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斜斜切進書店櫥窗,在蘇葉的皮質筆記本上投下菱形光斑。他第七次核對觀察記錄,鋼筆尖在“艾琳娜隨身帶三本期刊,固定查閱《生物工程前沿》“的字跡上反復描摹,直到紙頁微微起毛。過去七天,他每天清晨六點便守在書店對面的咖啡館,用長焦鏡頭記錄下目標人物的每一個細節:她總是在十點十五分準時出現,左手無名指戴著一枚素圈戒指卻刻意反戴,步速精確到每分鐘72步,連翻書時指尖會習慣性在頁碼右上角留下濕潤痕跡都被詳細記錄。
當那個白色身影終于出現在街道盡頭,蘇葉的太陽穴突然突突直跳。艾琳娜的羊絨風衣下擺被風掀起時,他注意到內側縫著暗袋的輪廓——那是用來藏匿通訊設備的典型設計。金絲眼鏡后的瞳孔在掃過書店招牌時微微收縮,這個細微的防御性動作讓蘇葉攥緊了口袋里的防狼噴霧。
“您也對CRISPR-Cas9的新應用感興趣?“蘇葉刻意讓襯衫第二顆紐扣松開,露出若隱若現的生物實驗室徽章,“我在做腫瘤靶向治療的課題,最近卡在遞送系統的兼容性上......“他的聲音突然頓住,目光落在對方脖頸處若隱若現的淡青色靜脈——那是長期注射鎮定劑的典型癥狀。
艾琳娜的睫毛劇烈顫動,這個反應比任何語言都誠實。她合上書脊時太過用力,封皮發出清脆的啪嗒聲:“常規脂質體載體必然會觸發免疫排斥。“話音未落,她突然警惕地后退半步,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劃出刺耳的聲響。蘇葉這才發現自己無意識地靠近了三十公分,連忙舉起雙手做出投降姿勢,卻在抬手瞬間將微型定位器粘在了對方手提包的暗扣上。
接下來的二十七天,他們的對話像精心編排的雙人舞。蘇葉在咖啡館見面時,總會提前半小時到場調試針孔攝像頭;發送郵件前,會用七臺代理服務器層層加密;甚至在贈送基因編輯文獻時,都將關鍵數據藏在頁眉頁腳的熒光水印里。當艾琳娜某次說起“永生計劃可能改寫人類進化史“時,手指無意識地撕扯糖包的動作,讓蘇葉捕捉到了她眼底一閃而過的恐懼。
暴雨傾盆的夜晚,蘇葉的防水服緊貼在身上,每一個毛孔都在訴說著刺骨寒意。他趴在艾琳娜公寓樓后的空調外機上,指甲深深嵌進銹蝕的金屬網格。透過雨幕,他看見目標房間的窗簾縫隙里透出異常的紅光——那是生物電流抑制器過載的警示燈。當他強行撬開地下室氣窗時,腐木碎屑混著雨水灌進衣領,卻比不上看到艾琳娜手腕上新鮮鞭痕時的震撼。
“他們發現我在暗中聯系舊同事。“艾琳娜的聲音像破碎的玻璃,脖頸處的項圈隨著顫抖發出細微的蜂鳴,“昨天帶走了我的助手......“她突然劇烈咳嗽,指縫間滲出的血沫落在蘇葉手背,滾燙得驚人。蘇葉扯下領帶纏住她流血的手腕,觸感卻像握住了一截枯木——長期的營養監控讓這位頂尖科學家瘦得只剩一把骨頭。
急促的腳步聲混著電子鎖解鎖聲從樓上傳來,蘇葉拽著艾琳娜跌跌撞撞沖進暗道。積水瞬間漫過膝頭,腐臭的味道令人作嘔,他卻在黑暗中精準避開每一處坍塌的梁柱——這些地形早在三天前就通過無人機測繪完成。當身后傳來電擊槍的噼啪聲時,蘇葉突然將艾琳娜護在身下,后背重重撞在布滿青苔的石壁上,痛感讓他想起十二歲那年被車撞飛的瞬間。
“往左三米有通風口!“他貼著艾琳娜耳畔嘶吼,聲音蓋過追擊者的叫罵。當兩人終于滾出下水道,冰冷的雨水澆在臉上,蘇葉才發現她的金絲眼鏡不知何時碎裂,露出的左眼下方有道新鮮的抓痕——那是反抗時留下的印記。遠處傳來直升機的轟鳴,他卻在艾琳娜沾滿泥水的臉上,看到了自相遇以來第一個真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