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5章 卷二百三十二·清高宗本紀(八)

  • 白話正史
  • 長江小吏
  • 17226字
  • 2025-06-21 00:00:00

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春正月辛亥初一,乾隆皇帝因為這一年是乾隆五十年,值此國慶之際,頒布詔書廣施恩澤,數額不等。丙辰日,舉行千叟宴典禮,在乾清宮宴請親王以下共三千人,賞賜物品數額不等。丁巳日,左都御史周煌退休,任命紀昀為左都御史。調任吳垣為湖北巡撫,任命孫永清為廣西巡撫。戊辰日,召奎林來京,任命拉旺多爾濟暫代烏里雅蘇臺將軍。甲戌日,喀什噶爾阿奇木伯克阿里木因為暗中與薩木薩克勾結之事被發覺,被處斬。乙酉日,賑濟江西萍鄉等三縣的水災。丁亥日,乾隆皇帝祭祀先師孔子,親臨辟雍講學。戊子日,免除河南汲縣等十四縣拖欠的賦稅。己丑日,對翰林院、詹事府的官員進行御試,提拔陸伯焜、吳璥為一等,其余的人分別進行晉升或降職。對六部升用的翰詹等官員進行考試,提拔慶齡為一等,其余的人分別進行晉升或降職。辛卯日,調任畢沅為河南巡撫,何裕城為陜西巡撫。甲辰日,免除江南江寧等六府州拖欠的賦稅。這個月,賑濟江西萍鄉等三縣、福建建安等二縣的水災,以及河南汲縣等十四縣的旱災。

三月壬子日,乾隆皇帝駕臨盤山。甲寅日,乾隆皇帝前往明長陵奠酒。丁巳日,乾隆皇帝駐蹕盤山。辛酉日,截留河南、山東的漕糧三十萬石,賑濟河南衛輝的旱災。甲子日,免除江蘇安東、阜寧拖欠的賦稅。丙寅日,乾隆皇帝回到京師。丁卯日,任命永鐸為伊犁參贊大臣,常青為西安將軍,奎林為烏魯木齊都統,復興為烏里雅蘇臺將軍。任命舒常為工部尚書,孫士毅兼代兩廣總督。乙亥日,免除直隸霸州等四十九州縣拖欠的賦稅。丙子日,免除河南商丘等六州縣上一年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額賦。

夏四月甲申日,甘肅肅州等地發生地震,進行賑濟撫恤。壬辰日,乾隆皇帝檢閱健銳營的軍隊。丁酉日,刑部尚書喀寧阿、胡季堂,侍郎穆精阿、姜晟因為檢驗失實,被降為四品頂戴。戊戌日,大學士蔡新退休。這個月,免除河南汲縣等因旱災而應繳納的額賦。賑濟祥符等州縣的旱災。

五月壬子日,免除河南祥符等十六州縣、鄭州等三十二州縣新舊額賦的積欠。甲寅日,調任永保為江西巡撫,陳用敷為貴州巡撫。己未日,撥出兩淮運庫銀一百萬兩交給河南以備賑災。丙寅日,乾隆皇帝前往木蘭進行秋狝。丁卯日,山西平陽等屬發生饑荒,給予貧民兩個月的糧食。壬申日,乾隆皇帝駐蹕避暑山莊。丙子日,任命梁國治為東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劉墉為協辦大學士。任命曹文埴為戶部尚書。丁丑日,柘城的盜匪被平定。這個月,賑濟江蘇銅山等十六州縣、山東陵縣等四十州縣的旱災。

六月壬午日,因為漕運延誤,薩載等人被交予相關部門嚴加議處,并分別進行賠償。乙酉日,理藩院尚書博清阿去世。丙戌日,任命留保住為理藩院尚書。辛丑日,任命奎林暫代伊犁將軍,永鐸暫代烏魯木齊都統。乙巳日,命令再次截留江西漕糧十萬石留在安徽以備賑災。這個月,賑濟安徽亳州等八州縣的旱災。

秋七月己酉日,調任富勒渾為兩廣總督,任命雅德為閩浙總督,浦霖為福建巡撫。庚戌日,調任浦霖為湖南巡撫,任命徐嗣曾為福建巡撫。辛酉日,任命李慶棻為貴州巡撫。乙丑日,撥出戶部銀一百萬兩交給河南以備賑災。辛未日,賑濟山西代州等六州縣的水災。乙亥日,任命奎林為伊犁將軍,永鐸為烏魯木齊都統。

八月乙酉日,命令阿桂前往河南勘察災情,同時前往江南、山東查辦河運事宜。癸巳日,乾隆皇帝前往木蘭進行圍獵。庚子日,賑濟陜西朝邑縣的水災。癸卯日,任命伊桑阿為山西巡撫。

九月己酉日,命令福康安前往阿克蘇安撫回眾。任命慶桂為烏什參贊大臣,暫代陜甘總督。將海祿降為伊犁領隊大臣。命令明亮以伊犁參贊大臣的身份暫代烏什參贊大臣。甲寅日,乾隆皇帝駐蹕避暑山莊。戊午日,調任永保為陜西巡撫,何裕城為江西巡撫。戊辰日,乾隆皇帝回到京師。壬申日,賑濟江蘇長洲等五十六州縣衛的旱災。

冬十月丁丑初一,召勒保、松筠回京,命令佛住駐守庫倫,會同蘊端多爾濟處理事務。庚辰日,賑濟湖南巴陵等十州縣的旱災。辛丑日,賑濟安徽亳州五十一州縣并鳳陽等九衛的旱災。這個月,免除甘肅皋蘭等十二廳州縣衛本年因雹水災而應繳納的額賦。賑濟直隸平鄉等十六州縣的水旱災,以及河南永城等十二州縣的旱災。

十一月乙亥日,因為推算出乾隆六十年乙卯年正月初一將發生日食,乾隆皇帝宣諭確定次年歸政。這個月,賑濟山東嶧縣等九州縣的旱災,以及甘肅河州等七州縣的水雹災。

十二月丁丑日,因為御史富森阿上書條陳地丁錢糧請求征收本色,乾隆皇帝下諭斥責這是絕對不可行的,予以駁回。丙戌日,任命明亮為烏什參贊大臣,慶桂為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壬寅日,禁止廣東洋商及粵海關監督進貢。這個月,賑濟陜西朝邑等三縣的水災。

這一年,朝鮮前來進貢。

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這一年里朝廷在諸多方面有著不同的舉措和變化,各類事件交織,對當時的統治和社會產生著影響。

正月丙午朔,發生日食現象,因而免去了朝賀之禮。戊申日,乾隆帝下令戶部撥出白銀一百萬兩,送往安徽以備賑災之需。辛酉日,禮部尚書姚成烈離世,朝廷隨即將彭元瑞任命為新的禮部尚書接替其位。丙寅日,普福獲任駐藏大臣,肩負起相關職責。庚午日,江西巡撫何裕城上奏稱糧價日益高漲,認為是江、楚等地糧食販運過多所致,乾隆帝覺得他有遏制糧食流通(遏糴)之意,嚴厲斥責了他;同日,命范建中前往哈密處理事務。

二月庚辰日,乾隆帝親臨經筵并賜予宴席,還命樂工演唱新譜的抑戒詩,并規定每年都依此為例;當日,加授福建水師提督黃仕簡太子太保銜。乙酉日,乾隆帝前往南苑進行圍獵活動。辛卯日,乾隆帝派尚書曹文埴,侍郎姜晟、伊齡阿前往浙江,對當地倉庫進行盤查。壬辰日,乾隆帝前往西陵,并巡幸五臺山,為減輕百姓負擔,免去了所經地方十分之三的額賦。丙申日,乾隆帝拜謁了泰陵、泰東陵。丁酉日,朝廷下令免除直隸順德、廣平、大名三府所屬地區上一年因災所欠的銀米。己亥日,圖薩布被任命為湖北巡撫。癸卯日,山西忻州等六州縣所拖欠的賦稅得到免除。

三月丙午日,乾隆帝駐留在五臺山。丙辰日,兩江總督薩載去世,朝廷隨即將李世杰調任接替此職;同時,任命保寧為四川總督,鄂輝為成都將軍。己未日,乾隆帝視察了滹沱河,并檢閱了正定鎮的軍隊。壬戌日,乾隆帝祭祀了帝堯廟。癸亥日,李侍堯被命暫署戶部尚書。甲子日,朝廷對陜西朝邑等三縣的災民進行了賑濟。庚午日,乾隆帝返回京師。辛未日,伊齡阿被任命為浙江巡撫。

夏四月己卯日,大學士阿桂受乾隆帝之命前往江南,著手籌辦河工事務。乙酉日,浙江學政竇光鼐上奏稱嘉興、海鹽、平陽三縣的虧空均超過十萬兩,且郡縣在采買倉儲時都折收銀兩,存在便于挪移的情況,乾隆帝遂命曹文埴等人嚴查并復奏;當日,朝廷對山西代州等六州縣的水災進行了賑濟。己丑日,竇光鼐被命會同曹文埴等人查辦浙江的虧空問題。

五月丙午日,阿桂被令前往浙江,與曹文埴等人一同查辦虧空,并勘察海塘。丙辰日,富勒渾被革職,交由阿桂等人審訊。丁巳日,朝廷進行人事調動,孫士毅被任命為兩廣總督,圖薩布調任廣東巡撫,李封則被任命為湖北巡撫。己未日,李侍堯被命暫署湖廣總督。辛未日,乾隆帝前往木蘭進行秋狝;同日,朝廷對四川打箭爐等地的地震災害進行了賑濟。當月,江蘇上元等五十六州縣衛上一年因旱災所欠的額賦得到免除。

六月丁丑日,乾隆帝駐蹕于避暑山莊。乙酉日,福崧被命暫署山西巡撫。丁亥日,湖南常德府的沅江河水泛濫。辛丑日,朝廷進行人事調整,富綱調任閩浙總督,特成額被任命為云貴總督,畢沅任湖廣總督,江蘭則任河南巡撫。

秋七月戊申日,河南商丘等十二州縣上一年因旱災所欠的額賦被免除。壬子日,江蘇清河李家莊的黃河出現決口泛濫的情況。丁巳日,乾隆帝命阿桂從浙江前往清口,會同李世杰等人辦理堵筑事宜。己巳日,曹錫寶彈劾和珅的家人劉全,但因無法證實,被加恩革職留任。

閏七月庚辰日,大學士、伯伍彌泰去世。朝廷召劉秉恬回京,譚尚忠被任命為云南巡撫。己丑日,浙江學政、吏部右侍郎竇光鼐被革職。庚寅日,富勒渾被判處斬首。乙未日,朝廷進行重要人事任命,和珅被命為文華殿大學士,管理戶部事務;福康安為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仍留任陜甘總督;福長安為戶部尚書,綽克托暫署兵部尚書。戊戌日,朝廷對湖南武陵、龍陽的水災進行了賑濟。

八月丙辰日,乾隆帝前往木蘭進行行圍活動。庚申日,嵩椿調任綏遠城將軍,積福則任寧夏將軍。

九月戊寅日,乾隆帝駐蹕于避暑山莊。丁亥日,勒保被任命為山西巡撫。戊子日,永保被任命為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巴延三則任陜西巡撫。壬辰日,乾隆帝返回京師。甲午日,福長安被調任暫署兵部尚書,綽克托暫署戶部尚書。乙未日,瑯玕被任命為浙江巡撫。己亥日,皇長孫貝勒綿德去世;當日,朝廷對安徽五河等十七州縣及鳳陽等五衛的水災進行了賑濟。

冬十月辛丑朔,朝廷進行人事變動,富綱調任云貴總督,常青任閩浙總督。丁未日,畢沅被降職仍任河南巡撫,江蘭也仍任河南布政使,李侍堯被授予湖廣總督之職。丁巳日,直隸安州等四州縣因受災而應繳納的額賦,根據受災情況不同得到了相應免除。

十一月,朝廷對安徽合肥等十七州縣的水災進行了賑濟。

十二月辛丑日,福建南靖縣的匪徒陳薦等人發動作亂,朝廷對其進行了抓捕懲治。壬子日,大學士梁國治去世。乾隆帝命兵部尚書王杰在軍機處任職。戊午日,朝廷封鄭華為暹羅國王。丙寅日,福建彰化縣的賊匪林爽文發動作亂,攻陷縣城,知縣俞峻不幸戰死,乾隆帝命常青、徐嗣曾等人前往剿辦。

這一年,朝鮮、琉球、暹羅等國前來進貢,保持著與清朝的朝貢關系。

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這一年,局勢因多事而顯得格外緊張,朝廷在應對諸多事件時不斷調整策略與人事安排。

正月辛未日,林爽文率領的起義軍攻陷了諸羅和竹塹,這一消息震動朝廷。癸酉日,朝廷迅速做出反應,任命鄂輝暫代四川總督一職,以確保地方局勢穩定。乙亥日,富勒渾獲罪得到寬恕。丁丑日,朝廷進行了一系列重要的人事調動,調李侍堯為閩浙總督,常青為湖廣總督,但常青仍需留在福建督辦軍務,并命舒常暫代湖廣總督之職。癸未日,林爽文起義軍又攻陷了鳳山,知縣湯大全不幸戰死。甲申日,常青向朝廷奏報,守備陳邦光帶領義民堅守鹿仔港,并成功收復彰化,這一捷報讓朝廷稍感欣慰。丁亥日,王杰被任命為東閣大學士,負責禮部事務;彭元瑞調任兵部尚書,紀昀則接任禮部尚書。庚寅日,戶部尚書曹文埴因要回家奉養老人而獲允,董誥接替了他的職位。辛卯日,松筠被派往庫倫處理相關事務。丁酉日,常青接到命令,準備渡海前往臺灣剿滅起義軍。

二月壬寅日,林爽文起義軍再次攻陷鳳山,并向臺灣府發起進攻,柴大紀率領兵民奮力抵御。癸卯日,李綬被任命為左都御史。乙巳日,長麟擔任山東巡撫。壬子日,朝廷為減輕臺灣民眾的負擔,免去了臺灣府屬本年的額賦。丙辰日,諸羅被成功收復。甲子日,乾隆皇帝前往東陵拜謁先祖。丁卯日,他先后拜謁了昭西陵、孝陵、孝東陵和景陵,表達對先祖的敬意與追思。

三月癸酉日,乾隆皇帝結束東陵之行返回。丙子日,明陵重修完成,乾隆皇帝親自前往查看,并再次下令禁止在陵區內砍柴、采摘,以保護陵墓周邊環境。辛巳日,鳳山也被收復。辛卯日,姜晟被任命為湖北巡撫。黃仕簡因貽誤軍機被革職,朝廷讓其長孫黃嘉謨襲承公爵,但隨后又將黃仕簡逮捕入獄,可見朝廷對軍事失誤的嚴肅處理態度。

夏四月辛丑日,朝廷重新調整軍事指揮人員,任命常青為將軍,恒瑞、藍元枚為參贊。同時,調藍元枚為福建水師提督,柴大紀暫代陸路提督。戊午日,乾隆皇帝前往黑龍潭祈雨,期望能緩解旱情。壬戌日,乾隆皇帝賜予史致光等一百三十七人不同等級的進士及第、出身。甲子日,乾隆皇帝檢閱了火器營的軍隊,以了解軍隊裝備和訓練情況。

五月丁卯初一,烏里雅蘇臺參贊大臣貢楚克紥布因病免職,三丕勒多爾濟接替其職務。戊辰日,蘭第錫被授予河東河道總督,負責河道治理工作。甲戌日,乾隆皇帝前往木蘭進行秋狝。庚辰日,乾隆皇帝駐蹕避暑山莊。期間,湖南鳳凰廳發生苗民作亂,總兵尹德禧迅速出兵將其平定,維護了地方的穩定。

六月庚戌日,朝廷免去了浙江仁和場因潮水沖擊而損毀土地的額課,減輕了當地百姓的負擔。壬子日,柴大紀被正式授予福建陸路提督,并兼管臺灣總兵事務。丙辰日,福康安被召回皇帝行在,勒保暫代陜甘總督。

秋七月壬辰日,朝廷增派海蘭察為參贊大臣,舒亮、普爾普為領隊大臣,率領侍衛、章京等前往臺灣協助剿滅起義軍。癸巳日,朝廷對安徽懷遠、鳳陽等遭受水災的州縣,以及山西豐鎮等九廳州縣的旱災進行了賑濟,幫助受災民眾渡過難關。

八月,常青被免職,朝廷任命福康安為將軍,前往臺灣全權督辦軍務。辛亥日,乾隆皇帝前往木蘭進行行圍活動。

九月壬申日,乾隆皇帝回到避暑山莊駐扎。庚辰日,乾隆皇帝從避暑山莊啟程返回京師。壬午日,朝廷對柴大紀和蔡攀龍的職務進行了調整,調柴大紀為福建水師提督,蔡攀龍為福建陸路提督,并授予蔡攀龍參贊一職。辛卯日,由于諸羅仍然沒有解圍,朝廷催促福康安直接進攻大里杙的起義軍,并分兵挺進大甲溪,力求盡快扭轉局勢。

冬十月丁未日,福長安被任命暫代工部尚書。戊申日,福陵開始進行修繕工作。同日,睢州下汛的決口成功合龍,這一水利工程的修復讓眾人松了一口氣。丙辰日,乾隆皇帝命阿桂前往江南勘察高堰等地的堤工,以確保水利設施的安全。戊午日,朝廷免去了江蘇清河等二十三州縣及淮安等五衛本年因水災應繳納的漕項和漕米,具體數額根據受災情況而定。辛酉日,因福州將軍恒瑞在剿賊過程中表現怯懦,朝廷將其召回京城,調鄂輝接替他的職務。同時,朝廷對直隸保安等七州縣的旱災進行了賑濟。壬戌日,為了支持福建的軍事行動,朝廷命令江蘇、浙江分別調撥五萬貫錢作為福建的軍需。

十一月甲子初一,朝廷為表彰李侍堯、孫士毅在事務處理中的表現,加授他們太子太保銜;柴大紀因堅守有功,被加授太子少保銜。乾隆皇帝還賜予臺灣廣東莊、泉州莊的義民御書匾額,以嘉獎他們對朝廷的支持。壬申日,因柴大紀堅守嘉義有功,被封為一等義勇伯,可世襲罔替,同時朝廷免去了臺灣嘉義縣五十四年的額賦。巴延三在奏報中稱達賴喇嘛派來的使者為“夷使”,用詞不當,受到朝廷申飭。乙酉日,奎林因貪婪受賄被革職逮捕審問,保寧被任命為伊犁將軍。朝廷還對李世杰、書麟、陳用敷等官員進行了職務調動,以適應各地的管理需求。

十二月丁未日,福康安等人在侖仔頂莊等地擊敗起義軍,成功解除嘉義之圍。為了表彰福康安、海蘭察的功績,朝廷晉封他們為公爵,并各賞賜紅寶石頂、四團龍補褂。己酉日,常青調任福州將軍。朝廷同時調整了舒常為湖廣總督,福長安為工部尚書。福康安彈劾柴大紀、蔡攀龍在戰守中的功勞多有不實之處,乾隆皇帝則認為,柴大紀堅持己見、竭力固守,蔡攀龍奮勇殺敵、成功抵達縣城,或許是他們在福康安面前禮節不夠周全,才招致厭惡,但不能因此埋沒他們的功勞,隨意加罪。孫士毅在調兵運械過程中,打破地域限制,積極支援,被賞賜雙眼花翎。戊午日,德成奏報稱柴大紀貪婪放縱、荒廢政務,乾隆皇帝命福康安、李侍堯如實參奏。同時,因喀什噶爾辦事大臣雅德在福建任職期間徇私隱瞞,將其逮捕。庚申日,伍拉納暫代福建巡撫。朝廷還對永鐸、尚安等官員進行了職務調整,永鐸任盛京將軍,尚安任烏魯木齊都統。

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這一年的局勢復雜多變,朝廷在政治、軍事、民生等方面面臨諸多事務,不斷進行應對與調整。

正月丁卯日,為減輕百姓負擔,朝廷免除了福建晉江等二十個縣因兵差經過而應繳納的本年部分額賦,具體免除數額依各地情況而定。辛未日,明興向朝廷奏報山西永寧等地出現河水變清的現象。丙戌日,柴大紀被革職逮捕審問,福州將軍常青也因包庇柴大紀而被革職,可見朝廷對相關事件的嚴肅處理態度。

二月甲午初一,林爽文被成功抓獲,這一捷報傳來,乾隆帝大喜,賞賜福康安、海蘭察御用佩囊,并對有功將弁進行不同程度的嘉獎提拔。同時,晉封大學士和珅為三等伯爵,對大學士阿桂、王杰,尚書福長安、董誥也給予了相應的議敘獎勵。孫士毅因功被賜予輕車都尉世職。乙未日,黃仕簡、任承恩獲釋。壬寅日,伊犁參贊大臣海祿因彈劾奎林失實被革職,他與奎林一同被罰在拜唐阿上效力,以懲戒其辦事不實。乙巳日,朝廷設立先賢有子后裔五經博士一職,以傳承文化、尊崇先賢。辛亥日,乾隆帝前往天津巡視,了解地方情況。庚申日,臺灣賊首莊大田被抓獲,提督許世亨等有功人員得到了相應的嘉獎。辛酉日,朝廷免除了天津府屬拖欠的賦稅。壬戌日,乾隆帝親臨閱武樓檢閱軍隊,查看軍隊的訓練成果。

三月戊辰日,朝廷派侍郎穆精阿前往湖北,會同舒常調查相關案件,以查明事實、處理政務。壬申日,林爽文被依法處死,為這場持續的動亂畫上句號。癸未日,乾隆帝再次賞賜福康安、海蘭察紫韁、金黃辮珊瑚朝珠,還特別賜給福康安金黃腰帶,以彰顯對他們功績的高度認可。

夏四月辛丑日,由于天氣干旱,乾隆帝命刑部減輕徒刑以下罪犯的刑罰,希望以此祈求上天降雨。丙午日,乾隆帝檢閱健銳營軍隊。庚戌日,朝廷免除了江蘇清河等十八州縣、淮安等五衛上一年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部分額賦,具體減免數額視受災情況而定。己未日,富勒渾、雅德因未能察覺柴大紀的問題,被判處絞刑,可見朝廷對官員失職的懲處之嚴。

五月丁卯日,朝廷免除河南商丘等六州縣上一年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部分額賦。癸酉日,又免除直隸保安等七州縣上一年水災民田和旗地的額賦,盡力緩解受災地區百姓的經濟壓力。庚辰日,乾隆帝前往木蘭進行秋狝。癸未日,常青獲罪被寬恕。庚寅日,朝廷對臺灣難民進行賑濟,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六月丙申日,富綱向朝廷奏報,緬甸孟隕派遣頭目業渺瑞洞等人攜帶金葉表文前來進貢,乾隆帝下令迅速護送他們前來行在,以彰顯朝廷對藩屬國朝貢的重視。戊戌日,朝廷賑濟湖南溆浦縣的水災。同時,免除安徽鳳陽等四府州衛上一年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部分額賦。辛丑日,賑濟湖北長陽縣的水災。丁未日,免除陜西華州等三州縣在乾隆五十一年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額賦。戊申日,安南人阮惠等人反叛并驅逐了國王黎維祁,黎維祁前來向清朝求援。乾隆帝命孫士毅前往廣西安撫曉諭此事,并免除山西大同等九州縣上一年因旱災而應繳納的額賦。

秋七月辛酉初一,安南牧馬官阮輝宿護送黎維祁的母親及兒子前來投奔,乾隆帝下令孫士毅等人對他們進行撫恤照顧。壬戌日,朝廷賑濟山東膠州、壽光的水災。湖北荊州江水泛濫,府城和滿城都被淹沒,乾隆帝諭令舒常等人進行勘察和撫恤工作。丁丑日,朝廷恢復閩浙總督李侍堯的伯爵爵位,授予現襲爵的李奉堯提督銜。戊寅日,湖北武昌、漢陽也出現江水泛濫的情況。朝廷對官員進行調整,任命畢沅為湖廣總督,伍拉納為河南巡撫,明興為烏什辦事大臣,同時賑濟安徽懷寧等州縣的水災。柴大紀被處斬,結束了他的命運。乾隆帝召姜晟回京,任命惠齡為湖北巡撫。戊子日,廓爾喀占據后藏的濟嚨、聶拉木,乾隆帝命成德與穆克登阿前往進剿。

八月甲辰日,朝廷賑濟湖北監利、石首的水災。丙午日,乾隆帝前往木蘭。庚戌日,因木蘭地區發生大水,乾隆帝決定停止行圍活動。癸丑日,廓爾喀再次攻陷宗喀,乾隆帝任命鄂輝為將軍、成德為參贊大臣,前往進剿。丙辰日,安南阮岳等人逃走,乾隆帝命孫士毅督率許世亨進剿,同時命富綱統兵進駐蒙自,加強軍事部署。戊午日,乾隆帝回到避暑山莊駐扎。

九月壬戌日,緬甸番目細哈覺控等人入朝覲見,乾隆帝諭令暹羅、緬甸如今均已歸附清朝,兩國應當友好相處,不得再像從前那樣交戰,以維護邊境和平。戊辰日,朝廷賑濟湖北沔陽、黃岡的水災。癸酉日,免除安徽宿州等二十一州縣衛上一年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額賦。

冬十月庚寅日,廓爾喀入侵后藏薩喀,局勢緊張,乾隆帝命孫士毅出關督率軍隊進行剿除。甲午日,朝廷賑濟湖北潛江的水災。丙申日,又賑濟湖北江夏等三十六州縣的水災。己亥日,鑒于黎維祁生性懦弱無能,乾隆帝諭令孫士毅挑選黎氏后裔入京朝貢,以加強對安南局勢的掌控。庚子日,乾隆帝命云南提督烏大經統兵出關,并發檄文曉諭阮惠等人前來歸降。癸卯日,朝廷對官員進行調動,調舒濂為駐藏大臣,任命恒瑞為伊犁參贊大臣;調都爾嘉為盛京將軍,恒秀為吉林將軍;改嵩椿為西安將軍,由興兆代替嵩椿原職;琳寧任黑龍江將軍。乙卯日,李侍堯生病,乾隆帝命福康安暫代閩浙總督。

十一月辛酉日,朝廷免除安徽望江等二十六州縣衛本年因遭受水災而應繳納的部分額賦。癸亥日,李侍堯病逝,福康安正式接任閩浙總督一職。朝廷還任命勒保為陜甘總督,海寧為山西巡撫。丙子日,朝廷下令修建湖北江陵、公安各地的堤壩,以抵御水患,并免除湖北江陵等三十六州縣本年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部分額賦。

十二月己丑日,富勒渾、雅德被釋放。孫士毅向朝廷奏報,在壽昌江擊敗敵軍。癸巳日,又在市球江取得勝利。丙申日,成功收復黎城,乾隆帝恢復黎維祁安南國王的封號,封孫士毅為一等謀勇公,許世亨為一等子。戊申日,乾隆帝命孫士毅班師回朝,這場安南戰事暫時告一段落。

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這一年,朝廷內外事務繁雜,在政治、軍事、外交、民生等多個領域都有重要舉措與事件發生,深刻影響著當時的局勢。

正月己未日,元旦朝賀之時,因朝班紀律不整,負責糾察禮儀的御史等官員被革職,尚書德保被摘掉翎頂,都察院、鴻臚寺的堂官均被交予相關部門嚴加議處,可見朝廷對朝儀規范的重視。庚申日,成德向朝廷奏報,成功收復宗喀、濟嚨,并攻克聶拉木,傳來捷報。癸酉日,禮部尚書德保去世,常青接替其職位。甲戌日,鑒于緬甸孟隕悔罪歸降,乾隆皇帝諭令其與周邊國家睦鄰友好;同時賜予暹羅國王鄭華彩色絲綢等禮物,希望暹羅與緬甸化解矛盾。此外,朝廷免除福建淡水等六廳縣受災所欠的額賦,以減輕當地百姓負擔。癸未日,阮惠再次攻陷黎城,廣西提督許世亨等人不幸戰死。乾隆皇帝召孫士毅回京,并削去其公爵爵位,隨后進行一系列人事調動,調福康安為兩廣總督,任命伍拉納為閩浙總督,梁肯堂為河南巡撫,海祿為廣西提督。甲申日,安南國王黎維祁再次前來投奔,朝廷決定將其安置在廣西。丙戌日,孫士毅被革職,但仍命他以總督頂戴在鎮南關處理事務。

二月庚寅日,又逢京察考核,乾隆皇帝對大學士阿桂等人給予議敘嘉獎,內閣學士謝墉等人被交予相關部門議處,理藩院侍郎福祿以原品退休,同時對總督福康安等人也進行了議敘。丁酉日,勒保進京覲見皇帝,巴延三暫代陜甘總督。和闐領隊大臣格繃額因勒索財物,經審訊屬實后被處斬,以儆效尤。甲寅日,朝廷對河道總督進行調整,調蘭第錫為江南河道總督,李奉翰為河東河道總督。乙卯日,考慮到安南環境惡劣、瘟疫橫行,乾隆皇帝認為不值得為此大動干戈,詳細諭令福康安相關事宜。

三月甲子日,朝廷免除甘肅歷年拖欠的賦稅以及未完的籽種口糧,同時免除陜西延安等三府州未完的倉谷,以緩解當地百姓的經濟壓力。乾隆皇帝還諭令福康安傳檄阮惠,要求其交出殺害清朝提鎮官員的匪徒。乙丑日,因上書房師傅失職,劉墉被降為侍郎銜。朝廷重新任命彭元瑞為吏部尚書,孫士毅為兵部尚書。丁卯日,乾隆皇帝前往盤山巡視。

夏四月戊子日,朝廷免除奉天廣寧、鳳凰二城屬上一年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額賦,并對受災民眾進行不同程度的賑濟撫恤。丙申日,朝廷追晉許世亨為伯爵,令其子許承謨襲爵,以表彰許世亨的功績。乾隆皇帝召孫士毅回京。庚子日,朝廷任命恒瑞為烏里雅蘇臺將軍,福長安暫代兵部尚書。乾隆皇帝諭令福康安妥善安置安南黎氏宗族和舊臣,同時對從軍出力的諒山都督潘啟德授予都司之職。壬寅日,乾隆皇帝命阿桂重新勘察荊州堤工,確保水利設施安全。丁未日,乾隆皇帝宣諭天下,稱安南水土條件差,決定不再對其用兵;阮惠已三次乞降,若他親自來京求恩,可酌情加封名號,還強調自己統治外邦秉持上天好生之德,從不窮兵黷武。辛亥日,乾隆皇帝賜予胡長齡等九十八人不同等級的進士及第、出身。朝廷對多位將軍進行職務調動,調都爾嘉為黑龍江將軍,嵩椿為盛京將軍,恒秀為綏遠城將軍,琳寧為吉林將軍。癸丑日,因阮惠未親自前來懇請,僅派遣阮光顯入關進貢,乾隆皇帝諭令福康安拒收。丙辰日,朝廷免除直隸宣化等四縣上一年因旱災而應繳納的額賦。

五月己未日,朝廷免除官兵經過的廣西柳州等五府屬本年的額賦。福康安等人奏報,安南阮惠派遣侄子阮光顯攜帶表章、貢物前來乞降,并懇請入朝覲見。乾隆皇帝準許其乞降,但拒收貢物。乙酉日,朝廷增加伊犁惠遠城、惠寧城的官員設置,以完善地方管理。

閏五月庚寅日,乾隆皇帝前往木蘭進行秋狝。辛卯日,朝廷免除奉天廣寧等七城上一年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額賦。甲午日,朝廷賑濟云南通海等五州縣因地震受災的民眾,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六月,朝廷免除安徽安慶等七府州在乾隆五十三年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額賦。甲子日,朝廷任命管幹貞為漕運總督。戊辰日,朝廷賑濟直隸蠡縣的水災。庚午日,乾隆皇帝命兵部尚書孫士毅在軍機處任職。壬申日,朝廷任命郭世勛為廣東巡撫。癸酉日,朝廷任命陳步瀛為貴州巡撫。丙子日,福康安奏報,阮惠即阮光平,乾隆皇帝赦免其前罪,準許他歸降。阮光平上表謝恩并進貢,還請求明年到京為皇帝祝壽。乾隆皇帝因其情辭懇切,冊封他為安南國王,并賜予敕諭。同時,朝廷免除湖北江夏等二十四州縣上一年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額賦。

秋七月乙酉初一,因黃河決口,河水下注泗州一帶,乾隆皇帝諭令賑濟撫恤受災民眾。丁酉日,朝廷賑濟直隸安州等八州縣的水災。庚子日,戶部尚書綽克托去世。丙午日,朝廷任命巴延三為戶部尚書,秦承恩為陜西巡撫。戊申日,安南貢使阮光顯等人入朝覲見,受到朝廷接待。

八月乙丑日,朝廷賑濟河南永城、臨漳等縣的水災。戊辰日,朝廷賑濟安徽宿州的水災。己巳日,乾隆皇帝前往木蘭進行行圍活動。甲戌日,朝廷賑濟直隸清苑等三十四州縣的水災。

九月己丑日,廓爾喀貢使入朝覲見,乾隆皇帝封拉特納巴都爾為國王爵位,封巴都爾薩野為公爵爵位。庚寅日,乾隆皇帝回到避暑山莊駐扎。辛卯日,朝廷賑濟江蘇銅山等十一州縣的水災。丙申日,朝廷賑濟吉林屬琿春的水災,免除當地應交的義倉糧石以及上一年所借的倉谷。丁酉日,乾隆皇帝啟程返回京師。丙午日,安南黎維祁在保樂襲任牧馬一職,卻被阮光平擊敗。乾隆皇帝諭令福康安,如果黎維祁前來投奔,要予以接納。辛亥日,左都御史阿揚阿去世,舒常接替其職位。

冬十月癸丑日,察哈爾都統烏爾圖納遜被罷官,保泰接替其職位。朝廷任命伍爾伍遜為科布多參贊大臣。乙卯日,朝廷任命佛住為烏里雅蘇臺參贊大臣。朝廷賑濟吉林打牲烏拉等處的水災。己未日,睢寧的決口成功合龍,緩解了水患威脅。辛酉日,朝廷賑濟湖南華容等縣的水災。

十一月乙酉日,安南國王阮光平因受封進獻謝恩貢物,乾隆皇帝予以接受。丙戌日,朝廷免除安徽宿州等十四州縣衛拖欠的賦稅。庚寅日,乾隆皇帝命福康安將黎維祁及其屬人送至京師,編入漢軍旗籍,任命黎維祁為世管佐領。癸巳日,四川總督李世杰患病,乾隆皇帝命侍衛慶成帶著醫生為其診治,同時命孫士毅暫代四川總督,彭元瑞暫代兵部尚書。戊戌日,朝廷免除盛京等五城所借的倉谷。

十二月庚申日,朝廷追奪已故大學士馮銓等人的謚號。辛未日,乾隆皇帝考慮到次年自己八十大壽,命人鐫刻“八徵耄念之寶”,以作紀念。

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這一年乾隆皇帝迎來八十壽辰,朝廷內外圍繞壽典開展諸多活動,同時在政治、經濟、人事等方面也有著一系列重要舉措和事件發生。

正月初一壬午,乾隆皇帝八十壽辰,朝廷頒布詔書廣施恩澤,宣布普免各直省錢糧,這一舉措讓各地百姓得以減輕經濟負擔。己丑日,朝廷向朝鮮、安南、琉球、暹羅等藩屬國頒布恩詔,傳遞這一喜慶之事。壬辰日,乾隆皇帝賞賜大學士和珅黃帶、四開褉袍,彰顯對他的恩寵;同時賜予安南國王阮光平金黃鞓帶,以示友好。乙巳日,朝鮮國王李算派使者上表祝賀乾隆皇帝萬壽,并進貢地方特產。己酉日,琉球國王尚穆也進表謝恩,獻上當地的貢物。

二月初一壬子,因河南考城城工出現錯誤,江蘭被降為道員,畢沅等人被革職,但仍留任原職,以督促其將功補過。癸丑日,朝廷免除直隸永清、武清上一年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額賦。己未日,乾隆皇帝前往東陵、西陵,之后又巡幸山東,為減輕百姓負擔,免除了所經直隸州縣十分之三的錢糧。壬戌日,乾隆皇帝拜謁昭西陵、孝陵、孝東陵。庚午日,他又拜謁了泰陵、泰東陵。辛未日,朝廷免除直隸各屬歷年因災緩征的錢糧。壬申日,乾隆皇帝命福康安帶領阮光平入朝覲見,并讓郭世勛暫代兩廣總督。乙亥日,朝廷免除云南通海等五州縣上一年因地震受災田地的額賦,同時免除傍海因地震沉沒田地的賦稅;此外,還免除了山東所經之地十分之三的錢糧。直隸總督劉峨被降為侍郎,梁肯堂接任直隸總督,穆和藺調任河南巡撫。戊寅日,朝廷免除山東各屬因災緩征的銀兩,同時任命福崧為安徽巡撫。

三月乙酉日,乾隆皇帝登上泰山。甲午日,他拜謁少昊陵,隨后前往曲阜拜謁先師廟。乙未日,乾隆皇帝舉行釋奠儀式,祭祀孔子,并賜予衍圣公孔憲培及孔氏族人等不同等級的章服、銀幣。丙申日,乾隆皇帝拜謁孔林。庚子日,朝廷免除烏魯木齊各州縣應征收地糧的十分之一。乙巳日,緬甸國長孟隕派遣使者上表祝賀乾隆皇帝萬壽,進貢馴象,并請求封號,乾隆皇帝遂封其為緬甸國王;同時,朝廷免除直隸昌平等七州縣因水災應繳納的旗地租銀。南掌國王召溫猛也上表祝賀萬壽,進貢馴象。己酉日,朝廷免除直隸長蘆等五場上一年因水災應繳納的灶課。

夏四月丁巳日,乾隆皇帝駕臨天津府,同時諭令伍拉納調查浙江浮收漕糧的情況。己未日,大學士嵇璜再次參加恩榮宴,乾隆皇帝親自創作詩章賞賜給他。辛酉日,乾隆皇帝命吉慶會同嵩椿勘察英額邊至叆陽邊的情況。乙丑日,朝廷免除安徽宿州、靈壁等八州縣衛上一年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額賦,隨后乾隆皇帝返回京師。丙寅日,乾隆皇帝前往黑龍潭祈雨。閔鶚元被罷官,福崧調任江蘇巡撫,何裕城調任安徽巡撫。庚午日,書麟因覆奏內容欺瞞掩飾,被交予相關部門嚴加議處,但仍留任原職;閔鶚元被革職逮捕審問。壬申日,朝廷免除河南永城上一年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額賦。癸酉日,孫士毅被任命為四川總督,李世杰任兵部尚書。乙亥日,乾隆皇帝賜予石韞玉等九十七人不同等級的進士及第、出身。己卯日,朝廷免除山西太原、遼州等十六府州及歸化城等處十分之三的額賦。

五月庚寅日,乾隆皇帝前往避暑山莊。庚子日,朝廷賞賜黎維祁三品職銜。壬寅日,朝廷免除西藏所屬三十九部落的錢糧。己酉日,書麟被革職逮捕審問,福崧暫代兩江總督,韓鑅前往江南協助辦理河工事務。

六月壬子日,朝廷進行人事調動,孫士毅調任兩江總督,保寧暫代四川總督,永保暫代伊犁將軍。乙卯日,陳用敷被任命為廣西巡撫。閔鶚元被判處斬首。丁巳日,朝廷免除直隸霸州等五十四廳州縣及各屬旗地上一年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額賦。戊午日,朝廷免除湖南乾州等五廳縣苗民的雜糧賦稅。

秋七月己丑日,安南國王阮光平入朝覲見乾隆皇帝。庚寅日,朱珪被任命為安徽巡撫。甲午日,朝廷賑濟直隸朝陽、天津的水災。丙申日,朝廷賑濟奉天錦州九關臺,以及山東平原、禹城等縣的水災。丁酉日,兵部尚書李世杰因未能察覺書吏問題而退休。己亥日,劉峨被起用為兵部尚書。戊申日,乾隆皇帝返回京師,隨后朝廷賑濟江蘇碭山等縣、安徽宿州、河南永城和夏邑的水災;此時,江蘇碭山王平莊的黃河決口,乾隆皇帝命福崧前往宿州辦理河工事務。丁未日,朝廷賑濟山東臨清的水災。

八月庚戌日,暹羅國王鄭華上表祝賀乾隆皇帝萬壽,并進貢地方特產。瑯玕因未能察覺漕糧問題而自我彈劾,隨后被罷官;海寧調任浙江巡撫,書麟調任山西巡撫。辛酉日,乾隆皇帝八十壽辰,他親臨太和殿,親王、貝勒、貝子、公、文武大臣,蒙古汗、王、貝勒、貝子、公、額駙、臺吉,回部王、公、臺吉、伯克,哈薩克、安南國王、朝鮮、緬甸、南掌的貢使,各省土司,臺灣生番等紛紛前來行慶賀之禮。慶典結束后,按照禮儀在寧壽宮、乾清宮舉行賜宴活動。己巳日,刑部尚書喀寧阿去世,明亮接任刑部尚書一職,同時命舒常暫代。

九月戊寅日,朝廷賑濟安徽泗州的水災。癸未日,乾隆皇帝命安南國王阮光平歸還在其國內的黎維祁親屬及舊臣。己丑日,乾隆皇帝檢閱健銳營軍隊。甲午日,朝廷賑濟山東平原等二十七州縣的水災。庚子日,長麟因審案不實被革職,惠齡調任山東巡撫,福寧調任湖北巡撫,畢沅暫代湖北巡撫一職。

冬十月丙辰日,朝廷再次賑濟山東平原等二十七州縣的水災。甲子日,乾隆皇帝命保寧返回伊犁將軍任上,鄂輝任四川總督。壬申日,福崧調任浙江巡撫,長麟被起用暫代江蘇巡撫;同時,朝廷賑濟甘肅皋蘭等三縣的霜災。

十一月初一丁丑,浦霖被任命為福建巡撫,馮光熊任湖南巡撫。丙戌日,大學士王杰被加授太子太保銜,尚書彭元瑞、董誥、胡季堂、福長安,將軍保寧被加授太子少保銜。乙未日,富勒渾、雅德被釋放。戊戌日,乾隆皇帝命慶成同尹壯圖前往山西盤查倉庫。壬戌日,朝廷賑濟奉天錦縣等三州縣的水災。戊辰日,吏部尚書彭元瑞被任命為協辦大學士。

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這一年,清朝在多個方面發生了一系列事件,從賑災濟民到官員任免,從內部政務到邊疆戰事,都深刻影響著當時的局勢。

正月丁丑日,朝廷對江蘇蕭縣等三縣、安徽宿州等三州縣上一年遭受水災的地區進行賑濟,幫助受災民眾渡過難關。己卯日,繼續賑濟直隸文安等三十州縣、山東平原等二十七州縣的水災,顯示出朝廷對民生的關注。乙酉日,尹壯圖因復奏內容欺瞞蒙蔽,被革職治罪,其命運發生巨大轉變。戊戌日,袁鳳鳴被處斬。朝鮮、暹羅、緬甸紛紛派遣使者前來謝恩,并進貢地方特產,朝廷按照慣例對使者進行賞賜和設宴款待。己亥日,保寧被任命為御前大臣,獲得皇帝重用。甲辰日,朝廷對官員進行調動,劉墉調任禮部尚書,紀昀擔任左都御史,以調整政務管理。

二月己酉日,乾隆皇帝發布諭旨,稱自己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治理好國家,心懷戒懼。雖然尹壯圖隨意發表不實言論,但也不妨將其當作一種規諫。于是加恩免除尹壯圖的治罪,讓他以內閣侍讀的身份任職。戊午日,乾隆皇帝對翰林詹事等官員進行御試,選拔出阮元等兩人為一等,其余官員根據表現進行升降調整,以選拔人才、整頓吏治。

三月乙亥日,朝廷賑濟奉天錦州等處上一年遭受水災的旗地人戶,并根據受災情況減免相應的租稅。戊寅日,乾隆皇帝前往盤山巡視。甲申日,免除甘肅皋蘭等三縣上一年因霜災而應繳納的額賦,減輕百姓負擔。丁酉日,永保被任命為內大臣,承擔重要職責。

夏四月丁卯日,朝廷免除山東臨清等三十州縣衛上一年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額賦。辛未日,彭元瑞因徇私偏袒被降為侍郎,孫士毅被任命為吏部尚書。同時,書麟擔任兩江總督,長麟暫時代理;馮光熊調任山西巡撫,姜晟出任湖南巡撫,通過一系列人事變動來優化地方管理。

五月庚寅日,長麟正式擔任江蘇巡撫。乙未日,乾隆皇帝前往木蘭進行秋狝。辛丑日,乾隆皇帝駐蹕避暑山莊,在此處理政務、避暑休憩。

六月甲辰初一,朝廷免除直隸霸州等六十九廳州縣上一年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額賦,緩解受災地區民眾的經濟壓力。

秋七月庚辰日,朝廷免除江蘇江寧等五府州屬因災累積拖欠的一半賦稅。甲申日,因緬甸國王孟隕將羈留在內地的人民送回,朝廷對其進行嘉獎賞賜,以促進友好關系。己亥日,免除安徽宿州等十九州縣衛上一年因水災而應繳納的額賦。辛丑日,免除陜西朝邑等二縣拖欠的賦稅。

八月丁未日,朝廷任命喇特納錫第為喀喇沁札薩克一等塔布囊。戊午日,乾隆皇帝前往木蘭進行行圍活動。甲子日,乾隆皇帝在行圍時,廓爾喀以拖欠債務為由,誘捕圍困喇嘛、噶布倫,侵擾西藏。朝廷迅速做出反應,命令四川總督鄂輝、將軍成德前往進剿,并讓孫士毅暫代四川總督。己巳日,朝廷命福康安回京為其母慶祝生辰,郭世勛暫代兩廣總督。此時,廓爾喀攻陷西藏定日各寨,占據濟嚨,邊疆局勢愈發緊張。

九月丙子日,乾隆皇帝回到避暑山莊。庚辰日,召嵩椿回京,任命琳寧為盛京將軍,恒秀調任吉林將軍,進行人事調整以穩定局勢。丙戌日,乾隆皇帝啟程返回京師。戊子日,唐古忒兵與達木蒙古兵在抵御廓爾喀時作戰失利,唐古忒公札什納木札勒及達木協領澤巴杰等人不幸戰死。朝廷命乾清門侍衛額勒登保等前往西藏軍營支援。壬辰日,因保泰怯懦無能,被革職,朝廷命奎林前往西藏辦事,賞賜舒濂副都統銜,協同處理事務;同時,對堅守布達拉的達賴喇嘛等人進行嘉獎。命劉墉暫代吏部尚書。甲午日,鑒于廓爾喀圍困扎什倫布,朝廷諭令鄂輝等人迅速進剿。辛丑日,免除奉天廣寧縣拖欠的賦稅。

冬十月乙巳日,閔鶚元被寬恕罪行。丁未日,廓爾喀攻入扎什倫布,不久后撤離。癸丑日,戶部尚書巴延三因虛報城工費用被革職,福長安調任戶部尚書。金簡、彭元瑞分別擔任滿、漢工部尚書。丙辰日,因安南開放關口進行貿易,朝廷將廣西龍州通判改為同知。乙丑日,乾隆皇帝諭令王大臣不必兼任議政的虛銜,對官員體系進行調整。

十一月癸酉日,朝廷授福康安為將軍,海蘭察、奎林為參贊,正式出兵征討廓爾喀,以維護邊疆穩定。辛巳日,鄂輝、成德被革職,惠齡任四川總督,奎林任成都將軍,吉慶任山東巡撫,進一步部署軍事和地方管理力量。癸未日,陳淮被任命為貴州巡撫。

十二月辛亥日,朝廷命令海蘭察等人以及索倫、達呼爾兵從西寧進入西藏,加強軍事行動。丁卯日,召都爾嘉回京,任命明亮為黑龍江將軍,明興為喀什噶爾參贊大臣,持續進行人事調動以應對局勢變化。

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清朝在政治、軍事、外交等多方面發生了一系列重要事件,深刻影響著國家局勢與社會發展。

年初正月壬申日,乾隆皇帝賞賜七代同堂的致仕上駟院卿李質穎御書匾額,彰顯皇恩浩蕩;同時,免除奉天、直隸、安徽、湖南、廣東等地拖欠的賦稅,減輕百姓負擔。乙亥日,因達賴喇嘛再次派遣丹津班珠爾等人私自與廓爾喀議和,乾隆皇帝下旨制止,維護國家邊疆政策的統一。丙子日,朝廷追究巴忠與廓爾喀議和時擅自許諾每年給予白銀的罪責,整頓邊疆事務管理。甲午日,蘇凌阿被任命為刑部尚書,充實朝廷司法力量。

二月壬寅日,成德向朝廷奏報在拍甲嶺擊敗敵軍,傳來捷報。癸卯日,朝廷對大學士阿桂、尚書福長安、侍郎德明、總督福康安、巡撫長麟等眾多官員進行嘉獎晉升,表彰他們在相關事務中的貢獻;同時,裁撤河東鹽政、鹽運使等官職,并將山西河東道遷移至運城,優化行政管理架構。丁未日,乾隆皇帝命皇十五子嘉親王祭祀先師孔子,弘揚尊師重道之風。朝廷還免除奉天錦州府屬上一年因旱災應繳納的額賦,緩解受災地區民眾壓力。己巳日,朝廷命侍郎和琳負責管理藏務;鄂輝等人奏報收復聶拉木,卻因行動遲緩遭到乾隆皇帝斥責,督促軍事行動高效推進。

三月丁丑日,乾隆皇帝前往西陵,后又巡幸五臺山,為減輕百姓負擔,免除所經地方本年十分之三的錢糧。戊寅日,朝廷批準濟嚨呼圖克圖“慧通禪師”的法號;因帕克哩營官及番眾收復哲孟雄、宗木,朝廷對其進行賞賜。辛巳日,乾隆皇帝拜謁泰陵、泰東陵。壬午日,免除直隸大興等八州縣積欠的米谷。甲申日,乾隆皇帝加封福康安為大將軍,委以重任。庚寅日,免除五臺本年十分之五的錢糧,以及大同、朔平二府屬尚未繳納的拖欠賦稅。辛卯日,乾隆皇帝駐蹕五臺山,在此處理政務、休憩。

夏四月己亥初一,和闐辦事大臣李侍政因未能察覺邁瑪特尼雜爾的問題,被交予相關部門嚴加議處,整頓官員失職行為。甲辰日,乾隆皇帝視察滹沱河;同時任命貢楚克紥布為烏里雅蘇臺參贊大臣,完善邊疆管理人事安排。丁未日,乾隆皇帝祭祀帝堯廟,傳承文化傳統。甲寅日,乾隆皇帝返回京師。乙卯日,乾隆皇帝前往黑龍潭祈雨;并命刑部清理積壓案件,減輕徒刑以下罪犯的刑罰,祈求天降甘霖、緩解旱情。

閏四月甲申日,因長期干旱,乾隆皇帝諭令臺灣及沿海各省詳細審理命案、盜案等,避免過度從嚴;同時免除河南湯陰等五縣上一年因旱災應繳納的額賦,緩解民生壓力。丙申日,因久旱不雨,乾隆皇帝下詔廣求直言,期望改善時局。丁酉日,終于降雨,緩解旱情;朝廷因扎什倫布失陷,懲處仲巴呼圖克圖及孜仲喇嘛等人的罪責,并命和琳、鄂輝向達賴喇嘛等人傳達諭旨,整頓西藏事務。

五月辛丑日,朝廷確定安南國兩年進貢一次,六年派遣使者入朝一次,規范藩屬國朝貢制度。丁未日,乾隆皇帝前往避暑山莊,免除所經地方十分之五的錢糧;并調任長麟為山西巡撫,奇豐額為江蘇巡撫,進行人事調整。辛亥日,朝廷允許霍罕額爾德尼伯克那爾巴圖派遣使者入朝進貢,加強外交往來。癸丑日,乾隆皇帝駐蹕避暑山莊。

六月甲戌日,福康安向朝廷奏報攻克廓爾喀占據的擦木耍隘,捷報頻傳。丁丑日,朝廷賑濟江西南豐、廣昌的水災,保障受災民眾生活。福康安又奏報殲滅瑪噶爾轄爾甲山梁的敵軍。己卯日,福康安等奏報攻克濟嚨。辛巳日,朝廷調任陳淮為江西巡撫,馮光熊為貴州巡撫,調整地方官員配置。丙戌日,福康安等奏報攻克熱索橋。丁酉日,福康安等奏報攻克協布魯寨,軍事行動進展順利。

秋七月甲辰日,朝廷賑濟直隸河間等地的旱災,以及順直宛平、玉田等州縣的蝗災,全力救災。己酉日,福康安等攻克廓爾喀東覺山梁及雅爾賽拉等處營卡,成德等攻克扎木、鐵索橋等處,不斷擴大戰果。

八月辛未日,成德攻克多洛卡、隴岡等處;朝廷命孫士毅駐扎前藏督促糧食運輸,保障后勤供應。癸酉日,朝廷任命福康安為武英殿大學士,孫士毅為文淵閣大學士;同時對眾多官員進行職務調整,金簡、劉墉調任吏部尚書,和琳任工部尚書,紀昀任禮部尚書,竇光鼐任左都御史,完善朝廷管理架構。庚辰日,博興被任命為庫倫辦事大臣。丙戌日,福康安等奏報攻克噶勒拉、堆補木城卡,然而阿滿泰、墨爾根保不幸陣亡;成德等攻克利底、大山賊卡。戊子日,福康安奏報廓爾喀首領拉特納巴都爾等人乞降,乾隆皇帝因其悔罪,準許其投降,并命清軍班師,結束這場軍事行動。丙申日,朝廷賑濟陜西咸寧等六州縣的旱災,緩解災情。

九月丁酉日,乾隆皇帝返回京師。己亥日,朝廷論功行賞,賞賜福康安一等輕車都尉,將海蘭察由二等公晉升為一等公,對孫士毅等人也分別給予不同程度的嘉獎;丙午日,乾隆皇帝命福康安、孫士毅等共同商議西藏善后事宜,并命御前侍衛惠倫等人攜帶金奔巴瓶前往西藏,用于貯存呼畢勒罕的名字,由達賴喇嘛等人當眾抽簽決定,完善西藏宗教傳承制度。壬子日,朝廷恢復廓爾喀王公的封爵,并確定其五年進貢一次,規范與廓爾喀的關系。

冬十月戊辰日,廓爾喀貢使入朝覲見,雙方恢復外交關系。己巳日,朝廷賑濟河南安陽等十六縣的災民,并根據受災情況免除或緩征新舊額賦,保障民生。己卯日,乾隆皇帝免去嵇璜、阿桂翰林院掌院學士之職,任命和珅、彭元瑞接替,調整朝廷學術機構管理。壬午日,朝廷賑濟直隸河間、任丘等五州縣的旱災,并免除順天等十三府州屬受災旗民的額賦;乙酉日,郭世燾奏報英吉利派遣使者,請求從天津進貢,乾隆皇帝予以批準,開啟與英國的外交接觸。丁亥日,鄂輝因隱匿廓爾喀謝恩表章和貢物被革職,交由福康安等人嚴加審訊,整頓邊疆事務紀律。朝廷還賑濟陜西咸陽等十四州縣的旱災。癸巳日,朝廷調任圖桑阿為綏遠城將軍,進行人事調動。

十一月丙午日,朝廷賑濟山東德州等二十州縣的旱災,全力救災。

十二月庚午日,朝廷確定唐古忒番兵的訓練事宜,并鑄造銀幣,上面刻有“乾隆寶藏”字樣,規范西藏軍事與貨幣制度。甲戌日,朝廷免除長蘆興國等五場及滄州等七州縣受災灶地的額賦,減輕民眾負擔。丙子日,朝廷調任長麟為浙江巡撫,蔣兆奎為山西巡撫;因伊犁回民地畝遭受雪災,朝廷免除本年應繳納的額谷,保障民生。癸未日,朝廷賑濟河南安陽等二十五縣的旱災。辛卯日,朝廷下令將鄂輝等人永遠枷號示眾于西藏,以儆效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天峻县| 淮北市| 华亭县| 确山县| 康保县| 汝阳县| 泗阳县| 云林县| 武宁县| 射洪县| 赤峰市| 京山县| 吴川市| 镇巴县| 无极县| 高州市| 砚山县| 青州市| 外汇| 巢湖市| 郁南县| 长兴县| 新余市| 兰西县| 灵宝市| 保康县| 启东市| 顺昌县| 龙泉市| 顺平县| 萨嘎县| 渝北区| 涟水县| 富平县| 连云港市| 阿巴嘎旗| 武隆县| 广宗县| 遂平县| 阿勒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