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0章 《歸零秤》

“這秤桿上的刻度,當真能稱盡天下不平事?“

司衡跪坐在幽暗的宗祠里,望著神龕中那柄玄鐵所鑄的丈量秤。秤盤里殘留著幾片暗褐茶漬,那是去年立冬,她用這桿家傳老秤裁定北市茶行糾紛時,被憤怒茶商潑濺的滇紅。月光穿過雕花木窗,在秤星上切割出細碎銀斑,恍若父親臨終前咳在手帕里的血點。

當值的木梆子敲過三聲,左傾捧著檀木案卷邁進祠堂時,正看見嫡姐握緊秤繩的手在發抖。油燈火舌跳動間,那支象征公平的玄鐵秤桿在司衡眉間投下深重陰影,如同十年前的深秋——十六歲的司衡攥著父親遺囑,用這桿秤稱量她們姐妹倆應得的祖產。

“三年前你在北市茶行判下的'公平價',如今生出新枝節了。“左傾將案卷展開,茶油浸透的紙面上蜿蜒著北狄文字,“胡商控告漢商以陳茶充新貨,證據是今年驚蟄前后收購的茶餅里,摻著三年前的牡丹紋。“

司衡的指甲掐進掌心。她記得那樁改變家族命運的舊案:當鋪千金右傾為搶得公平秤裁定權,故意調換茶樣令妹妹的茶行聲譽掃地。而當時父親為保公平秤權威,竟當眾宣布兩人皆有過錯,罰沒半數資產充作賑災銀。

“東街巷尾都在傳,說司家要垮在這第三次'公平'裁決里。“左傾轉動秤砣下的青銅機關,清脆的咔噠聲蓋過屋外漸近的馬蹄,“父親說過,這秤桿里藏著平衡萬物的機關叫'歸零'...“

黎明前的暗色里,司衡在秤房摸到被青苔覆蓋的暗道。石壁陰刻著祖宗訓誡:“稱物必先稱己。“密道盡頭的機括需同時轉動秤砣與秤盤,當軸輪咬合聲第叁次響起時,鑄鐵暗匣緩緩升起——四十年前賑災賬簿里夾著張泛黃藥方,記載當年茶商為平疫病,將陳茶配藥分發給窮苦人家。

“報!胡商帶人圍了茶倉!“門房撞開秤房木門時,司衡正將陳年茶餅碾碎入秤盤。碎末里飄出幾片完整茶葉,葉脈里暗嵌的牡丹紋在晨光中舒展,與案卷上的北狄圖騰形成完整花冠。

“三年前我判的每斤叁兩銀,如今該漲到叁兩八錢。“司衡當眾劈開陳茶餅,沸水沖開的花紋在陶碗里綻放成新芽形狀,“但按四十年前約定,陳茶配藥可抵半數貨值。“她撥動歸零機關,秤桿懸停在象征生死的子午線。

胡商首領的彎刀停在半空,當看見司衡將補償銀兩倒入賑災箱時,刀鞘上的蒼狼圖騰碰響了銅鈴。人群中忽然走出一位蒙面老嫗,顫巍巍捧出半塊刻著牡丹紋的茶餅——正是右傾當年私藏的證據。

秋分祭祖那日,司衡將歸零秤機關圖刻上祠堂梁柱。左傾發現秤星第七格藏著微型日晷,光影偏移恰好能修正計量誤差。而城南新開的茶樓里,頭戴帷帽的老板娘正在分發藥茶,她腕間牡丹胎記與茶餅暗紋相映,茶牌上寫著「歸零」二字。

當北狄商隊駝鈴再次響起時,人們傳說司家老秤的歸零機關能稱出光陰的重量。那些蒙塵的茶葉在時間里發酵,終究在某個晨露未晞的時刻,等到了重新平衡的契機。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汇区| 营山县| 玉林市| 绥化市| 巴东县| 临邑县| 罗江县| 平山县| 佛教| 长阳| 庆城县| 革吉县| 沈丘县| 共和县| 郓城县| 凤台县| 罗城| 临沂市| 定兴县| 定安县| 新安县| 卢湾区| 新宁县| 嫩江县| 内乡县| 武安市| 永康市| 八宿县| 宣汉县| 彰化市| 锡林浩特市| 九江县| 新乡市| 沧州市| 万荣县| 宜昌市| 嘉黎县| 津南区| 井陉县| 繁峙县| 巴林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