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化與資本積累理論:基于壟斷資本學派的研究
- 張雪琴
- 557字
- 2025-04-07 16:45:27
二 研究意義
首先,壟斷資本學派是非常重要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流派,對美國激進政治經濟學產生過重大影響。[5]經濟剩余是該學派構建壟斷資本理論的核心概念。2012年,《壟斷資本:論美國的經濟和社會秩序》中缺失的一章《一些理論啟示》以及壟斷資本學派的創立者保羅·巴蘭(Paul A.Baran)和保羅·斯威齊(Paul M.Sweezy)在1964年2~3月的通信,由壟斷資本學派的繼承者約翰·貝拉米·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整理編輯并刊載于7~8月期的《每月評論》上。該文是巴蘭逝世前對經濟剩余的最后闡釋,有助于學界全面系統地認識壟斷資本學派經濟剩余的概念,尤其是重新考察該學派關于經濟剩余與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之間的關系,同時也為進一步豐富和完善該學派的金融化與資本積累理論奠定了基礎。
其次,壟斷資本學派早在《壟斷資本》一書完稿之際就已經提出需要將金融整合進壟斷資本理論。壟斷資本學派的兩代學者在長達30多年的時間里,在系統性考察金融化歷史的具體展開過程的基礎上,逐步確認了金融化現象、分析了生產與金融的辯證關系并且提出了壟斷金融資本的概念。這一方面有助于對壟斷資本學派的貢獻給予適當評價,另一方面有助于金融化與資本積累理論的進一步綜合,推動經濟學理論的發展。
總之,無論是在經濟理論研究上,還是在對當代資本主義的理解上,對壟斷資本學派金融化與資本積累理論進行系統性考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