀,賑濟順天、直隸各地區的災民。
十二月初一,朝廷下詔,讓王大臣們承辦皇太后六旬慶典相關事宜,并會同戶部、禮部、工部和內務府,廣泛查閱舊有典章制度,詳細商議后上奏。十二月十二,朝廷召回劉錦棠來京。十二月十三,朝廷再次撥出四萬石京倉米,賑濟順天受災民眾。十二月二十一,太后下旨,辦理慶典要一切從簡節約,內外臣工按慣例的貢物一律免予進獻。特別撥出內庫銀賑濟順天、直隸災區,并且規定每年都照此辦理,交由順天府和直隸總督長期救濟窮苦百姓。同時,每省各賞賜白銀二萬兩,從明年甲午年開始,都從內庫撥出交給各省疆吏,由他們分發給百姓。朝廷還諭令,已故貝勒那爾蘇是僧格林沁的孫子,念及僧格林沁以前的功勞,追封那爾蘇為親王,但以后不得以此為例。十二月二十六,朝廷賞賜徽寧池太廣道楊儒四品京堂,任命他為出使美國、日本、秘魯大臣。
這一年,朝鮮按照慣例前來進貢,保持著與清朝的宗藩關系。
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正月初一,朝廷下詔,因為次年是皇太后六十歲壽辰,所以當年舉辦恩科鄉試,下一年舉辦恩科會試。初二,體諒長洲等州縣百姓的負擔,免除了他們的冬季漕運米糧。正月十五,又免除了長沙等州縣此前拖欠未交的賦稅。正月二十,考慮到路途奔波和實際情況,下詔規定,除按年班必須進京的人員外,其他原本要進京為皇太后祝壽的蒙古及內札薩克王、公、臺吉等,不必前來。正月二十九,口外七廳及大同等府遭遇災害,為幫助百姓渡過難關,朝廷命令直隸、山西免收運輸商人的糧稅,并從戶部撥出十萬兩庫銀用于賑濟。
二月初五,留存江蘇漕米五萬石,用來賑濟安州等地。二月十五,在承光殿接見德國使者巴蘭德。二月二十,留存京城餉銀五萬兩,賑濟陜西北山等地的災民。
三月初九,命令變賣兩湖漕米六萬多石,用所得錢款賑濟受災的山西地區。
四月,天氣異常,二十五日舉行祈晴儀式,希望能風調雨順。四月二十八,因阿拉善札薩克和碩親王多羅特色楞的游牧地區連年荒旱,撥發庫銀三萬兩進行賑濟。
五月初一,北新倉突發火災。五月十一,鑒于伊克昭盟長札薩克固山貝子札那吉爾第的游牧地區同樣連年荒旱,朝廷撥發一萬兩庫銀予以賑濟。
六月初二,朝廷下令各直省挑選推薦精通天文、醫理、卜筮、數學以及擅長堪輿的人,上報給內務府。六月初五,調撥戶部庫銀三萬兩,賑濟醴陵等地的災害。六月初七,在承光殿接見德國使者紳珂。六月初十,再次舉行祈晴儀式。六月十四,普安匪首劉燕飛等人被處決,恢復當地的治安與秩序。六月二十,京師遭遇雨災,百姓生活艱難,朝廷下詔在六門外等六處設立粥廠,并從京倉調撥一萬石米用于賑濟。六月二十二,又調撥奉天粟米、江南北漕米,以備順天府和直隸地區的賑濟之需。不幸的是,永定河決口,南北汛河水同時泛濫。六月二十三,免除安徽歷年拖欠的賦稅,以及潛山等縣衛之前拖欠的夏糧。
七月初一,朝廷諭令順天府平價出售糧食。七月二十一,隨著近畿地區積水逐漸消退,朝廷諭令遣返外出求食的貧民回鄉。
八月,朝廷有所舉措。八月初一,賜予已故總督曾國荃的孫子曾廣漢四五品京堂的職位。八月十七,解除華僑海禁,自此商民無論在海外時間長短,都允許回國生活、購置產業,經商出洋也不再限制。八月二十三,采購奉天、河南、山東等省的雜糧,分別儲備用于順天府和直隸地區的賑濟。
九月,山東截留新漕米六萬石,賑濟瀕河州縣的災民。再次調撥江南北漕米十萬石進行改折,并留存江蘇漕米八萬石,用于順天府和直隸地區的賑濟,兩地各分一半。九月二十一,從京倉撥出三萬石米賑濟順天府。當月,還免除了陜西各屬拖欠的賦稅以及額賦。
十月初一,開始修繕太倉四州縣的海塘。十月初四,賞賜四川布政使龔照瑗三品京堂的職位,派他擔任出使英法義比大臣。十月十一,命令戶部每年向內務府繳納白銀五十萬兩。十月十七,免除通州等地的糧賦。
十一月,朝廷再次強調私錢禁令,對于銷毀改鑄或運載私錢的行為,相關部門要嚴厲緝查懲治。期間,甘肅、新疆發生地震。十一月初五,命令許振祎與李鴻章一同勘察永定河。十一月初八,免除大興等縣的秋稅。
十二月初一,任命吏部侍郎徐用儀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十二月初二,下詔要求京察嚴格考核。十二月初八,解除內地人民出海的禁令。十二月十一,賑濟安仁的疫災。十二月十二,免除歸化等七廳的租賦。十二月十七,免除烏拉地區捕捉東珠的任務。十二月二十二,調撥京東倉米五萬石,以備順天府來年春季的賑濟。十二月二十三,刑部上奏革員周福清在考官途中通關節一事,最初擬判杖流,后改為斬監候。
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春季正月初一,皇太后發布懿旨,由于是她六十大壽的慶典,所以晉封了妃嬪的名號,增加了恭親王的護衛人員,奕劻被晉封為親王,醇親王載灃等人也分別受到不同程度的賞賜。從朝廷內外的大臣、文武高級官員到蒙古的王公等,都依次受到了皇恩賞賜。正月十八,許振祎奉命參與勘察永定河工程,并被命令與李鴻章共同籌劃。朝廷允許每年增加修繕費用四萬兩,還從戶部撥出三十萬兩作為工程經費。正月二十一,庫車發生地震,朝廷免除了鎮西、迪化各屬拖欠的賦稅。正月二十二,朝廷再次強調科場的禁例,以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正月二十三,免除了鄂倫春族進貢貂皮的任務。正月二十四,滇緬續約達成。
二月初二,皇帝下詔要求殿廷考試的閱卷大臣們公正謹慎地校對選取試卷,不能出現濫竽充數的情況。同時,疏通通惠河,修筑閘壩。二月十五,命令李鴻章檢閱海軍,以確保海軍的戰斗力。二月二十五,禁止州縣在不恰當的時候提前征收賦稅,以及濫用不合法的刑罰。朝廷還應許振祎的請求,在盧溝橋設置河防局,仿照裘曰修的方法,設置了一百二十艘浚船,用于河道的治理。
三月初一,發生了日食現象。皇帝諭令各地的疆吏不要隨意濫保下屬官員。三月十一,下詔停止當年的秋決,體現了朝廷在特殊時期對司法執行的慎重態度。
這個春天,朝廷免除了新疆各屬拖欠的賦稅,以及云南各屬的額賦和雜課,減輕了當地百姓的負擔。
夏季四月初一,韶州南雄發生匪亂,很快被朝廷軍隊剿平。四月初二,溆浦的匪首諶北海被處決。四月初七,對翰林院、詹事府的官員進行大考,提拔文廷式等六人為一等,其余的官員則根據考核結果有升有降。四月十四,在承光殿接見了意大利使者巴爾迪等人。四月二十四,賜予張謇等三百一十一人進士及第等不同的出身。四月二十五,諭令各直省清理京城控案的積壓案件,以維護社會的司法公正。
五月十二,由于畿輔地區盜賊較多,皇帝諭令嚴厲追捕,以維護地方治安。五月十三,下詔規定駐藏辦事大臣、幫辦大臣在三年任滿后可以請求覲見皇帝,并將此定為制度。五月二十二,起初,朝鮮因為匪亂向中國請求出兵援助,李鴻章派遣提督葉志超、總兵聶士成統領軍隊前往。皇帝擔心兵力不足,因此諭令要安撫穩定藩屬國,力求做到萬無一失,還需要增調軍隊陸續出發,以期望能夠取得勝利。五月二十七,免除了江蘇海運中漂沒的漕糧。五月三十,召劉銘傳來京。同時,裁撤了鄂倫春總管,將布特哈總管提升為副都統。
六月初四,下詔停止道員、府員的捐納,以規范官員的選拔任用。六月初八,京師遭遇連綿大雨,舉行祈晴儀式。六月初十,在承光殿接見了日本使者小村壽太郎。六月十三,命令翁同龢、李鴻藻與軍機處、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官員集中商議朝鮮事務。六月十七,停止海軍的報效,以避免可能出現的不良影響。六月二十,諭令:“湖南京漕折價,用來備辦順天的賑濟。以往有濟荒經費,也要上報解送并存儲起來。”這些都從今年開始實行,并且每年都要如此。六月二十二,命令南澳鎮總兵劉永福前往臺灣,加強臺灣的防務。六月二十三,召劉錦棠來京。六月二十六,皇帝二十歲生日,駕臨殿上接受朝賀和舉行筵宴。任命徐用儀為軍機大臣。六月二十七,召被免職的出使日本大臣汪鳳藻回國。
秋季七月初一,日本入侵朝鮮,朝廷下詔向日本宣戰,正式拉開了甲午戰爭的序幕。七月初四,命令李瀚章銷毀南海舉人康祖詒所著的書籍。七月初五,諭令派遣道員袁世凱前往平壤安撫民眾。七月初十,命令臺灣布政使唐景崧、南澳鎮總兵劉永福協助邵友濂籌備防務。七月初五,諭令李鴻章擴充海軍,謹慎選擇將才,精心進行訓練,并全面籌劃、深思熟慮后上報情況。七月初九,免除賓川等州縣的田租,減輕百姓負擔。七月初十,敕令神機營的士兵防守近畿地區,駐扎在通州,隨后又轉移到南苑。七月十二,命令端郡王載漪、敬信訓練旗兵,從滿洲火器營、健銳營、圓明園八旗槍營以及漢軍槍隊中挑選人員。載漪不久后掌管神機營。諭令停止那些不急迫的工程,以節省經費用于戰事。允許吳大澂的請求,統率湘軍前往朝鮮督戰。七月二十一,賑濟會同、會樂二縣的災害。七月二十三,命令葉志超總統駐平壤的各軍。敬信、汪鳴鑾均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任職。七月二十七,重新訂立中外保護華工的條約,以保障華工的權益。
八月初二,吳大澂督軍出關,他自己請求幫辦海軍事務,但未被允許。八月初三,開始祭祀先師孔子。八月初五,劉錦棠去世。八月十四,給皇太后上徽號,并頒布詔書廣施恩澤,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賞賜。八月十八,李鴻章因為軍隊作戰長久沒有戰功,被褫奪三眼孔雀翎、黃馬褂。八月二十二,皇太后發布懿旨,拿出內庫銀三百萬兩作為軍需。任命四川提督宋慶幫辦北洋軍務。八月二十三,命令承恩公桂祥統率馬步各營前往駐守山海關。八月二十四,奉天援軍統領高州鎮總兵左寶貴與日本人在平壤交戰,戰敗,左寶貴戰死。八月二十五,命令吳大澂的軍隊駐扎在樂亭。八月二十六,皇太后懿旨,六十大壽慶典停止在頤和園接受朝賀。同時,撥出京倉米三萬石賑濟順天各屬的水災。
九月初一,皇太后懿旨起用恭親王奕訢在直內廷任職,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海軍署的事務,并會同處理軍務。九月初二,命令宋慶節制直隸、奉天的各軍。罷免葉志超的總統職務。九月初四,諭令在籍的提督曹克忠招募天津勇丁駐守山海關。召王文韶來京。調黃少春為長江水師提督。九月初七,命令兵部侍郎王文錦等人辦理團練,以加強地方的防衛力量。九月初八,免除陜西咸寧等地因旱災、荒災而應繳納的田賦。九月初九,海軍副將鄧世昌與日本人在大東溝交戰,不幸戰死。九月初十,召張之洞來京。九月十四,賑濟瑞昌等縣的洪澇災害。九月十五,因為臨敵潰散,罷免葉志超、衛汝貴的統領職務,任命聶士成統領這兩支軍隊。九月二十七,日本兵渡過鴨綠江。九月二十八,日軍攻陷九連城。九月二十九,命令長順率領吉林軍前往奉天協助剿敵,豐紳統領三省練軍防守東邊地區。
冬季十月初一,諭令裕祿整頓金州的戰備工作。十月初二,命令提督唐仁廉招募二十營勇丁,會同定安、裕祿進行防守和剿敵。十月初四,下詔命令山西等各省派兵入衛京師。十月初五,下詔恭親王督辦軍務,各路統帥都要聽從他的節制。命令王大臣們分別辦理巡防、團防事務,廣西按察使胡燏棻駐扎在天津督管糧餉,并允許他專門上奏。召劉坤一來京,任命張之洞署理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寧夏鎮總兵衛汝貴因為臨敵退縮,被褫職并逮捕審問。十月初六,任命翁同龢、李鴻藻、剛毅為軍機大臣。十月初九,日本人攻陷金州,副都統連順棄城逃跑。徐邦道與日本人交戰,戰敗。十月十三,賑濟東省瀕河的貧民,并撥出庫銀進行撫恤。十月二十四,各國使臣呈遞國書,祝賀皇太后六十大壽,皇帝在文華殿接見了他們。十月二十九,日本人攻陷岫巖州,豐升阿、聶桂林都棄城而逃。額勒和布、張之萬被罷免軍機大臣職務。定安因為臨敵沒有戰功,被剝奪欽差大臣、漢軍都統的職務,暫時留任辦理東三省的練兵事務。依克唐阿因為督兵畏懼不前被褫職,戴罪立功。十月三十,日本人襲擊旅順船塢,總辦龔照玙逃到煙臺,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隨后也逃跑了,徐邦道與張光前、姜桂題、程允和逃到復州投奔宋慶。諭令李秉衡嚴防威海。吳大澂請求親自擔任山海關的防務,并等待各軍會合后,謀劃收復朝鮮。皇帝諭令說:“遇到事情要謹慎小心,古代就有明確的訓誡。切不可掉以輕心,導致日后言行不一致。”因為旅順失守,責備李鴻章調度不當,褫職留任。十月三十,剝奪丁汝昌海軍提督的職務,暫時留任。宋慶自己請求治罪,皇帝特地原諒了他。下詔各路將帥要嚴格約束軍隊,禁止騷擾連累民間百姓,如有違反者立即按軍法處置。褫奪葉志超的職務。
十一月初一,褫奪龔照玙的職務,不久后將他逮捕審問。十一月初七,因為金州淪陷,褫奪副都統連順的職務,程之偉也被褫職,趙懷業被逮捕進京治罪。十一月初八,皇太后懿旨恭親王奕訢再次擔任軍機大臣。十一月初九,免除順直被水淹沒州縣的額賦。十一月十四,日本攻陷復州。十一月十六,日本兵聚集在金州、復州。諭令宋慶率領各軍進行決戰。豐升阿、聶桂林從岫巖逃到析木城,聽說敵人來了,軍隊再次潰散,日本人占領了析木城。任命程文炳為陸路提督。十一月十七,宋慶與日本人在海城交戰,戰敗,退保田莊臺。十一月十八,依克唐阿與日本人在鳳凰城交戰,侍衛永山戰死。任命榮祿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任職。十一月二十,豐升阿、聶桂林被逮捕審問。十一月二十一,逮捕葉志超、丁汝昌治罪。十一月二十六,褫奪提督程允和、張光前、總兵姜桂題的職務,都留營效力。
十二月初一,停止當月在紫光閣、保和殿舉行的筵宴。褫奪提督衛汝成的職務,逮捕審問。十二月初二,御史安維峻因為議論李鴻章,因妄言被褫職,發配到軍臺。任命劉坤一為欽差大臣,關內外各軍都歸他節制。褫奪提督黃仕林的職務,逮捕審問。十二月初十,任命張蔭桓、邵友濂為全權大臣前往日本議和,不久后將他們召回。十二月十四,撥出江蘇漕米十二萬石備辦順直的春季賑濟。十二月十五,章高元與日本人在蓋平交戰,戰敗。奉軍再次交戰,提督楊壽山戰死,蓋平城被攻陷。十二月十九,皇太后懿旨,劉坤一駐扎在山海關籌劃進軍和防守的策略。催促吳大澂率領軍隊出關,會同宋慶進剿敵人。因為近畿地區米價昂貴,運輸河南、山東的雜糧進行平價出售。十二月二十一,衛汝貴被處斬。十二月二十二,任命宋慶、吳大澂襄辦劉坤一的軍務。十二月二十三,再次撥出京倉米三萬石備辦順天的春季賑濟。十二月二十九,日本攻陷榮成。十二月三十,任命王文韶襄辦北洋軍務。
這一年,朝鮮前來進貢。
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春季正月初一,朝廷停止了筵宴,或許是因局勢緊張無心慶祝。正月初三,日本兵進犯威海,一場激戰拉開帷幕。正月初五,我國海軍在威海南岸與日軍交戰,不幸戰敗。正月初七,吳大澂才出關視察軍隊。正月初九,威海淪陷,守將戴宗騫戰死,局勢愈發嚴峻。隨后改命聶士成統領軍隊入關。正月十五,朝廷下詔責備李鴻章,因其在戰事中的表現未能達到期望。正月十八,劉公島淪陷,水師全軍覆沒,丁汝昌及總兵劉步蟾也相繼殉國。同時,朝廷諭令張之洞、松椿防守海、贛、清江水陸要沖,以保障清、淮的運輸通道安全。正月十九,授予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派他出使日本。正月二十,皇帝在文華殿接見各國使臣。陶模上奏說喀什噶爾、莎車、和闐等屬的戶民被英印度部收買為奴隸,建議應由公家贖出釋放,朝廷采納了這一建議。正月二十四,葉志超、龔照玙都被判處斬首之刑。正月二十七,日本攻陷文登、寧海,逼近煙臺,形勢危急。宋慶等與日軍在太平山交戰,戰敗后撤退。
二月初三,宋慶、吳大澂在亮甲山擊敗日軍,但參將劉云桂、守備趙云奇不幸戰死。同時,朝廷賑濟錦州、寧遠的災民。二月初五,任命聶士成總統津、沽海口防軍,加強沿海防御。二月十三,日軍逼近遼陽,長順、唐仁廉奮起抗擊,將日軍擊退。二月初十,日軍攻陷牛莊,吳大澂被迫退走,日軍隨后襲擊營口。二月十三,馬玉昆在田莊臺擊敗日軍。二月十四,再次交戰時,馬玉昆戰敗。二月十六,日軍攻陷田莊臺。吳大澂逃往錦州,宋慶退到雙臺。二月十七,因吳大澂的軍隊作戰失利,朝廷嚴厲斥責了他。二月十八,恭親王等上奏請求撤銷海軍署,這也標志著曾經輝煌的北洋水師遭受重創后的無奈結局。朝廷還免除了上元、江寧等處,淮安等衛的賦稅課征,賑濟直隸的水災,盡力減輕百姓的負擔。二月二十,分派出神機營的士兵駐扎在喜峰口,加強軍事防御。二月二十三,命令吳大澂解除軍務幫辦的職務回京,湘、鄂諸軍由魏光燾統領。二月二十五,撥出庫銀十萬兩增加對薊州等處災民的賑濟。二月二十六,知州徐慶璋召集民團固守遼陽,朝廷命令裕祿提供軍餉和器械支持。二月二十七,賑濟玉田、灤州、樂亭的水災。而在這期間,日本人狙擊李鴻章,子彈擊中了他的臉頰,使得外交談判的形勢更加復雜。二月二十八,日軍進犯澎湖。
三月初一,命令吳大澂回任湖南巡撫。三月初二,濟陽高家紙坊河決口,給當地帶來了嚴重的水患。三月初四,日軍攻陷澎湖。三月十七,褫奪提督蔣希夷的職務,并逮捕審問。三月二十二,命令郭寶昌隨同劉坤一辦理防務。三月二十八,李鴻章與日本全權代表伊藤博文、陸奧宗光在馬關進行會議。最終達成和約,規定朝鮮為獨立自主國,中國割讓遼南地區、臺灣、澎湖各島,賠償軍費二萬萬兩,增加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商民在中國從事工藝制造,并且日軍暫行駐兵威海。這一和約的簽訂,使中國陷入了更深的民族危機。
夏季四月初五,撥出京倉的米糧以備順天進行平價出售,穩定糧價。四月初六,天津發生海溢,王文韶自請罷職,朝廷沒有允許,并諭令說:“面對如此非常的災異,我們君臣應當修身反省、警惕自勵,以此來消除天災。”此時甘肅撒回叛亂,攻陷循化廳,雷正綰奉命前往圍剿。四月初七,命令道員聯芳、伍廷芳前往煙臺與日本換約。四月十二,朝廷諭令說:“和約已經議定,朝中大臣紛紛上奏認為土地不可割讓,賠款不可償付,應當仍然廢除和約繼續決戰。他們的言論固然出于忠憤之心,但并不了解朝廷的苦衷。自從倉促開戰以來,我們一戰未勝。近來情況更加緊迫,日軍向北可逼近遼、沈,向南可進犯京城周邊。沈陽是陵寢重地,京師則關系到宗社的安危。況且皇太后頤養二十多年,倘若讓她受驚,我又如何能心安?再加上上天示警,海嘯成災,使得戰守更加難以著手。在和與戰之間權衡兩種危害,才最終決定簽訂和約。其中的萬般艱難情況,是進言者所沒有詳細了解的,而天下臣民都應當共同體諒朝廷的苦心。現在將批準定約,特此宣示前后辦理的緣由。我們君臣只期望能夠堅定一心,艱苦奮斗,痛除積弊。”四月十五,諭令軍機大臣及各位臣工,和局已經達成,不要再進行論奏。留存山東的運糧十萬石以備寧河等處的賑濟,命令裕祿接管寧、錦等屬的賑濟事務。四月十六,賞賜前宿松縣知縣孫葆田五品卿銜。四月十八,達賴喇嘛受戒完畢,朝廷賞賜哈達、念珠等物。四月二十,撥出湖北漕米三萬石,以備寧、錦等屬的賑濟。四月二十二,京師進行平糶。任命李經方為臺灣交地全權委員。四月二十三,賜予駱成驤等二百八十二人進士及第等不同的出身。四月二十四,召唐景崧來京。
五月初一,賑濟臨漳等縣的水災。五月初十,蔣希夷被判處斬首。五月十五,皇帝在文華殿接見俄使喀希尼、法使施阿蘭。五月二十二,日本歸還我國遼南地,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領土危機。五月二十七,免除湖南新化,云南阿迷、保山、昆明上年受災地區的田賦,賑濟長武等縣的水災和雹災。五月三十,唐景崧退休。
閏五月初一,撥出山東庫銀二萬兩幫助賑濟奉天。閏五月初二,撫恤江、浙運漕稽候的船戶一萬余人。閏五月初四,大學士福錕退休。閏五月初五,命令直隸提督聶士成總統淮軍駐扎在津、沽,江西布政使魏光燾總統浙軍駐扎在山海關,四川提督宋慶總統毅軍駐扎在錦州,這些軍隊都聽從北洋大臣的調度。閏五月十三,吳大澂被罷職。閏五月十八,給予惠潮嘉道裕庚四品京堂的職位,充任出使日本大臣。閏五月二十七日,朝廷諭令說:“近來中外臣工條陳時務,如修建鐵路,鑄造鈔幣,制造機器,開采礦產,折變南漕,減少兵額,創建郵政,訓練陸軍,整頓海軍,設立學堂,大抵都以籌餉練兵為當務之急,以體恤商人、惠及工業為根本源頭,這些都應當及時興辦。至于整頓釐金,嚴格考核關稅,稽查荒田,淘汰冗員,都對國家的經濟和百姓的生活有諸多益處。直省的疆吏應當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籌劃斟酌具體辦法并上報朝廷。”
六月初二,孫毓汶因病免職。六月初五,賑濟熱河的饑民。六月十三,軍機大臣徐用儀被罷職。任命麟書為武英殿大學士,昆岡以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任命錢應溥為軍機大臣,翁同龢、李鴻藻均兼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職務。六月十六,賑濟鐘祥等處的水災。
秋季七月初三,沁河決口。七月初四,滎澤河決口,水患不斷。七月初六,下詔李鴻章入閣辦事。授予王文韶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職務。七月初七,賑濟商州、清澗等處的水災和雹災。七月初八,允許宋儒呂大臨從祀文廟。壽張、齊東河也發生決口。豐升阿被遣送到軍臺戍邊。七月十七,賑濟鎮安等縣的水災。七月二十,江西巡撫德馨因有罪被褫職。色勒庫爾發生地震。七月二十一,因為回眾猖獗,褫奪總兵湯彥和的職務,楊昌濬、雷正綰也都被褫職留任。七月二十六,已革提督黃仕林被判處斬首。
八月初一,賑濟富川、容縣的水災。八月初五,賑濟階、文、西寧等州縣的水災。八月初八,四川總督劉秉璋因不能保護教堂被褫職。八月十五,命令工部郎中慶常以五品京堂充任出使法國大臣。八月二十二,免除云南威遠受災地區的田賦。
九月初一,朝廷賑濟梧州府屬發生的火災,盡力幫助受災百姓恢復生活。同時,留存山東新漕糧,以備瀕河諸縣的災害賑濟。九月初六,留存湖北冬漕三萬石,作為鐘祥等縣的賑濟所需。九月初八,命令魏光燾統領軍隊支援甘肅,應對當地的局勢。九月初九,免除望都的差徭,以及退出圈地額賦的五成,并將此定為制度,減輕了當地百姓的負擔。九月初十,免除陜西前年百姓所欠的賦稅,以及華州開渠占地應繳納的錢糧。九月十三,皇帝在文華殿接見英使歐格訥,進行外交交流。九月十六,賑濟甘肅被侵擾各地的難民,給予他們生活上的幫助。九月十九,賑濟臨湘因蛟災而受災的民眾。撥出庫銀三萬兩購買倉谷,以備常德、衡州的旱災。九月二十三,在文華殿接見和(荷蘭)使克羅伯。九月二十四,任命宗人府府丞吳廷芬兼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職務。九月二十七日,后藏班禪額爾德尼來京謁陵,并進獻地方特產。揭陽、潮陽、普寧等縣發生地震,給當地帶來了一定的破壞。
十月初二,楊昌濬被罷職,由陶模署理陜甘總督,人事變動以應對地方局勢。十月十二,李鴻章與日本使者互換歸遼條約,遼南地區的歸屬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新的進展。十月十五,長麟、汪鳴鑾都因為在召對時妄言而被褫職,顯示了朝廷對言論的管理。十月二十,初次設立新建陸軍,任命溫處道袁世凱督練,這是軍事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十月二十七,免除江川受災地區兩年的田賦,賑濟鶴慶等州縣的水旱災害,緩解當地百姓的困境。
十一月初一,山東趙家口的決口合攏,治水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十一月二十三日,免除盛京被水淹的官莊的額賦。十一月二十四,留存河南漕折銀八萬兩,以備內黃等縣的工賑。十一月二十五,任命湖北布政使王之春為俄皇加冕的賀使,進行外交活動。十一月二十六,免除奉天遭受兵災各屬的旗民兩年田賦,以及積年拖欠的賦稅,減輕了當地民眾的負擔。十一月二十九,劉永福被免職。十二月初九,甘肅提督李培榮因為在赴援西寧時逗留不前被褫職,嚴肅了軍紀。十二月十一,調董福祥為甘肅提督,仍然總統甘軍,前敵諸將都歸他節制,加強了甘肅地區的軍事管理。賑濟保山因蛟災而受災的民眾。
十二月二十四,壽張的決口合攏。十二月二十六,撥出庫銀六萬兩,以備湖北的春季賑濟。十二月初九,改命李鴻章出使俄國,邵友濂為副使,外交任務有了新的安排。這個月,免除陜西前年拖欠的賦稅、奉天上一年的葦稅以及官莊稅糧。賑濟盛京、萍鄉的災害。分別發庫銀各十萬兩,賑濟湖南、云南、陜西各屬的災害,盡力幫助各地受災民眾渡過難關。
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春季正月初一,朝廷停止了筵宴,或許是出于對局勢的考量或其他原因。正月初二,因為特別派遣李鴻章出使俄國,所以諭令停止邵友濂、王之春前往俄國的行程。正月初四,賑濟長沙各府遭受的水旱災害,幫助當地百姓緩解困境。正月二十,皇帝在文華殿接見各國公使,進行外交互動。正月二十五,命令馮子材仍然回到廣東,督辦欽州、廉州的防務,加強地方軍事防御。
二月初五,將塔爾巴哈臺額魯特領隊大臣駐地移至布倫布拉克,伊犁察哈爾營領隊大臣駐地移至博羅塔拉,調整軍事部署。二月初七,開始商議郵政與各國聯合的事宜,同時開啟龍州鐵路的建設,推進交通和通信方面的發展。劉銘傳去世,他曾為國家的建設做出過貢獻。二月二十二,戶部發生火災,給朝廷的財政事務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三月初五,額勒和布退休,朝廷人事有所變動。三月初十,開放杭州為商埠,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三月十四,命令王文韶、張之洞督辦蘆漢鐵路,加強鐵路建設。三月二十八,回匪窺視珠勒都斯,局勢緊張。三月三十,命令董福祥駐扎在西寧,專門負責剿撫事務,魏光燾返回駐扎在河州,不久后又命他回任陜西巡撫,根據局勢調整軍事和地方官員的安排。
夏季四月初九,五臺山菩薩頂發生火災,寺廟建筑等受到損害。四月十二,免除昆明、丘北受災地區的夏糧賦稅,減輕百姓負擔。四月十八,命令榮祿前往天津檢閱新建陸軍,關注軍事改革的成果。四月二十五,授予昆岡體仁閣大學士的職位,榮祿以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朝廷官職的授予反映了權力的分配和調整。
五月初四,諭令李秉衡調查州縣的糧賦情況,對于浮收的部分進行核實并減少,規范稅收。免除恩安受災地區的額賦。五月初八,鄭州文廟發生火災,文化建筑受損。這個月,皇帝多次奉陪皇太后到醇王邸探視福晉的病情。五月初十,醇賢親王福晉葉赫那拉氏去世,朝廷停止上朝十一天,皇帝奉陪皇太后到醇王邸探視入殮,第二天又前往奠祭。皇太后懿旨規定,醇賢親王福晉去世后,應稱為“皇帝本生妣”。五月十二,皇帝穿上喪服。五月十九,免除安徽歷年拖欠的賦稅。五月三十一,緩征鄂倫春牲丁進貢貂皮的任務,體諒少數民族的困難。
六月初二,諭令奎順撫恤青海的蒙民,關注少數民族的生活。六月初三,黃河在利津決口,引發水患。六月初四,免除浙江歷年各場積欠的灶課和鹽課,減輕鹽民負擔。六月初六,賑濟浙江的風災,幫助受災民眾恢復。六月初八,醇賢親王福晉的金棺奉移,皇帝親自前往臨送。六月初十,皇帝奉陪皇太后到醇王園寓臨奠福晉的金棺,表達對逝者的尊重。六月十五,諭令整頓長江水師,提升軍隊戰斗力。六月十八,命令裕祿兼任船政大臣,負責船政事務。六月二十二,松潘的番人叛亂,官軍將其剿平,維護了地方的穩定。六月二十三,允許王大臣的請求,神機營練兵處仿照西方制度練兵,推進軍事現代化。六月二十七日,永定河河水泛濫,給周邊地區帶來災害。這個月,賑濟大東溝因海溢造成的災害,以及安徽、湖北的蛟災,盡力減輕災害損失。
秋季七月初一,發生日食現象。七月初四,順天東南各屬發生水災,命令孫家鼐等人迅速籌集賑濟所需物資。七月十二,留存南漕十萬石在天津,以備賑濟之需。
八月初二,因為關內外回匪逐漸被平定,諭令陶模、董福祥安撫招降的民眾,搜捕剩余的匪徒,鞏固和平局面。八月初六,川軍圍剿瞻對,接連攻克重要隘口,進逼中瞻。八月十七,諭令鹿傳霖:“對瞻對用兵只是暫時的辦法。事情平定后是否仍然設立番官,應當再詳細審議。不能因此苛責喇嘛,以免引發其他爭端,千萬不要魯莽行事。”八月二十六,諭令刑部審訊案件應該迅速結案,不要拖延,提高司法效率。八月二十九,禁止各省濫用不合法的刑罰,維護司法公正。
九月初三,福錕去世。免除陜西前年拖欠的賦稅。九月初六,東陵發生蟲災,影響陵區的環境和安全。九月十三,賞賜盛宣懷四品京堂。此前,王文韶、張之洞請求設立招商輪船總公司,推舉盛宣懷督辦。到這時,皇帝下旨批準,并且允許他專門上奏,推動商業和航運的發展。大學士張之萬退休,朝廷官員的更替繼續。九月十四,在文華殿接見德使海靖、比使費葛,進行外交交流。九月十七,命令李鴻章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任職,發揮他在外交方面的經驗。九月二十,李秉衡上奏說勘察明了黃河尾閭的情況,打算從舊黃河東岸挑浚新河,仍然引導黃河水歸回舊河入海。皇帝諭令大規模興辦這項工程,務必期望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以符合對他的委任,重視水利工程的建設。
這個秋天,賑濟河南、奉天、湖北、安徽、山東、山西、吉林、黑龍江的水災,湖南的蛟災,以及陜西、甘肅的水災和雹災,新疆的蝗災和雹災,廣東洋面的風災,全力應對各地的自然災害。
冬季十月初一,賑濟湖北長江、漢江流域的水災。十月初二,辦理河州的冬季賑濟。十月初三,增設蘇州、杭州、沙市、思茅四個海關,加強對外貿易的管理。十月初五,諭令陶模選擇廉潔、明智、賢能的官吏,調和漢、回民眾的關系,偶爾有爭執時,專門根據是非曲直來判斷,依據情理來做到公平處理,并且分別撫恤遭受兵災的區域,促進民族和諧與地方穩定。論及平定回匪的功勞,給予董福祥騎都尉世職,授予陶模陜甘總督的職位,饒應祺為新疆巡撫,給予奎順、魏光燾優厚的獎勵,其余人員也根據情況進行甄別獎勵,表彰有功人員。十月十一,永定河決口合攏,治水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十月十五,確定在朝鮮設立領事,不訂立條約,不派遣使者,不遞交國書,僅以一名總領事駐扎在朝鮮都城,規范與朝鮮的關系。十月十七,命令左都御史楊儒充任出使俄奧荷大臣,道員羅豐祿充任出使英義比大臣,黃遵憲充任出使德國大臣,伍廷芳充任出使美日秘大臣,安排外交使節,開展外交活動。十月二十,免除武清等州縣的秋賦和雜課,減輕百姓負擔。十月二十四,賑濟華州等處的水災。十月二十八,任命徐桐為體仁閣大學士,李鴻藻以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進行官職任命。
十一月二十,冬至,在圜丘祭祀上天。十一月二十一,免除朝賀儀式。十一月二十三,免除河、洮等處受災地區的賦稅課征。十一月二十九,命令工部侍郎許景澄充任出使德國大臣,進一步完善外交使節的安排。這個月,賑濟山東、四川的水災,幫助當地百姓度過難關。
十二月初二,起初,鹿傳霖多次上奏說瞻對應當進行圍剿,打算收回后改設漢官。皇帝擔心失去達賴的民心,命令鹿傳霖、文海等人詳細商議。到這時,他們上疏陳述瞻對民眾向往歸化,藏番受到震懾等情況。因此諭令懇切勸導達賴,期望達到保護西藏、保護四川兩方面都沒有阻礙的效果。賑濟四川東鄉等屬的災害。十二月十三,免除遼陽各村屯的糧賦,綏德等州縣拖欠的糧食賦稅,減輕百姓的經濟負擔。
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春季正月初一,朝廷照例停止筵宴。正月初七,免除山東在光緒初年拖欠的賦稅,減輕當地百姓的經濟負擔。正月二十一,留存湖北漕米用作工賑,以工代賑,幫助百姓的同時也進行一些工程建設。正月二十五,皇帝在文華殿接見美、法、英、德、荷、比、俄、義、日本及日、奧等各國公使,開展外交交流。
二月初二,任命戶部侍郎張蔭桓出使英國,進行外交事務的處理。二月初十,黃河在歷城、章丘決口,引發水患,給當地帶來嚴重影響。二月十九,任命崇禮、許應骙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任職,加強外交事務的管理。
三月初五,下詔淘汰多余的兵員,以優化軍隊結構,提高戰斗力。三月十六,皇太后懿旨拿出內庫銀十萬兩賑濟四川,五萬兩賑濟湖北,并且從國庫撥出十萬兩增加對四川夔、綏、忠三屬的賑濟力度。三月二十三,免除銅仁、青溪受災地區的田賦,緩解百姓的壓力。三月二十九,初次設立海參崴委員,加強對該地區的管理和事務處理。
夏季四月二十,李秉衡上奏請求減少山東的錢漕,以適應地方的實際情況。
五月十三,下詔棍噶札拉參胡圖克圖嘉穆巴圖多普被準許轉世為八音溝承化寺胡圖克圖,涉及宗教事務的安排。五月二十一,張之萬去世,朝廷追贈他為太保,張之萬曾在朝廷中擔任重要職務。五月二十四,皇帝前往本生妣醇賢親王福晉的園寢,在其周年時脫去喪服,遵循禮儀。五月二十九,給予呂海寰四品京堂的職位,充任出使德荷二國大臣,開展外交工作。
六月二十六,賑濟崇陽等縣的水災,幫助受災民眾恢復生活。
這個夏天,皇帝在文華殿接見奧使齊幹、俄使烏爾他木斯科、英使竇納樂、日使矢野文雄,進行外交互動。
秋季七月初八,李鴻藻去世,李鴻藻是朝廷中的重要官員,他的離世對朝廷事務有一定影響。七月十四,任命廖壽恒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任職,補充外交管理的人員。七月十九,恢復已故陜西固原提督雷正綰的原官,對其以往的功績給予一定的認可。七月二十二,免除岷州衛二十四寺進貢騾的任務,并且展緩馬貢,減輕地方的負擔。八月初三,平遙普洞村的山陷入地中,出現地質異常現象。
八月十八,靖西發生地震,給當地造成破壞。八月二十一,任命翁同龢以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提升其官職,參與朝廷的重要事務。八月初二,解除科布多札哈沁寶爾吉礦的禁令,允許蒙古、漢族民眾開采,促進礦業的發展。八月初四,因為鹿傳霖在處理德爾格忒土司事務時措施不當,廢除改土歸流的提議,釋放土司昂翁降白仁青及其家屬,讓他們仍然回到德爾格忒管理土司事務,調整地方管理策略。
九月初七,鹿傳霖被罷職,這是對其工作失誤的處理。九月初八,命令德爾格忒撤兵,避免沖突的進一步擴大。九月十七,在文華殿接見挪威使柏固,進行外交交流。九月二十三,達賴喇嘛請求歸還瞻對地區。皇帝諭令恭壽等人會商后上報情況,處理地方領土相關事務。九月二十五,利津的黃河決口合攏,治水工程取得一定成果。十月初四,恢復已故陜甘總督楊昌濬的官職。
這個秋天,賑濟陜西的雹災和水災,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安徽、云南、貴州的水災,以及新疆的蝗災,全力應對各地的自然災害。
十月初五,廣西巡撫史念祖因事被撤職,這是對官員的人事處理。十月十九,曹州的匪徒殺害德國教士,皇帝命令李秉衡進行勘察,這一事件引發了后續的外交爭端。十月二十五,德國派遣兵輪進入膠澳,局勢變得緊張。十月二十九,免除樂亭等州縣受災地區的額賦,減輕百姓負擔。這個月,賑濟廣東的風災,陜西的雹災,以及湖南、江南的水災,積極進行救災工作。
十一月初八,撥出江北漕米三萬石,以備徐、海各屬的賑濟,保障當地百姓的生活。十一月十一,下詔廢除三瞻改土歸流的提議,仍然讓三瞻地區隸屬于達賴喇嘛,調整地方管理方式。十一月十八,諭令安撫江蘇各屬的饑民,維護社會穩定。十一月二十四,英使竇納樂入見,進行外交溝通。十一月三十,冬至,在圜丘祭祀上天。十二月初一,免除朝賀儀式。昭烏達盟旗的匪徒被平定,地方治安得到恢復。
十二月十一,利津的黃河再次決口,水患問題依然嚴峻。十二月十六,免除安州因澇災而應繳納的地租,減輕百姓負擔。十二月二十二,三巖野番接受安撫,改設土千戶,隸屬于巴塘。廢除朱窩、章谷兩土司歸流的提議,調整地方管理策略。十二月二十五,下詔各省保護教堂和教士,以應對當時復雜的社會形勢和外交關系。免除狄道、巴燕戎格等處的額賦,減輕當地百姓的經濟壓力。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春季正月初一,出現日食現象。元旦時的受禮儀式改在乾清宮舉行,同時停止了宗親宴。正月初四,下詔令各省的高級官員確定籌餉練兵的方案,并迅速回復朝廷,以加強軍事力量。正月初六,確定經濟特科及歲舉的辦法,命令朝廷內外舉薦能夠參與特科考試的人才。正月十一,免除建水因旱災而應繳納的夏糧賦稅。正月二十五,皇帝在文華殿接見各國公使,進行外交交流。正月二十八,免除石屏、昆明的夏糧賦稅,減輕百姓負擔。
二月初十,任命廖壽恒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培養其處理軍機事務的能力。二月十二,免除清海阿里克番族進貢馬匹和白銀的任務。二月二十一,留存江北漕米一萬石賑濟徐州的災害,緩解當地百姓的困境。二月二十三,命令神機營挑選并訓練先鋒隊,加強軍事力量。二月二十六,下詔武科考試改為測試槍炮技能,停止默寫武經,適應時代對軍事人才的需求。
三月初三,下詔設立義倉,以備不時之需,保障糧食安全。三月初四,俄使巴布羅福覲見皇帝,進行外交活動。三月二十一,免除新化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額賦。這個月,開放直隸北戴河至秦王島、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等地作為口岸,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閏三月初一,召張之洞來京,參與朝廷事務的決策。閏三月初二,麟書去世,麟書在朝廷中曾擔任重要職務。閏三月初六,因為德國人進入即墨文廟,毀壞圣賢像,皇帝下令讓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進行調查詢問,處理這一外交爭端。閏三月十一,皇帝親臨恭親王奕訢的府邸探視其病情。閏三月二十,皇帝侍奉皇太后前往外火器營教場,觀看火器、健銳、神機三營及武勝新隊的操練,持續了三天,關注軍事訓練情況。閏三月二十三,因為湖北沙市發生焚毀教堂的事件,諭令張之洞回任處理相關事務。繼續賑濟徐州、海州的災害。閏三月二十四,皇帝在玉瀾堂接見德親王亨利,進行外交會見。閏三月二十五,皇帝回宮。免除新興因旱災而應繳納的額賦。閏三月二十六,在文華殿接見法使畢勝,進行外交交流。閏三月二十八,安徽鳳、潁、泗地區發生災害,朝廷需進行賑濟。
這個春天,膠州灣被租借予德意志,旅順口、大連灣、遼東半島被租借予俄羅斯,中國的領土主權受到嚴重侵犯。
夏季四月初五,恭親王奕訢去世,朝廷停止上朝五日,皇帝身穿素服十五日,并親臨其府邸賜奠。皇太后懿旨特賜謚號為“忠”。為恭親王守衛園寢增設丁戶,每次祭祀由官員負責辦理。其孫貝勒溥偉襲爵。四月初七,皇太后懿旨認為恭忠親王功績在于社稷,應配享太廟。皇帝下詔令朝廷內外的臣工應當效法恭忠親王,各自抒發忠誠之心,共同渡過艱難的時局。四月十二,授予榮祿為文淵閣大學士,剛毅為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調整朝廷官員的職位。四月十八,下詔確定國家的大政方針,諭令:“朝廷內外大小官員,從王公到士庶百姓,都應當發憤圖強。以圣賢義理之學為根本,同時廣泛采納切合時勢的西學,切實努力地學習研究,以培養出通達事理、能夠應對變化的人才。京師大學堂應作為行省的表率,尤其應當首先舉辦。軍機大臣、王大臣要迅速妥善地會議商議并上報情況。”四月十九,下詔各省設立商務局,推動商業發展。賜予夏同龢等三百四十二人進士及第等不同的出身。四月二十二,翁同龢被罷職。選派宗室王公出洋游歷,其中近支王、貝勒等由皇帝親自考察;公以下及閑散人員,由宗人府保薦。召王文韶來京。裁撤督辦軍務處,進行機構調整。四月二十三,召見工部主事康有為,任命他充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康有為開始參與朝廷事務。四月二十四,前藏達賴喇嘛進貢地方特產。
五月初一,下詔陸軍改練洋操,命令由學成的營弁進行教練,在北方由新建陸軍派人,在南方由自強軍派人。要求各地方大臣在六個月內,擬定合并軍餉、練兵以及軍隊分駐地點的方案,并妥善商議后上報朝廷。對于軍械槍炮,各省機器局要酌定格式,精心制造。五月初二,賑濟棲霞的火災,幫助受災民眾。五月初五,下詔從下一次科舉考試開始,鄉試、會試、歲試、科試中,以往使用四書文的,改為測試策論。任命孫家鼐以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王文韶以戶部尚書擔任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授予榮祿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調整官員職位。五月初八,催促盛宣懷讓蘆漢鐵路立刻開工建設,并開辦粵漢、寧滬等各路鐵路,推進交通建設。五月十二,下詔將經濟歲舉歸并到正科考試中,歲試、科試都改為測試策論,無需等到下一年。五月十五,下詔設立京師大學堂,命令孫家鼐進行管理。賞賜舉人梁啟超六品銜,讓他辦理譯書局,推動文化教育的發展。五月十六,下詔興辦農學。諭令說:“振興各種事務,首要在于鼓勵人才。各省的士人、百姓如果著有新書,以及創新方法、制成新器具,能夠具備實用價值的,應當給予懸賞進行鼓勵。或者授予實職,或者賜予章服。所制造的器具給予專利券,限定年限進行專利售賣。如果有獨自創建學堂、開辟土地資源、興造槍炮廠的,都按照軍功的例子進行獎勵。”五月十九,免除祿勸因水災而應繳納的田糧賦稅。五月二十一,下詔八旗兩翼各營,均將其中一半改為練習洋槍、抬槍。任命奕劻等人管理驍騎營,崇禮等人管理護軍營,調整軍事管理。五月二十二,下詔將直省各屬的書院改為兼習中西學的學校,以省書院為高等學校,郡書院為中等學校,州、縣書院為小學。地方的義學、社學也按照此規定進行改革。五月二十三,任命裕祿為軍機大臣,充實軍機事務的處理力量。五月二十四,諭令各省州縣切實保護教堂,維護社會穩定。五月二十五,命令三品以上京堂及各省督撫、學政舉薦能夠參與經濟特科的人才。頒布士人、百姓著書,制造器具以及創興新政的獎勵章程。命令朝廷內外舉薦制造、駕駛、聲光化電方面的人才。五月二十六,下詔各省保護商業,促進經濟發展。免除海康、遂溪上一年受災地區的額賦。賑濟長安等州縣的水災和雹災,幫助受災民眾。
六月初一,下詔改定科舉新章程,推動教育改革。六月初四,賑濟徐州、海州的災害,持續關注受災地區。六月初七,下詔頒布張之洞所著的《勸學篇》,命令直省刊印發布,傳播其思想。任命康有為督辦官報,加強輿論宣傳。六月初十,命令榮祿會同張之洞督辦蘆漢鐵路,加強對鐵路建設的領導。郁林、梧州的土匪、會匪相互勾結作亂,攻陷容、興業、陸川三縣,官軍將其剿平,維護地方治安。六月十四,饒應祺進獻回部的貢金。六月十五,命令翰詹、科道官員輪班接受皇帝召對。部院司員可以條列時事,由堂官代為陳述。士人、百姓可以上書言事,擴大了言論渠道。在京師設立礦務鐵路總局,由王文韶、張蔭桓專門管理,推動礦業和鐵路事業的發展。六月十八,湖南設立制造槍炮的兩個工廠,加強軍事工業建設。六月十九,賑濟寧羌的火災,以及洵陽等縣的水災和雹災,幫助受災地區。六月二十一,命令伍廷芳賑濟古巴的華民,體現對海外華人的關懷。六月二十三,諭令說:“時局艱難,急切需要謀求自強的策略。朝廷內外的臣工卻墨守舊章,之前已經諭令要講求時務,不要重蹈宋、明時期的積習,諄諄告誡。只是更新事務的任務,開端宏大,條目繁多,不得不廣泛收集眾人的長處,取其精華,確定正確的方向。各位大臣對于交議的事情,應當廣泛咨詢、深入討論。不要牽強附會地引用經術來粉飾,也不要固執地堅持成見,為自身謀取私利。倘若表面上順從,內心卻違背,導致失去朝廷實事求是這一根本宗旨,這不是朕所期望的。朕深刻思考窮則思變、通達持久的道理,創建這一切,實在是具有萬不得已的苦衷。因此再次申諭你們各位大臣,應當各自心地純潔、忠誠,努力消除蒙蔽,使上下一心、真誠相待,這樣國家的大政方針才能確定,而治理之道才能蒸蒸日上。”諭令南北洋大臣籌辦水師及路礦學堂。諭令各省廣泛開通商口岸。任命黃遵憲以三品京堂充任駐朝鮮大臣,開展外交工作。
這個夏天,廣東九龍半島、山東威海衛都被租借予英吉利,中國的領土主權進一步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