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金蟬子發來線報(不是)
天堂這邊的傳教模式和佛門十分地不一樣。
佛教的神通是通過各種方式的修持獲得的,重點是對經文的理解,是提升認知的過程。禪宗那么更直接一些,直接強調心性。講究的是內修。
所以佛教在南瞻部洲目前的傳教方法是一個“緣法”。平時不在民眾面前顯示神通,免得民眾只希望學習神通,而不注重內修的心境。須知一切有緣法,神通亦是空。
只有在遇到邪魔外道需要降服的時候,這叫緣法到了,可以展示神通,吸引香火。
再然后的重頭就是對因果輪回的闡述,這樣大家信著心里放心啊!
同時為了防止道教的神仙天天顯靈,兩邊磋商立下了天道契約,只有遇到妖魔才能動用法力。傳道的宗教人士平時都無法動用神通。
道教講究清靜無為,煉丹長生,對此沒什么意見。
但是天堂講究的是短平快打法,牧師神父一般是這個流程:
你信就完啦!還不信?奇跡!奇跡看到沒?你人能做到嗎?我說有神吧!
佐證的材料比如預言啊,把大海分分開啊,諸如此類的,反正重重奇跡是越多越好。
然后天堂的傳教也是積極性和攻擊性十足,
你信別的,異端!那就上來開片了。
總之是很不一樣。
地藏王菩薩聽說這種模式,覺得還挺新鮮,便也來見識一下來自天堂的傳教士。順便知會觀世音菩薩一聲,提前把事情說明白,理論上這個還挺重要的。
“這便是天堂來的使者,那條小青魚嗎?”地藏王菩薩問道
——觀音大士微微一笑“是的,挺有趣的一個小女孩”
“金蟬子說她出生勘破三世之謎,但是觀之是兩世靈光,何解?”
——“玄玄氣運已定,三為極數,估計是有一世層次挺高,我們看不穿吧”
“竟然如此激進嗎?”
——“上行下效,莫外如是”
“著實有趣,正好法會事畢,一起見見”
——“自無不可~”
**********************************
水陸法會按俗世一般是七天,但是這次兩位菩薩俱在,超度什么的早就完成了。三天綽綽有余,轉眼而逝。
而魏輕語也十分榮幸地在法事結束后獲得了與兩位大菩薩交流的機會……
“哈哈,我在教里上其實也不是很博學的那一類,各種經文只能算粗通,粗通。”聊了一通下來,魏輕語照著圣經一頓瞎扯,有點繃不住地打著哈哈,心里有點忐忑的
再聊下去就要暴露她平時壓根沒認真學習各種經文著作了,或者其實已經暴露了(悲!)
這下天堂的外交官要給天堂丟盡臉面了(悲!)
“我倒是覺得輕語小友有挺不錯的潛質天資。世上人少能看破紅塵,看破者少能決斷,決斷者多是自了漢,少有慈悲。我觀小友,其實有幾分慈悲意”沒想到地藏王菩薩對她的評價這么高!淚目!
“菩薩過獎,菩薩過獎!”魏輕語連忙說幾句謙辭,實際上心里可高興了
“話說輕語小友有沒有想好是在西牛賀洲還是前往南瞻部洲。這里也怪我前面沒說清楚。南瞻部洲平時無法動用法力,會被天道契約束縛,只有遇到邪魔外道的時候才能動用。以前佛祖和上帝溝通,了解到你們那邊世俗和宗教是區分的,我們便以為也是如同這邊,并不輕易展示神跡。剛剛和你交流,才了解天堂這邊的傳教模式,倉促找補,怕也貽誤了你的時機,這三滴甘露你先拿著,不管你選南瞻部洲還是西牛賀洲,我都會安排三個有分量的妖魔,幫你顯靈傳教。”觀音菩薩見差不多了,便直奔主題,賜下三滴甘露。
魏外交官也不見外,道一聲謝謝菩薩,直接吃下肚,只覺得法力通暢,渾身一輕,竟然是省去了三千年苦修,真是天材地寶。
“已經考慮好了,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雖然在西牛賀洲可以有更大的威名,但是還是南瞻部洲做出點成績更踏實些。實在不好意思,愧對菩薩厚愛了。”外交官閣下還是很有風骨的,并不被名利所誘。
“善,時下南瞻部洲有些動蕩,也是傳教的好時機,輕語小友可以把握一下。這是一片梧桐葉,祭練有神通,可以護你安全。同時也是溝通南瞻部洲的信物,當地僧人可以幫你籌劃妖魔,方便你顯圣”這么說著,菩薩賜一片梧桐葉
只見這梧桐葉,葉脈流轉著琥珀色的光暈,邊緣鑲染金邊,仿佛歷經涅槃之火淬煉。
葉片展開時,葉面浮現《金剛經》梵文,字跡若隱若現,每道紋路都似佛陀指尖劃過的軌跡。
葉柄處凝結著菩提子般的晶珠,晝夜吞吐月華星輝,將方圓十丈內的濁氣凈化成蓮香
飄落時超脫凡塵重力,如曼陀羅花瓣懸于虛空,葉尖垂露化為八功德水,滴落處草木頓生七寶琉璃光
葉背經絡交織成須彌山縮影,山巔隱約可見迦陵頻伽鳥展翅,翅羽振動間散落《大悲咒》音節
葉肉透如蟬翼,日光穿透時映現三世諸佛講經法相,暮色浸染時則化作萬千明王忿怒相,震懾邪祟于無形
每逢眾生觸摸葉片,掌心便顯現前世因果業力,葉緣立即生長出對應業果的紋路——善緣者紋如優曇婆羅花,惡業者紋似阿鼻地獄焰
看著這片梧桐葉,魏輕語的腦海中,無來由地想起老家的那顆大梧桐樹,自從離開,好似再未曾見過梧桐了。
梧桐啊梧桐,在中華大地上扎根了千年,卻在今天鮮少見到。
早在詩經中,便出現你的身影
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你在春深時新芽吐碧,似少女指尖染了翡翠汁液,夏至則濃蔭蔽日,葉片交疊成穹頂,篩下碎金般的光斑
秋霜未至,枝頭已懸滿褐色的梧桐子,渾圓如佛珠,對內清火如滌泉,對外止血若凝露。在饑荒年代,你又是救苦救難的金丹,讓老百姓吃得下肚。
白日喧囂,你那曾為焦尾琴獻身的枝干,在烈火中涅槃重生。蔡邕聽懂了被焚時的嗚咽,將殘軀斫作琴身,從此便化作《廣陵散》的激越、《平沙落雁》的蒼茫
夜深人靜,風穿葉隙的沙沙聲,恰似白居易筆下“秋雨梧桐葉落時”的私語,一滴一滴,敲碎離人的愁腸
隆冬蕭索時刻,你褪盡繁華的枝椏如墨筆勾勒的瘦金體,嶙峋卻不頹唐。
王安石贊你“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蔭”,風雪愈烈,愈顯錚錚鐵骨。
而樹下總臥著幾粒未被寒鴉啄盡的梧桐子,裹著冰霜,靜待來年化作《千金方》里治小兒口瘡的良藥,或是農人灶膛邊煨熟的零嘴,唇齒留香間,嚼碎了一整個春秋的苦甘
上下千年,你并非冷眼旁觀冷暖,而是把山河歲月凝成一樹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