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羊入虎口?
- 呂布,天降一本三國志
- 杰克樂福
- 2038字
- 2025-05-14 08:00:00
卻說衛府門口,聽到衛闌聲音的蔡琰猛地抬頭,雨水模糊了她的視線,卻仍能看清那張衛闌臉色極為冷漠。
“衛小姐...”蔡琰的聲音微微發顫,“家父被匈奴抓走,如今生死不知,可不能見死不救!”
見死不救?
你蔡琰才是見死不救!
衛闌很想給蔡琰回一句,但面上…還當忍住。
只冷淡道:“蔡中郎乃是為了大漢出使,如何說是見死不救?”
“再說…此事蔡家也管不得!”
蔡琰道:“我知道…只是呂布他見死不救,故意坑害我父親,實在叫我走投無路!”
“蔡小姐慎言。”衛闌打斷她的話,眼神淡漠如冰,“令尊之事朝野皆知,乃是被匈奴人強留,和溫侯有什么關系,何來坑害之說?”
這冰冷的語言,如同一滴雨水滑入蔡琰的衣領,冷得她一個激靈。
如果溫侯不管,衛家也不忙著說話,那自己父親…可真活不下來了!
一時之間,不知如何言語。
而見蔡琰不說話,衛闌卻心里有些突突。
暗道自己這話說的也重啊,不至于就這么退縮了吧。
她哪里知道,現在這蔡琰是六神無主,正是需要人安慰時候,一點重話,都能叫她希望破滅。
衛闌一看這也不行啊。
當即又開口:“如今真要救你父親,只有溫侯可以,你來我府里,又有何用?”
隨著衛闌話語,雨勢漸大。
蔡琰卻猶如抓住救命稻草道:“聽聞闌兒你與溫侯關系密切…能否與溫侯說說,救下吾父?”
衛闌聞言面色更冷!
“與溫侯關系密切,還不是拜蔡小姐所賜?”
說著,更后退半步:“蔡小姐請回吧。令尊之事,自有朝廷處置,與衛家無關。”
她說著…便轉身欲走。
當然走歸走,實則耳朵都豎著,就等蔡琰出言挽留。
“衛闌!”蔡琰突然厲聲喚道,聲音穿透雨幕,“今日事至于此,皆是因你在我府中得罪溫侯夫人,如今蔡家有難,你竟說...毫無干系?”
衛闌背影一僵,好似被蔡琰說動樣子。
然卻沒有回頭:“此事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實話與蔡小姐說了,我也不敢去溫侯說此事,還請你另想辦法,救下令尊…”
話音未落,人已消失在影壁之后。
朱漆大門“砰”地合上,濺起的水花打濕了蔡琰的裙裾。
雨越下越大,蔡琰卻感覺不到冷了。
她緩緩跪坐在衛府門前的石階上,任憑雨水沖刷,思緒紛飛。
“父親…必須要救出來!”
“瞧著衛闌最后意思,其實也是有些愧疚,只是覺得難辦而已?!?
“本來倒是也不該再難為她,只是眼下實在沒有辦法,只能靠著她了?!?
“便在此門前跪著,求她心軟!”
如此想著,蔡琰便是直直一跪,就在那衛府門前跪著…
不過…根本沒人管她…
…
雨水順著蔡琰的臉頰滑落,分不清是淚水還是雨水。
她的膝蓋早已失去知覺,青石板上積起的小水洼浸透了她的裙裾。
衛府高大的朱漆大門緊閉著,門環上的銅獸冷冷地俯視著她,仿佛也在嘲笑她的癡心妄想。
“小姐,回去吧?!毙『蓳沃鴤悖曇衾飵е耷?,“你已經跪了三個時辰了,再這樣下去身子會垮的?!?
蔡琰搖了搖頭,雨水從她散亂的發髻上滴落?!安唬乙鹊叫l闌愿意見我為止?!?
她的聲音嘶啞,卻異常堅定。
街上的行人來來往往,有人指指點點,有人搖頭嘆息。
蔡琰曾是洛陽城有名的才女,如今卻像個棄婦般跪在衛家門前,這場景足以讓整個長安城的茶樓酒肆議論上三天三夜。
“聽說是求衛家找溫侯救父!”
“這倒是奇怪了,大司馬又不是故意不救那蔡邕,聽聞被綁去了匈奴,大司馬也沒辦法??!”
“嘖嘖,可說不是,據說這蔡家女主動撕毀了衛家婚約,如今卻厚著臉皮來求人?!?
“還有這等事!沒想到書香門第出身的女子,竟做出這等丑事...”
閑言碎語如刀般刺入蔡琰的耳中,她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旁人不知內情,全都胡扯,簡直把自己說的…一文不值。
然眼下她也無從解釋。
再多閑言碎語,也只能承受著。
夕陽西沉,街上的行人漸漸稀少。
小貼身侍女又勸了幾次,蔡琰仍是不動,只得哭著跑回蔡府報信。
夜幕降臨,衛府門前的燈籠亮了起來,在雨中暈開一圈昏黃的光。
蔡琰的雙膝已經麻木,濕透的衣衫緊貼在身上,寒意滲入骨髓。她開始發抖,卻仍固執地跪著,期待軟化衛闌的心。
衛府內,衛闌站在書房的窗前,透過窗欞的縫隙望著大門方向。
雖然看不見蔡琰,但至少也能聽見下人來說她那悲慘樣子。
面上掛著滿意的笑容,足足過了一夜。
終于感覺時機差不多了,衛闌卻也不打算去見蔡琰,只叫下人去說,自己心軟了,會與呂布言說此事。
只是呂布應不應,或者是興許會提出什么條件來,那也不是自己能決定的了。
蔡琰對這種模棱兩可的答案,自然是不大滿意的。
只是…
眼下的情況…也只能這樣了。
當下撐起虛弱的身子,回府去接受命運的審判了。
而衛闌在蔡琰面前拿捏夠了姿態,到了呂布面前…自然是完完全全的另外一副姿態了。
…
其實對呂布而言,救不救蔡邕,倒是無所謂。
關鍵的問題是…他沒這個時間。
匈奴人很好打,但問題在于很不好追。
一旦退回自己王庭,那不花個一年半載,也不可能殺到人老巢里頭。
是以這事的核心問題在于,人是不可能直接救出來的,只能依靠談判放人。
而談判的事情…那門道就多了。
匈奴提出的條件,答應是一句話,不答應也是一句話。
而身為大司馬的呂布,自然占有很高的話語權。
聽得衛闌來找,也說了個大概的前因后果,想了想卻道:“此事…就交給你了?!?
“你覺得該與那蔡琰談個什么條件,是否要救下那蔡邕,你自己決定就是!”
呂布也是徹底給衛闌放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