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依舊保持著那副客氣的面容,眼中帶著恰到好處的崇敬,他輕輕拍了拍李梟的肩膀,語氣中滿是敬意:“皇叔言重了,您可是大夏難得的棟梁之才。這么多年來,若不是您精心輔佐我大夏四朝帝王,恐怕早在龍康元年,我大夏就已三世而亡了。”此刻他心里清楚,面對李梟這樣的權臣,言辭上必須萬分謹慎,每一句話都得拿捏得恰到好處,既不能過于諂媚,又要展現出足夠的尊重。
李梟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隨即鞠躬叩謝,聲音中帶著一絲自得:“朝皇能牢記臣的功勞,臣自然感恩涕零!只是您身為天子,又怎能一輩子躲在皇宮里,龜縮不出呢?”說完,他刻意用冰冷的眼神如利刃般射向李建國,眼神中充滿警告意味,仿佛在提醒李建國,不要試圖違抗他的意志。
李建國心中一陣緊張,卻依舊裝作一副不敢面對的傻樣,那神情看起來十分無知。此刻他艱難地咽了口氣,心中的恐慌如潮水般蔓延,限制了他的言語,結結巴巴地說道:“可順覺得像兵符這種天下鎮寶,理應交給有軍事才能的皇相令保管。順才疏學淺,實在是……”他深知一旦接受兵符,便踏入了李梟設下的陷阱,但又不知該如何巧妙應對,只能試圖以這種看似怯懦的方式推脫。
李梟見李建國如此猶豫不決,眉頭微微一皺,瞬間露出幾分脅迫的神情。四周無人之下,他擺出那副表面端莊卻令人感到可怕的嘴臉,毫不猶豫地邁前一步,身上散發著一股無形的壓迫感,用有力而不失體面的語氣說道:“怎么?朝皇您是不相信微臣,還是不相信自己?嗯?”他緊緊盯著李建國,那眼神仿佛要將他看穿,迫使李建國盡快做出決定。
李建國心中一慌,連忙搖頭解釋,聲音因緊張而微微顫抖:“不不不……順怎么會不信任皇相令您呢?順只是覺得,這兵符實在不應該交到我的手中!”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每一個舉動都在李梟的掌控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帶來滅頂之災。
李梟怒哼一聲,雙眼瞪得滾圓,神情也因此變得更加可怕,如同一只發怒的猛獸:“朝皇您是怕打仗嗎?”他的聲音在空曠的殿內回蕩,充滿了質問與嘲諷。
李建國瞬間愣住了,只聽李梟不留情地繼續訓斥,那聲音如洪鐘般響亮:“您覺得您這樣做,不會寒了文武百官乃至天下百姓的心嗎?”李梟的話語如重錘般砸在李建國心上,讓他感到無比沉重,他深知李梟這是在以輿論壓力迫使他就范。
李梟這令人無法反駁的言語,真的把李建國震懾住了。他心中暗自權衡利弊,無奈之下,只得收下了李梟親自交來的兵符,強裝鎮定地說道:“有勞皇相令諫言,明日我便會下旨御駕親征,不會讓皇叔失望的!”此刻他表面平靜,內心卻如翻江倒海一般,思索著應對之策。
聽李建國這么說,李梟的語氣也自然變得平和起來,仿佛剛剛的脅迫從未發生過:“那好,臣就在京城等您凱旋。”說罷,李梟轉身離去,步伐沉穩,帶著一種掌控全局的自信。
李梟走后,李建國緊繃的神經瞬間松弛下來,露出一副十分疲倦的樣子,仿佛剛剛經歷了一場生死搏斗:“王公公,你先在殿外候著吧,順有些累了。”他此刻急需一個安靜的環境,好好思考應對李梟的辦法。
王一木退下后,李文舉便從暗處走了出來。
“李梟此次交出兵符,說明這里面肯定有大文章。看來他已經為篡奪皇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李文舉眉頭緊鎖,愁望著自己的主子,心中滿是憂慮,他深知局勢的嚴峻,李梟的這一步棋讓李建國陷入了極為被動的境地。
李建國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憤怒與不服氣:“李梟這個老狐貍,這次是真的把順逼入了絕境。他這次主動交出北麟兵符,如果順不接受,那便是向天下人承認順的無能,如此一來,他便可趁機取而代之;可如果順接受,就憑北麟軍的這些殘兵敗將,即便杵丹衰弱,又怎能抵擋得住良將太真華訓練出的以一敵十的精兵?只要順打了敗仗,他便可借此機會在朝中威望大增。如此狡猾的陰謀,真不愧是一只狡詐的老狐貍!”他越說越氣,緊緊攥著拳頭,心中對李梟的恨意愈發濃烈。
李文舉認真回道,語氣中帶著一絲冷靜與分析:“李梟此番固然陰險,但此人做事一向追求完美,所以他只想要名正言順地奪取皇位。為了整個大夏的顏面,他絕對不會讓您在大夏境外出任何事。”他試圖從李梟的行事風格中找到破綻,為李建國尋找一線生機。
“朝皇您想一想,李梟此次行動必定會使北麟軍隊兵力匱乏,而他為了彌補這個不可避免的過失,勢必會再次以您的名義去招兵!”李文舉目光堅定地看著李建國,希望他能明白其中的關鍵。
李建國沉穩點頭,眼中閃過一絲亮光,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希望:“你說的不錯,我們便可在這里做文章!”他開始思索如何利用這個機會,扭轉局勢,反擊李梟。
李文舉微微一笑,悄然張望四周,見無人之后,低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神秘:“朝皇您還記得,末將去年給您說過,末將早在入宮之前,就與數十名江湖俠客有著生死之交嗎?”他深知此事關系重大,必須謹慎行事。
李建國認真點了點頭,眼中充滿期待,仿佛看到了一絲曙光。
李文舉誠懇說道,眼神中透露出對友人的信任:“這些江湖俠客中,與末將關系最好的便是許洋,只是當年因為家境原因,未能與我一同報考武舉。但此人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機智果敢、沉著冷靜。更何況他是江湖中人,很難引起李梟的懷疑。如果能讓他混進皇宮,對您日后奪權會有很大的幫助!”他詳細介紹著許洋的情況,希望能讓李建國放心地將這個重要任務交給他。
說完,李文舉只見李建國扶著他的雙肩,眼神中滿是信任與期望:“安排許洋入宮的事,就托付給你了!”此刻李建國將全部希望寄托在了李文舉身上,希望他能成功安排許洋入宮,為自己的奪權大計增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