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經濟及其商業模式
- 陳運娟 堯軍文 徐志 董曉松 羅浩
- 907字
- 2025-04-07 17:08:25
前言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以及信息通信技術等現代數字技術日新月異、交錯縱橫;人類的消費思維與方式、商業智慧與情感、社交理念與規范等現代文明與日俱進、燦爛輝煌。此時,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共享經濟”漸漸地進入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并開始深刻地改變人類社會的傳統經濟形態。
“共享經濟”起源于1978年美國有名的經濟學者馬科斯·費爾遜和瓊·斯潘思提出的“協同消費”概念,而后其逐漸演變為“共享經濟”并被解鎖、運用于經濟創造。共享經濟是在“分享”這一行為的基礎上逐漸與其他消費行為融合、打磨出來的,通過協作、使用、分享而非擁有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冗余資源組織生產和消費。2010年,美國《時代》雜志把“共享經濟”列為未來影響世界的十大理念之一。
共享經濟以“產能過剩+共享平臺+人人參與”的全新模式,顛覆了傳統的經濟模式。本質上,不同于傳統的獨享經濟,共享經濟下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消費者能夠僅以臨時購買使用權的形式享受產品與服務;消費行為上,消費者的共享和綠色可持續理念愈來愈強烈,環保、節約的思維支配著每一次的交易行為;商業與盈利模式上,共享經濟潛入了交通、空間、金融、家政、專業服務等多個領域,以P2P(個人對個人)方式,以共享平臺為載體打破傳統商業限制,充分聯系閑置資源的個體,從而做到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共享模式下,人們的工作、創業和經濟發展的方式都因此而發生了改變。
共享經濟的發展已經是不可阻擋的時代趨勢,很多共享經濟企業的誕生與發展都在以實力證明著共享時代的到來。2008年,房屋共享服務企業Airbnb成立,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該網站注冊的房源數量超過了2.6億套,估值為310億美元;2009年,汽車共享服務企業Uber成立,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已經覆蓋了70多個國家的400多個城市,估值為720億美元;2012年,汽車共享服務企業滴滴打車成立,據報道2018年上半年滴滴出行跨國登陸墨西哥,估值為560億美元……可見,共享經濟的未來可期。目前,國內外越來越多的新興企業和傳統企業都開始主動順應共享經濟這個趨勢、創新自己的模式,而本書就將為大家揭開共享經濟的時代篇章。
本書是江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江西省共享經濟商業模式與消費采納問題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