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嗩吶 | 銅碗往事
- 江山棋局
- 蕭火杉
- 2906字
- 2025-06-14 07:44:01
阿毛在雞叫頭遍時就醒了。
他輕手輕腳地從炕上爬起來,生怕驚醒隔壁的叔嬸。昨晚他偷溜回來時,叔父的鞋底已經在他屁股上留下幾道紅印子。“再跟那個老瘋子鬼混,看我不打斷你的腿!“叔父的罵聲仿佛還在耳邊回蕩。
阿毛摸黑穿上那件補丁摞補丁的棉襖,從灶臺邊偷摸了兩塊涼紅薯揣在懷里。推開柴門的瞬間,寒風像刀子似的刮在臉上。他縮了縮脖子,踩著結霜的小路往麥場跑去。
天邊才泛起一絲魚肚白,麥場上空無一人。阿毛蹲在昨天躲藏的草垛旁,掏出紅薯啃了起來。凍硬的紅薯硌得牙生疼,他只能含在嘴里慢慢焐化。
“來早了。“
沙啞的聲音嚇得阿毛一哆嗦,半塊紅薯掉在地上。他抬頭看見李三爺不知何時已經站在面前,佝僂的身影在晨霧中像棵老槐樹。
“師、師父……“阿毛慌忙站起來,凍僵的腿卻不聽使喚,差點又跪下去。
李三爺哼了一聲:“誰是你師父?“他從懷里掏出個布包,打開是那把黃銅嗩吶。“先看看你耳朵靈不靈。“
老人突然吹出一串音符,然后停下盯著阿毛:“幾個音?“
阿毛眨了眨眼:“七個?“
“錯!“李三爺的眉毛豎了起來,“是九個!連數都數不清還學什么嗩吶!“
阿毛低下頭,眼眶發熱。他確實沒聽清,昨晚挨打后根本沒睡好。
“伸手。“
阿毛伸出凍得通紅的手。李三爺一把抓住,力道大得讓他差點叫出聲。老人粗糙的拇指按在他的虎口上,來回摩挲了幾下。
“嗯,虎口是夠寬。“李三爺松開手,“但學嗩吶不光靠手,還得靠這兒——“他點了點自己的太陽穴,“和這兒。“又拍了拍胸口。
阿毛還沒反應過來,李三爺已經轉身往麥場邊的土屋走去。
“跟上!“
那間低矮的土坯房比阿毛想象的還要簡陋。一進門就是嗆人的煙味,墻角堆著柴火,唯一的窗戶糊著發黃的報紙。正中央擺著張瘸腿的方桌,上面放著個擦得锃亮的銅碗。
“坐。“李三爺指了指炕沿,自己則蹲在灶臺前生火。
阿毛拘謹地坐著,眼睛卻忍不住四處打量。墻上掛著幾張泛黃的照片,其中一張是年輕時的李三爺,穿著對襟褂子,手持嗩吶站在一群人中間。相框旁邊掛著個布包,露出幾根蘆葦桿。
灶火漸漸旺起來,李三爺往鐵鍋里舀了幾瓢水,又扔進去兩個紅薯。“第一課,“他背對著阿毛說,“知道嗩吶是什么嗎?“
阿毛想了想:“是……樂器?“
“屁!“李三爺猛一回頭,嚇得阿毛一哆嗦,“嗩吶是飯碗!是命!“他走到方桌前,拿起那個銅碗,“就像這個。“
老人用袖子擦了擦碗沿,陽光從窗縫漏進來,在銅碗上跳動著金色的光斑。“這是我師父傳給我的,比我的歲數還大。“他把碗遞到阿毛面前,“摸摸看。“
阿毛小心翼翼地接過銅碗。入手沉甸甸的,碗沿磨得發亮,內壁卻布滿細密的劃痕。碗底有個明顯的凹痕,周圍刻著四個小字,他辨認了半天才認出來:“戲……比……天……大?“
“認字?“李三爺有些意外。
“上過兩年學……“阿毛小聲說。
李三爺點點頭,接過銅碗走到灶臺前,舀了勺滾燙的紅薯稀飯進去。“邊吃邊聽我說。“他把碗塞給阿毛,“這碗上的坑,是1958年留下的。“
阿毛捧著熱乎乎的銅碗,香甜的紅薯味直往鼻子里鉆。他咽了口唾沫,卻不敢先動。
“吃啊!“李三爺瞪眼,“吃飽了才有力氣聽故事。“
阿毛這才低頭啜了一口。稀飯燙得他舌尖發麻,卻格外香甜。
“那年年景不好,“李三爺蹲在門檻上,摸出旱煙袋,“地里不長莊稼,人都餓紅了眼。我們'同樂班'七個人,從寶豐走到許昌,又走到漯河,三天沒吃上一口正經飯。“
老人的聲音變得低沉,煙霧模糊了他臉上的皺紋。“那天在臨潁縣,師父用最后五分錢買了碗高粱面糊,就盛在這個銅碗里。“
阿毛不知不覺放慢了吞咽的速度,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李三爺。
“師父把面糊分成七份,“李三爺用煙桿比劃著,“就這么一丁點,每人一口都不夠。可他說,'戲比天大,只要還有一口氣,就得把調門吹準嘍。'“
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響,映得老人側臉忽明忽暗。“第二天要演《穆桂英掛帥》,我們都餓得站不穩,師父就拿著這個碗……“
李三爺突然不說了,猛吸幾口煙。阿毛看見他的手在微微發抖。
“后來呢?“阿毛忍不住問。
“后來?“李三爺冷笑一聲,
阿毛低頭看著碗里的紅薯稀飯,突然覺得喉嚨發緊。
“碗底的坑就是那時候磕的。“李三爺用煙桿指了指,老人突然提高嗓門,“可當晚的《穆桂英掛帥》,我們吹得比任何時候都響亮!“
阿毛發現銅碗里的稀飯不知何時已經見底。他小心地用舌頭舔凈最后一粒米,突然嘗到一絲咸澀——不知什么時候,自己的眼淚掉進了碗里。
“哭什么!“李三爺厲聲道,“嗩吶匠的眼淚得往肚子里咽!“他一把奪過銅碗,從水缸里舀了瓢水,嘩啦啦地沖洗起來。
阿毛用袖子抹了把臉,卻看見李三爺轉身時也在用皺巴巴的手擦眼睛。
“看見沒?“老人把洗凈的銅碗倒扣在桌上,“'戲比天大',這是祖師爺傳下來的規矩。你以為學嗩吶就是吹幾個調調?錯了!學的是這個——“他重重地拍在碗底上,發出“鐺“的一聲響。
阿毛渾身一震,仿佛那聲音直接敲在了他心上。
“今天先教你換氣。“李三爺從墻上取下嗩吶,“看好了。“
老人深吸一口氣,腮幫子鼓得像塞了兩個雞蛋。嗩吶聲驟然響起,是一段歡快的《小開門》。阿毛驚訝地發現,李三爺的胸口明明沒有起伏,可聲音卻連綿不斷。
“這叫'循環換氣'。“李三爺放下嗩吶,從水缸里舀了碗水,“看著。“他把麥稈插進水里,開始吹氣。水泡一個接一個冒出,竟然沒有間斷。
阿毛看得目瞪口呆。
“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兩不耽誤。“李三爺把麥稈遞給他,“試試。“
阿毛接過麥稈,學著一吹,水花四濺,嗆得他直咳嗽。
“笨!“李三爺罵道,“再來!“
就這樣練了一上午,阿毛的腮幫子酸得像是被人揍了幾拳,額頭上的汗珠不斷滾落。可當他終于能連續吹出五個氣泡時,李三爺那張嚴肅的臉上第一次露出了一絲笑意。
“馬馬虎虎。“老人收起麥稈,“明天繼續。“
阿毛正要道謝,肚子卻突然咕嚕嚕叫了起來。他這才想起,除了那碗紅薯稀飯,自己一整天沒吃東西了。
李三爺瞥了他一眼,走到墻角,從瓦罐里摸出兩個黑面饅頭。“拿著。“
阿毛接過饅頭,發現竟然還是溫熱的。他狼吞虎咽地啃了起來,噎得直抻脖子。
“慢點!又沒人跟你搶!“李三爺倒了碗熱水給他,“吃完趕緊回家,省得你叔又來找麻煩。“
阿毛捧著碗,突然想起什么:“師父,那個王主任……后來怎么樣了?“
李三爺的動作頓了一下,眼神變得復雜。“就是現在王豆腐他爹。“他冷冷地說,“死了十年了。“
阿毛恍然大悟——原來麥場上的那場沖突,背后還有這樣的恩怨。
“滾吧。“李三爺擺擺手,“明天別遲到。“
阿毛鞠了一躬,轉身往外走。快到門口時,他突然聽見身后傳來一聲嘆息:“那碗帶沙子的飯……師父一口都沒吃,全分給我們了……“
阿毛站在門口,陽光照在他瘦小的身影上。他回頭看了眼桌上的銅碗,碗底“戲比天大“四個字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走出土屋,阿毛沒有直接回家。他繞到麥場邊的草垛旁,從懷里掏出早上藏在這里的凍白菜——那是他準備賠給生產隊的。但現在,他有了新的想法。
阿毛用凍白菜在泥地上劃拉著,歪歪扭扭地寫下剛認得的四個字:“戲比天大“。寫完后,他盯著看了好久,直到字跡在陽光下慢慢融化,滲入泥土。
遠處,歌舞廳的電子琴聲又響了起來,是一首歡快的流行歌曲。阿毛站起身,拍了拍褲子上的土,突然鼓起腮幫子,模仿著李三爺的樣子,對著天空“嗚哇“吹了一聲。
當然,沒有嗩吶,只吹出一口白氣。但阿毛覺得,心里有什么東西,已經悄悄生根發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