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某一時期內對各利益相關者應該承擔的經濟、法律、倫理和慈善責任等,在進行社會資源再分配、緩和社會矛盾以及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Carroll,1979)。截至目前,中國已經發布的社會責任規范和指導意見主要有:《中國紡織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2005)、《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2006)、《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2008)、《中國工業企業及工業協會社會責任指南》(2008)、《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指南》(2015)、《社會責任指南》(2015)等。這些文件的發布充分反映了中國政府和行業協會等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和關注。然而,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2017)》指出,中國企業300強的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平均得分僅為37.4分,同比提高2.4分,仍處于起步階段。王琦和吳沖(2013)認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大大降低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積極性和動力,導致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現狀并不理想,進而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對構建和諧社會產生不可忽視的消極影響。因此,厘清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的影響,對于引導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現有文獻大多基于完全理性假設就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的影響進行分析,尚未得到統一結論。Griffin和Mahon(1997)通過對51篇相關文獻進行統計分析發現,發現企業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存在正相關關系的論文有33篇,認為兩者呈負相關關系的論文有20篇,結論不明確的論文9篇(其中部分文獻同時得到正相關和負相關、正相關和不相關等不一致的結論,所以三種結論的文章總數超過51篇)。此后的文獻也沒有得到一致的研究結論。有的學者研究表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將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從而降低經營績效(Brammer,2006;楊皖蘇、楊善林,2016)。而有的學者認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可以提高企業聲譽和品牌價值,進而增加經營績效(Backhaus,et al.,2002;Lubin and Esty,2010;何玉等,2017)。一些學者則表示企業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之間并沒有關系(McWilliams and Siegel,2001;陳玉清、馬麗麗,2005)。

然而,行為經濟學的研究表明人并非完全理性且具有社會偏好,可能做出與完全理性時不同的行為決策,進而導致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過程中表現出不同的行為特征。社會責任實踐中政企互惠、缺失、偽善和工具性社會責任等現象普遍存在,但沒有引起學者們的重視與關注。相關文獻主要停留在現象描述和問題提出等層面,缺乏全面系統的研究,并未深入討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過程中所涉及的博弈問題和決策過程,僅將其視作“黑箱”。因此,本書基于行為經濟學的視角,試圖回答以下問題:企業為何在社會責任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不同的行為特征?決策依據是什么?不同企業社會責任行為的影響效應如何?

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企業社會責任具有強外部性,且社會責任實踐活動中普遍存在的缺失、偽善和工具性社會責任等行為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亟須政府發揮干預引導的職能(黎文靖,2012)。政治關聯作為政府干預市場活動的重要途徑之一,可以搭起政府與企業溝通的橋梁,更好地規范企業行為(杜興強等,2009),同時也可以作為一種尋租手段,使政治關聯企業面臨更小的潛在政治風險(尤其是被相關征管部門稽查的風險),為企業不負責任行為提供庇護(李增福等,2016)。由此看來,政治關聯可能作為一種干預或尋租手段影響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但影響作用具有不確定性。為此,有必要在探討不同企業社會責任行為的決策依據和影響效應的基礎上,進一步厘清政治關聯對不同企業社會責任行為的影響作用,以便政府合理有效地運用政治關聯的方式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綜上,本書首先基于互惠性偏好假設,探討企業與政府關于社會責任履行的互惠機制;其次,基于公平偏好假設,深入考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過程中缺失和偽善行為的決策依據及其影響效應;再次,從企業動機出發,討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的影響及其動機和傳導路徑,考察是否存在工具性社會責任現象;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拓展研究政治關聯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過程中缺失、偽善和工具性社會責任行為的影響作用。這一系列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業社會責任行為及其影響效應,揭示企業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之間的“黑箱”,明確政治關聯在不同企業社會責任問題上發揮的影響作用,為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供理論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忠市| 京山县| 富川| 鹿泉市| 崇左市| 曲周县| 乐山市| 灌云县| 泽库县| 大石桥市| 聂荣县| 沿河| 新沂市| 冷水江市| 皮山县| 容城县| 柳河县| 新竹市| 斗六市| 祁阳县| 叙永县| 独山县| 兴仁县| 盐亭县| 会理县| 湄潭县| 咸阳市| 阿克苏市| 华宁县| 沂源县| 垦利县| 板桥市| 松溪县| 林甸县| 清河县| 通渭县| 资阳市| 康定县| 舒兰市| 洛隆县| 浮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