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單方四兩撥千斤,中藥配伍效更強

很多人在日常養生及治病的過程中,喜歡用中藥單方,認為“單方氣死名醫”。誠然,有不少單方可以四兩撥千斤,對某些疾病有著顯著的療效。但是,僅用一味藥,藥效往往有局限性,難以兼顧疾病的方方面面。這時候,中藥配伍的妙處就呈現出來了。

中藥配伍妙處多

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藥物的不同特點,有選擇地將兩味及以上藥物搭配在一起,成為固定的組合,這就是配伍。經過配伍的中成藥能夠全面發揮藥物性能,增強藥物療效,抑制或消除藥物的毒副作用,擴大治療范圍,適應復雜病情。

中藥配伍有七情

中成藥配伍的基本內容是“七情”。在大約兩千年前的漢朝,中國歷史上最早成體系的中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成書。

《神農本草經》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中國最早成體系的中藥學著作。

單行(也叫“獨行”)

單行,就是單用一味藥來治療某種病情單一的疾病。對于病情比較單純的病證,往往選擇一種針對性較強的藥物即可達到治療目的,比如獨一味膠囊、斷血流片等。

相須

相須,是指功能類似的藥物配合使用之后可以起到協同作用。比如二至丸,僅用女貞子、墨旱蓮兩味藥。其中女貞子甘苦而涼,善滋補肝腎之陰;墨旱蓮甘酸而寒,既可補養肝腎之陰,又可涼血止血。二藥性質平和而略偏寒涼,補養肝腎而不滋膩,且中醫學理論中,陽以陰為根,故二藥合在一起成平補肝腎之劑,有補益肝腎、滋陰養血的作用,廣泛用于肝腎陰虛造成的眩暈耳鳴、咽干鼻燥、腰膝酸軟、更年期綜合征等。

相使

相使,就是用一味藥物作為主藥,再搭配其他藥物放大、增強主藥的效果,比如玉屏風口服液。方中黃芪補氣升陽、固表止汗,是為君藥;白術健脾益氣、止汗,與黃芪合用,可增強黃芪固表止汗之功;防風走肌表而散風邪,可輔助黃芪增強祛散風邪之力。諸藥配合成方,固表不留邪,祛邪不傷正,可以增強對肺脾氣虛、肌表不固、自汗不止、氣虛感冒的療效。

相惡

相惡,即兩種藥物合用時,一種藥物與另一藥物相互作用而致原有藥物功效降低,甚至喪失藥效。如人參惡萊菔子,因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

相反

相反,即兩種藥物合用能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如“十八反”中的若干藥物。

目前認為,金代張子和《儒門事親》中的“十八反”歌是較早用“十八反”之名概括相反藥物的記載。歌云:“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蔞貝蘞芨攻烏,藻戟遂芫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其含義是:烏頭(包括川烏、草烏、附子)反半夏、瓜蔞、貝母(川貝母、浙貝母)、白蘞、白及;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藜蘆反人參、丹參、沙參(南沙參、北沙參)、苦參、玄參、細辛、芍藥(白芍、赤芍)。在明代初期,醫家劉純《醫經小學》中記有“十九畏”歌一首,歌云:

硫黃原是火之精,樸硝一見便相爭。

水銀莫與砒相見,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

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合京三棱。

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又忌五靈脂。

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逆順,炮爁炙煿要精微。

相惡和相反都是不良的配伍方式,因此在中成藥實際運用當中,要根據具體情況,避免出現這些現象。

相畏、相殺

相畏,即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相殺,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

相畏、相殺實際上是就藥物的相互作用而言的,是同一配伍關系的兩種提法。例如,復方鮮竹瀝液當中用到了生半夏和生姜。生半夏對于燥濕化痰有著非常好的作用,但是有小毒,長期服用可能會引起身體不適,在配伍中加入生姜,生半夏的毒性會被生姜消除,被稱為生半夏畏生姜;反過來說,生姜抑制了生半夏的毒性,稱為生姜殺生半夏。

中成藥通過配伍增強藥力、減輕毒性

總而言之,中成藥作為反復驗證過的有效方劑,或者使用功用相近的藥物配伍增強治療作用,或者利用幾種藥物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協同作用增強治療作用。比如,麻黃和桂枝相配,通過開腠和解肌協同,相比單用麻黃或者桂枝,發汗力明顯增強。通過配伍可以控制藥物發揮功用的方向,從而降低臨床運用方藥的隨意性。同時,運用配伍還可以有效控制藥物的毒副作用。合理的中藥配伍可以達到增強藥物療效、減輕藥物毒副作用的目的,為人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丰县| 平乐县| 衡阳县| 勃利县| 玉树县| 化德县| 怀安县| 津南区| 福泉市| 磴口县| 临海市| 策勒县| 方正县| 莒南县| 阿坝县| 静宁县| 晋州市| 搜索| 黑山县| 容城县| 类乌齐县| 聂荣县| 蒲江县| 鹰潭市| 云阳县| 长葛市| 丽江市| 永仁县| 昭觉县| 庆阳市| 象山县| 安泽县| 甘孜| 宁陕县| 论坛| 九江县| 贞丰县| 嘉峪关市| 虎林市| 金溪县| 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