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4章 三件事

十月二十三日晨,天色微朦,

“殿下,知州已在屋外等候多時了。”

朱允炆剛起床,便聽到伺候的太監來報,臺州府知州早已在大堂等著,

這是他在泉州睡的第一晚,睡得并不好,磨磨蹭蹭太陽已經升起來,他才到中堂,隨意打了聲招呼:“早啊,韓大人。”

韓昶連忙起身回禮:“打擾都指揮使大人休息了,還望見諒,只是聽大人昨日口風,要在泉州府行事,因此早日過來問對,微臣好心里有個底。”

朱允炆直接說道:“是你想類北平吧?”

韓昶不好意思不應,尷尬笑道:“天下人都知道北平如今財政豐盈,見賢思齊焉。”

朱允炆牢騷道:“是啊,見賢思齊焉,我便是那不賢之人。”

他牢騷的原因是中央對于朱棣和朱允炆的懲罰,幾乎大頭都落在了他身上,

而且朱棣基本都是得了好名聲,

朱棣回去鎮守北平,推行原有之計,

伴隨著中央將煤鐵銅金銀礦和玻璃廠之事廣而告之,

北平失火案內情更是廣為流傳,

朝堂之上的問對令天下都很震驚,

最令眾人眼熱口生涎的是:“砂石造玻璃”,簡直就是憑空生錢!

盡管工部聲稱已經獲得了一手的火器研究和“工廠建設”資料,但他們自己還沒整明白呢,

所以大多數政要、宗親還是對北平趨之若鶩,前去學習先進經驗,

拋開改制或涉違逆不提,誰會和白花花的銀子過不去呢?

所以其實話說回來,回歸北平之后的朱棣也有些焦頭爛額,天天一些和軍政無關的瑣事纏身,令他出兵收失的計劃也暫時擱置了,

朱允炆這個小小皇孫無人問津,也算是好事,

“都指揮使大人何必自怪,古語有云.....”

“得得得,別古話了,空談有用還把我發配到這里來做什么?”朱允炆像打斷方孝孺一樣打斷他的起手式,“昨夜我看了這里的地理資料,你們這里的煤鐵資源還算不錯,田畝屬實少了些,得想辦法把糧產提起來,若沒有糧食果腹,再好的制度也是無緣之木。”

“這是自然。”

“提升糧產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短期內我們要做的是三件事。”朱允炆叫劉笙拿來紙筆鋪在桌子上,隨后說道,“第一件事,是開辦義學。”

他提筆寫下“義學”二字。

韓昶提出疑問:“都指揮使大人,生源是第一個問題,百姓以生計為要,既不能當官,也沒有那些個頭腦,為何要來讀書?”

這個問題他在昨天就提出來了,

可見他對北平政事的思考有自己的理解,是一個有為之官,

土地貧瘠可以靠時間來彌補,但重要的是改良土地,開墾田畝的知識,

煤鐵等礦物的開采可以用密集勞動來完成,但重要的是安全以及后續的配套,

這些經驗使用主義之外的知識,要形成共識,甚至常識,

需要官與學合力去傳播。

“你的問題很對,那邊只有一個辦法,花錢!”

朱允炆大手一揮,寫下三行字,

【優勝劣汰】【勤奮大于天資】【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花錢,花誰的錢?”

朱允炆笑了笑:“老韓,你放心,我在這里,就不會缺啟動資金,但從零開始培養速度太慢,我們要雙管齊下。”

“雙管齊下?”

“雙管齊下的意思就是,你羨慕北平煤鐵自產自保還有外銷,配套產業工廠,就先做初期簡單的改造。義學不拘泥于年齡,一方面培養真正的讀書人,一方面培養具有專業知識的工匠,這些北平都有現成的經驗。”

朱允炆說道,

“我現在寫的這份文表不是給你看的,而是上報的草稿,到時候你幫我謄抄。”

“是。”

韓昶只知道北平好,卻不知道北平的人文地理乃至于政治因素無形中消減了很大的難度,

第一,北平的天然煤礦多,煤產精致,好加工,鐵礦也多,冶煉技術與工部沒有代差;

第二,北平權力集中,如今是洪武初年,藩王權力極大,在藩鎮之地說一不二,與承宣布政使司合作沒有任何阻力;

第三,北平文風昌盛,姚廣孝本身就是雜學家,什么東西都看得懂,愿意研究,而且頗有心得。

在泉州府,這些都沒有......

而且,朱允炆無論做什么都要上報,

而且教材之前是寫給匠人和本就看得懂的人的,現在從零開始也要重新改寫,可以說是勞心勞力,但姚廣孝那樣的人才又有多少呢?

韓昶聽得似懂非懂,朱允炆就要解釋:“你明白了嗎?”

“都指揮使大人,你的意思是既然我們不能直接仿效北平,便另走一條路。”

“對。”

“恕臣無知,若走不通呢?”

“哈?”

聽得此言,朱允炆瞪著他,

“世上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你不走便覺得走不通,那我便不走了,你覺得如何?”

說著他就要放筆,韓昶連忙過來將他的手托住:“都指揮使大人,那么第三件事呢?”

“前面都是說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是招攬人才,這件事最難。”朱允炆重新提筆,“這件事花錢更是無底洞,但一旦招攬到人才,比花錢辦學堂見效更快。學堂最遲要半年才能看到成果,而招攬人才可以立竿見影。”

韓昶皺起眉頭:“我們泉州無有外名,去哪里招攬匠人?”

“當然是找北平借。”朱允炆說道,“北平那邊吃了第一口螃蟹,必須要分潤點資源出來,支持一下我們的。”

“一應開銷不小,嘩啦啦可是如同流水一般......”韓昶在心里算了一下,暗暗咋舌,“說到現在,花的都是大人您的錢,若泉州府財政無有進賬,那豈不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所以,就要說到第三件事了。”朱允炆嘆了口氣,“我們要造船,這件事花費更大,但只要造成,便造福大明千秋萬代。”

“泉州近海,造船業自然是有之,一路北上沿途海岸亦有幾大船行,但造船亦是支出,可是不見回報啊大人,您一心為公,可泉州府好像還什么都沒做。”

泉州南北通達,以海運為要,

運送糧食,海上通行自然是發達得多。

“哪有那么多容易回報的事情,官府要鋪好路,接下來就好走,官府若是鋪不好路,就寸步難行咯,既然利在千秋,便顧不上眼前這股蠅頭小利了。”

朱允炆在紙上奮筆疾書,嘴上雖然這么說,轉眼又把自己推翻,

“不過如果對福建省無益,亦是難以得到支持,所以說到底,大家必須都必須掙到手里才行。”

“何利?”

韓昶很是急切,官府有錢他們這些官吏才有錢,

要知道市舶司開啟又關停,只接受朝貢之用,他們可很久沒有見過油水了,

這里雖非苦寒之地,但燥熱更讓人心底發緊啊,嘴巴干澀啊。

“你自己看我這呈上書文寫的是何物便行了。”

韓昶便仔細看了起來,

不知不覺朱允炆已經寫了兩張紙:“長期政事,短期方針....”

朱允炆不可能長期留在泉州府,不管做什么,如果想長期實行,都要培養一大批專業人才,

以學堂為基礎,廣泛傳播新知,

掃除文盲是基礎中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大多數事情都無法進行下去。

“平地起高樓,想的是天上的事,也要落腳來做。”

朱允炆寫下最后一行字,落筆交給韓昶,

“韓大人,最后泉州府能否比肩北平,類北平故事,便全靠你了。”

韓昶看著兩頁滿滿當當的公文,感覺頗有些夢幻.......

若是別人,他或許懷疑紙上之事能否完成一件半件,

但既然是朱允炆,他便有了幾乎是滿成的信心:

“都指揮使大人,這短期的方、針,讓我都有些心潮澎湃了。”

“行了,你去承宣布政使司匯報后才知道。大早上把我叫起來,能不能搞到錢,就靠你了!”

朱允炆拍了拍韓昶的肩膀:“送客!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平市| 闽清县| 治多县| 兴宁市| 庆元县| 鹤岗市| 长阳| 久治县| 中山市| 霍山县| 九龙城区| 黎平县| 鄄城县| 曲阳县| 三穗县| 花莲市| 集贤县| 津南区| 保康县| 淳化县| 辽阳县| 曲阜市| 阿克陶县| 洪泽县| 汝南县| 屯昌县| 萨嘎县| 丹凤县| 易门县| 应用必备| 屯留县| 金乡县| 建水县| 浪卡子县| 静乐县| 靖宇县| 霍林郭勒市| 满洲里市| 黔西| 奉节县|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