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清河,最近讀的什么詩”
-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紅樓
- 南方有美人
- 2329字
- 2025-03-28 22:39:32
坤寧宮,下午。
“清河見過皇嫂?!薄敖o母后請安!”
十七長公主陳玉貞,帶著一眾侄子侄女來到坤寧宮,她只是行個禮,由侄子侄女們給張皇后跪下磕頭。
禮節完畢,清河規規矩矩的坐在皇嫂身旁,聽著皇嫂問侄子們功課的事。
“清河?!?
忽然,張皇后轉頭看向她:“朝廷派人去跟賊王議和,你平日里也有關心家國大事,近來也常問起那賊王,你以為這次議和能否成?”
一眾年幼的皇子皇女看向她。
“是,皇嫂?!?
清河低著頭,正要細細斟酌話語時,皇嫂卻不給她多思慮的機會,直言道:“你只管說,眼下就要到了山河破碎、家國淪喪的地步,若是擋不住賊軍,你我皆不免被俘為階下囚,還有什么不能說的?”
清河抬起頭,迎向侄子侄女們惶恐的眼神,她輕輕開口,柔聲說出自己想法:“回皇嫂,清河以為,這次劫難很難避過去?!?
張皇后用眼神鼓勵她繼續說。
“那賊王楚延,十年前在南方嘯聚山林,幾年前,京城里就有人傳他是無父無母,天生地養的靈童,乃是雷擊高塔而生,又有傳言,他是地獄夜叉王轉世,手下大將皆是夜叉惡鬼?!?
她的嗓音輕柔,卻仍舊把一群年幼皇子嚇得不輕。
見狀,清河忙說道:“這固然是此賊妖言惑眾,皇兄也因此特意降旨訓斥,令京城百姓勿要謠傳……只是,那楚延越是宣揚他的與眾不同,怕是其野心越大,非皇位不能滿足其饕餮巨口。清河看來,議和,僅是盡一盡人事罷了?!?
一席話把張皇后說沉默了。
她原以為清河會和那些朝臣一樣,分析敵我雙方兵力,列舉城內可用兵源,未曾想,清河卻是說起賊王捏造的身世,指出其在數年前就垂涎皇位,野心極大!
議和即便成功,也只是以地事秦,如抱薪救火。
看向這些妃嬪所生子女,身為嫡母的張皇后緩緩開口:“若京城有變,我會安排人將你們送走,離了京城,勿要再說你們是皇家子女,記著要隱姓埋名,能平平安安過一輩子就是最大的福氣,萬不可再想著為你們父皇報仇。”
“母后!”
一眾皇子皇女都哭出了聲。
張皇后道:“不要哭了,用手帕擦了眼淚,隨我去給老太妃、太后請安!”
清河忙站起身,去安撫這群年幼的侄子們,淮南公主是唯一一個沒哭的,她今年才四歲,睜著大眼睛疑惑看著哥哥姐姐們。
清河帶上她們,跟在皇嫂身后,一起來到位于皇宮西北側的鳳藻宮。
“臣妾見過皇后娘娘?!?
聽聞皇后到來的賢德妃賈元春,已在鳳藻宮前等候,見她來后,恭恭敬敬的行禮迎接皇后到來。
張皇后笑道:“賢德妃在宮里陪老太妃即可,不必出門迎我?!?
賈元春低著頭,不敢多加言語。
清河見此情形,在心里暗暗嘆了口氣,整個皇宮里頭,最謹小慎微的,當屬賢德妃。
她與老太妃是親戚關系,可又是皇兄的妃子,夾在皇嫂與老太妃之間,做什么仿佛都不對,就和現在這樣:
賈元春若是待在鳳藻宮里陪老太妃,她皇嫂又會心里不悅,她皇嫂是皇后,老太妃以前不過是一普通妃子,又不是太上皇生母。
可若是賈元春出門迎接皇后,老太妃恐怕又會覺得她生疏了,賈元春能封妃,靠的還是老太妃在皇上那說情。
清河卻不能怪皇嫂,她皇嫂也難,雖是皇后,名義上掌管后宮,可皇后里卻有老太妃、太后、太上皇三人需要她去孝敬,皇嫂又未能誕下子嗣,處境越發不好。
但眼下,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
真正的大事,是城外的那位。
……
辭別老太妃,清河又帶著皇侄們隨張皇后,一起來到了東宮。
這里本是太子居住的地方,但她父皇退位后,就一直居住于此,并將宮殿重新修整、改名,如眼下,清河來到了高玄宮門前,進去給她母后請安。
讓清河意外的是,她的皇兄也在此。
“皇后和清河也來了?”
永寧帝淡淡問道。
張皇后忙攜眾人,給他與太后行禮。
清河坐到了母后身邊,年幼的皇子們只能站著。
不等她們發問,太后就說道:“剛才皇帝說,議和失敗了。”
清河心中猛地揪緊,雖早有預料,可聽到后還是覺得慌張。
“他們想打一場,朕就和他們打!”永寧帝咬著牙道。
太后面無表情:“皇帝想請本宮去見他上皇,讓上皇發話,命城中百官出人出力?!?
聽了這話,清河微微抬起頭,看了一眼皇兄。
國難當頭,朝廷文武官員卻只想保命,被賊寇嚇一嚇,連早朝都不敢來了,可憐她皇兄登基十年,卻還得靠太上皇來發號施令。
“臣妾也同去,盡一分力?!?
張皇后恭聲道。
清河這才知道,原來母后說那些話的意思,是讓皇嫂也出面,眾人一起去請萬仙閣中燒制丹藥的太上皇。
太后這才滿意的點頭,朝清河道:“你們也同去,見一見你父皇,還有你們的皇爺爺!”
于是清河又帶上年幼的皇侄,與皇兄皇嫂和母后,一同來到萬仙閣。
進去后,清河就聞到了一股濃郁的藥香,極其嗆人,她不得不用手帕捂著小鼻子,方才忍受住這股味道。
“你們來了?”
太上皇正和幾個老道士坐而論道,見到清河等人后,發白的臉上露出笑容:“剛好,來得正好,朕終于算出來了!后日卯時三刻,天光初破,地氣升騰,正逢‘甲子逢辰’之吉相,那時服丹,可引周天星斗之精髓,靈藥通玄關,化凡胎為玉骨,霞舉飛升!”
清河低著頭,心里且哀且嘆。
她皇兄想說出來意,父皇身旁的一個道士卻笑道:“道兄,我等飛升在即,凡塵中的身份就不要再用?!?
太上皇恍然大悟,笑道:“沒錯,以后不再稱朕,以道友相稱!”
永寧帝轉身走了。
太后待了片刻,因受不了萬仙閣內煙熏,也走了。
留下的清河,讓皇子們去給太上皇磕頭請安。
許是見到他們年幼的臉蛋,也或許是后日就要服丹飛升,太上皇心情大好,拉著二皇子的手問:“近來乖孫們在課堂都學了什么?”
二皇子年僅六歲,平日里很少見皇爺爺,因此有些不敢說話。
清河忍不住站出來,說道:“父皇,清河近來學了一首詞,想念給父皇聽!”
“哦,清河最近讀了什么詩詞?”太上皇笑著看向她。
清河念道:“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她心里好生痛快!
萬仙閣內,卻安靜一片。
太上皇臉上笑容凝固住。
“清河,走吧。”
張皇后拉著她的手轉身走了。
清河跌跌撞撞的跟著皇嫂走,一眾皇子皇女半刻也待不住,一窩蜂的跟著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