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總序
- 英國童話的倫理教誨功能研究(文瀾學術文庫)
- 李綱
- 774字
- 2025-03-31 16:50:34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建院雖然只有十余年,但院內新聞系、中文系和藝術系所轄學科專業都是學校前身中原大學1948年建校之初就開辦的,后因院系調整中斷,但從首任校長范文瀾先生出版《文心雕龍講疏》開始其學者生涯,到當代學者古遠清教授影響遍及海內外的臺港文學研究,本校人文學科的研究可謂薪火相傳、積淀豐贍。
1997年,學校重新開辦新聞學專業,創建新聞系,相關學科專業建設開始步入新的發展階段。2004年,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組建。近年來,在學校建設“高水平、有特色的人文社科類研究型大學”的發展目標的指引下,中文系和藝術系相繼在2007年和2008年成立,人文學科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
為了檢閱本院各學科研究工作的實績,進一步推動研究的深入和學科的發展,我們將繼續編輯出版本院教師系列學術論著“文瀾學術文庫”叢書。
叢書以“文瀾”命名,一是表達我們對老校長范文瀾先生的景仰和懷念,二是希望以范文瀾先生的道德文章、治學精神為楷模自律自勉。
范文瀾先生曾在書齋懸掛一副對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這種做學問的自律精神在今天更顯得寶貴和具有現實意義。《文心雕龍講疏》是范文瀾先生而立之年根據在南開大學的講稿整理完成的第一部學術著作,國學大師梁啟超為之作序:“展卷誦讀,知其征證詳核,考據精審,于訓詁義理,皆多所發明,薈萃通人之說而折衷之,使義無不明,句無不達。是非特嘉惠于今世學子,而實大有勛勞于舍人也。”學術研究之意義與價值,貴在傳承文明、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推陳出新。范文瀾先生之《文心雕龍講疏》后又經多次修訂,改名《文心雕龍注》以傳世,作者有著嚴謹的學風、精益求精的精神,實為吾輩楷模。正因如此,其著作乃成為《文心雕龍》研究史上集舊注之大成、開新世紀之先河的里程碑式的巨著。
先賢已逝,風范長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是為序。
胡德才
2015年7月6日于武漢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