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授官的真正原因
- 紅樓:從太湖水寨開始挽天傾
- 一紙黃原
- 2432字
- 2025-04-04 12:00:00
劉宸得天子特旨授官的消息,幾乎瞬間就在寧榮二府傳開。
賈府從上到下都震驚不已,十五歲的錦衣軍千戶!
他們萬沒想到,自己推波助瀾傳播的救火名聲,能讓宸哥兒直接一步登天,成為錦衣軍千戶官,還領了五城兵馬司的實職。
劉宸領了圣旨之后,在房里回想今日在乾清宮暖閣內的對答,覺得自己授官絕不是因為救火。
而是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
尤其戴公公后來專門和他強調了擊殺賈珍以及不讓秦可卿再露面。
他授官肯定就與此相關。
從秦可卿的身份考慮,他肯定了自己之前的猜測,秦可卿就是義忠親王的親生女兒,而且景安帝明顯是知情的。
坐在書房內,劉宸在紙上列出兩個名字,一個是景安帝,一個是義忠親王。
他想從動機出發(fā)分析兩方的目的和所行之事。
一番分析后,他改變了之前的想法,之前寧國府內很可能同時潛伏著兩撥勢力。
一撥是受義忠親王指使,來保護秦可卿的,賈敬對此完全知情,甚至可以說是直接參與者。李灼作為義忠親王的世子,與這個妹妹親善,送出灼灼其華的龍型玉墜,一切就合理了。
另外一撥應該是受景安帝指使,目的是監(jiān)視秦可卿。
在劉宸的猜測中,秦可卿是義忠親王與某個太上皇嬪妃偷情所生,這是義忠親王不容于太上皇并最終被廢黜太子位的根本原因。
景安帝對他的哥哥義忠親王忌憚甚深,于是將秦可卿作為一張底牌,這張牌一出就可以直接釘死義忠親王。
因此景安帝安排人一直監(jiān)視秦可卿是非常合理的。
這些年來,秦可卿一直安分守己,義忠親王也表現的非常沉寂,這張牌自然無需出手。
但現在賈珍竟敢覬覦皇家女子。
一旦賈珍與秦可卿發(fā)生茍且之事,那這底牌就徹底廢了,總不能說扒灰的主角之一是皇家女子吧。
既然底牌無用,那就拋棄這張底牌,徹底將隱患消弭。
當然,景安帝最想處死的其實是賈珍,這樣底牌還可以繼續(xù)保留著。
但賈珍畢竟是寧國府之主,賈府族長。
如果沒有足夠正當的理由,僅僅依靠道聽途說,不管是問罪處死還是秘密處決,都會引起軍方的不滿。
這對于本就在軍方中勢力薄弱的景安帝,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于是自從那次賈珍醉酒強闖天香樓未遂之后,錦衣軍就開始按照景安帝的旨意給秦可卿下毒。
想通了兩撥人馬的動機和行事,劉宸覺得自己險之又險地走出一條最正確的路。
擊殺賈珍可以說是滿足了兩撥人馬的共同需求,同時秦可卿徹底由明轉暗,也似乎符合兩方人的利益。
劉宸大呼僥幸。
這件事一個不好,怕是會從此麻煩纏身。
雖然他做事但憑本心,也不怕麻煩,但暗地里被好幾撥人惦記著,終歸還是如芒在背,不痛快的。
將書桌上的紙拿起用燭火燒掉。
他現在徹底明白為什么會給自己的品級定的這么高了。
按說平民拔擢絕對不可能一步就到五品官,但誰讓現今秦可卿化名云裳成為他的丫鬟了呢。
畢竟皇家女子,如果給一個無品級的平民或者小官做丫鬟,實在有失體面。
當然,劉宸不知道的是,景安帝也是真的看中他。
年僅十五六歲,就勇敢過人、心思機敏。
如今的京城,正需要這樣一個英勇無畏的攪屎棍盡力攪動,才好去蕪存菁,徹底穩(wěn)固朝政。
傍晚,劉宸雷打不動,帶上餐盒去給黛玉送養(yǎng)生吃食。
一路上的小廝丫鬟們見到他來,紛紛作揖行禮,嘴中喊著劉大人。
劉宸還是一如既往地沒有架子,與眾人隨意地打著招呼。
隨著小廝丫鬟們的口口相傳,劉宸的口碑迎來再一次的提升。
到了林黛玉的院外,紫鵑已經等在門口。
看到劉宸到來,欣喜地迎上來,行了一禮,“宸大爺,不,劉大人,您來了~”
劉宸哈哈一笑,虛扶了一下紫鵑的胳膊,“紫鵑,你也來嘲笑爺,什么劉大人。你倒說說,我來這兒,算是什么身份?”
紫鵑仔細一思量,脫口而出,“姑爺?”
劉宸很滿意地點點頭,“要么說紫鵑姑娘心思細膩呢,就是姑爺,姑爺在這兒就是回家,哪用稱什么大人?”
紫鵑聽著劉宸的歪理,竟感覺有些道理,正要應和,突然聽到門內有咳嗽聲傳來。
紫鵑吐吐舌頭,又差點被姑爺騙,不是好人。
忙跑回門內。
“紫鵑,告訴宸哥兒,恭喜他得官職,望他好生用心,盡力辦差,我這邊就不用天天來了。”黛玉的聲音有些大,明顯超出她平時說話的聲量。
劉宸哈哈一笑,沒等紫鵑從門內折返出來,就開口道,“以后如果因公務錯過時辰,就讓小廝送來,紫鵑記得每日出來接收。不過如果沒有公務,我定是雷打不動要來的。紫鵑不用出來了,我就走了,讓你家姑娘按冊子好好練,下次見到,定要測試她一番的。”
說完,就自離去。
卻沒有直接回后街院子,而是稍作停留,隨手叫了個小廝來,從懷中取出一封拜帖,吩咐他去找政老爺報信兒并送上。
他自己則緩緩踱步從后門走出,然后從外墻繞過整個榮國府,來到榮國府西邊角門。
西角門這邊的門房自然也認得劉宸,雖不如后門那邊小廝熟悉,但現在劉宸的名聲在下人圈里響當當,無人不知。
和門房說要找政老爺,沒有過多耽擱,直接由小廝引進門。
一路穿過儀門、大廳、內儀門,來到榮禧堂。
在榮禧堂外稍待,由政老爺小廝引著劉宸到了賈政內書房——夢坡齋。
賈政現在的心情還是很不錯的,硯辭本來就是英武的少年俊杰,為他所喜。
現在一步登天,不僅被天子拔擢為天子親軍,而且領了京城管理的差事,未來前途可以說是不可限量。
這樣的人物如今以晚輩禮送上拜帖,他內心非常舒暢,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
劉宸剛進到夢坡齋,賈政就迎了出來,兩人一見面,自是一頓寒暄。
落座后,劉宸拐彎抹角一番,才終于說出了此行的目的。
他知道賈政沒有一點實務經驗,關于官場事務賈政懂的應該都是國公府子弟獨有的道理,與他這種平民關系不大。
所以他實際的目標只有一個,賈政的門生——傅試。
傅試是從底層爬上去的官,如今在京都府衙門做通判,這官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而且與他五城兵馬司有著一些聯(lián)系。
找傅試打聽官場之事將對他在五城兵馬司的任職有極大幫助。
賈政聽到劉宸的來意只是想要一張拜訪傅試的名帖,心中有些不悅,做官不找他詢問,反而去找一個小小通判,是何道理?
劉宸看出賈政臉色后,立刻解釋一番,
“政老爺,五城兵馬司之后與京都府衙門會有很多事務上的聯(lián)系,此時也只是與通判做一個提前溝通,便于之后行事而已。”
賈政聽劉宸說的誠懇,臉色稍霽。
又對劉宸耳提面命一些他自以為的為官之道后,現場手書名帖并將其交給了劉宸。
劉宸拿到名帖,千恩萬謝著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