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方臘登基稱帝
- 水滸之我乃人間太歲神
- 半囚居主人
- 2051字
- 2025-06-15 17:15:11
朝廷張網以待,四大反王渾沒將朝廷放在眼里。任誰屢戰屢勝、摧枯拉朽一般奪取州郡,也不會重視對手。
方臘自去歲起兵,一路走來勢如破竹,沿途府縣,望風而降,真應了那一句話:“天下苦宋久矣,盼圣公如盼甘霖”。
哪怕童貫領十萬西軍來剿,也被他打得損兵折將,不敢正面攖其鋒了。
如今方臘麾下戰將如云,擁兵百萬,一路攻城略地,共計統治八州二十五縣,實力為四大反王之最。
自聽得武松稱齊王,方臘為壓其他三大反王一頭,在群臣的擁戴下,也玩了一把三辭三讓的把戲,登基稱帝,立國號為吳,建元永樂。
永樂元年三月初一日,登基大典已畢,方臘開朝議,大封群臣。
封王寅為兵部尚書;呂師囊為東廳樞密使。
封石寶為南離大將軍,四大元帥之首;厲天閏為鎮國大將軍,四大元帥之二;司行方為護國大將軍,四大元帥之三;寶光如來鄧元覺為國師,位居四大元帥之末。
此四人為方臘欽封“南國四大元帥”,各統帥十萬之眾,鎮守一方。
冊封劉赟為飛龍大將軍;張威為飛虎大將軍;徐方為飛熊大將軍;郭世廣為飛豹大將軍;鄔福為飛天大將軍;茍正為飛云大將軍;甄誠為飛山大將軍;昌盛為飛水大將軍。
此八人方臘欽點為“南國八驃騎”,各自統領兩萬人馬。
拜皇侄方杰為大將軍,欽賜“南國第一猛士”稱號;小養由基龐萬春、“鄭魔君”鄭彪為其副將,統領十萬御林軍。
在清溪縣幫源洞中建造皇宮、內苑、宮闕。睦州和歙州也分別建有行宮,設文武職臺,省院官員,內相外將,一應大臣。
消息傳到杭州童貫大營,童貫怒氣填胸,一張白臉紅了又紫,紫了又紅,稀疏的胡須不住抖動,“大膽賊寇!如此無君無父,咱家定要生擒了他,千刀碎剮,方消我恨。”
當即聚將議事,令酆美、畢勝二將領軍三萬,攻打睦州。
“不打下睦州來,軍法從事!”
二將硬著頭皮領命而去。
畢勝對酆美說道:“西軍雖然驍勇,可遠道而來,糧餉也未盡發,不肯下死力爭斗。如何打得下睦州這座堅城?”
酆美嘆道:“自去歲打到現在,我軍折損兩萬有余,雖則樞密征調附近州郡八大兵馬都監助力,人馬仍有十余萬,可士氣低迷,為之奈何?”
二人唉聲嘆氣,又不敢在童貫盛怒之時勸諫,只得整肅兵馬出征。
一路迤邐來到睦州城下,離城十里扎下營寨。
連續兩三日并不攻城,只將一萬人馬在睦州城下擺下一字長蛇陣,每日搦戰,要城內兵馬出來破陣。
初時,方臘軍還有將領等上城頭看陣。后來竟是看都不看了,任憑城下士卒搦戰叫罵。城頭上只有幾個士卒,笑嘻嘻地看著他們,指指點點。
酆美與畢勝得知消息大喜,當即命令全軍攻城。一時間三萬兵馬分做六隊,五隊兵馬輪番攻城不息,他二人自領五千兵馬督戰。
朝廷兵馬攻城,云梯、沖車齊備,還有轟天炮,可發十余斤石彈,一發就可打缺門樓。
眼看著爬上城墻士卒越來越多,二將一揮令旗,命令全軍壓上。
沖車撞開了城門,兩軍短兵相接,廝殺喊叫之聲,不絕于耳。酆美、畢勝二人眼見機不可失,領軍齊齊殺進了甕城之中。
忽的一聲炮響,城樓上伏兵四起,對著甕城就是一陣連番箭雨。
酆美情知中計,急令撤軍。
哪里還來得及?城外斜刺里殺出一彪軍馬,為首一員小將,著鳳冠金翅,橫身披掛,手持一枝方天畫戟,將退路截住。
大喝一聲,“宋將哪里逃?識得大將軍方杰乎?”
酆美、畢勝二人,揮舞大刀,雙戰方杰。
方杰年紀后生,精神一撮,一枝戟使得精熟,與二人斗得十余合,一戟將畢勝挑落馬下,復一戟戳在他的心窩,畢勝吐血而亡。
酆美大驚,拍馬便走。
方杰背后閃出一將,正是小養由基龐萬春,張弓對準酆美的后心就是一箭。
酆美“哇”的一聲慘叫,應弦而落,跌落馬下,被敗軍踩成肉醬。
方杰率軍在敗軍中殺了個幾進幾出,宋軍盡皆膽寒,紛紛請降。
方杰殺得興起,兀自不肯罷手,忽聽得城門處響起禮樂之聲,一大群官員簇擁著黃羅傘蓋出了城門。
方杰拍馬回轉,在方臘鑾輿前下馬跪倒參見,“皇侄方杰參見萬歲!”
方臘捋須頷首,“朕有你這個皇侄,何愁天下不平?我的兒,殺俘不祥,這里首尾就交給他們收拾好了。你跟在朕左右,隨朕打破杭州,活捉童貫。”
此一戰,三萬宋軍喪命者七八千,被俘虜者一萬五六,余皆逃散。
方臘等人都是尸山血海里趟過來的。看著城外血流漂櫓,修羅場般的情景,絲毫不以為意。
聚攏云梯、沖車、轟天炮等攻城器械,連城也不進,領著十余萬人就殺奔杭州而去。
童貫聽得消息,唬得站立不住。一面命令八大兵馬都監緊守四門,自己慌忙回府,將金銀細軟收拾十余車,冒充進貢之物,連夜運往蘇州。
翌日假做領兵出征,率領剩余的五萬西軍精銳,直奔蘇州而去。
逃到半路就聽到方臘攻下杭州的消息。更加不敢遲疑,一路馬不停蹄,跑到了蘇州駐扎。
一連幾天童貫仍然驚魂未定,生怕方臘又來打蘇州。一面加緊城防,一面尋思擺脫東南這個泥潭的脫身之計。
如此風聲鶴唳過了幾日,梁師成來給他傳旨,童貫將其請入中軍大帳,屏退左右,憂心忡忡向梁師成問計,“如今我損兵折將,杭州也丟了,官家那里怕不好交待?內相千萬救我一救。”
梁師成沉吟不語。
童貫繼續低聲下氣求懇,“若是我能過了這一關,以后一定惟內相馬首是瞻。”
說著又將在東南搜刮來的財物分給梁師成一半。
梁師成臉上終于浮現出一抹笑意,不緊不慢說道:“如今你的出路正應在旨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