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青蚨無聲》
- 一只羊的短篇故事集
- 一只羊呀呀
- 1270字
- 2025-05-22 00:37:33
晨霧漫過青苔石階時,鶴鳴在神龕前摔碎了第七盞油燈。瓷片裂成半枚銅錢的形狀,邊緣沾著暗紅色銹跡,像極了他上個月在祠堂梁木夾縫里摸到的那枚洪武通寶。
“孽障!“
父親林守拙的拐杖重重杵在青石板上,整個院落的爬山虎都跟著震顫。這位桐溪鎮第三十二任鎮長從不說多余的話,此刻枯瘦的手指正死死扣著族譜,泛黃的紙頁間滲出咸腥的潮氣。
鶴鳴盯著那枚碎瓷片,突然想起三天前在鎮西廢窯撿到的古籍殘卷。泛脆的宣紙上畫著只振翅青蚨,旁注“子母相逐,血浸錢孔“,墨色洇染處隱約可見“聲斷“二字。當時窯頂烏鴉的啼叫突然變成尖銳哨音,驚得他失手扯下半頁紙箋。
“明日祭禮前,把祠堂的銅磬擦凈。“林守拙轉身時,腰間玉玨與鐵鑰匙碰撞出沉悶的響動。鶴鳴注意到父親后頸的刺青比往日更紅了些,那枚形如啞鐘的圖騰,正隨著呼吸詭異地收縮。
子夜梆聲剛過三響,鶴鳴揣著偷來的火折子翻進祠堂。月光從藻井的八卦紋里漏下來,在青銅祭器上割出細碎的銀斑。他的手指撫過冰涼的銅磬,突然記起鎮里口耳相傳的禁忌——自洪武三年起,桐溪人不可奏樂,不可嘯歌,連嬰孩夜啼都要用艾草塞口。
銅磬底部的銘文黏著層黑垢,鶴鳴用衣袖狠擦幾下,暗紅的銹粉簌簌飄落。當“聲“字最后一橫顯露時,整座祠堂突然響起蜂鳴般的震顫,梁柱間的蛛網瘋狂抖動,供桌上的燭淚逆流成赤色溪流。
“原來你們把秘密藏在這里。“
沙啞的女聲驚得鶴鳴跌坐在地。暗處轉出個戴青紗斗笠的女人,腰間別著三枚穿孔銅錢,正是廢窯里消失的守窯人。她的手指撫過銅磬銘文,那些洪武年間的鑄字竟滲出鮮紅液珠:“每代鎮長繼任時,都要在啞鐘井里浸三天三夜。“
鶴鳴突然想起父親書房的暗格,去年冬至他曾瞥見里面擺著七個陶甕,甕口全用染血的麻繩封著。女人將銅錢按進他掌心,金屬的寒意直透骨髓:“明天祭禮,仔細看井水倒影。“
五更天的露水還沒散盡,全鎮老少已聚在啞鐘井畔。鶴鳴盯著井欄上九道鎖鏈,發現每道鎖眼都鑄成銅錢形狀。當林守拙將黑陶罐里的液體傾入井中時,他清楚看見父親手腕浮現的青蚨紋路,與廢窯殘卷上的圖案別無二致。
“禮成——“
司儀的尾音突然扭曲成尖銳蜂鳴,井水沸騰般翻涌,映出無數張模糊的人臉。鶴鳴在漣漪間看見三百年前的場景:初代鎮長將哭鬧的嬰兒倒懸井中,青蚨狀的烙印隨著慘叫烙在孩子胸口;看見歷代鎮長深夜往井底傾倒黑陶罐,罐里黏稠的液體泛著銅銹色;最后是父親跪在井邊,將七個陶甕里的血水注入鐵鎖......
“閉嘴!閉嘴!“
林守拙突然掐住鶴鳴的脖頸,鎮長袍袖下的皮膚爬滿蠕動的青蚨紋。井底的蜂鳴化作實質化的聲浪,震得鎖鏈嘩嘩作響。鶴鳴在窒息中攥緊那枚銅錢,鋒利的邊緣割破掌心,鮮血滴入井口的剎那,整座鎮子的瓦片同時炸裂。
當第一聲鴉啼刺破晨霧時,鶴鳴看見無數青蚨從井底飛出,它們的翅膀上沾著銅綠色的血,在空中拼出半闕殘破的曲譜。林守拙在癲狂中撕開衣襟,胸口赫然露出銅錢大小的黑洞,三百年的沉默正從那個窟窿里噴涌而出。
祠堂的銅磬突然自鳴,聲波震碎了所有陶甕。七個嬰靈的啼哭穿透霧靄,在桐溪鎮上空交織成洪亮的晨鐘。鶴鳴望著掌心漸漸消退的青蚨印記,終于明白那本殘卷缺失的半頁寫著:“禁其聲者,終為聲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