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藝術的武器
- 破碎之光的救贖
- 賺零花錢的蔚然
- 2843字
- 2025-05-27 07:49:57
青松湖小屋的窗戶被晨霧籠罩,像蒙了一層磨砂玻璃。林小滿站在畫布前,藍發隨意地扎在腦后,T恤上沾滿顏料。她已經這樣站了三個小時,畫筆懸在半空,遲遲未落。
“卡住了?“沈清瀾端著咖啡走近,小心不碰到地上散落的資料——那些是周明遠提供的證據復印件:銀行轉賬記錄、被醫院“遺失“的驗傷報告、趙氏建筑內部備忘錄。
林小滿搖頭,畫筆指了指畫布中央那個模糊的女性輪廓:“不知道怎么畫她的眼睛。憤怒的?悲傷的?還是...“她的聲音低下去,“像我媽媽那樣空洞的?“
沈清瀾放下咖啡杯,拾起一張老照片。年輕的林美玲站在建筑工地前,安全帽下是一張明媚的笑臉,與后來那個酗酒的女人判若兩人。“試試畫她本該有的樣子。“
畫筆終于落下。林小滿的動作越來越快,顏料飛濺到她的臉頰和手臂上。沈清瀾安靜地看著那個女性形象逐漸清晰——不是受害者,不是酒鬼,而是一個驕傲的、有尊嚴的女人,她的嘴被鈔票封住,但眼睛直視前方,充滿無聲的控訴。
“天...“沈清瀾輕嘆。畫作的沖擊力遠超預期,那些貼在畫布邊緣的真實文件復印件更增添了一種殘酷的真實感。
林小滿后退幾步審視作品,突然抄起美工刀劃破畫布一角,讓底層的紅色顏料像血一樣滲出來。“還不夠痛,“她喘著氣說,“看畫的人得感受到那種...被碾碎的感覺。“
沈清瀾的手機突然響起。周明遠的名字在屏幕上閃爍:“徐穎議員想見你們。今天下午三點,湖邊釣魚臺。“
徐穎比電視上看起來更嬌小,但眼神銳利如鷹。這位反對黨女議員穿著簡單的白襯衫和牛仔褲,與她那兩個西裝革履的助手形成鮮明對比。
“《封口費》?“她開門見山,指著林小滿手機上剛拍的作品照片,“我需要原件。明天議會質詢趙氏集團政治獻金來源時用。“
林小滿和沈清瀾交換了一個眼神。“他們會沒收的。“沈清瀾說。
徐穎笑了,那笑容讓沈清瀾想起準備撲擊的隼:“我有議員豁免權。而且...“她從包里取出一疊空白畫布,“可以準備復制品。如果他們沒收一幅,我們就展出十幅。“
“為什么幫我們?“林小滿直白地問。
徐穎的表情變得嚴肅:“我妹妹是趙偉1998年的第三個受害者。她去年跳樓了。“她輕輕觸摸畫作照片上那個女性形象,“這種藝術...比任何演講都有力量。“
回小屋的路上,林小滿異常安靜。直到沈清瀾煮好晚餐,她才突然開口:“你覺得藝術真能改變什么嗎?還是只是...好看的抱怨?“
沈清瀾攪動著鍋里的湯,想起母親那些從未示人的素描。“你記得《格爾尼卡》嗎?畢加索的畫沒能阻止二戰,但它讓全世界看到了戰爭的恐怖。“她盛了一碗湯遞給林小滿,“有些真相需要被看見才能被改變。“
第二天中午,周明遠急匆匆地趕來,手里抓著平板電腦:“看直播!“
議會質詢現場一片混亂。徐穎站在發言席,身后大屏幕上赫然是林小滿的《封口費》放大圖像。趙偉的父親——趙氏集團現任董事長趙剛——在座位上臉色鐵青。
“請問趙董事長,“徐穎的聲音清晰有力,“貴公司1998年支付給林美玲女士的5萬元,在賬目上標注為'設計咨詢費',實際是什么費用?“
趙剛的回應被議長的錘聲打斷。直播畫面突然切換,但社交媒體上已經炸開了鍋。#封口費藝術#和#趙氏丑聞#迅速爬上熱搜。
“開始了。“周明遠瞇起眼睛,刷新著手機頁面。藝術評論家、女權組織、反對黨成員紛紛轉發畫作照片,而趙氏集團控制的媒體則開始發稿稱這是“別有用心的人身攻擊“。
傍晚時分,溫蒂打來視頻電話,背景音嘈雜得像在戰場:“畫廊被記者包圍了!有三個收藏家問能不能買這個系列!林小滿,你成名人了!“
林小滿卻盯著自己沾滿顏料的手指:“他們現在說我是'利用身世博同情的投機者'。“她念出剛看到的一條評論。
沈清瀾關掉電視上某個所謂專家的抨擊——那人正聲稱林小滿的畫作“充滿仇恨,不符合和諧社會價值觀“。
“聽著,“她扳過林小滿的肩膀,“當弱勢者發聲時,權力總會先質疑他們的動機而非內容。這恰恰證明你打中了痛處。“
林小滿的眼中閃過一絲動搖:“但如果他們說的對呢?如果我只是在...消費我媽媽的痛苦?“
沈清瀾沉默片刻,突然卷起左袖,露出那些淡化的疤痕。“我研究生時寫了篇關于自殺者家屬心理的論文。有人匿名舉報說我'利用母親死亡謀取學術利益'。“她的指尖輕觸那些舊傷痕,“有整整三個月,我每天都在想他們是不是對的。“
林小滿的眼睛瞪大了:“后來呢?“
“后來我的導師告訴我——“沈清瀾模仿著那位老教授濃重的口音,“'只有當痛苦被隱藏時,它才可能被消費。公開的痛苦只會成為改變的種子。'“
夜深了,林小滿又回到畫布前。這次她的筆觸更加堅定,畫面上那個女性的形象變得更加鮮明——她撕開了嘴上的鈔票,碎片化作一群飛鳥。沈清瀾悄悄拍下創作過程,發給了溫蒂。
第三天清晨,門鈴驚醒了她們。沈清瀾透過貓眼看到一個陌生女人站在周明遠身旁,手里緊握著一個牛皮紙袋。
“這位是蘇雯女士,“周明遠介紹道,聲音里有掩飾不住的興奮,“1998年趙氏集團的出納。“
蘇雯看起來五十出頭,面容憔悴但眼神堅定。她直接走向林小滿:“我認識你母親。我們都是趙偉的受害者。“她打開紙袋,取出一本泛黃的賬簿,“這是原始賬本副本。趙剛當年讓我銷毀原件,但我偷偷留了一份。“
賬簿攤開在餐桌上,那些冰冷的數字突然有了駭人的力量——每月都有“特殊費用“支出,收款人包括醫院領導、警察官員、甚至一位法官。
“這是...“沈清瀾的呼吸急促起來。
“封口費名單。“蘇雯的指尖停在一個熟悉的名字上,“看,林美玲。還有我妹妹,還有徐議長的妹妹...總共八個女孩。“
林小滿突然沖進畫室,拿著那本賬簿瘋狂翻拍。當她回來時,眼中燃燒著沈清瀾從未見過的火焰:“我需要更大的畫布。“
接下來的四十八小時像場夢境。林小滿幾乎不吃不睡,創作出一幅足有兩米寬的巨作——《賬簿》。她在真實的賬頁復印件上作畫,將每個受害者的名字用金箔勾勒,而那些受賄者的名字則被血紅色的顏料覆蓋。
與此同時,徐穎在議會發起緊急動議,要求調查趙氏集團所有政治捐款來源。三家主流媒體突然轉變態度,開始報道這起“塵封二十年的性侵丑聞“。
第五天傍晚,周明遠帶來了爆炸性消息:“趙偉被黨內暫停候選人資格!警方宣布重啟1998年案件調查!“
林小滿站在她的巨作前,臉上沒有喜悅,只有深深的疲憊。沈清瀾走過去,輕輕抱住她,感受到那個年輕的身體在微微發抖。
“我們贏了?“林小滿的聲音悶在沈清瀾肩頭。
“不。“沈清瀾撫摸她的藍發,“是你的母親們贏了。你給了她們聲音。“
當晚,沈清瀾的手機收到Prof. Keller的新郵件:「看到新聞了。無論您何時能來,職位都為您保留。世界需要更多像您和那位年輕藝術家這樣的勇氣。」
她看向熟睡的林小滿——女孩蜷縮在沙發上,手里還攥著一支畫筆,像個握著劍入睡的戰士。窗外,青松湖的月光平靜如初,仿佛外界的風暴從未存在。
沈清瀾輕輕拿走那支筆,給女孩蓋上毛毯。明天還有更多戰斗——趙家不會輕易認輸,醫療委員會的聽證會還在等著她,林小滿的監護權問題尚未解決...但此刻,在這間充滿顏料氣息的小屋里,有一種奇異的平靜。
她拿起素描本,開始畫下熟睡的林小滿。這是母親去世后她第一次有沖動作畫——不是完美的專業素描,而是充滿生命力的、不完美的線條,就像她們共同走過的這段不完美卻真實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