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榫卯人生
- 一只羊的短篇故事集
- 一只羊呀呀
- 1309字
- 2025-05-04 20:21:19
一、褪色的刨花
勞國棟的指甲縫里永遠嵌著洗不凈的木屑,就像他的人生永遠浸染著樟木清香。春陽巷9號的木器行開了四十年,如今玻璃櫥窗倒映著對面奶茶店的霓虹燈,刨花落在自動門感應區,被往來顧客踩成細碎的塵。
“爸,這月又虧了三千。“勞思齊把賬本拍在榫卯工作臺上,震得墨斗里的棉線輕輕顫動。年輕人染成栗色的發梢掃過眉骨,與父親如出一轍的鳳眼里跳動著焦躁的火星。
老木匠的脊梁依舊筆直如杉木,布滿老繭的手指撫過紫光檀鎮紙:“南城小學的課桌椅訂單......“
“現在都用塑料一體成型桌椅!“26歲的青年扯松領帶,露出某互聯網公司的工牌,“上周幫您注冊的網店,三個月只賣出兩個板凳。“
二、朽木逢春
驚蟄那天的雨帶著鐵銹味。穿中式褂子的老人闖進店鋪時,勞國棟正在給海南黃花梨木料包漿。雨水順著老人銀白的鬢角滴落,在明代樣式的官帽椅上洇出深色痕跡。
“故宮修復處推薦來的。“老人抖開卷軸,泛黃的營造法式圖在晨光中舒展,“永慶寺藏經閣需要重制三十六組藻井,限期三個月。“
勞思齊周末回店取證件時,撞見父親對著北斗七星狀的斗拱構件發呆。月光淋在老人佝僂的背上,工作臺上散落著抗抑郁藥和計算器,草稿紙密密麻麻列著成本核算。
“松木每立方4800,人工......“青年的喉結滾動了一下,“古建筑修復能申請專項補助。“
三、千榫萬卯
梅雨季的作坊里蒸騰著木蠟的芬芳。勞思齊請了年假,看著父親蒼老的手掌推刨子,木卷像春蠶吐絲般連綿不斷。八仙桌擺滿歷代工具:清代的雙人墨斗、民國的魚尾銼、他自己用3D打印改進的劃線器。
“這叫'螳螂頭'榫。“老人將兩塊木料斜角相嵌,“看著像斷口,實則愈震愈緊。“青年忽然想起兒時蹲在樟木屑堆里,看父親給鄰居修八仙桌,那些精巧的凹凸結構,原來早把某種基因刻進了DNA。
暴雨夜搶運木料時,勞思齊的西裝褲腿裹滿泥漿。他摸到父親秋衣里的護腰,比故宮需要的金絲楠木更加滾燙。當吊車將修復好的七踩斗拱送入藏經閣,晨曦恰好穿過卍字欞花窗,在父子倆掌心投下交錯的光斑。
四、新枝
寒露那天,春陽巷來了群舉著云臺的大學生。勞國棟在鏡頭前演示“一木連做“的禪椅工藝時,勞思齊正修改網店頁面。直播間標題是“故宮匠人親手教你做魯班鎖“,背景音樂放著《榫卯狂想曲》。
“爸,電商園想設非遺體驗中心......“青年咽回“您當顧問“的后半句。老人卻從樟木箱底取出泛黃的聘書:1985年市工藝美術廠培訓講師聘書,照片上的青年與兒子眉眼重疊。
冬至夜,作坊飄起拿鐵拉花的香氣。勞思齊調試著新到的激光雕刻機,父親在旁用角尺量度文創魯班鎖的樣品。窗外積雪壓著“勞氏木藝“的霓虹招牌,那抹朱紅比奶茶店的燈牌更亮幾分。
五、年輪
驚蟄又至,永慶寺的鐘聲里混著無人機嗡鳴。勞國棟在修復好的藻井下仰頭,三百六十組榫卯咬合成蓮花盛放的模樣。兒子蹲在藏經閣臺階上教小沙彌用APP識別木紋,腕間的智能手表閃爍,表帶是塊老樟木雕的蓮花扣。
檀香縈繞間,老木匠聽見年輕人在廊下打電話:“對,卯榫結構數據庫可以開源......“他摩挲著口袋里那張“勞氏木藝數字博物館“策劃書,忽然想起四十年前師父的教誨:好木頭不怕晚成材。
雨線穿過斗拱間的縫隙,在青磚地上寫出綿延的契約。春雷滾過時,父子倆同時伸手接住墜落的雨滴,那滴水珠里晃動著四十載晨昏,以及無數個即將破土的新年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