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數值模擬
假定L=45,N=65,W(20)=1,g=0.05。根據以上模型計算,個人一生的收入和消費見圖1-1,個人一生的資產見圖1-2。

圖1-1

圖1-2
圖1-1和圖1-2中C0、A0是假定消費者能夠預料未來收入的增長、無流動性約束條件下個人一生的消費和資產;C1、A1是假定消費者能夠預料未來收入增長、有流動性約束條件下個人一生的消費和資產;C2、A2是假定消費者不能夠預料未來收入的增長條件下個人一生的消費和資產。
給定不同的收入增長率,我們算出全社會的儲蓄率(見表1-1)。
表1-1 全社會儲蓄率

S0是假定消費者能夠預料未來收入的增長、無流動性約束下全社會的儲蓄率。它們在收入增長率超過2%以后隨收入增長率的上升而下降;在收入增長率超過4%以后為負值。這與本章開頭所引用的Modigliani的論斷正好相反。
S1是假定消費者能夠預料未來收入的增長、有流動性約束下全社會的儲蓄率。它們在收入增長率超過4%以后大體不變。Modigliani所說的“儲蓄率隨著收入增長率的提高而提高”沒有被證實。
S2是假定消費者不能預料未來收入的增長、消費者以當時的收入水平預期未來的收入水平,并且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不斷地以新的預期代替原來的預期條件下全社會的儲蓄率。它們隨著收入增長率的提高而提高,Modigliani的論斷得到證實。
總而言之,在基本的生命周期模型中,“儲蓄率隨收入增長率的提高而提高”這一命題是否成立,取決于消費者對未來收入的預期方式。如果消費者能夠預料未來收入的增長,則此命題不能成立。如果消費者不能預期未來收入的增長,而是以當時的收入水平預期未來的收入水平,并且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不斷地以新的預期代替原來的預期,則此命題成立。
以上結論是在基本的生命周期模型的框架內得到的。如果跳出這一框架,比如說,如果利率為正,并且消費和儲蓄受利率的影響,情況又將如何?本章不再詳細論述此問題,這里只將結論寫出。在新的條件下,我們的結論是:(1)如果消費者沒有預料到未來收入的增長,那么,穩定狀態下全社會儲蓄率將隨收入增長率的提高而提高。(2)如果消費者預料到未來收入的增長,那么,穩定狀態下全社會儲蓄率一般不隨收入增長率的提高而提高。只有當利率隨收入增長率提高而提高,并且消費者對利率較敏感(利率上升,消費者顯著降低目前消費,提高未來消費)時,穩定狀態下全社會儲蓄率才隨收入增長率的提高而提高。第(2)點的后半部分看來缺乏現實性。因為許多經驗研究并沒有發現消費對利率有較大敏感性。
[1] 本章載于《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8年第3期。
[2] Modigliani:《關于穩定政策的爭論》中譯本第105頁,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