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大順軍最終被擊敗,損失慘重,尤其精銳,更是損失殆盡。
慘到“自成回京,面蓬目垢,從騎七千,步兵殆盡”“部卒且盡,傷騎兵過半,所選驍鋒戰將莫不盡傷”。
可見,此戰李自成元氣大傷。
其實李自成選擇撤兵也是無奈之舉,他的兵力也不過稍稍強于吳三桂。
清兵加入戰場無疑改變了雙方軍事力量強弱。
此時的清兵早已不是以前,實力大漲。
早在入關之前,尚可喜、祖大壽、孔有德、耿仲明等明朝將領降清,帶去兵力不下8萬。
如果加上蒙古科爾沁部落等兵力不下5萬,特別是通過“己巳之變”等進入山東、河北等地,先后擄走漢人約90萬人,從中選拔精壯組成漢八旗。
也就是說,到了清朝入關之時,滿清全部兵力至少30萬人。
此次多爾袞率軍十萬入關作戰,陸續還會增加兵力。
歷史上清兵約陸續有20萬兵力入關,后期留守沈陽不足十萬。
換言之,李自成如果繼續打下去,估計要被埋葬在山海關。
李自成回到京城后,留守京城官員紛紛上奏河北匪患之事。
他哪里還顧得上河北匪患,吳三桂聯合滿清軍隊即將追過來,河北之地已經待不下去了。李自成要走了,河北之地亂不亂與他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那是該吳三桂和滿清頭疼的事情,在李自成看來河北越亂越好。
李自成占領京城之后,統御全天下的野心一直沒有泯滅。
所以他要在大順軍撤離北京前,在京城金鑾殿上登基做皇帝,過把癮再走。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舉行即位典禮。
時間很倉促,登基儀式草草完畢后,便吩咐全城軍民,各自出城避難,并放火焚燒了明朝宮殿和各門城樓。
四月三十日,大順軍隊開始撤離北京。
撤離過程中,李自成大軍在河北正定與清軍相遇,雙方發生激烈交戰。
歷經山海關之戰,大順軍士氣受挫,更加不是滿清的對手,此戰以失敗而告終。
大順軍不得不退入山西境內。
軍隊士氣非常重要,高明的將領一般會想方設法挽回軍隊士氣,否則后果很嚴重。
在這方面李自成做得非常差。
從此后,在面對吳三桂和滿清兵時,大順軍似乎失去了原來的驍勇,被清軍壓著打。
縱使李自成多次不甘于失敗的恥辱,集結兵力反攻,卻毫無成效。
五月二日,滿清軍隊進占京師。
自四月中旬李自成大軍與吳三桂開戰至今,歷時半個月結束,時局變化令人眼花繚亂,期間還夾雜著河北匪患,整個河北一片亂糟糟。
山東派出軍隊裝扮匪徒霍亂河北,這種行徑放在整個歷史上也非常少見,令人發指。
河北大亂也只有百姓有切身體驗,無論是李自成亦或是滿清一方不會關注河北匪患,畢竟雙方正在經歷生死較量。
清軍從山海關一直到正定,一路馬不停蹄地奔波作戰,也是馬困人疲,不得不退回京城附近。
多爾袞奏請六歲的清順治帝(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遷都京師,盛京距離京城遙遠,也不是短時間內實現的,需要有個過程。
但京城這個天下心臟換了主人卻是不爭的事實。
大明王朝末年這一戲劇性變化,確實令人看得眼花繚亂。
從三月十九日城破,崇禎上吊算起,前后也不過四十天。
大明亡了,大順皇帝李自成登基,緊接著又是清兵入關占領京城,統治者走馬燈一樣輪換。
再看看這天下,崇禎皇帝詔令天下兵馬勤王,唯一抵達京師的是唐通八千軍隊,轉眼又把居庸關拱手送給李自成,濟南總兵劉澤清搶了稅銀跑路,至于江南留守朝廷,崇禎皇帝上吊死了,全國勤王大軍連個影子都不見。
嘖嘖,崇禎這個大明皇帝混的可以哇。
其實留都南京也接到了北京方面傳來的勤王上諭,不過路途稍遠,收到時間要比濟南晚一點。
但是大明朝廷都被李自成滅掉還沒有出兵北上勤王,這也從側面上看出南京留守朝廷很懈怠。
再后來因為京城的被圍和戰爭的原因,大明京城和外地之間已經音信不通了。
在沒有現代通訊設備的明朝,即使北京陷落、崇禎皇帝自盡這樣的爆炸性新聞,也就沒有辦法迅速傳播開來。
沒有收到京城方面的任何消息,南京的首腦們也很焦急。
究竟形勢壞到什么程度還尚未可知。
不能再等了,于是,四月初一日,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在南京發布了“號召天下臣民起義勤王”的南都公檄,號召臣民捐資捐物,集結軍隊赴京勤王。
經過幾日的籌備,四月初七日史可法帶著軍隊渡江北上勤王。
呵呵,三月十九日崇禎上吊死掉,大明朝廷被李自成一鍋端,這都進入四月份了才起兵勤王,黃瓜菜都涼了呀。
歷史是這樣記載的,也許就是因為路途遙遠信息傳遞不靈導致的原因吧。
剛離開江南渡過大江不久,史可法大軍與南下避難的德王朱由櫟不期而遇。
兵部尚書史可法聽說是山東德王朱由櫟,親自出營迎德王朱由櫟入帳。
“不知是王爺大駕,有失遠迎,罪過啊。”
史可法心里也很疑惑,在大明朝王爺是不能隨便離開封地的。
這個德王朱由櫟抽什么風跑來江南,難道就不怕朝廷追究嗎?
德王朱由櫟不清楚史可法心中所想,心里一肚子問號,這支南京軍隊大概是北上勤王吧?
問題是京師早已經淪陷,好沒道理呀。
帶著疑惑,德王朱由櫟問:“史大人,你這是......”
其實德王朱由櫟大概猜測到江南軍隊的意圖,只不過心里吐槽大明王朝都滅亡了,你這邊大軍才剛剛渡過江,早干嘛去了?
問題是這種話能說出口嗎?
堅決不能說的,暫不說大明王爺不干預政事,如今德王已經今非昔比,未來要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低調做人不越雷池一步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