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論功
- 紅樓:從太湖水寨開始挽天傾
- 一紙黃原
- 2473字
- 2025-04-22 00:01:00
第二日一早。
得到了良好休息的劉宸出現在護衛們面前。
“大人昨夜似乎沒有回來,看上去精神卻不錯,是去哪邊歇息了?”周喆問道。
劉宸趕緊收起蕩漾的笑容,“本官昨夜與胡大人秉燭夜談,商議國事,現在累的腰酸背痛,哪里精神不錯了?”
周喆連忙告罪:“是小人失言,大人操勞國事,實在辛苦。不知今日是否推遲行程?”
“不必了,按照原定計劃出發。”
隨后劉宸又在院中演練一番。
似乎每次釋放掉積壓的純陽之氣后,他的氣力和精神都會變得更加飽滿圓潤。
此時手中大槍揮舞起來,威力更盛從前,讓一旁看著的郭家兄弟都咋舌不已,皆嘆大人勇武、天賦異稟。
巳時。
鳳姐等人也終于收拾妥當。
見到鳳姐的第一眼,劉宸只感覺她身上似乎散發著以前從未有過的光芒。
神采飛揚間還給劉宸拋了一個眼神過來,似是嗔怪,又似挑逗。
這婦人果然就是不同。
眾人直接坐馬車到達停船的地方,將鳳姐船上的東西搬到劉宸船上后,兩條船依次出發。
劉宸的福船作為主船,另外一條船留了船工和幾名護衛用作警戒。
大船出發。
劉宸的住處從三樓調整到二樓,現在三樓都留給姑娘們住。
薛寶釵其實這兩天一直想和劉宸說話來著,只是見劉宸一直在忙,也不便過多打擾。
現在船上突然多出來鳳姐和迎春兩人,她心里有些不大自在,本來兩人的旅程多出些人來。
而且昨晚她一時沒睡著,似乎從東院聽到些聲音。
雖然沒見過,但她在大宅待久了,對這些聲音自然是了解的。
只是不知道究竟是誰,難道是宸哥兒與鳳姐?或者宸哥兒與迎春?
想來能在縣衙東院興風作浪的除了宸哥兒也沒有別人,總是兩者中的一個。
心中不知是失落,還是對了解到劉宸是一個風流浪子的事感到失望。
大船路過濟寧府,一路非常順暢。
后幾日夜里,薛寶釵用心留意下,終于發現了些蛛絲馬跡。
竟然真是璉二嫂子和劉宸,她怎么能這樣?
不過想到她從母親那聽來的,賈璉似乎因與外面青樓妓女有染,鳳姐不讓他進屋。
對這種情況似乎也就能理解一二。
大家族里,這種事司空見慣。
船隊行的很快,不多日就經過宿遷、淮安,直指揚州。
就在大船還在運河上行進時,濟寧嘉祥縣叛亂的奏折已經入京,放到了景安帝的案前。
首先到的是劉宸通過錦衣軍渠道遞送的密折,其次是嘉祥縣縣令胡光壽的奏折和山東都指揮使王可昌的請罪折。
景安帝在看了劉宸的密折后大為震怒,一個縣的小小糧商就敢和山匪合作裹挾流民攻擊縣衙,以抬高糧價牟取私利。很難想象全國還有多少這種糧商,真是該殺!
還好在劉宸臨行前將尚方寶劍賜予他,不然這次事情還難說的很。
對于劉宸在濟寧的所作所為,景安帝還是非常滿意的,雖然用了尚方寶劍會直接暴露,不利于揚州暗中查案,但能夠將動亂消弭于無形,間接避免糜爛山東的局勢,可以說是又立大功。
按照之前首輔的意見,此次大功,當可封爵。
景安帝將內閣眾人招至御書房,對于幾份奏折進行了奏對問答。
一番討論后,對于劉宸、胡光壽、王可昌三人的功與過下了定論。
首先劉宸,首功毫無異議,不費一兵一卒平定叛亂,安定人心,查明陰私,鏟除惡商,這些足夠比得上攻城略地之功,可封爵。
只是此時劉宸正在南下途中,所以暫不進行封賞,只對留在京中的黛玉進行一番恩賞。
其次胡光壽,身先士卒守衛嘉祥縣城,雖然未能守住城墻,但身受重傷依然堅守縣衙不失,而且在重傷稍緩后立刻恢復公務,努力維持城中秩序和安排流民返鄉歸農,也是大功一件。
胡光壽,字明遠,是景安三年的二甲進士,當年的座師正是溫士壬,因此此次胡光壽立大功,溫士壬想要將他直接調入京城,升任吏部考功司郎中。
只不過這個提議被內閣次輔吳宗達以資歷不足為由否決。
兩人一番唇槍舌劍后,胡光壽最終官升五級,任濟寧知府,負責此次濟寧賑災事宜。
原濟寧知府賑災剿匪不利,導致府內流民四起,當即罷免,押解回京。
最后是王可昌。雖然在此次濟寧叛亂中作為支援方,來的還算及時,可以說無功無過。
但嘉祥縣王家父子是其表哥表侄,有包庇之嫌。
當即罷免王可昌山東都指揮使之職,回京后再行安排。
新任山東都指揮使卻是與劉宸認識的,正是保齡侯史鼐。
一番人事調動,濟寧叛亂的影響被降至最低。
不過此時一條劉宸手中拿著御賜尚方寶劍的消息卻被有心人傳播開來。
消息竟先劉宸一步到達揚州。
揚州醉仙樓頂樓的天字號包間。
揚州八大鹽商的家主圍坐一堂。
張家是八大鹽商之首,家主張春坐在首位。
從左往右依次坐著盧家、黃家、馬家、程家、白家、汪家、鮑家的家主。
張春首先開口道:“都聽說了吧,京城的劉宸劉大人攜帶尚方寶劍回揚州祭拜林如海。”
盧家家主盧邵褚嚴肅地說道:“醉翁之意不在酒,這邊新任巡鹽御史剛死在任上,那邊京城就派人來祭拜前巡鹽御史林如海,還給了尚方寶劍,意思不言而明。”
白家白頌平笑著說,“何必如臨大敵的模樣,那錦衣軍指揮使駱養性已經來揚州多日了,可曾查出些什么?劉宸一個黃口小兒罷了,即便有尚方寶劍,難道還能無故斬殺我們這些良民良商嗎?我們不要自亂陣腳。”
這話說的眾人紛紛點頭。
張春再次說道:“話是這么說不錯,但劉宸此人我比各位了解更多,他家出身太湖,說是太湖漁民,實際是太湖水寨少寨主,太湖水寨今年來發展勢頭極猛,實力不容小覷。
而且劉宸本人,在京城掌五城兵馬司,行事狠辣果斷,連殿下也在他手里吃了虧。說這些不是讓我們驚慌,而是要提前商討一下對付劉宸的章程出來。”
馬家是馬景福、馬景祿兩兄弟,他們素來爭勇斗狠,此時大咧咧地道:“張爺不必擔憂,我們糾集一幫兄弟,直接在他們來揚州之前就了結了他們!”
張春卻搖搖頭,“怕是來不及了,據可靠消息,太湖水寨已經安排人去接了,可能這一兩日就會匯合,到那時只能強攻,若一時拿不下就與造反無異,到時全族抄斬,豈不悔之晚矣。”
馬家兄弟不說話了,黃家黃志篤此時開口,“張爺,我等唯您馬首是瞻,您說個法子,我們一定遵從。”
張春點點頭,眼神也流露出一絲狠厲,“先文后武,先禮后兵。”
眾人聞言都若有所思,隨后又開始了密談。
當然這些劉宸也能猜到,他在濟寧府用了尚方寶劍后,揚州的鹽商定然就已經知道自己拿著尚方寶劍的事。
到揚州后肯定會對付自己。
不過既然已經打草驚蛇,劉宸也就不再隱瞞自己的實力。
放快船先一步回太湖報信,讓太湖水寨的戰船來揚州的前一站高郵碼頭接應自己。
此時,太湖水寨的船已經與劉宸的福船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