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李寶珠是個蜂王”是校長給他起的。他干啥都有一群同學跟著。他在校園里打陀螺,過不幾天滿校園都是打陀螺的;他在操場上滾鐵環,過不了幾天在通往學校的路上都是滾鐵環的。
有天中午滾得滾,看得看,在小學通往中學的路上跑著一支浩浩蕩蕩滿頭大汗的學生隊伍。幾個教室學生少的都沒法上課,老師們給校長反饋:“都跟李寶珠滾鐵環去了”。
1978年能考上中專的確是鳳毛麟角的事。李寶珠以全校當年256個初二畢業生中,唯一一位考上了中專的奇跡,實現了他“穿皮鞋”的夢。校長打算請李寶珠給師生做個報告,他拿著師范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心里在琢磨:“先前,我估計他長大可能是一個帶兵的軍官。沒想到他將與我一樣,也是個娃娃頭。”
二
1981年7月,李寶珠上完三年的師范學校,被分配到三和中心小學擔任四年級的班主任。曾經的“蜂王”非常明白他現在帶的這個班46位學生的心思。
他與這些比他小五六歲的孩子處得很融洽,學生們來校早的先不進教室,而是先看看班主任在不在才去教室。在學生的心里李老師不僅是老師、伙伴,而且是家庭成員,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
他們在學校前三年的老師是清一色的民辦教師。當家長和學生知道今年帶他們課的是從師范學校新分來的“科班生”時,心里不打一處的高興,早就想見見這位老師。
來學校報名注冊的時候,一些學生的姐姐爭著帶弟弟妹妹來學校想看看新老師長什么樣子。不知道這些姐姐們有怎樣的觀感,但同學們很高興有這么一位青春、陽光的班主任。
三
開學的第一天,李寶珠在注冊時仔細審視每個學生通知書上的評語和語數兩門成績,對長相特殊的學生都要了解一下家庭情況,對成績不好看似頑皮的學生從側方面了解他的個人情況。
其他班的學生早上報名注冊,下午可以不來。他們班的學生要求下午全到。當全部注冊完畢,李寶珠在操場上集中學生整隊前往教室門口,按注冊順序點名進入教室。他這么做有兩個目的,一個是熟悉人和名字,一個是調研學生對座位的想法。
等同學們全體坐好后,李寶珠進入了教室。他環視了一眼,大多都是男同學與男同學坐,女同學與女同學坐。這些坐在一起的,也是注冊時三三兩兩的伙伴。
李寶珠從講臺上往下走的時候,不小心被跘了一下,隨即“嘣”的一聲放了一個大大的響屁。同學們靜默不足三秒鐘,都“轟”的笑出了聲。
他隨機一動:“李老師的屁,驚天又動地”。同學們緊接著說:“翻過了鐵絲網,來到了意大利。意大利的國王正在看戲,聞到這股屁,十分不滿意,派衛兵趕快抓住這個屁。衛兵沒抓著,給國王報告,國王氣的發了高燒……”
大家跟著老師的手勢一口氣有節奏地說完,緊接著又是一陣忘我的狂笑。
同學們覺得老師太逗了。他們一直認為那是老師通過精心安排,在水災過后沉悶的日子里想逗他們開懷的笑一笑所做得一個游戲。至于那個巨大的聲音,肯定不是屁。
等同學們稍作安定后,李寶珠趁勢指揮大家唱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和《學習雷鋒好榜樣》兩首歌曲。歌曲唱完后,他收起了笑臉,先講了唱這兩首歌的原因,接著比較嚴肅地開始點名。
教室里從左到右放了四排桌子,李寶珠按同學們的坐位順序從前往后一一點名,點到一個答“到”一個,并站起來讓大家認識一下。站得不規矩的一一糾正,并提出要求。
由于今年夏天發生了百年一遇的水災,一所學校被沖毀了,一所學校正在維修。因此,現在這個班的46位學生來自三個學校。李寶珠覺得有必要對他們進行一些思想和紀律的統一。也希望他們盡早擺脫災害的陰影,熟悉學校,熟悉師生,進入學習的氛圍之中。
同學們靜靜地聽老師點名,有時看他停頓幾秒后又繼續點名。當點完最后一名學生的名字后,同學們都鼓著眼珠子相互張望,露出“哇—”的口型沒敢發出聲音。他們佩服老師才幾個小時就記住了他們全班同學的名字。
四
正當同學們還在唏噓的時候,李老師叫了一聲:“吳書棋”。吳書棋順聲答了一聲:“到”,端端正正地站在座位上。李老師對她的站象進行了表揚,要求全班同學以她的站象為榜樣,不論是上課回答問題,還是上課下課的坐立姿勢,都要規規矩矩,嚴肅認真。
他突然又問吳書棋:“你爸的棋是不是下得好?”
“我爸是公社的象棋冠軍。老師,你認識我爸?”李老師趕緊搖了搖頭。同學們又覺得“我們老師太神奇了!”
接著,李老師宣布了坐位自由組合的決定,由兩人一組在外面排隊,按個子高矮安排坐位,組與組之間兩周一換,每排座位天天輪換。
李老師實行座位自由組合受到學校的干預,每排座位天天輪換也是學校的第一次。他自信且笑嘻嘻地辯解說:“男女搭配坐和同學自由組合坐都有利和弊,關鍵是如何引導利而限制弊的問題。男女搭配坐帶有強制性,雖有相互監督的利,卻容易造成相互矛盾的弊,我覺得弊大于利。自由組合坐有相互包庇的弊,卻有相互體諒和相互幫助的利,我覺得利大于弊。每排座位天天輪換,體現了對學生的公平公正。這是我上師范的時候從小學到初中自己總結出來的。我想改改過去那些老傳統,試試這個新辦法。而且只實踐一段時間。如果效果不佳,就隨即改過來。”
學校領導本來也只是說說,沒想到李寶珠給自己上了一課。
五
代五年級課的劉老師是學校的語文教研組組長,她有權進入教室旁聽老師們的講課。但她擔心老師們心里上有壓力,經常端個凳子坐在窗子外頭聽課。在李寶珠不知情的情況下,她一連聽了三篇文章的語文教學。
一個下雨的星期天她沒回家,在自己的半間宿舍里燉了兩個豬蹄叫李寶珠去吃。他們邊吃邊聊,一會就聊到語文課上。
她問:“你講課的時候咋不叫學生背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
李寶珠意會她一定聽了他的課,也就向她直言:“我從上小學開始,語文老師一直是一個套路,講新課的時候先把題目寫在黑板上方的中央,接下來的順序是介紹作者和時代背景,然后一邊領讀課文,一邊將生僻字寫在黑板上,接著是識字、組詞、詞語解釋,之后是引導學生分段、按段講課、總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最后是布置作業。按我的體會和理解,對于小學生而言,重點是對字、詞、句的學習和掌握,這也是教學大綱里的要求。其次,在短時間內讓學生準確地對課文進行分段不現實。
我上學算是夠優秀的,但在課堂上往往不會分段。老師不停地啟發、誘導,只要有一兩個同學劃分好段落就立馬收場。老師這樣做是因為受課時限制,無法在這些環節花費太多的時間。
第三,憑心而論,學生也不會總結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這些都是老師硬灌輸的。
第四,在課堂上花費很多時間讓學生背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沒有意義,當時記得再好,稍微過點時間就忘了,這是我深深的體會。過去我認為老師們的講課套路是一個師傅教的。現在看到《備課參考資料》,才知道是全國的統一模式。我以多年當學生的體會,也從學生希望老師怎么講的角度,結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對語文教學做了一些試探性的調整。”
“到底年輕,敢想敢干。你這么一說我也感同身受。我這么多年參加培訓的機會多,許多學校的優秀教師也是按參考資料備得課,也是按你說的那個順序講得課,人家班上的平均成績和個人單科分數咋就那么高呢?”
“這種情況原因很多,我上師范三年級的時候被抽去閱過小學畢業生的試卷,也接觸了許多老師。其中一些是被教研室抽去出題的老師,他們出的題他們的學生不受益嗎?另外,教得好有影響的老師大多都分布在縣城和廠礦子校,且不說那些學生的總體遺傳素質比鄉下的好,單就老師只要有名,家長們千方百計把好學生往好的班上塞。為了保持這個好班的榮譽,學校和老師聯合起來把不聽話的和成績不好的往出去踢。片區最優秀的學生在這個班,聽話的成績好的在這個班,這樣的班成績咋會不高?這樣的老師咋會不越來越名氣大。
教學教學就是教與學的關系,教是老師的事,學是學生的事。只有好的老師,沒有好的學生出不了成績;只有好的學生,沒有好的老師,照樣出不了成績。
另外,因為學生的差異不可能把每個人都培養成高端人才。所以,讓已露頭角的優秀生更加優秀,是老師工作的重中之重。”
斗羅:謫仙臨塵,酒劍弒神
李謫仙被塵心領進七寶琉璃宗。覺醒武魂那天,一柄青蓮劍出世,劍氣縱橫,先天滿魂力。他被寧風致譽為千年難遇的天才,并敲定與寧榮榮的姻緣。但不成想。六年時間過去,李謫仙魂力沒有寸進!寧榮榮:“謫仙哥哥,七寶琉璃塔是大陸第一輔助武魂,與強大的戰魂師配合,才能發揮出最強威力。”“雖然……我很不想這么說,但你的確跟不上我的腳步了。”拿回兒時互換的信物。李謫仙:“各自安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謫仙并不氣餒,他堅信自己絕非庸才。明月下。他仰頭飲酒,醉里舞劍。魂力在不知不覺中,飆漲到二十級。李謫仙這才明白。他乃雙生武魂——劍與酒。“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從七寶琉璃宗不辭而別。李謫仙手握劍、腰別酒,獨自一人游歷大陸。他喝了最香醇的酒,結識最好看的女子,挑戰最厲害的劍客。多年后。他在全國魂師大賽,與寧榮榮相遇。看著被鶯鶯燕燕包圍的李謫仙,一劍橫掃所有天才,寧榮榮淚眼婆陀。“謫仙哥哥,榮榮每天都想你……”“多年未見,你還可好?”李謫仙風輕云淡,長劍遙指。“出招吧。”謫仙之名響徹大陸。這一次,他看向神界。“天上神祇有三千,見我也須盡低眉!”(多女主,不跟團,虐唐三,虐榮榮……)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
詭秘之主
蒸汽與機械的浪潮中,誰能觸及非凡?歷史和黑暗的迷霧里,又是誰在耳語?我從詭秘中醒來,睜眼看見這個世界:槍械,大炮,巨艦,飛空艇,差分機;魔藥,占卜,詛咒,倒吊人,封印物……光明依舊照耀,神秘從未遠離,這是一段“愚者”的傳說。
茍在初圣魔門當人材
呂陽穿越修仙界,卻成了魔門初圣宗的弟子。幸得異寶【百世書】,死后可以重開一世,讓一切從頭再來,還能帶回前世的寶物,修為,壽命,甚至覺醒特殊的天賦。奈何次數有限,并非真的不死不滅。眼見修仙界亂世將至,呂陽原本決定先在魔門茍住,一世世苦修,不成仙不出山,奈何魔門兇險異常,遍地都是人材。第一世,呂陽慘遭師姐暗算。第二世,好不容易反殺師姐,又遭師兄毒手。第三世,第四世……直到百世之后,再回首,呂陽才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了一代魔道巨擘,初圣宗里最畜生的那一個。“魔門個個都是人材,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這里的!”
撈尸人
人知鬼恐怖,鬼曉人心毒。這是一本傳統靈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