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青銅真相
- 九鼎時紀
- 靜心五
- 1925字
- 2025-04-13 23:48:12
黑帆船樓突傳九聲鐘鳴,正是周幽王亡國鐘的碎魂之音。
姒陽耳孔滲出血珠,這鐘聲竟與昨夜冰瀑中十二金人的腳步聲同頻共振。
河圖衛們的青銅劍接連崩斷,劍刃碎片在空中凝成牧野之戰陣亡將士的鬼面——虞闕的佩劍最先爆裂,少年殘魂裹著青銅碎屑撲向儺面武士,卻在觸及對方面具時化作青銅藤蔓。
那些藤蔓上迅速結出人面果實,每個都長著季禺生前最后一刻的驚恐表情。
“衛長...快走...“
季禺的殘軀突然從冰層里探出半截身子,少年七竅中鉆出青銅根須,血肉正轉化成武王伐紂時的人牲模樣。他的右腿已經完全變成青銅鼎足,膝蓋處凸起饕餮紋路,腳趾化作五枚刻著“丙戌“卦象的青銅釘。
姒陽重瞳滲血,終于看穿船桅招魂幡的本質:
百張人皮縫制的幡面
用六國貴胄之血書寫族徽
此刻正拼接成完整的九州鼎圖....
那些殷商貴族的瞳孔在幡面上眨動,每個眼球都映著夏室宗廟被焚的場景,瞳孔深處藏著相柳毒血凝聚的幽藍火種。
玉璋迸射九色華光,姒陽額間重瞳裂變為三重輪轉。最外層瞳孔映出黑帆船內部結構:
三百童男童女被青銅鎖鏈吊在齒輪組間,他們的脊骨正被鍛造成新的鎮河釘。
孩童們張大的嘴巴里伸出青銅簧片,正演奏著《周禮》記載的祭天雅樂。
第二重瞳孔穿透冰河,看見洛水深處的半尊青銅鼎正滲出黑血,鼎耳缺口插著父親當年的佩劍“鎮岳“。
劍柄纏著的犀血麻繩竟與虞闕頸后青紋如出一轍,每條纖維都在滲出墨色汁液。
相柳毒血在經脈中沸騰成赤色銘文,姒陽縱身躍入冰河。
入水的剎那。
九道青銅鎖鏈從船底激射而出,鏈節碰撞聲竟是《周易》失傳的“歸妹卦“爻辭。
他看見每條鎖鏈末端都拴著夏室宗親的顱骨,天靈蓋上用甲骨文刻著歷代夏后的生辰。
水下時間粘稠如蜜,他游過歷代王朝的青銅戈戟林——商周戰戟上掛著楚國王旗,漢朝弩機卡著秦代玉璽,這些鎮壓洛水的祭器正在緩慢旋轉.....
戟刃上凝結的血珠竟拼出父親臨終前未說完的讖語:“鼎器本為...“
觸碰鼎耳缺口的瞬間,整條洛水倒懸。
萬千亡魂涌出鼎腹,魂魄洪流中的畫面令他戰栗——大禹斬殺相柳時,九顆蛇頭竟是主動鉆入九州鼎化為鎮海柱!!!!
禹王青銅劍刺穿的并非魔物心臟,而是自己左胸,噴涌的王血在鼎腹繪出“丙戌“卦象。
更駭人的是鼎耳內側的銘文:
每個歌頌禹王功德的篆字都在剝落!!!
露出底層用巫咸國文字篆刻的真相:
“九鼎本相柳首,禹血為契,周室續之“。
那些文字突然化作毒蛇噬咬他的手指,將相柳記憶注入血脈。
“錯了...史書全錯了...“
姒陽嘶吼聲震碎冰層,玉璋華光中浮現周武王身影.....
牧野之戰根本不是正義伐紂...!!!!
畫面里沖鋒在前的奴隸們瞳孔泛著幽藍火焰,他們手中的青銅戈正在吞噬同伴血肉生長。
武王戰車碾過之處,地縫中涌出的不是泉水而是相柳毒血。
鼎耳缺口突然伸出青銅鎖鏈將他拽入混沌空間,歷代夏后殘魂正用血書寫被篡改的歷史:
“夏桀被成湯擊敗的戰場下方,埋著九顆仍在跳動的相柳心臟、每顆心臟都連接著商朝宗廟的青銅柱;周公平定三監之亂時,用夏室宗親的顱骨重鑄了鎮河釘,每個顱骨眼窩里都種著相柳毒須。“
父親姒昶的殘魂最為清晰,老人正用斷指拼湊八個血字:
“鼎裂則祖龍吞天“。
每個血字都在吞噬四周的星光,當寫到第七個“吞“字時,青銅鎖鏈突然絞碎魂魄。
姒陽胸口應龍胎記爆出青光,混沌空間裂開縫隙——外界黑帆船甲板上,十二金人正將河圖衛們的殘軀拼成新的青銅鼎,虞闕的頭顱被嵌在鼎腹,少年張大的嘴巴里伸出青銅簧片,正吹奏著招魂曲。
鼎腹裂紋中伸出相柳的毒須,每根須毛都卷著刻有秦篆的齒輪,那些齒輪正將洛水波濤轉化成《禹貢》缺失的“黑水“章節。
冰河突然沸騰,姒陽破水而出的剎那,玉璋化作應龍角刺入主艦桅桿。
九鼎虛影在空中組成渾天儀,洛水兩岸山巒浮現《禹貢》全文,每個字都在滲出血珠。
儺面武士們的青銅鉞同時指向紫微星,天穹裂開巨口,十二金人額間血玉射出光柱,在云層中拼出完整的“丙戌“卦象。
卦象中心緩緩睜開巨眼,瞳孔里映著驪山地宮最深處的場景——十二金人圍成的祭壇中央,周幽王的尸身正被相柳毒血重塑成祖龍形態!
姒陽的三重瞳孔同時炸裂,在最后的清明中看清真相——自己胸口的應龍胎記,正是相柳第九首所化的封印!
那些所謂的夏室血脈傳承,不過是相柳通過九鼎輪回的媒介。
黑帆船底傳來相柳的狂笑,冰封的洛水開始逆流,每一滴水都變成青銅溶液。
姒陽握緊父親佩劍,劍柄犀血麻繩突然勒進掌心,虞闕的殘魂在劍鋒顯形:
“衛長,用夏室血脈逆轉...“
話音未落,十二金人的青銅巨掌已穿透他的胸膛。
瀕死之際,姒陽看見自己飛濺的鮮血在空中凝成夏禹自刎的場景:
....原來三千年前的那劍,刺穿的正是此刻的自己!....
冰層下的青銅鼎器突然全部爆裂,相柳九首破水而出,中間那顆頭顱的面容,赫然是十年前跪在宗廟刻鼎的父親姒昶。
當第一縷陽光刺破卦象之眼時,整個洛水流域開始青銅化,而十二金人掌心的“姒“字血紋,正順著地脈蔓延向驪山地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