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7章 卷一百八十六·金太祖本紀

太祖是應乾興運昭德定功仁明莊孝大圣武元皇帝,名旻,原本名為阿骨打,是世祖的第二個兒子。他的母親是翼簡皇后拏懶氏。遼道宗時期,有五色云氣屢次出現(xiàn)在東方,大得如同兩千斛容量的大糧倉,司天孔致和私下對人說:“那下面定會誕生非凡之人,成就非凡之事。上天用天象預示,這不是人力能左右的。”遼咸雍四年(公元1068年)戊申七月初一,太祖出生。他小時候和一群孩子玩耍,力氣比好幾個人加起來還大,舉止穩(wěn)重,世祖特別喜愛他。世祖與臘醅、麻產(chǎn)在野鵲水交戰(zhàn),世祖身受四處創(chuàng)傷,病情危急,把太祖抱在膝上,順著他的頭發(fā)撫摸著說:“這孩子長大后,我還有什么可憂慮的呢?”太祖十歲時,就喜歡上了弓箭。剛成年,就很擅長射箭。有一天,遼國使者坐在府中,看到太祖手持弓箭,就讓他射一群烏鴉,太祖連射三箭,箭箭命中。遼國使者驚訝地說:“真是奇男子啊!”太祖曾在紇石烈部活離罕家中赴宴,在門外散步,望著南面的高土山,讓眾人射箭,都射不到那里。太祖一箭射出就超過了那個地方,估計箭射到的距離超過三百二十步。宗室謾都訶是最擅長遠距離射箭的,他射出的箭比太祖的還差一百步。天德三年,立了射碑來標記這件事。

世祖討伐卜灰時,太祖通過辭不失請求隨行,世祖沒有答應,但心里對太祖的想法感到詫異。烏春死后,窩謀罕請求講和。講和之后,又來進攻,于是太祖率軍包圍他的城池。當時太祖二十三歲,身著短甲,不戴頭盔,也不給馬披甲,在軍營巡視并號令各軍。城中的人遠遠望見都能認出他。有個叫太峪的壯士騎著駿馬、手持長槍出城,飛馳著刺向太祖。太祖來不及防備,他的舅父活臘胡迅速沖到中間,攻擊太峪,長槍折斷,刺中了太峪的馬,太峪才勉強逃脫。太祖曾和沙忽帶偷偷出營劫掠,沒讓世祖知道。在返回時,敵人派重兵追擊。太祖獨自走在狹窄的巷子里,迷失了道路,追兵越來越急迫。遇到一處與人等高的高岸,太祖的馬一躍而過,追兵這才回去。世祖臥病在床,太祖因有事前往遼統(tǒng)軍司。臨行前,世祖告誡他說:“你快點辦完這件事,五月還沒過半就回來,那我還能見到你。”太祖去見曷魯騷古統(tǒng)軍,辦完事后,在世祖去世前一天回到家中。世祖見太祖回來,所請求的事情都如愿辦成,十分高興,拉著太祖的手,抱著他的脖子撫摸著,對穆宗說:“烏雅束性格柔和善良,只有這個兒子足以處理好與契丹的事務。”穆宗也非常看重太祖,出入必定都在一起。太祖遠行歸來,穆宗必定親自迎接他。

世祖已經(jīng)擒獲臘醅,麻產(chǎn)還占據(jù)著直屋鎧水。肅宗派太祖先奪取麻產(chǎn)的家屬,康宗到達直屋鎧水包圍麻產(chǎn)。太祖與他們會師,親自擒獲麻產(chǎn),將麻產(chǎn)的左耳割下獻給遼國。遼國任命太祖為詳穩(wěn),還任命穆宗、辭不失、歡都都為詳穩(wěn),任職很久。太祖率領側翼軍隊討伐泥厖古部的跋黑、播立開等人,讓達涂阿做向導,沿著帥水夜間行軍前去襲擊,俘虜了他們的妻子兒女。起初,溫都部的跋忒殺了唐括部的跋葛,穆宗命令太祖去討伐。太祖進去向穆宗辭行,說:“昨晚我看到紅色的祥瑞,這次出征必定能戰(zhàn)勝敵人。”于是出發(fā)。這一年下大雪,非常寒冷。太祖與烏古論部的軍隊沿著土溫水經(jīng)過末鄰鄉(xiāng),在阿斯溫山北的湖泊之間追上跋忒,將他殺死。軍隊返回時,穆宗親自到靄建村迎接太祖。

撒改擔任都統(tǒng)討伐留可,謾都訶會合石土門討伐敵庫德。撒改與將領們商議,有人想先平定邊境的部落城堡,有人想直接攻打留可城,意見無法統(tǒng)一,希望太祖能到軍中。穆宗派太祖前往,說:“事情肯定有可疑之處。軍隊中還沒出發(fā)的只有七十名甲士,全都交給你。”謾都訶在米里迷石罕城下,石土門還沒到,當?shù)厝讼胱プ≈櫠荚X交給敵人,派人來告急,在斜堆甸遇到太祖。太祖說:“國家的軍隊都在這里了。如果讓敵人先在謾都訶那里得逞,之后即使把他們全部誅殺,又有什么用呢。”于是分了四十名甲士給他。太祖帶著三十人前往撒改的軍隊。路上遇到人說:“敵人已經(jīng)占據(jù)盆搦嶺南路了。”眾人想從沙偏嶺前往,太祖說:“你們害怕敵人嗎?”翻過盆搦嶺后,沒見到敵人,不久后聽說敵人是在守沙偏嶺來抵御他們。到達撒改的軍隊后,當夜就緊急進攻,黎明時攻破了敵人。這時,留可、塢塔都在遼國。攻破留可后,回師攻打塢塔城,城中的人獻城投降。當初,太祖經(jīng)過盆搦嶺,路過塢塔城下,騎馬跟在后面的隨從,被塢塔城的人攻擊并奪走了鍋。太祖停馬喊道:“不要拿走我的炊具。”那人放肆地說:“你要是能到這里來,還擔心沒吃的嗎。”太祖用馬鞭指著他說:“我攻破留可,就從你這里拿回它。”到這時,那人拿著鍋上前說:“我們這些人哪敢毀壞祥穩(wěn)(遼官名,此處指太祖)的器具呢。”太祖派蒲家奴招降詐都,詐都于是投降,太祖釋放了他。穆宗準備討伐蕭海里,招募到一千多人。女直的軍隊從未滿過千人,到這時,太祖勇氣倍增,說:“有了這些披甲的士兵,還有什么事做不成呢!”蕭海里前來交戰(zhàn),與遼兵會合,太祖于是讓遼兵停下,自己率軍作戰(zhàn)。勃海留守送鎧甲給太祖,太祖也不接受。穆宗問他為什么不接受,太祖說:“穿著他們的鎧甲作戰(zhàn),就算戰(zhàn)勝了也是借助他們的力量成功的。”穆宗末年,下令各個部落不得擅自設置信牌、通過驛站傳遞消息,號令從此開始統(tǒng)一,這都是太祖開啟的。

康宗七年,年成不好,百姓大多流離失所、餓死荒野,強壯的人轉而淪為盜賊。歡都等人想加重刑罰,凡是盜賊都殺掉。太祖說:“因為財物而殺人,不行!財物,是人努力獲取的。”于是把盜賊的征償法減輕為征三倍。民間有很多人欠債,賣了妻子兒女都還不上,康宗與官員們開會商議,太祖在外廳把帛系在杖端,指揮眾人,下令說:“如今窮人無法養(yǎng)活自己,賣妻子兒女來償債。骨肉之間的親情,是人心共有的。從今往后三年不征賦稅,過了三年再慢慢想辦法。”眾人都聽從命令,聽到的人感動得落淚,從此遠近的人都歸心于太祖。癸巳年(公元1113年)十月,康宗夢見追趕狼,多次射箭都沒射中,太祖上前一箭射中。第二天,康宗把所夢之事詢問僚屬,眾人都說:“這是吉兆。兄長射不到而弟弟能射到,這是好兆頭。”這個月,康宗去世,太祖承襲職位成為都勃極烈。遼國使者阿息保前來,說:“為什么不告知喪事?”太祖說:“有喪事卻不來吊唁,反而還把這當作罪過嗎?”后來有一天,阿息保又來,直接騎馬到康宗的靈柩停放處,查看陪葬的馬匹,想拿走。太祖發(fā)怒,要殺了他,宗雄勸諫才作罷。此后遼國的任命很久都沒下達。遼主喜好打獵、沉迷酒色,對政事懈怠,四方上奏的事情,常常不被理會。紇石烈阿疏逃到遼國后,穆宗奪取了他的城池和部眾,他無法回去。于是與族弟銀術可、辭里罕暗中勾結南江居住的渾都仆速,想一起逃到高麗。事情被察覺,太祖派夾古撒喝去抓捕,而銀術可、辭里罕先被遼國戍邊的人抓獲,渾都仆速已經(jīng)逃走,夾古撒喝抓走他的妻子兒女后返回。

金太祖二年(公元1114年,甲午年)六月,太祖來到江西,遼國派使者前來傳達任命他承襲節(jié)度使的命令。起初,遼國每年都派使者到海上購買名為海東青的名貴獵鷹,使者途經(jīng)女真境內時,貪婪放縱,毫無節(jié)制地征斂索要,官府和百姓都深受其苦。康宗曾以不遣返阿疏為由,逐漸抗拒遼國使者。太祖承襲節(jié)度使后,也派蒲家奴前去索要阿疏,所以常常以這兩件事為借口,最終直到滅掉遼國才罷休。到這時,又派宗室習古乃、完顏銀術可前去索要阿疏。習古乃等人回來后,詳細講述了遼主驕縱放肆、政事荒廢松弛的情況。于是太祖召集官僚和年老德高的人,把討伐遼國的事告訴他們,讓他們守備重要關隘,修筑城堡,整治兵器,等待后續(xù)命令。遼統(tǒng)軍司得知此事,派節(jié)度使捏哥前來詢問情況,說:“你們有謀反的意圖嗎?修整作戰(zhàn)器具,整頓防守,是要抵御誰呢?”太祖回答說:“設置險阻進行自我防守,又有什么可問的呢!”遼國又派阿息保前來責問。太祖對他說:“我們是小國,侍奉大國不敢荒廢禮儀。但大國不施恩澤,還庇護逃亡之人,就這樣對待小國,能不讓人失望嗎?如果把阿疏交給我,我愿意侍奉大國、按時朝貢。如果實在得不到阿疏,我怎能束手就擒、受人控制呢。”阿息保回去后,遼國人開始做防備,命令統(tǒng)軍蕭撻不野在寧江州調集各路軍隊。太祖聽說后,派仆聒剌再次索要阿疏,實際上是去觀察遼國的形勢。仆聒剌回來后說:“遼兵很多,不知道具體數(shù)量。”太祖說:“他們剛剛調兵,怎么能一下子聚集這么多呢。”又派胡沙保前往,胡沙保回來報告說:“只有四院統(tǒng)軍司與寧江州的軍隊以及八百渤海士兵罷了。”太祖說:“果然像我說的那樣。”他對各位將佐說:“遼國人知道我們要起兵,聚集各路軍隊防備我們,我們必須先發(fā)制人,不能被人控制。”眾人都說:“好。”于是太祖進去拜見宣靖皇后,把討伐遼國的事情告訴她。皇后說:“你繼承父兄建立國家,看到可行就去做。我老了,不要讓我擔憂,你肯定不會讓我操心這些的。”太祖感動得落淚,舉杯為皇后祝壽。隨后就侍奉著皇后,率領各位將領出門,舉杯向東,把遼國人荒淫放縱、不送回阿疏,以及自己起兵的意圖,向皇天和后土禱告。灑酒祭禱完畢,皇后讓太祖正坐,與僚屬們一起飲酒,太祖向各個部落發(fā)布號令。派婆盧火去征調移懶路迪古乃的軍隊,斡魯古、阿魯去安撫曉諭斡忽、急賽兩路隸屬于遼國戶籍的女真人,實不迭前往完睹路抓捕遼國負責捕鷹的官員達魯古部副使辭列、寧江州渤海人大奴。這時達魯古部的實里館前來報告說:“聽說要起兵討伐遼國,我們部落跟從誰呢?”太祖說:“我的軍隊雖然人數(shù)少,但我們是古老的國家,和你們相鄰,你們本就應當跟從我。如果害怕遼國人,就自己去歸附他們吧。”

九月,太祖進軍寧江州,駐扎在寥晦城。婆盧火征兵晚到,太祖杖責了他,又派他去督率軍隊。各路軍隊都在來流水會合,共有二千五百人。太祖歷數(shù)遼國的罪行,向天地申訴說:“我們侍奉遼國,恭謹?shù)芈男羞M貢的職責,平定烏春、窩謀罕的叛亂,打敗蕭海里的部眾,有功勞卻不被認可,反而遭到欺凌侮辱。罪人阿疏,多次索要都不遣返。如今我要向遼國問罪,希望天地能明察并保佑我們。”于是命令各位將領傳遞木棒立誓說:“你們要同心盡力,有功勞的,奴婢和家仆可以成為良民,平民可以授予官職,之前有官職的按功勞大小晉升,輕重程度就看功勞大小。如果違背誓言,將死于棒下,家屬也不赦免。”軍隊駐扎在唐括帶斡甲之地,各路軍隊舉行祭禱儀式后,身披鎧甲肅立,有光芒像烈火一樣,從人的腳下以及戈矛之上升起,人們認為這是戰(zhàn)爭勝利的祥瑞之兆。第二天,駐扎在紥只水,光芒像之前一樣出現(xiàn)。快要到達遼國邊界時,先派宗幹督促士卒填平壕溝。渡河之后,遇到渤海軍攻打我方左翼的七個謀克,我方兵力稍作退卻,敵兵直接進犯中軍。斜也出戰(zhàn),哲垤在前面沖鋒。太祖說:“作戰(zhàn)不能輕率。”派宗干去阻止他們。宗干馳馬跑到斜也前面,勒住哲垤的馬,斜也于是和他一起回來。敵人跟了上來,耶律謝十從馬上墜落,遼國人上前救援。太祖射死救援的人,又射中耶律謝十。有騎兵突然沖上前,太祖又射箭,箭穿透那人的胸膛。謝十拔出箭逃跑,太祖追上去射他,射中他的后背,箭身沒入一半,謝十倒地而死,太祖繳獲了他所騎的馬。宗干和幾名騎兵陷入遼軍之中,太祖前去救援,摘下頭盔作戰(zhàn)。有人從旁邊射箭,箭擦過他的額頭。太祖回頭看見射箭的人,一箭就將其射死。他對將士們說:“把敵人消滅干凈再停止。”眾人聽從命令,勇氣倍增。敵人紛紛逃竄,相互踐踏而死的有十分之七八。撒改在別的路線,沒來得及參加會戰(zhàn),太祖派人把戰(zhàn)勝的消息告訴他,還把謝十的馬賞賜給他。撒改派他的兒子宗翰、完顏希尹前來祝賀,并且提議稱帝,趁機勸太祖登基。太祖說:“打了一場勝仗就稱皇帝,這不是向人顯示自己見識淺薄嗎?”太祖進軍寧江州,各路軍隊填平壕溝攻城。寧江人從東門出城,溫迪痕、阿徒罕半路截擊,將他們全部殺死。

十月初一,攻克寧江州城,俘獲防御使大藥師奴,太祖暗中放了他,讓他去招撫曉諭遼國人。鐵驪部前來表示歸順。軍隊駐扎到來流城,太祖把俘獲的財物賞賜給將士。召來渤海人梁福、斡答剌,讓他們假裝逃亡,去招撫曉諭他們的同鄉(xiāng)說:“女直、渤海本是同一家,我們興兵是為了討伐有罪之人,不會濫殺無辜。”派完顏婁室去招撫曉諭隸屬于遼國戶籍的女真人。軍隊返回后,太祖拜見宣靖皇后,把所繳獲的財物分發(fā)給宗室和年老德高的人,把實里館的資產(chǎn)賞賜給將士。開始命令各路以三百戶為一謀克,十謀克為一猛安。酬斡等人安撫平定讒謀水的女真人。鱉古酋長胡蘇魯獻城投降。

十一月,遼都統(tǒng)蕭糺里、副都統(tǒng)撻不野率領十萬步騎兵在鴨子河北岸會合。太祖親自率軍迎擊。還沒到達鴨子河,夜里,太祖剛躺下,就感覺好像有人三次扶他的頭,他醒來后起身說:“這是神明在警示我啊!”立即擊鼓舉火行軍。黎明時到達河邊,遼兵正在破壞渡河的通道,太祖挑選十名壯士把他們擊退。大軍接著前進,于是登上河岸。披甲士兵三千七百,到達的只有三分之一。不久在出河店與敵人相遇,恰逢大風刮起,塵埃遮天蔽日,太祖率軍乘風勢攻擊,遼兵潰敗。追擊到斡論濼,斬殺、俘獲的敵軍以及繳獲的車馬、鎧甲、兵器、珍寶玩物不計其數(shù),太祖把這些全部賞賜給官屬和將士,整日大擺宴席犒勞。遼國人曾說女直兵如果滿萬人就不可抵擋,到這時女直兵才滿萬人。斡魯古打敗遼兵,斬殺其節(jié)度使撻不野。仆虺等人攻打賓州,將其攻克。兀惹雛鶻室前來投降。遼將赤狗兒在賓州交戰(zhàn),仆虺、渾黜將他打敗。鐵驪王回離保率領所屬部眾投降。吾睹補、蒲察又在祥州東打敗赤狗兒、蕭乙薛的軍隊。斡忽、急塞兩路投降。斡魯古在咸州西打敗遼軍,在陣前斬殺統(tǒng)軍實婁。完顏婁室攻克咸州。

這個月,吳乞買、撒改、辭不失率領宮屬和各位將領勸太祖登基,希望在新年正月初一恭敬地奉上尊號,太祖沒有答應。阿離合懣、蒲家奴、宗翰等人進言說:“如今大功已經(jīng)建立,如果不稱帝,就無法維系天下人心。”太祖說:“我會考慮這件事。”

收國元年(公元1115年)正月壬申初一,群臣奉上尊號。當天,太祖即皇帝位。太祖說:“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固之意。賓鐵雖堅,最終也會損壞,只有金不變不壞。金的顏色是白色,完顏部崇尚白色。”于是定國號為大金,改元收國。丙子日,太祖親自率軍攻打黃龍府,進軍到益州。益州百姓逃到黃龍府據(jù)守,太祖俘獲了益州剩下的百姓后回師。遼國派遣都統(tǒng)耶律訛里朵、左副統(tǒng)蕭乙薛、右副統(tǒng)耶律張奴、都監(jiān)蕭謝佛留,率領二十萬騎兵、七萬步兵戍守邊境。太祖留下婁室、銀術可鎮(zhèn)守黃龍府,自己率兵前往達魯古城,駐扎在寧江州西邊。遼國派僧家奴前來議和,國書中直呼太祖名諱,還要求金國成為遼國的附屬國。庚子日,太祖進軍,有一個正圓形的火光從天空墜落。太祖說:“這是吉祥的征兆,大概是上天相助!”向白水灑酒祭拜,將士們無不歡喜雀躍,大軍進逼達魯古城。太祖登上高處瞭望,見遼兵像連綿的云朵和叢生的灌木,回頭對左右說:“遼兵人心不齊且膽怯。人數(shù)雖多,不足畏懼!”于是前往高崗布陣。宗雄率領右翼率先沖向遼軍左軍,遼左軍后退。左翼繞到遼軍陣后出擊,遼右軍全力奮戰(zhàn)。婁室、銀術可沖擊遼軍的中堅力量。他們多次沖入敵陣,又奮力殺出。宗翰請求派中軍支援。太祖派宗干前去作為疑兵。宗雄已經(jīng)取勝,攻擊遼右軍,遼兵于是戰(zhàn)敗。金軍乘勝追擊,追到遼軍營地,恰逢天色已晚,便將其包圍。黎明時分,遼軍突圍而出,金軍追擊敗軍到阿婁岡。遼軍步兵全部被殲滅,金軍繳獲數(shù)千件耕具,分給各軍。這場戰(zhàn)役中,遼人本想屯田,一邊作戰(zhàn)一邊防守,所以連他們的耕具也一并繳獲了。

二月,金軍回師。三月辛未初一,太祖在寥晦城打獵。四月,遼國耶律張奴帶著國書前來。太祖因國書言辭傲慢無禮,留下五人,只派張奴回去回報,回復的國書也同樣不客氣。五月庚午初一,太祖在近郊避暑。甲戌日,舉行拜天射柳儀式。按照舊例,五月初五、七月十五、九月初九舉行拜天射柳活動,每年都以此為常例。

六月己亥初一,遼國耶律張奴又帶著國書前來,仍然直呼太祖名諱。太祖也在回書中直呼遼主名諱,并且勸他投降。七月戊辰日,太祖任命弟弟吳乞買為諳班勃極烈,國相撒改為國論勃極烈,辭不失為阿買勃極烈,弟弟斜也為國論昊勃極烈。甲戌日,遼國使者辭剌帶著國書前來,太祖將他留下,不讓他回去。九百奚營前來投降。

八月戊戌日,太祖親征黃龍府。行軍到混同江,沒有船只,太祖讓一人在前面帶路,騎著赭白馬徑直渡河,說:“看我馬鞭所指的方向前進。”各軍跟隨其后,水沒過馬腹。后來讓船夫測量渡河之處,深得不見底。熙宗天眷二年,將黃龍府改為濟州,軍隊稱為利涉軍,大概是因為太祖在此渡河的緣故。

九月,攻克黃龍府,太祖派辭剌回遼國,隨后班師回朝。到達混同江時,像之前一樣徑直渡河。丁丑日,從黃龍府返回。己卯日,天空中出現(xiàn)黃龍的景象。癸巳日,任命國論勃極烈撒改為國論忽魯勃極烈,阿離合懣為國論乙室勃極烈。

十一月,遼主聽說黃龍府被攻占,十分恐懼,親自率領七十萬大軍到達駝門。駙馬蕭特末、林牙蕭查剌等率領五萬騎兵、四十萬步兵到達斡鄰泊。太祖親自率軍抵御。

十二月己亥日,行軍到爻剌,太祖召集諸將商議。眾將都說:“遼兵號稱七十萬,其鋒芒難以抵擋。我軍遠道而來,人馬疲憊,應當駐扎在此,深挖壕溝,高筑壁壘,嚴陣以待。”太祖聽從了這個建議。派遣迪古乃、銀術可鎮(zhèn)守達魯古。丁未日,太祖親自率領騎兵偵察遼軍,俘獲了遼軍督運軍餉的人,得知遼主因為張奴叛亂,已經(jīng)向西返回兩天了。當天,太祖回到熟結泊,看到矛尖有光芒閃現(xiàn)。戊申日,諸將說:“如今遼主已經(jīng)返回,可趁其懈怠追擊。”太祖說:“敵人來犯時不迎戰(zhàn),離去時卻追擊,難道要把這當作勇敢嗎?”眾人都惶恐慚愧,愿意效力。太祖又說:“如果真要追擊敵人,就輕裝簡行,無需運送糧草。若能打敗敵人,還有什么得不到呢。”眾人都奮勇爭先,在護步答岡追上遼主。這場戰(zhàn)役,金兵只有兩萬。太祖說:“敵眾我寡,兵力不可分散。看其中軍最為堅固,遼主必定在那里。打敗中軍,就能取勝。”于是派右翼先出戰(zhàn)。雙方多次交鋒后,左翼會合一起進攻。遼兵大敗,我軍追擊,從遼軍中橫穿而過。遼軍潰敗,死者相連一百多里。金軍繳獲了車輛、帳篷、兵器、軍資,其他寶物、馬牛不計其數(shù)。這場戰(zhàn)斗中,斜也持矛殺死數(shù)十人,阿離本被包圍,溫迪罕迪忽迭率領四個謀克的兵力將他救出,完顏蒙刮身上多處受傷,仍奮力戰(zhàn)斗不止,他們的功勞都被評為最高。蕭特末等燒毀營地逃走,太祖于是班師回朝。來谷撒喝攻占開州,婆盧火攻下特鄰城,辭里罕投降。

收國二年正月戊子日,太祖下詔說:“自從打敗遼兵,四方前來投降的人眾多,應當加以優(yōu)待撫恤。從今以后,契丹、奚、漢、渤海、隸屬于遼國戶籍的女直、室韋、達魯古、兀惹、鐵驪等各部的官員百姓,已經(jīng)投降或者被我軍俘獲,又逃回來的,都不以有罪論處。他們的酋長仍然擔任官職,并且讓他們選擇合適的地方居住。”

閏月,高永昌占據(jù)東京,派撻不野前來求援。高麗派使者前來祝賀勝利,并且索要保州。太祖下詔允許他們自行奪取。二月己巳日,太祖下詔說:“近來因為年成不好,百姓糧食匱乏,很多人依附豪族,淪為奴隸,還有人犯法后,無力償還征罰,只好折身做奴隸,有的私下約定贖身期限,用人來對贖,過期就成為奴隸,這些情況都允許用兩人贖一人為良民。如果原本約定用一人贖的,就按照原約定執(zhí)行。”四月乙丑日,任命斡魯統(tǒng)領內外各軍,與蒲察、迪古乃會合咸州路都統(tǒng)斡魯古討伐高永昌。胡沙補等人遇害。五月,斡魯?shù)却驍「哂啦瑩椴灰扒塬@高永昌獻上,在軍中將其處死。東京州縣以及南路隸屬于遼國的女真人都投降了。太祖下詔廢除遼法,減省稅賦,設置猛安謀克,完全按照本朝制度。任命斡魯為南路都統(tǒng)。迭勃極烈阿徒罕在照散城打敗六萬遼兵。九月己亥日,太祖在近郊打獵。乙巳日,南路都統(tǒng)斡魯在婆盧買水覲見太祖。開始制作金牌。十二月庚申初一,諳班勃極烈吳乞買及群臣奉上尊號為大圣皇帝,改明年為天輔元年。

天輔元年正月,開州叛亂,加古撒喝等前去討伐平定。國論昊勃極烈斜也率領一萬兵力奪取泰州。四月,遼國秦晉國王耶律捏里前來討伐,迪古乃、婁室、婆盧火率領兩萬兵力,會合咸州路都統(tǒng)斡魯古迎擊。五月丁巳日,太祖下詔,自從收復寧江州以后,同姓通婚的,施以杖刑并令其離異。七月戊申日,任命完顏斡論管理東京事務。八月癸亥日,高麗派使者前來索要保州。十二月甲子日,斡魯古等在蒺藜山打敗耶律捍里的軍隊,攻克顯州,乾、懿、豪、徽、成、川、惠等州都投降了。

這個月,宋朝派登州防御使馬政帶著國書前來,國書大致內容是:“日出的地方,誕生了圣人。聽說貴國征討遼國,屢次打敗強敵。如果攻克遼國之后,五代時陷入契丹的漢地,希望能賜予我國。”

天輔二年正月庚寅日,遼國雙州節(jié)度使張崇投降。派散睹前往宋朝回訪,書信中說:“貴國所請求的土地,如今應當與宋朝夾攻遼國,誰攻占就歸誰所有。”

二月癸丑初一,遼國使者耶律奴哥等前來議和。辛酉日,孛堇迪古乃、婁室前來覲見。太祖因為遼主近在中京,他們卻敢輕易前來,將二人都施以杖刑。劾里保、雙古等人進言,咸州都統(tǒng)斡魯古明知遼主在中京卻不進兵討伐,糧草充足卻不如實上報,攻打顯州時所俘獲的人口、財物、牲畜大多被他自己占有。

三月癸未初一,太祖命令阇哥代替斡魯古擔任都統(tǒng),并審訊他,斡魯古獲罪降為謀克。壬辰日,遼國使者耶律奴哥帶著國書前來。庚子日,因為婁室進言黃龍府地處偏僻且路途遙遠,應當加強戍守,于是命令會合各路謀克,任命婁室為萬戶鎮(zhèn)守黃龍府。

四月辛巳日,遼國使者帶著國書前來。

五月丙申日,太祖命令胡突袞前往遼國。

六月甲寅日,太祖下詔有關部門禁止百姓欺凌虐待典雇的良人,以及索取加倍贖金的行為。甲戌日,遼國通、祺、雙、遼等州八百多戶前來歸附,太祖命令將他們分別安置在各個部落,選擇肥沃的土地讓他們居住。

七月癸未日,太祖下詔說:“匹里水路完顏術里古、渤海大家奴等六個謀克的貧困百姓,過去曾供給他們官糧,安置在漁獵之地。如今時間已久,不知人口增減情況,可將具體數(shù)目上報。”胡突袞從遼國返回,耶律奴哥又帶著國書前來。丙申日,胡突袞前往遼國。遼國二百戶前來歸附,將他們安置在泰州。太祖下詔派遣阿里骨、李家奴、特里底招撫尚未投降的人。并且下詔給達魯古部勃堇辭列:“凡是投降歸附的新百姓,要好好安撫。前來的人都讓他們隨意安居,供給官糧,不要輕易侵擾。”

八月,胡突袞從遼國返回,耶律奴哥、突迭又帶著國書前來。

九月戊子日,太祖下詔說:“國書詔令,應當選擇善于撰寫文章的人來起草。命令各地訪求博學多才之士,敦促他們趕赴朝廷。”

閏月庚戌初一,任命投降的將領霍石、韓慶和為千戶。九百奚部的蕭寶、乙辛,北部的訛里野,漢人王六兒、王伯龍,契丹的特末、高從佑等,各自率領部眾前來投降。遼國耶律奴哥帶著國書前來。

十月癸未日,任命龍化州投降的張應古、劉仲良為千戶。乙未日,咸州都統(tǒng)司進言,漢人李孝功、渤海二哥率領部眾前來投降。太祖命令他們各自率領所部為千戶。

十二月甲辰日,派遣孛堇術孛將平定遼國土地的情況告知高麗。耶律奴哥帶著國書前來。遼國懿州節(jié)度使劉宏率領三千戶百姓并抓住遼國偵察的人前來投降,太祖任命他為千戶。川州兩萬賊寇已經(jīng)投降又反叛,紇古烈照里將其擊敗。

天輔三年(公元1119年)正月甲寅日,在東京作為人質的永吉等五人聚眾叛亂。事情被察覺后,誅殺了首惡分子,其余的人都杖責一百,沒收他們隨行家屬一半的資產(chǎn)。太祖下詔給東京留守斡論,若再有類似犯罪的,都照此辦理。丙辰日,太祖下詔給鱉古孛堇酬斡說:“胡魯古、迭八合二部前來投誠,你們先前或許有些仇怨,從今往后不要相互侵擾。”

三月,耶律奴哥帶著國書前來。

四月丙子初一,發(fā)生日食。

五月壬戌日,太祖下詔給咸州路都統(tǒng)司說:“戰(zhàn)爭爆發(fā)之前,曷蘇館、回怕里與隸屬于遼國戶籍、不隸屬于遼國戶籍的女直戶民,有犯罪后流竄到邊境或者逃入遼國境內的,他們原本都是我的子民,身處異國他鄉(xiāng),朕十分憐憫他們。如今既然議和,應當進行索回。可明確告知各路千戶、謀克,廣泛地詢問訪查他們的官職、姓名、所在地,詳細記錄上報。”

六月辛卯日,遼國派遣太傅習泥烈等捧著冊璽前來,太祖指摘冊文中幾處不合禮儀的地方,將其退回。散睹從宋朝返回。宋朝使者馬政及其兒子馬宏前來訪問。散睹接受了宋朝的團練使官職,太祖大怒,對他施以杖刑并剝奪官職。宋朝使者返回后,又派遣孛堇辭列、斡魯?shù)惹巴纬?

七月辛亥日,遼國人楊詢卿、羅子韋各自率領部眾前來投降,太祖命令他們各自率領所部為謀克。

八月己丑日,頒布女真文字。

九月,因為遼國冊封使者逾期未到,太祖下詔各路軍隊過江屯駐。

十一月,習泥烈等又帶著國書前來。曷懶甸長城,高麗增筑三尺。太祖下詔讓胡剌古、習顯謹慎加固營壘。

天輔四年(公元1120年)二月,辭列、曷魯從宋朝返回。宋朝使者趙良嗣、王暉前來商議燕京、西京之地的歸屬。

三月甲辰日,太祖對群臣說:“遼人屢次戰(zhàn)敗,派遣使者求和,只是說些空話,以此作為延緩我軍進攻的計策,應當商議進兵討伐。命令咸州路統(tǒng)軍司整治軍隊、修理器械,詳細上報情況。”辛酉日,太祖下詔給咸州路都統(tǒng)司說:“朕因為與遼國和議不成,將在四月二十五日進兵。”命令斜葛留下一千兵力鎮(zhèn)守,阇母率領其余兵力到渾河會合。遼國習泥烈?guī)е鴩鴷皝怼?

四月乙未日,太祖親自率軍討伐遼國。讓遼國使者習泥烈、宋朝使者趙良嗣等隨行。

五月甲辰日,太祖駐軍在渾河西岸,派宗雄先趕赴上京,派遣投降的馬乙拿著詔書曉諭城中軍民。壬子日,太祖抵達上京,下詔給官民說:“遼主無道,上下都心懷怨恨。朕興兵以來,所經(jīng)過的城邑中負隅頑抗不肯投降的,就予以攻克,投降的就加以撫恤,你們必定有所耳聞。如今你們國家在和談一事上,反復欺騙,朕不想讓天下百姓長久遭受苦難,于是決定進兵討伐。此前派遣宗雄等相繼招撫曉諭,你們仍不聽從。如今若要攻城,城必破!朕秉持吊民伐罪的大義,不想殘害百姓,所以公開下詔,告知你們禍福,你們要慎重考慮。”上京人憑借防御設施和物資儲備,打算堅守城池。甲寅日,太祖急忙下令進攻。太祖對習泥烈、趙良嗣等說:“你們可以觀看我軍作戰(zhàn),以此來決定去留。”太祖親臨城下,督率將士,各路軍隊擊鼓吶喊前進。從清晨到巳時,阇母率領部下率先登上城墻,攻克外城,留守撻不野獻城投降。趙良嗣等舉杯祝壽,都高呼萬歲。當天,赦免上京的官民。太祖下詔曉諭遼國副統(tǒng)余睹。壬戌日,太祖駐軍在沃黑河。宗干率領群臣勸諫說:“此地偏遠,天氣炎熱,軍馬疲憊,如果深入敵境,糧草供應斷絕,恐怕會有后患。”太祖聽從了建議,于是班師回朝,命令分兵攻打慶州。余睹在遼河襲擊阇母,完顏背答、烏塔等迎戰(zhàn)擊退余睹,完顏特虎戰(zhàn)死。

七月癸卯日,太祖從伐遼前線返回。

九月,燭隈水部的實里古達等殺死孛堇酬斡、仆忽得以叛亂。

十月戊辰初一,發(fā)生日食。戊寅日,太祖命令斡魯分領胡剌古、烏春的兵力去討伐實里古達。

十一月,東京留守司請求增加本京官民質子的數(shù)量并輪番替換,太祖不允許,說:“各位質子都已經(jīng)各自有了田地房屋,如果再輪番替換,就會來回折騰,可依舊保持現(xiàn)狀。”

十二月,宋朝又派馬政前來請求西京之地。

天輔五年(公元1121年)春正月,斡魯在合撻剌山打敗實里古達,誅殺四個首惡分子,其余的人都安撫平定。

二月,派遣昱和宗雄分領各路猛安謀克的一萬戶百姓屯駐泰州,由婆盧火統(tǒng)領,賜給五十頭耕牛。

四月乙丑初一,宗翰請求討伐遼國,太祖下詔各路預先戒備軍事。

五月,遼國都統(tǒng)耶律余睹等前往咸州投降。閏月辛巳日,國論胡魯勃極烈撒改去世。

六月癸巳日,余睹和他的將吏前來朝見。丙申日,千戶胡離答因擅自任命部人為蒲里衍,被杖責一百,罷官。庚子日,太祖下詔讓諳版勃極烈吳乞買輔佐國政。任命昊勃極烈斜也為忽魯勃極烈,蒲家奴為昊勃極烈,宗翰為移賚勃極烈。

七月庚辰日,太祖下詔給咸州都統(tǒng)司說:“自從余睹前來投降,對遼國的情況已了如指掌,朕已決定親征,你們要整治軍隊,等待出師日期。”不久因為連日降雨,太祖取消親征。任命昊勃極烈昱為都統(tǒng),移賚勃極烈宗翰為副都統(tǒng),率領軍隊向西進發(fā)。

十二月辛丑日,任命忽魯勃極烈杲為內外諸軍都統(tǒng),昱、宗翰、宗干、宗望、宗盤等人為副都統(tǒng)。甲辰日,太祖下詔說:“遼國君政無綱,人神共棄。如今想要實現(xiàn)中外一統(tǒng),所以命令你們率領大軍前去討伐。你們要慎重對待軍事,選用善于謀略之人,賞罰必須分明,糧草必須接續(xù)供應,不要侵擾已經(jīng)投降的人,不要放縱士兵擄掠,見到時機合適就進軍,不要延誤出師期限。事情如有需要權宜處理的,無需申報請示。”戊申日,太祖下詔說:“如果攻克中京,所獲得的禮樂、儀仗、圖書、文籍等,都要先運送至朝廷。”

天輔六年(公元1122年)正月癸酉日,都統(tǒng)杲攻克高、恩、回紇三城。乙亥日,奪取中京,接著攻下澤州。

二月庚寅初一,發(fā)生日食。己亥日,宗翰等在北安州打敗遼奚王霞末,霞末投降。奚部西節(jié)度使訛里剌率領本部投降。壬寅日,都統(tǒng)杲派遣使者前來奏報捷訊,并獻上所繳獲的財寶。太祖下詔說:“你們在外統(tǒng)兵,能勝任所承擔的任務,攻下城邑,安撫百姓,朕十分贊賞。所說分遣將士招降山前各個部落,估計都已安撫平定,繼續(xù)派人來報。山后如果還不能前往,就屯田牧馬,等到秋天收成之后,再圖謀大舉進攻。更應當深思熟慮,見到可行就行動。如果需要增兵,上報具體數(shù)目,不可因一戰(zhàn)取勝就有所懈怠。新投降歸附的人應當好好安撫。向將士們宣諭,讓他們明白朕的旨意。”宗翰駐扎在北安,派遣希尹等攻略土地,俘獲遼國護衛(wèi)耶律習泥烈,得知遼主在鴛鴦泊打獵,因為他的兒子晉王賢能且有聲望,遼主厭惡并殺了他,眾人更加離心。遼國雖有西北、西南兩路兵馬,但都很疲弱。于是派遣耨碗溫都等報告都統(tǒng)杲進兵襲擊遼主。

三月,都統(tǒng)杲從青嶺出發(fā),宗翰從瓢嶺出發(fā),在鴛鴦濼追擊遼主。遼主逃往西京。宗翰又追到白水泊,沒有追上,繳獲遼主的財寶。己巳日,到達西京。壬申日,西京投降。希尹在乙室部追擊遼主,沒有追上。乙亥日,西京再次反叛。

這個月,遼國秦晉國王耶律捏里在燕京即位。

四月辛卯日,再次奪取西京。壬辰日,派遣徒單吳甲、高慶裔前往宋朝。戊戌日,都統(tǒng)杲從西京趕赴白水泊,昊勃極烈昱在鐵呂川襲擊毗室部,被敵人打敗。返回會合察剌的軍隊,追到黃水北,大敗敵人。耶律坦招撫西南各個部落,向西直到西夏邊境,遼國招討使耶律佛頂投降。金肅、西平二郡四千多漢軍叛逃,耶律坦等襲擊奪回。阇母、婁室招降天德、云內、寧邊、東勝等州,俘獲阿疏后返回。這時,山西城邑各個部落雖然投降,但人心尚未穩(wěn)固,遼主退保陰山,耶律捍里在燕京,都統(tǒng)杲派遣宗望入朝奏報,請求太祖親臨軍中。

五月辛酉日,宗望前來奏報捷訊,百官入朝祝賀,太祖賜宴,眾人十分歡樂。在此之前,俘獲遼國樞密使得里底、節(jié)度使和尚、雅里斯、余里野等,都統(tǒng)杲派阿鄰護送他們趕赴朝廷。得里底途中逃亡,阿鄰獲罪被殺。耶律捍里派遣使者請求罷兵。戊寅日,派遣楊勉拿著書信曉諭耶律捍里,讓他投降。謀葛失派遣他的兒子菹泥刮失進貢地方特產(chǎn)。

六月戊子初一,太祖親征遼國,從上京出發(fā)。諳班勃極烈吳乞買監(jiān)國。辛亥日,太祖下詔曉諭上京官民說:“朕順應天命,吊民伐罪,已經(jīng)平定三京,但因為遼主尚未俘獲,戰(zhàn)事不能停止。如今朕親自出征,本想從上京路進發(fā),又擔心安撫新歸附的百姓時,引起他們驚恐而失去生計,所以已從篤密呂出發(fā)。那些先投降后反叛逃入險阻之地的人,在詔書頒布后自首的,都赦免他們的罪行。如果仍然抗拒命令,將誅殺其全家,絕不赦免。”

這個月,耶律捍里去世。斡魯、婁室在野谷打敗夏人。

七月甲子日,太祖下詔諸將不得遠迎,以免荒廢軍務。乙丑日,上京漢人毛八十率領二千多戶投降,太祖于是命令他統(tǒng)領這些人。丙寅日,因為斡荅剌招降的人眾多,太祖命令他統(tǒng)領八千戶,讓忽薛為副手。壬午日,希尹帶著阿疏前來,太祖對阿疏施以杖刑后釋放了他。

八月己丑日,太祖駐軍在鴛鴦濼。都統(tǒng)杲率領官屬前來朝見。癸巳日,太祖在大魚濼追擊遼主。昱、宗望在石輦鐸追上遼主,與之交戰(zhàn),打敗遼主,遼主逃走。己亥日,太祖駐軍在居延北。辛丑日,中京將領完顏渾黜在高州打敗契丹、奚、漢六萬聯(lián)軍,孛堇麻吉戰(zhàn)死。得里得滿部投降。昱、宗望在烏里質鐸追擊遼主,沒有追上。

九月庚申日,太祖駐軍在草泊。阇母平定中京先前反叛的部族,并招撫沿海郡縣。節(jié)度使耶律慎思率領諸部進入內地。乙丑日,太祖下詔給六部奚人說:“你們這些人已經(jīng)投降又反叛,煽動迷惑眾人之心,罪在不赦。但因為你們歸附時間不長,恐怕安撫的方法未能讓你們信服,所以再次派人招撫曉諭。如果能迅速投降,將赦免你們的罪行,官職都照舊。”歸化州投降。戊辰日,太祖駐軍在歸化州。甲戌日,宗雄去世。丁丑日,奉圣州投降。

十月丙戌初一,太祖駐軍在奉圣州。太祖下詔說:“朕屢次敕令將臣,要安撫招附之人,不要侵擾他們。然而愚昧的百姓無知,還有很多逃匿在山林之中,朕若要派兵征討,實在不忍心。如今那些逃散的百姓,無論罪行輕重,都予以憐憫赦免。有能率領部眾歸附的,授予世襲官職。如果奴婢先于主人投降,都釋放為良民。將此布告天下,讓百姓明白朕的旨意。”蔚州投降。庚寅日,余睹等派遣蔚州投降的大臣翟昭彥、徐興、田慶前來朝見。太祖任命翟昭彥、田慶都為刺史,徐興為團練使。太祖下詔說:“近來因為幽、薊地區(qū)招撫不服,如今想要率軍前往,所以先安撫山西各個部落。你們既然已經(jīng)歸服,應當加以安撫。官民在歸附之前,無論罪行輕重以及拖欠官府的債務,都予以赦免,各位官員都晉升官職。”丁酉日,蔚州的翟昭產(chǎn)、田慶殺死知州事蕭觀寧等反叛。丙午日,蔚州再次投降。

十一月,太祖下詔曉諭燕京官民,王師所到之處,投降的人赦免其罪行,官職都照舊。

十二月,太祖討伐燕京。宗望率領七千兵力先行,迪古乃從得勝口出發(fā),銀術哥從居庸關出發(fā),婁室為左翼,婆盧火為右翼,奪取居庸關。丁亥日,太祖駐軍在媯州。戊子日,駐軍在居庸關。庚寅日,遼國統(tǒng)軍都監(jiān)高六等前來投誠。太祖抵達燕京,從南門入城,讓銀術哥、婁室在城上列陣,自己駐軍在城南。遼國知樞密院左企弓、虞仲文,樞密使曹勇義,副使張彥忠,參知政事康公弼,僉書劉彥宗進獻表章投降。辛卯日,遼國百官到軍門叩頭請罪,太祖下詔全部赦免他們。壬辰日,太祖駕臨德勝殿,群臣祝賀。甲午日,太祖命令左企弓等安撫平定燕京各個州縣。太祖下詔給西京官吏說:“此前我軍到達燕都,都已安撫平定。只有蕭妃與幾個官屬逃走,已發(fā)兵追擊,他們或許會逃到你們那里,可將他們抓獲送來。”黃龍府反叛,宗輔前去討伐平定。

天輔七年(公元1123年)正月丁巳日,遼國奚王回離保僭越稱帝。甲子日,遼國平州節(jié)度使時立愛投降。太祖下詔特赦平州。又下詔給諳班勃極烈說:“近來派遣昂遷徙各部百姓到嶺東,然而昂乖張違命,騷擾百姓,致使很多人怨恨反叛。他違抗命令,失去民心,應當處以重刑。如果對此有疑問,就先將他禁錮起來等待處置。”庚午日,太祖下詔給中京都統(tǒng)斡論說:“聽說你安撫平定百姓,使他們各安其業(yè),朕十分贊賞。回離保聚眾違抗命令,你應當謀劃對策,不要讓他們的勢力滋生蔓延。”壬申日,太祖下詔招撫曉諭回離保。癸酉日,按照時立愛的建議招撫各個部落。己卯日,宋朝使者前來商議燕京、西京之地的歸屬。庚辰日,宜、錦、乾、顯、成、川、豪、懿等州都投降了。甲申日,太祖下詔說:“各州部族歸附時間不長,民心尚未安寧。如今農(nóng)事即將開始,可派遣官員分別曉諭掌管軍隊的官員,不要放縱軍士侵擾百姓,以免荒廢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二月乙酉初一,太祖命令撒八下詔曉諭興中府,興中府投降。遼國來州節(jié)度使田顥、隰州刺史杜師回、遷州刺史高永福、潤州刺史張成都投降了。壬辰日,太祖下詔給諳班勃極烈說:“郡縣如今都已安撫平定,有逃散尚未投降的人,已經(jīng)赦免他們的罪行,更應當招撫曉諭他們。前后遷徙的百姓,離開家鄉(xiāng)不久,怎會沒有懷念故土之心?可讓各地有關部門,深切地加以撫恤,不要輕易驚擾他們。衣食不足的,官府予以賑濟借貸。”癸巳日,太祖下詔說:“近來因為戰(zhàn)事未停,各路關隘渡口斷絕了往來。如今天下一家,如果仍然禁止,就不利于百姓了。從今以后,顯、咸、東京等路往來,聽任其便。其中被俘虜以及賣身的人,都允許他們自行贖身為良民。”并命令通過驛站迅速布告天下。興中、宜州再次反叛。宋朝使者趙良嗣前來,請求增加歲幣來代替燕京的賦稅,以及商議劃定疆界、派遣使者祝賀正旦和生辰、設置榷場進行交易,一并商議西京等事宜。癸卯日,銀術哥、鐸剌前往宋朝。乙巳日,太祖下詔給都統(tǒng)杲說:“新歸附的百姓中有才能的人,可以錄用他們。”戊申日,太祖下詔讓平州官員與宋朝使者共同分割所給予燕京的六州之地。癸丑日,大赦天下。

這個月,改平州為南京,任命張覺為留守。

三月甲寅初一,太祖準備誅殺昂,因為習不失勸諫,改為杖責七十,仍然拘留在泰州。戊午日,都統(tǒng)杲等進言說耶律麻哲告發(fā)余睹、吳十、鐸刺等陰謀反叛,應當盡早謀劃應對。太祖召來余睹等人,從容地對他們說:“朕得到天下,都是我們君臣同心同德成就的大功,本來就不是你們的功勞。如今聽說你們謀劃反叛,如果確實如此,你們需要的鞍馬、甲胄、器械之類,應當全部交給你們,朕說話算數(shù)。如果再次被我擒獲,就別指望免死了。如果你們想留下來侍奉朕,就不要懷有二心,我不會懷疑你們。”余睹等人都嚇得戰(zhàn)栗,無法回答。太祖命令杖責鐸剌七十,其余的人都釋放了。宋朝使者盧益、趙良嗣、馬宏帶著國書前來。

四月丁亥日,太祖派遣斡魯、宗望在陰山襲擊遼主。壬辰日,給宋朝回復書信。軍隊剛進入燕京,遼兵又進犯奉圣州,林牙大石駐扎在龍門東邊二十五里處。都統(tǒng)斡魯聽說后,派遣照立、婁室、馬和尚等率兵討伐,生擒大石,大石的部眾全部投降。癸巳日,太祖下詔說:“從今以后,軍事事務如果都要層層上報,難免會有延誤。應將此路事務申報都統(tǒng)司,其余的都由樞密院決定。”契丹人九斤糾集黨羽在興中府作亂,被擒獲,九斤自殺。太祖命令習古乃、婆盧火監(jiān)護長勝軍,以及燕京的豪族工匠,從松亭關遷徙到內地。己亥日,太祖駐軍在儒州。斡魯、宗望等在白水濼襲擊遼國權六院司喝離質,將其抓獲。他的宗族親屬秦王、許王等十五人投降。聽說遼主留下輜重駐扎在青冢,率領一萬兵力前往應州,太祖派遣照里、背荅、宗望、婁室、銀術哥等追擊襲擊。宗望追上遼主,雙方?jīng)Q戰(zhàn),大敗遼主,俘獲他的兒子趙王習泥烈以及傳國玉璽。

五月甲寅日,南京留守張覺據(jù)城反叛。丙寅日,太祖駐軍在野狐嶺。己巳日,駐軍在落藜泊。斡魯?shù)葞еw王習泥烈、林牙大石、駙馬乳奴等前來進獻,一并獻上所繳獲的國璽。宗雋帶著所俘虜?shù)倪|主兒子秦王、許王、女兒奧野等前來朝見。奚路都統(tǒng)撻懶進攻速古、啜里、鐵尼所部的十三座山寨,全部平定。又派遣奚人馬和尚攻下品、達魯古以及五院司各個部落,抓獲他們的節(jié)度使乙列。回離保被他的部下殺死。辛巳日,太祖下詔曉諭南京官民。

六月壬午初一,太祖駐軍在鴛鴦濼。當天,阇母在營州打敗張覺。丙申日,太祖身體不適,準備返回上京,任命移賚勃極烈宗翰為都統(tǒng),昊勃極烈昱、迭勃極烈斡魯為副都統(tǒng),駐軍在云中,以守備邊境。己酉日,太祖駐軍在斡獨山驛,召見諳班勃極烈吳乞買。

七月辛酉日,太祖駐軍在牛山。宗翰返回軍中。

八月辛巳初一,發(fā)生日食。乙未日,太祖駐軍在渾河北。諳班勃極烈吳乞買率領宗室百官前來謁見。戊申日,太祖在部堵泊西行宮去世,享年五十六歲。

九月癸丑日,太祖的靈柩運至上京。乙卯日,葬在宮城西南,修建寧神殿。丙辰日,諳班勃極烈即皇帝位。天會三年(公元1125年)三月,奉上尊謚為武元皇帝,廟號太祖,在西京建立原廟。天會十三年(公元1135年)二月辛酉日,改葬在和陵,在燕京城南曾經(jīng)駐蹕的地方立《開天啟祚睿德神功之碑》。皇統(tǒng)四年(公元1144年),改和陵為睿陵。皇統(tǒng)五年(公元1145年)十月,增加謚號為應乾興運昭德定功睿神莊孝仁明大圣武元皇帝。貞元三年(公元1155年)十一月,改葬在大房山,仍然稱為睿陵。

贊語說:太祖英明的謀略,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人們樂于為他所用。世祖暗中有奪取遼國的志向,因此兄弟之間相互傳位,傳到康宗,然后到太祖。世祖臨終時把太祖托付給穆宗,他的平素志向就是這樣。太祖剛剛平定東京,就廢除遼國的法律,減省租稅,采用本國的制度。遼主逃亡,宋朝繳納歲幣,把幽、薊、武、朔等州給了宋朝,并且在平州設置南京。宋人最終不能守住燕、代之地,最終遼主被俘獲,宋主被擒。雖然大功在天會年間成就,但規(guī)劃運作實際上從這時就開始了。金國擁有天下一百一十九年,太祖在數(shù)年之間謀劃沒有遺漏的地方,軍隊行動迅速,奠定了大業(yè),傳給子孫后代。啊,真是雄偉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阳县| 香格里拉县| 孝义市| 南通市| 青阳县| 甘肃省| 铜山县| 安阳县| 新丰县| 攀枝花市| 宁都县| 偃师市| 舟山市| 峡江县| 嘉禾县| 锡林浩特市| 龙海市| 锡林浩特市| 阳曲县| 信阳市| 双辽市| 唐山市| 丁青县| 望城县| 余干县| 信丰县| 丰县| 安国市| 邛崃市| 遂昌县| 安龙县| 林西县| 嘉禾县| 沙雅县| 唐山市| 平度市| 于田县| 大宁县| 孟津县| 南澳县| 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