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 左道修仙:人皇幡上賓一位
- 塵若漣漪
- 2128字
- 2025-04-30 23:58:20
洛都的皇宮位于皇城西北隅,名為紫微宮。
因西高東低、東廣西狹的地勢所限,這座恢弘宮闕并未建于皇城中央,而是依山勢筑于全城制高點。
暮色中,鎏金殿頂映著殘陽如血,九重宮闕如巨龍盤踞山巔。既可高屋建瓴,俯瞰城中萬家燈火,又可屹立不倒,構成銅墻鐵壁般的防御體系。
大皇子的叛亂勢力,正是被這固若金湯的城防撞得頭破血流……
“說說吧,你是怎么想的?”
紫宸殿內,蟠龍金柱間的沉香氤氳繚繞。那高居龍榻的中年男子斜倚金色扶手,龍袍上的日月紋飾在宮燈下泛著暗芒。
他指尖輕叩案幾的模樣,仿佛只是在閑話家常,任誰也難相信這位氣度雍容的中年人,竟已歷經七百載春秋。
殿中央跪著個鬢發斑白的男人,褶皺縱橫的面容比座上的天子反倒要更顯滄桑。
“勾結妖獸禍亂家國,朕今日也算是開了眼界。”夏皇坐在龍榻上,情緒卻并沒有什么起伏,聲線如古井無波,仿佛方才那場驚心動魄的叛亂從未發生。
“天下焉有三百年太子乎?”大殿中央,花白頭發的男人昂首冷笑,枯枝般的手指深深掐入掌心,“父皇,您霸占這龍榻太久了,已經昏了頭……如今民怨沸騰,何不退位讓賢?”
“放肆!”不等夏皇發話,兩側朱紫大臣中立刻炸開呵斥,“且不說殿下從來都不是什么太子……況且什么是退位讓賢?把河山讓與一個串聯妖獸進攻洛都的逆賊嗎?!”
“若非行此非常之舉,父皇怎肯讓位與我?”大皇子眼中血絲密布,“借妖獸之爪滌蕩朝堂蠹蟲有何不可?待我登基,自會收拾那些畜生,推行新政以煥大夏生機”
“皇兄未免有些可笑了。”
就在這時,一個看起來三十多歲,身著絳紫蟒袍的男子踱步出列。
他腰間玉玨叮咚作響,面上譏誚如刀:
“你真以為答應了妖獸的條件,便能輕易收回去嗎?想那妖帝何等兇戾,你既然許下城下之盟,若讓你繼位,大夏他日豈不是淪為妖獸附庸?”
“絕無可能!”大皇子袖中雙手微顫,冷聲道,“只要我勵精圖治,改變大夏現狀,自然能凝聚萬民信仰……到那時,鎮壓妖帝不過覆手之間罷了。”
“哈!”二皇子發出一聲嘲弄的嗤笑,“皇兄這自欺欺人的本事倒是一流。若信仰之力可撼動妖帝,父皇早該突破……”
話音戛然而止,二皇子警覺地瞥了眼龍榻。
然而龍榻上的夏皇卻毫無波瀾,只是漫不經心地斜倚在扶手上,似對什么都不感興趣。
大皇子沉默良久,忽然輕笑一聲。
“你也會有這一天的。”他緩緩說道,“待你壽元將盡、氣血衰敗,修為卻無從提高的那日……屆時自然會理解我的做法。”
神魂修士雖然進境比正常修仙要快得多,但肉身卻常年得不到淬煉,壽元幾乎不會有什么進境……也就是每突破一個大境界,能借著靈魂的提升對肉身有一些微弱反哺。
大皇子如今已經三百余年,在化神期神魂修士中,已經算得上年邁了……
也就是突破至合體期,神魂與肉身相合,才能徹底超脫凡人的壽元,進而取得更長的壽命。
“朕乏了。”聽著兩個子嗣之間的爭論,夏皇的神色似有些不耐,隨意擺了擺手,“把他拖下去吧,革除宗籍,永禁皇陵。”
這輕描淡寫的判決,卻讓大皇子瞬間面如死灰。
而二皇子眼中閃過無比明顯的喜色,雖然極力收斂,卻始終無法揮散臉上的笑意。
說完這幾句話,夏皇便打算從龍榻起身,回到殿后歇息。
“陛下!”
就在這時,一聲清喝刺破凝滯的空氣。
大殿的眾多大臣齊刷刷轉頭,朝那個突兀的聲音看去……誰不知道,如今的夏皇不理朝政,稍有人提出異議,就會輕則貶謫、中則罷官、重則砍頭。
然而當那些大臣看到開口的臣子,頓時就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
原來是閻世稀啊,那正常了……
“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閻西席邁出隊列,躬身道。
“今日朕乏了,閻卿若有事,不妨下次再奏。”夏皇隨意擺手,看樣子是不準備理會閻西席了。
然而,閻西席并不打算順應夏皇的意思,不待應允便振袖而奏:
“臣有三件要事要奏——”
“其一,如今各州賦稅嚴重,民怨沸騰,臣奏請降低稅賦!”
“其二,各地冗官嚴重、且官員多貪腐,臣奏請徹查官場,嚴打貪官污吏,裁撤非必要官職!”
“其三,邙上學宮買賣邀請函實為陋策,臣奏請取締該法;且學宮如今兩位庶人,一愚笨不堪、無從引導,一目無尊上、毫無禮法,正合了臣之前的說辭,合該將二人開除學宮,以正視聽!”
夏皇倒是給了這位世族重臣一些尊重,并沒有直接起身離席,只是其目光低垂,就好像根本沒聽到閻西席說了些什么。
直到聽見邙上學宮庶人的言語,夏皇才突然來了興致。
“朕聽樓卿所說,此次叛亂能快速解決,正是因為某個庶人無意間撞破了妖獸的詭計,給平叛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差……閻卿,可有此事?”
閻西席語氣一滯。
“確有此事。”片刻后,他才接著說道,“但那庶人招引龍掛,險些釀成大禍……”
“剛入學就能引動天地之威,倒是塊璞玉。”夏皇笑了笑,打斷了閻西席的發言,“閻卿,這么看庶人還是有些潛力的,不是嗎?”
“可是……”
閻西席還想反駁,卻再度被夏皇揮手打斷。
“今日就到這里吧,閻卿不必多言。”說罷,他徑直起身離開大殿。
“退朝——”內侍的尖銳聲音傳遍朝野。
待到夏皇離去以后,殿內漸漸有了些許嘈雜的議論聲,只有閻西席依舊站在原地,薄唇緊緊地抿在一起。
“閻西席明知陛下不會聽勸,又何必再勸?”矮胖的身影不知何時來到閻西席身邊。
將柳成蔭和莫教習安置完畢以后,樓東席同樣參與了這場叛亂結束后的朝會。
“我不懂什么陛下會不會聽勸……只知道這偌大的朝堂上,竟無人敢勸!”
閻西席青黃面色格外冰冷。
“既然無人敢勸,那便由我來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