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方域算命能金榜題名這件事,徐云在旁邊沒有多嘴多舌,他覺得小侯同學的名氣比能力大的厲害。
“他算完了,接下來,給我也看看吧?”
董小宛搶先一步說話了。
“姑娘,不知道你想看什么?”
“我想看姻緣?”
董小宛的聲音非常低,同時吧眼光飄向了徐云。
“姑娘,你姻緣確實是有了,不過,這其中的過程會不順當,雖然你是滿心歡喜,但與你有同樣想法的人很多?”
宋獻策說罷,用手摸著他的短胡子笑。
“那我能心想事成嗎?”
“這個沒有問題,最終肯定是能夠成功的?”
董小宛總算是放下心了。
“我也要看看?”
邢沅紅著臉說了一句。
“姑娘,你也是想看姻緣?”
“嗯,我和她一樣?”
“唉,你的命是大富大貴的命,只不過是中間要經歷許多波折,最終,你也會安享富貴的,你覺得怎么樣?”
邢沅笑了,給了課金后看了看身邊的徐云。
“侯公子,我祝你金榜題名!”
徐云向侯方域道賀之后,帶著邢沅、董小宛、閻應元離開了。
“你與他們認識?”
宋獻策問站著不動的侯方域。
“你問這個做什么?”
“那個人一團和氣,看起來你似乎對他有怨恨?”
“多管閑事!”
侯方域一甩袖子也走了。
徐云在歸德府休息了兩天,這一天開始向鳳陽出發(fā)了。
歸德府距離鳳陽的路程最少需要兩日,一路上,大家說說笑笑,不知不覺中就來到了鳳陽的地界。
“侯爺,客棧我已經安排去看了,咱們在這里先歇息一下?”
“好吧!對了,你再派人去打聽、打聽,鳳陽新來的知縣到了沒有?”
“是,侯爺,我這就派人去?”
宋應星也是緊趕慢趕,一路風塵仆仆的到了鳳陽,他比徐云早到了幾天,是從福建汀州府推官任上升遷的。
在汀州府推官的時候,宋應星是個正八品的職位,現在,一下子成為了正七品的鳳陽知縣。
至于為什么會突然到鳳陽做知縣,宋應星從傳圣旨的太監(jiān)那里,問出了其中的原因。
這是因為大明侯在皇上面前的舉薦,可令宋應星奇怪的是,自己與那個大明侯根本就素不相識,他為什么要抬舉自己。
數日來,宋應星把鳳陽的大概情況了解了一下,真實的數據看起來不容樂觀。
“老爺,衙門口來人了,說是從京城來的錦衣衛(wèi)?”
“錦衣衛(wèi)?他們來做什么?”
“我問過了,說是有事情要見老爺?”
“好,請他們進來吧?”
很快,兩個錦衣衛(wèi)出現在了宋應星的面前。
“宋大人,我是大明侯的護衛(wèi),特意前來告知你一聲,侯爺馬上就到了鳳陽?”
“大明侯?來鳳陽有什么事嗎?”
宋應星有些想不明白。
“侯爺是特意來鳳陽的,具體是什么事情我們不清楚,你還是問侯爺自己吧?”
‘好,那他現在走到什么地方了?’
“估計應該到了鳳陽界?”
‘啊?已經到了鳳陽界,你們趕緊帶路,我去迎接一下?’
徐云正在歇息的時候,看見從道路的另一邊,來了許多人。
“侯爺,估計是鳳陽的官員來迎接你了?”
閻應元指著那些人說。
“他們是如何知道的?”
“侯爺,是我吩咐錦衣衛(wèi)去告訴他們的?”
“閻大哥,以后不要這樣做了,我明白你是好意,但我不喜歡這樣迎來送往的俗禮?”
“是,侯爺,我記住了。”
徐云與宋應星終于見面了。
“下官鳳陽知縣宋應星,拜見大明侯?”
“宋大人,你不必多禮?”
“侯爺,你遠道而來,我失禮之處請多多見諒?”
“宋大人,你客氣了,應該是我打擾你們了,請你們見諒才對?”
“侯爺,我在衙門準備接風宴,請侯爺賞光?”
“好,宋大人,那我就不客氣了!”
閻應元將錦衣衛(wèi)安排在了客棧,剩下的人跟隨著徐云,一起去了鳳陽縣衙。
“宋大人,這鳳陽怎么看起來破破爛爛的?”
“侯爺,這是崇禎8年,反賊攻陷鳳陽后燒殺劫掠造成的,雖然過去好幾年,可一直沒有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宋應星說的是真實情況。
“唉,多事之秋,你的事務又增加了好多?”
“侯爺,我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宋大人,你說吧,沒有什么當講不當講的?”
“侯爺,我到鳳陽上任,是你在皇上面前舉薦的嗎?”
宋應星想解開自己心里的謎團。
“你是從什么地方聽來的?”
“侯爺,實不相瞞,是傳圣旨的太監(jiān)說的?”
“加強日常,那我就實話實說了,不錯,我確實是在皇上面前提到了你,不過,鳳陽”知縣這個位置,也不算是連升三級吧?”
“侯爺,我們素味平生,不知道侯爺為什么要舉薦我吶?”
“天工開物,宋大人,你是不是寫過一本書叫《天工開物》?”
“是啊?怎么了?”
“宋大人,我對這本書念念不忘,不過,可惜的是至今也沒有見到過這本書的樣子,據說,書中包含了農業(yè)、工業(yè)等許多好東西?”
“哦,原來是這樣啊,侯爺,那我可是受之有愧了,說實在的,書中所記載的東西,也就是平平常常的事務?”
“宋,你現在有這本書嗎?”
“有啊?侯爺,你要是喜歡的話,我送你一套?”
“那好,宋大人,我真的是期盼已久,這下可謂是夢想成真了。”
“侯爺,你對這本書感興趣?”
“是的,宋大人,解決眼下的鳳陽問題,就需要依靠你的這本書,說大一些,就是大明的兄弟問題,你的書也是可以解決的?”
徐云的話,林宋應星大吃一驚。
“侯爺,這可開不得玩笑,我僅僅是寫了一部書,可沒有這么大的能耐?”
“不、不、不,宋大人,你是當局者迷,我是旁觀者清?”
徐云說的是真話。
“侯爺,你太高估這本書的內容了,不要說是大明的問題,就是鳳陽的問題,我也不知道如何解決?”
“宋大人,鳳陽的問題你說一說有什么?”
“侯爺,鳳陽眼下的問題很多,最主要的是第一沒有人,所有的人口統(tǒng)計出來,還不足兩萬人?”
“嗯,這算是一個問題,那第二個問題是什么?”
“侯爺,鳳陽的耕地有200萬畝,沒有人耕地是第二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