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時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主持完成的又一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百村調查叢書·銀達村”的成果《文化新村》付梓了,這也是我們課題組向國家獻上的一份生日禮物。

國情調研在我從事社會科學研究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2001年初我到甘肅省社會科學院任副院長那時起,便與國情調查結下了不解之緣。

之后,在課題實施過程中,通過多次參加總課題組的工作會、協調會、研討會、發布會,我有幸結識了中國社會科學界丁偉志、陸學藝、鄭杭生、何秉孟、黃浩濤、李培林、水延凱、謝壽光等社會學家和國情調研領域的大師,通過面對面聆聽教誨,點對點接受問詢,手把手授業解惑,加上國內同行前輩的經驗分享和啟發,以及高強度的培訓研討、高密度的交流互鑒,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我的社會學專業知識,而且拓展了國情調查的視角。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06年10月,我主持的“永昌縣經濟社會追蹤調查”成果《傳統農業縣的變遷》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被列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并在2009年5月榮獲甘肅省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第一次主持完成的國情調查成果得到學術界的肯定和認可,進一步增強了我致力于國情調查的信心。此后,由我主持完成的第二項“中國百縣市經濟社會追蹤調查”子課題“靜寧縣經濟社會追蹤調查”的最終成果《反貧困之路》于2009年1月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并于2011年12月榮獲甘肅省第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我主持的兩項國情調查課題得以高質量完成,在總課題組諸位專家前輩的鼓勵鞭策下我從事國情調查的信心和能力進一步提升。我深切體悟道:是百縣市追蹤調查這種以“項目帶人”的方式培養了我,是國情調查這一“高端平臺”成就了我。感謝有你——國情調查!

“中國百村調查叢書·銀達村”之《文化新村》是我向中國百村調查項目總主持人、叢書總編輯委員會主編陸學藝先生交上的一份答卷。由于承擔百縣市追蹤調查項目的緣故,我與中國農村社會學研究會理事長、著名社會學家、農村問題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陸學藝先生熟識。在2012年6月應邀參加百村調查(溫州)協調會議期間,當得知我有意參與百村項目時,陸老師高度贊許。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已主持了兩個縣的追蹤調查,總體完成得不錯。但縣域在中國社會屬于‘中觀層面’,要更全面深刻地摸清中國農村的真實情況,還必須從‘微觀視角’實地進行村落研究,這也就是20世紀30年代費孝通先生開展‘江村調查’的意義和價值所在,希望你加入‘中國百村調查’的隊伍中來。”陸老師還親切地囑咐我:“中國東部、中部、西部經濟差距比較明顯,而西部地區較之經濟而言社會建設方面的差距更大,是一條‘短腿’,尤其在農村社會問題方面的研究相對薄弱,西部地區社會學研究亟待加強。從長遠發展和國際國內的實踐觀察,社會建設就是要建設社會現代化。你作為省社科院的負責領導,應當重視并帶頭抓好社會學學科建設,力爭盡早補上這塊短板,為當地社會建設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他隨即將當年3月出版的新著《社會建設論》贈予我。陸老師的贊許和囑托,再一次給了我繼續國情調查的信心和力量。在我與陸學藝先生相識交往的10年里,多次領受先生的教誨,先生藝精德馨、誨人不倦的高尚品德,是我學術道路上的一盞指路明燈,時時照亮我前行的方向。斯人已逝,音容猶在。在此,謹以“中國百村調查從書·銀達卷”之《文化新村》作為答卷,告慰陸先生在天之靈!

“中國百村調查叢書·銀達村”之《文化新村》還是一份遲交的作業。溫州會議后,我即抓緊與相關地方政府聯系對接,緊鑼密鼓地開始選點。在2012年8月,我赴河西開展理論宣講后,到酒泉與市政府銜接甘肅省社科院酒泉分院成立事宜過程中,提出在酒泉選一個有代表性的村開展國情調查的想法,得到了時任酒泉市政府副市長柴紹豪先生和市政府副秘書長兼地方史志辦公室主任孫占鰲先生的高度贊同,并答應在調研經費等方面提供支持。經反復討論,最終選擇了具有濃郁鄉村文化氣息的酒泉市肅州區銀達村作為調研對象。酒泉市銀達村是遠近聞名的“文化村”。20世紀50年代,銀達村掀起了學習文化的熱潮,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評價并親自寫了按語。幾年前,我曾到該村參觀考察,印象很深。為了確保百村調查精確選點,8月16日在孫占鰲副秘書長的陪同下,我以“國情研究者”的身份再訪銀達村。銀達村猶如一顆鑲嵌在隴原大地上的鄉村文化明珠,60多年來,在毛澤東同志光輝按語的指引下,在歷屆村委會和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鄉村文化事業生機勃勃、歷久彌新,走出了一條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發展之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重要的研究價值。銀達村項目報批立項非常順利,總課題組更是給予高度關注。

就在項目準備就緒,即將正式實施的時候,2013年5月我受命擔任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由于工作崗位的調整,課題研究只得暫時擱置,但課題任務及陸學藝老師的殷切期望我始終銘記在心。在新崗位各項工作基本理順后,我便積極統籌協調,依托甘肅省農科院農業經濟與農村發展創新工程團隊和甘肅省社科院專業研究力量,組建了新的課題組,以發揮兩院各自專業優勢,于2017年完成實地調查工作,2018年完成調研文稿。雖然百村調查作為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的姊妹篇,在調研方針、成果定位、調查方法等方面有許多相近之處,但由于研究視角不同,研究方法自然迥異。比如百村調查要求內容更具體、更細致,對調查精準性、精細性的要求更高,加之行政村統計資料、檔案文獻資料、文化歷史資料保存較少且不系統,資料收集相當困難,只采取田野調查、個案訪談等方法獲取資料,與百縣市調查相比,調查有一定的難度。好在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得到了百村經濟社會調查總課題組相關領導和專家多次悉心指導,王春光博士、高鴿老師耐心協調、跟進督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謝壽光社長及出版人團隊更是持續鼎力相助,經過課題組的不懈努力,終于在2019年完成了這份“遲交的作業”,對此,我總是心懷歉疚!

中國百村調查叢書·銀達村圍繞銀達村文化活動發展的歷史軌跡、階段性變遷、現實情況以及未來發展方向這條主線展開,以經濟社會和文化協調發展為視角,通過調研所得的第一手鮮活資料,全面揭示銀達村文化發展的經驗和成就,為新時代鄉村振興過程中文化發展提供思路和對策。希望本書成為各級黨政機構、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了解甘肅省酒泉市銀達村鄉村文化建設的有益讀物,成為研究西部農村經濟社會與鄉村文化協調發展、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參考書。

盡管我們力圖在鄉村文化發展理論、研究方法和評價實踐上做一些創新嘗試,為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理論探索和實踐對策,但由于數據資料獲取方面的局限,加之受研究者能力水平的制約,研究工作仍不夠深入細致,許多方面還不盡如人意,紕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魏勝文

二○一九年八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碌曲县| 化德县| 鹿邑县| 新余市| 龙泉市| 盘山县| 平泉县| 察哈| 囊谦县| 银川市| 滁州市| 德安县| 枣庄市| 安阳县| 邯郸县| 昌吉市| 黔江区| 孝昌县| 健康| 白银市| 新田县| 聊城市| 大冶市| 盘锦市| 布拖县| 河池市| 来安县| 扶绥县| 乃东县| 西华县| 甘德县| 湖州市| 芒康县| 大港区| 镇赉县| 射洪县| 河西区| 抚顺市| 普宁市| 文山县| 驻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