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刊》的封面像一記耳光甩在臉上。沈清瀾站在報刊亭前,盯著那行刺目的大標題:《縱火犯如何成為“司法專家“?——起底林小滿的荒唐逆襲》。封面照片是林小滿少管所入獄照,藍發凌亂,眼神兇狠,與她現在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
“要買嗎?“報亭老板好奇地打量她。
沈清瀾搖搖頭,手指卻不受控制地點開手機。熱搜前五全是相關話題:#林小滿縱火細節#、#心理醫生與患者的不倫戀#、#藝術舉報墻是作秀嗎#...最惡毒的一條來自某大V:“用身體換自由,這波操作你打幾分?“
手機突然震動,林小滿的來電顯示跳出來。“沈清瀾!“她的聲音像是從牙縫里擠出來的,“開電視!“
地方衛視的午間新聞正在播放“深度調查“:《少管所改革背后的利益鏈》,畫面中是東橋少管所的“藝術墻“,卻被刻意拍得像是幼稚的涂鴉。所謂的“專家“在鏡頭前侃侃而談:“將嚴肅的司法機構變成幼兒園,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
沈清瀾的胃部絞緊。鏡頭突然切換到趙偉的采訪,他西裝革履地站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的牌匾前:“我們支持改革,但必須遵循科學和專業...而不是讓有犯罪前科的人主導...“
“那個偽君子!“林小滿在電話那頭怒吼,“他管'電擊治療'叫科學?!“
沈清瀾剛想回應,另一通電話插進來——瑞士出版社的編輯。“沈博士,情況有些復雜...林小姐的藝術家簽證遇到了技術性問題...“
窗外,初夏的陽光依然明媚,但沈清瀾感到一股寒意爬上脊背。這絕不是巧合,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全面反撲。
周明遠的辦公室成了臨時戰情室。老人臉色鐵青地敲擊鍵盤,墻上顯示屏實時追蹤著輿情數據。“趙家動用了至少三家公關公司,“他指著不斷刷新的水軍賬號,“同一時段發布的相似內容超過兩萬條。“
“日內瓦那邊呢?“沈清瀾問。
“瑞士移民局收到'匿名舉報',稱林小滿的縱火案有人員傷亡——純屬造謠,但足夠拖延簽證審批。“周明遠調出一份郵件,“更糟的是,聯合國會議組委會也收到質疑信,要求重新評估你們的參會資格。“
林小滿把玩著一把美工刀,刀刃在指間翻飛:“所以趙偉的策略是讓我們社會性死亡?“
“不止。“周明遠打開保險柜,取出一份標著“恒安-趙氏“的文件夾,“他們真正的恐懼是這個——“文件顯示趙氏集團通過空殼公司向多家少管所負責人行賄,以換取使用在押少年進行“管教設備測試“的許可。
沈清瀾倒吸一口冷氣:“他們把人當實驗品?“
“小雨的針眼,王警官的'特殊藥劑'...都連上了。“林小滿的刀尖戳進桌面,“這些足夠送趙偉去吃牢飯了吧?“
周明遠卻搖搖頭:“證據鏈還不完整。我需要找到當年趙氏建筑性侵案的另一個受害者,她手里有...“
刺耳的剎車聲打斷了他的話。透過窗戶,一輛黑色SUV正歪斜地停在馬路對面,車門猛地打開。
“不對勁。“周明遠迅速合上文件夾塞給沈清瀾,“走后門。文件密碼是你母親生日。“
沈清瀾還沒反應過來,老人已經按下桌底某個隱蔽按鈕,書架隨即移開,露出一條狹窄通道。“快走!“他幾乎是推著她們進去,“文件第三頁有個瑞士銀行保險箱編號...“
書架合攏的最后一秒,沈清瀾看到辦公室門被踹開,幾個黑影沖了進來。
地下通道陰冷潮濕。林小滿打開手機照明,藍發在冷光下泛著詭異的光澤。“周老會怎樣?“
沈清瀾沒有回答,只是緊攥著那份文件,指甲幾乎刺破紙張。母親的生日...她有多少年沒想起這個日期了?
她們從三個街區外的一家咖啡館后門鉆出來。沈清瀾立刻撥打周明遠的電話,只聽到冰冷的提示音:“您撥打的用戶暫時無法接通...“
林小滿突然抓住她的手臂:“看新聞!“
手機推送了一條突發消息:《著名律師周明遠遭遇車禍,傷勢嚴重》。配圖是扭曲變形的轎車,駕駛座一側完全塌陷。
“那不是車禍。“林小滿的聲音像淬了冰,“是謀殺未遂。“
沈清瀾的雙手開始不受控制地顫抖。文件在她懷中突然重若千鈞——這不再只是一份證據,而是周明遠用命換來的囑托。
咖啡館的電視突然調大音量,播放著趙偉的新聞發布會:“...對周律師的事故深表遺憾...同時呼吁司法部門對某些'偽改革'進行調查...“
林小滿的拳頭砸在桌上,咖啡杯震得叮當響:“我要殺了那個雜種!“
“不。“沈清瀾強迫自己深呼吸,“我們要先解密這份文件,找到那個關鍵證人。“
她們躲進沈清瀾母親的老房子,拉上所有窗簾。文件密碼確實是母親生日,解鎖后是一系列錯綜復雜的資金流向圖和幾個被紅圈標記的名字。第三頁底部確實有一串瑞士銀行編號,旁邊潦草地寫著:“蘇黎世,UBS,B127,證人保護計劃“。
“證人是誰?“林小滿湊過來看。
“不知道,但周老用命保護這個信息。“沈清瀾撥通瑞士出版社編輯的電話,請她幫忙查詢那個保險箱。
等待回復的夜晚格外漫長。林小滿坐立不安,最后抓起素描本瘋狂作畫——全是扭曲的人臉和燃燒的建筑。沈清瀾則反復研究文件,試圖拼湊出趙氏集團的犯罪網絡。
凌晨三點,瑞士傳來消息:保險箱里是一個U盤和一張照片,持有人叫“Lin M.L.“——林美玲。
“我媽?“林小滿的鉛筆尖斷了,“她怎么會...“
沈清瀾立刻明白了:“她是當年性侵案的另一個受害者。周老找她不是為了你父親的案子,而是為了趙氏集團的犯罪證據!“
第二天清晨,她們冒險前往醫院看望周明遠。老人渾身插滿管子,但奇跡般地恢復了意識。“照片...“他微弱地說,“你母親...交給她的...“
“我們會找到它。“沈清瀾緊握他的手,“您只需要好起來。“
周明遠艱難地搖頭,用盡力氣說出最后一句話:“小心...張敏...她是...“
心電監護儀突然發出刺耳的警報聲。醫護人員沖進來將她們趕出病房。透過玻璃窗,沈清瀾看到搶救團隊進行著徒勞的努力,最終,那條代表生命的綠線歸于平直。
林小滿在走廊里無聲地流淚,藍發垂下來遮住臉。沈清瀾卻感到一種奇異的冷靜——悲傷被暫時凍結,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決心。張敏...那個在醫療委員會處處針對她的心理學家,居然是趙家的人?
醫院電視正在播放早間新聞。趙偉表情沉痛地悼念周明遠:“...法律界的巨大損失...“而屏幕下方滾動條卻顯示:《少管所藝術課被指“誘導犯罪“,教育部擬全面叫停》。
“我們得去少管所。“林小滿突然說,“今天下午有課。如果連這也停了,孩子們會以為被拋棄了。“
沈清瀾想反對——這太危險了,媒體肯定蹲守在那里。但當她看到林小滿眼中的火焰,話到嘴邊變成了:“我陪你去。“
東橋少管所門口果然聚集了記者。林小滿一下車就被長槍短炮包圍:“林小姐,對《法治周刊》的報道有何回應?““藝術課是否真的在教孩子們對抗管教?““你和沈醫生的關系是否超出專業范疇?“
一個女記者甚至強行掀開林小滿的袖子拍攝她的傷疤。閃光燈如暴雨般傾瀉,林小滿的臉色越來越蒼白。沈清瀾試圖護住她,卻被兩個男記者故意隔開。
“請你們讓開!這是騷擾!“沈清瀾的聲音淹沒在嘈雜中。
突然,一聲玻璃破碎的聲響讓所有人安靜下來。林小滿砸碎了消防栓玻璃,手里握著鋒利的碎片,鮮血從指縫間滲出。“滿意了?“她的聲音顫抖卻清晰,“這就是你們想要的畫面?問題少女又自殘了?多好的頭條啊!“
沈清瀾趁機擠到她身邊,用外套裹住她流血的手。就在這時,少管所大門突然打開,一群孩子沖了出來——領頭的正是小雨。他們手拉手組成人墻,將記者隔開。
“滾出我們的學校!“小雨尖叫著,其他孩子也跟著喊起來。有個男孩甚至舉起一幅畫——趙偉的漫畫像被畫成惡魔,正用電擊棒折磨小人。
場面一片混亂。所長匆忙趕來平息事態,而沈清瀾趁機將林小滿帶進醫務室。傷口不深,但林小滿的眼神讓沈清瀾心驚——那是三年前在少管所初見時的空洞與絕望。
“我們輸了,是不是?“林小滿輕聲問,“周老死了,藝術課停了,我的簽證要黃了...趙偉贏了。“
沈清瀾正要回答,手機突然響起。一個陌生號碼發來簡訊:“我是趙偉前妻。有你們需要的東西。今晚8點,青山咖啡館。“
咖啡館最角落的座位,一位戴墨鏡的女士已經等候多時。她取下墨鏡時,沈清瀾認出她確實是五年前與趙偉離婚的妻子——某建材公司千金。
“我兒子今年十二歲。“她推過一個U盤,聲音壓得極低,“上個月我發現他手臂上有燙傷...和少管所那些孩子一樣。“她的指甲掐進掌心,“我偷偷錄音了趙偉的解釋...你們聽聽。“
錄音中趙偉醉醺醺的聲音令人毛骨悚然:“...那小子不聽話就得管教...我在少管所試過多少次...電擊加藥物,再倔的驢也得跪...“
“他提到一種叫'Z-17'的藥物。“女士補充道,“我查過,是趙氏制藥研發的鎮靜劑,從未通過臨床審批,卻在少管所廣泛使用。“
沈清瀾和林小滿對視一眼——這就是小雨血液里檢測出的違禁藥物!
“為什么幫我們?“林小滿直白地問。
女士的眼淚終于落下:“因為我兒子昨天用牙刷做了個小雕塑...說是學校里'千紙鶴小組'教的。他問我...媽媽,爸爸會像對待少管所哥哥姐姐那樣對待我嗎?“
回程的出租車上,沈清瀾將U盤緊緊攥在手心。夜色中的城市燈火依舊璀璨,仿佛周明遠的離世、那些孩子的恐懼、趙氏的罪行都不曾存在。但此刻,她感到一種新的力量——不是孤軍奮戰的絕望,而是所有受害者聯結成的無形網絡。
“看。“林小滿突然指向車窗外。某棟大樓的LED屏正在播放突發新聞:《趙偉前妻提供關鍵錄音,檢察機關立案調查》。畫面切換到趙偉被記者圍攻的狼狽模樣。
“還沒結束呢。“林小滿的藍發在霓虹燈下泛著紫色的光,她受傷的手輕輕覆在沈清瀾的手上,“周老的文件,我媽的U盤,還有這個錄音...這次我們要把趙氏集團連根拔起。“
沈清瀾望向遠方。阿爾卑斯山的輪廓在夜色中若隱若現,那是她們即將前往的方向——帶著證據,帶著傷痕,帶著無數破碎卻依然發光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