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蔣瓛(求追讀)
- 大明:我不是朱允炆
- 馬不良的筆
- 2462字
- 2025-04-04 18:00:00
“此事莫要再提了,北鎮撫司需要蔣千戶你這樣的人才?!?
朱允炆柔聲道,
“還有別的事嗎?”
蔣瓛再拜,一個頭磕在了地上:“臣請求調離!”
朱允炆惱了:“不準!”
有本事你去朱元璋去提啊,
跟我說這個做什么,欺負我剛上任是吧?
我要是敢把你調離了,讓誰去干你的活兒?
“大膽!”
作為見著朱允炆為數不多露出惱怒表情的錦衣衛之一,
知道蔣瓛若是真的惹惱了朱允炆,恐怕也會被貶官,
許三呵斥道,
“千戶大人,這里是北鎮撫司衙門!”
蔣瓛知曉這里的份量,不再喊叫,只是跪在地上沒起來。
“來復放出之后,在大天理寺,與你見面了吧?”朱允炆說道,“你同他說了什么?”
蔣瓛面露愕然之色,抬頭掃了朱允炆一眼,驚恐畏縮之意溢于言表:“大人,您......是那位叫林大的校尉吧。”
“你記憶不錯?!?
朱允炆舒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低聲道,
“你準備拿著《進化論》去做什么?你可知那是我的【格物致知】著作。”
《進化論》已被朱元璋口頭禁了,沒有傳出,
只有廖廖幾人知曉其中內容,
一旦傳出惹了禍端,就是給東宮惹火燒身,
朱允炆不可能干那種蠢事,
因此強調過讓博洽只能教授《數算》,叫他跟來復講課,
可從未叫他廣泛傳播《進化論》。
“回指揮使大人,我并不知曉《進化論》為何物。我只是知曉來復撰寫想借您的進化論,論證一個問題:佛并不存在。由是天下事因果并無循環,更無報應?!笔Y瓛說道,“經由來復【篡改】之后,可以說此言絕對與您無關?!?
朱允炆難掩臉上的疑惑:“論證這個做什么?閑的沒事干?你不是和博洽講經,禮佛嗎?”
“非也,博洽志在官場,他同我相交,與翰林清流拜師六部衙門并無區別,但他眼高手低,連我都看不上,向往王室,最次也要做個幕僚。然而他空談有之,務實不能,所以無人看重他?!?
“那倒是?!?
蔣瓛對博洽的評價很中肯,
這個和尚的理解,思辨和講經能力都是一等一的,但落到實處往往較勁,死腦筋,
被冤枉了就要尋死覓活的,整個金陵城也就這么一位。
“大人,來復認為天下沒有佛,所謂佛,不過是虛幻泡影?!?
“他素有善名。”
“招搖撞騙,與江湖游醫并無區別,若是醫好了,那是碰著,若是醫不好......就跑了?!?
“他現在還是和尚,難道不需要做功課?”
蔣瓛說道,“他無法證明佛乃是虛幻泡影,因此暫時皈依,三年前在僧錄司中口出狂言,被善世除名,助我辦了一樁大案。由此我與他結識至今?!?
“然后來復就到處騙錢,給和尚抹黑?”
蔣瓛猶豫了一下說道:“并非如此,他既非事功,亦非為名,一切所做不過是為了他自己。若是白蓮邪教案件未終結,則臣不敢說這種話。
他以自心關自身,因此才在大天理寺中說,三兩人就足夠?!?
?
心中有佛,身外無佛?
所做一切為了自己,所以光明磊落,坦坦蕩蕩?
不占因果,沒有機心,
這踏馬不“佛教”什么是“佛教”?
真有這般“赤子之心”,“立地成佛”好了。
朱允炆樂了,
這幫人的思維思路簡直一個比一個變態,差點把他帶坑里去了,
“好一個為他自己,便是為我做事也不行?”
“當然是可以的。”
“那便夠了?!?
來復騙了很多錢,
那么多人被他騙得團團轉,也是一種本事,
“來復想做什么我不管,但不能做什么,我要管,接下來他不可再行招搖撞騙之事,更不可借我的《進化論》行招搖撞騙之事!”
“是?!笔Y瓛嘆了口氣,“恕臣下直言,金陵城中富庶商賈甚多,各京官公爵家中亦是錢糧積存,放在那里也是空耗,若是能有用處,確實是好事。”
還在開脫......
“你她娘的和個和尚騙人還騙出俠義出來了是吧?!即便你們騙錢是為了賑濟災民!”朱允炆徹底繃不住了,“滾滾滾,調離之事我不同意,今日不同意,明日不同意,后日也不同意?!?
“是。”蔣瓛耷拉著臉,“指揮使大人可還有吩咐?”
“盯好藍玉?!?
“是?!?
蔣瓛行禮離開,壯碩的身影融入夜色之中不見。
朱允炆收回視線,總覺得哪里不對勁,抬手一招:“許三.....算了,這個人你別再跟了,慣會表演,必有其他目的,他能坐上千戶的位置,不是吃干飯的,你們跟著也跟不出個結果?!?
蔣瓛若是像薛定善一樣諂媚甚至“心機外露”,并不可怕,
偏偏他不卑不亢,每一句話都有回應,而且禮節絕無差錯。
雖然朱允炆是在提問,蔣瓛回答,
但他每一句話其實都在羅列或者說引導某一個事實,
這些細微的事實疊加起來,便是他想要自己看到的“部分真相”。
若不是朱允炆視角超前,識別不出這種“話術的引導,很容易陷入這種構建起來的印象里,
來復絕對沒那么簡單,
一個要證明“佛”不存在的禮佛之人,何其大膽?
他們兩人間的事情就算不涉及到“藍玉”,也一定涉及到其他人,
可他不會說,自己也不好問。
“能混到錦衣衛高層的個個都不簡單吶?!?
相比于后世只會照本宣科的廢物,這幫人能算做精兵強將,
即便在后朝被迫做了背鍋俠,也是精強的背鍋俠,
朱允炆搖搖頭,把雜念甩了甩,“今日無事了,回宮吧?!?
“是?!?
朱允炆打道回府,方孝孺還在大本堂里待著,
其實即便平日里皇孫沒有要求,他也會待在這里面看書,
整個大明,沒有人敢說自己家的藏書比大本堂還多的,
對于方孝孺這樣的儒士來說,這里面簡直就是“天堂”。
“抄完了?”
“抄完了。”方孝孺捕捉到朱允炆嘴角的微笑,連忙正襟危坐,“圣孫,您難道又有問題要問?”
朱允炆沒有問問題的打算:“當我的老師,卻只能在這里抄書,屈才了?!?
沒有感受到任何陰陽怪氣的成分,方孝孺笑著回道:“圣孫謬贊,能為圣孫抄書乃是我的福氣?!?
“福個毛。”朱允炆壓低了聲音,“我準備把你塞進國子監。”
“圣孫,我已是翰林編修,聽過國子監優秀學生入翰林的,哪有......翰林編修反而去國子監做監生的?”
“呵呵,你同我日日對問,國子監的老師還敢教你?是讓你去做助教,但你記住,千萬不可學我口出【狂言】,不然有殺身之禍。”
方孝孺還是沒理解,但片刻之后卻反應過來:“是太子的意思?還是,圣孫您,您嫌棄我了?”
“是我的意思,但圣皇已經同意了,不日就會有詔令。”朱允炆笑意盈盈,卻令方孝孺頭頂開始冒汗,“明年春闈,有你的用處?!?
把他安排到國子監去結合科舉,用意為何自不用說,
方孝孺感覺有些不妥,至少不合規矩:
“太子考察舉人德行......圣孫,您?!?
朱允炆嘆了口氣:“我要招攬門生?!?
“哦。”方孝孺這才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擦了擦臉上的汗,片刻之后又覺得更離譜了,“圣孫您,您認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