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趙匡胤吐血
- 我刷短視頻:古人都麻了
- 撲街上天榜
- 2642字
- 2025-03-26 11:41:35
【兵起晉陽入長安構廈】
——公元627年,貞觀之治。
【天俾萬國煌煌業宏達】
終于到他的大唐了。
李世民仰頭凝視天幕,心潮翻涌且忐忑,在這之前他以旁觀者的姿態,見證了諸多朝代的興衰更迭,完全就是吃瓜的心態,可當這神秘天幕開始講述到他的大唐時,吃瓜的心態隨即消散,換來的是那難以言表的忐忑。
沒有人不在意自己的未來,哪怕他這位天策上將也是如此,自從渭水之盟以來李世民就視突厥為此生大敵,他擔心未來的自己做的不夠好,大唐會亡在突厥手上。
更想知道大唐的國祚究竟有多長。
這些忐忑不安的心里待“天俾萬國煌煌業宏達”的詞句映入眼簾,李世民高懸的心總算落了地。
尤其是那“貞觀之治”四個大字,讓他嘴角不自覺地上揚,笑意怎么也藏不住。遺憾的是,皇后長孫氏不在身旁,無法與他一同分享這份榮耀與喜悅。
——公元649年,高宗即位
【承貞觀昌華,四極萬里盡納】
李治緊緊握著武后的手,難掩興奮:“原來朕的廟號是高宗!”這句歌詞,仿佛是對他未來統治的無上贊美,讓他陶醉其中。
聽聽都聽聽“四極萬里盡納”這說明了什么?
這是在贊揚他以后的功績,他將開拓無上疆域盡納與大唐。
這樣的豐功偉業絕不比自己老爹的貞觀之治差。
武后同樣笑意盈盈,正欲開口恭維,天幕突然變化,“武周建立”四個大字赫然出現。兩人笑容瞬間凝固,面面相覷,眼中滿是震驚與疑惑。
而武后心中更是忍不住咯噔一聲感覺到事情不大妙。
——公元 690年,武周建立
【鳳棲明堂御天下】
已經登上皇位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女帝的武則天聽聞這句歌詞頓時心潮澎湃。
在這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她以女子之身登上皇位,打破了世俗的桎梏,自然招致了諸多非議。她深知,那些掌握著筆桿子的史官,定會在史書中對她百般抹黑,將她描繪成一個惡毒狠辣的女人。
但武則天并不在意。回想往昔,從入宮成為唐太宗的才人起,她就飽受欺凌。太宗駕崩后,她又被送往感業寺,在青燈古佛旁度過了艱難歲月。若不是李治的出現,她或許早已在那清冷的寺廟中度過一生。
是這個世道,將她一步步逼上權力的巔峰。如今,她成為華夏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盡享榮華富貴,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無論史官如何書寫,“華夏第一位女帝”的稱號,都將永載史冊。
——公元713年,開元盛世
【盛世醉臥聽琵琶】
【藩鎮獨大】
【中興跌宕】
華清宮內,絲竹悠揚,琵琶聲婉轉。李隆基手持酒杯,醉眼朦朧,當“開元盛世”四個字出現在天幕上時,他興奮得滿臉通紅,一口飲盡杯中酒。“盛世醉臥聽琵琶”,這不正是他理想中的生活嗎?
自己一手締造了這樣的盛世,這是自己的功績,天幕在贊頌自己。
李隆基瞬間覺得自己飄了。
然而,緊接著“藩鎮獨大”“中興跌宕”的詞句傳來,李隆基猛地一怔,酒杯停在嘴邊。還沒等他回過神,“唐朝滅亡”的字樣迅速閃過。“哐當”一聲,手中的白玉酒杯摔落在地,李隆基瞪大雙眼,滿臉的難以置信:“我的大唐……怎么會亡?究竟是誰干的?”
憤怒過后,李隆基眼珠一轉,突然笑了起來:“要是讓朕知道是哪個不肖子孫搞垮了大唐,朕非得把他祖宗掐死在襁褓里不可!這樣,大唐就能逆天改命,國祚永續。朕可真是太聰明了!”
說罷,他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酒,自鳴得意起來。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
【曛日覆黃沙】
——公元907年,五代十國
【裂土相錯殺何以為家】
【燕云讓北境百年任踏】
【五代復制轄梁唐晉漢周罷】
汴京街頭,聽聞天幕傳來的歌詞,宋朝百姓紛紛破口大罵:“石敬瑭,你這個千古罪人!”燕云十六州的割讓,如同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宋朝人的心間,成為他們難以言說的痛。若石敬瑭此刻站在他們面前,眾人定會將其碎尸萬段。
在后唐時期的洛陽宮,李存勖正欣賞著伶人為他編排的新戲,天幕的變化瞬間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相比之下,天幕上的“大戲”更加精彩絕倫,畫面瞬息萬變,遠勝宮殿中單調的布景。
當“五代十國”四個字出現時,李存勖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預感。緊接著,“燕云讓,北境百年任踏”讓他臉色陰沉。“五代?北宋?難道我沒能統一天下?”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
【陳橋黃袍加,平亂四撻】
【挾勝開邊,失利攻乏】
【崇文守內,始奠祖宗之法】
——公元997年真宗即位
【臨御勤政事咸平寧嘉】
【澶淵之盟改贈為納】
——公元1022年仁宗盛治
【清明文盛元夜香街盈車馬】
——公元1044年慶歷和議
【和議偃戈甲】
——公元 1120年海上之盟
【盟金共伐】
——公元 1127年靖康之變
【胡騎擄掠靖康血灑】
——公元 1127年北宋滅亡
【華篇難掩恥落賀蘭山下】
——公元 1127年南宋建立
【建炎難渡過河成遺話】
【風雨晦冥莫須有罪罰】
——公元1141年紹興和議
【敢忘尸諫屈和于金下】
——公元1279年南宋滅亡
【南海之崖腥浪如麻】
比起最開始的始皇帝他們,趙匡胤有充足的時間讓人準備筆墨,畢竟唱詞到他大宋也需要一段時間,現在終于到大宋,趙匡胤的心情也跟李世民差不多開始忐忑不安起來。
自己未來是否能夠收服燕云,就看這唱詞里如何唱大宋的未來了。
當“陳橋黃袍加,平亂四撻”響起時,他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然而,“挾勝開邊,失利攻乏”讓他的笑容瞬間消失,眉頭緊皺:“先勝后敗?這是何意?”
天幕的歌詞如閃電般飛逝,趙匡胤還來不及思索,“澶淵之盟,改贈為納”便映入眼簾。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納貢?我大宋竟要向遼國納貢?”
隨后,“仁宗盛治”四字讓他的心情稍有緩和,不過這豈不是說自己直到駕崩也沒有收回北方?
還不等他多想“盟金共伐”四個字就出現在天幕中,直接讓趙匡胤一臉茫然:“金?這是何處的國家?”
還沒等他想明白,“靖康之變”“胡騎擄掠靖康血灑”“北宋滅亡”等詞句接連閃過。趙匡胤只覺眼前一黑,喉嚨發甜,一口鮮血差點噴出。
他的大宋滅……等等北宋?
那豈不是還有南宋?
不是他的大宋竟然也裂開了?
南北宋?
不會像司馬家一樣把中原也丟了吧?
然后南宋建立的字眼也出現了,趙匡胤暗道一聲果然如此,原本臉色略微好看的他在接下來的唱詞中再次變了臉色。
什么叫“過河成遺話?”
什么叫“莫須有罪罰?”
屈和于金下又是怎么回事?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還有那遼國又去了哪里?
在車神的時空中當“南宋滅亡”的字樣出現時,趙光義當場嚎啕大哭,其它的趙家時空像趙恒、趙禎這類靖康之變以前的宋朝皇帝都是一臉茫然,趙煦更是氣得劇烈咳嗽,雙眼通紅。
南宋的皇帝們同樣震驚不已。
他們震驚的是南宋的滅亡,北宋的事情他們早就知道了也說不上震驚。
雖然不想承認,可大宋偏安一隅最終被滅也在情理之中。
想要改變除非打回去。
可真的打的回去嗎?
已經喪膽的南宋皇帝在這一刻都有這也疑問。其中宋理宗干脆選擇了躺平,用他的話說就是反正大宋要亡,不如趁現在好好享受。
他打定主意,等天幕的展示結束,就立刻讓舞姬們繼續載歌載舞。
兩耳不聞未來事,一心只享眼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