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溫暖傳遞
- 重返98,從便利店開始致富
- 廬山煙魚
- 2006字
- 2025-03-28 20:59:43
手工藝學習區的成功讓陳陽和林小雨備受鼓舞。一個月來,不僅吸引了眾多社區居民參與,更讓便利店成為了一個充滿溫情的文化交流空間。
“小陳啊,你們這個想法真不錯。“一天早上,張叔來店里買東西,看著墻上展示的手工藝作品說道,“我聽說隔壁社區的老張也想在他的便利店搞這個。“
陳陽眼前一亮:“是嗎?要不要我去和他聊聊?“
“好啊,“張叔笑著說,“老張那人實在,就是有時候不知道從哪里下手。你去和他說說,他肯定高興。“
中午休息時間,陳陽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林小雨。
“太好了!“林小雨興奮地說,“我們可以把這個模式推廣到其他便利店。這樣更多的老人可以發揮所長,更多的年輕人能學到傳統手藝。“
陳陽點點頭:“我在想,不如召開一個聯盟內的經驗分享會?讓大家實地看看我們是怎么做的,也許會有更多店主愿意加入。“
“好主意!“林小雨立刻拿出筆記本,開始列計劃,“我們可以請李婆婆他們來分享教學經驗,讓其他店主看到這個項目的價值。“
第二天,陳陽就去拜訪了老張的便利店。老張是個五十多歲的實在人,聽說陳陽要分享經驗,熱情地把他請進了店里。
“我就是覺得你們這個想法特別好,“老張泡了杯茶給陳陽,“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大,老年人又閑不住,你們這個做法既能讓老人有事做,又能讓年輕人學到東西,兩全其美。“
陳陽詳細介紹了他們的運作方式:“其實不需要太大的空間,關鍵是要用心經營。我們請的老師都是社區里的能工巧匠,他們教得認真,學員們學得也開心。“
“那材料費用怎么解決?“老張問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
“我們收取適當的材料費,“陳陽解釋道,“不多,就是讓大家珍惜學習機會。老人們都說了,教學不為錢,就是想把手藝傳下去。“
聽完陳陽的介紹,老張當即表示要參加經驗分享會。他還說要聯系幾個認識的店主一起來。
回到店里,林小雨已經和幾位老師商量好了分享會的安排。李婆婆提議在分享會上現場示范剪紙,讓大家直觀感受手工藝的魅力。
“我看這樣,“劉爺爺說,“不如讓學員們也來說說感受?他們的話可能更有說服力。“
王大娘也點頭贊同:“對,讓他們說說學習手工藝帶給他們的變化。現在的年輕人壓力那么大,通過手工藝能靜下心來,這比什么都重要。“
分享會定在了周末。那天一早,陳陽和林小雨就開始布置場地。他們把學員們的作品按照進步過程排列展示,讓大家能直觀地看到學習的效果。
上午九點,其他便利店的店主陸續到來。看到墻上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都嘖嘖稱贊。
“這些都是一個月的成果?“一位女店主驚訝地問。
“是的,“林小雨自豪地說,“雖然還不夠精致,但每一件都凝聚著學員們的心血。“
分享會開始后,李婆婆先示范了簡單的剪紙技巧。她那雙布滿皺紋的手靈活地翻動著彩紙,沒一會兒就剪出了一串栩栩如生的喜鵲。
“看似簡單,其實里面有很多講究,“李婆婆一邊剪一邊解釋,“就像經營便利店一樣,要用心才行。“
接著,幾位學員分享了他們的學習經歷。一位年輕媽媽說,自從學了剪紙,晚上不再刷手機了,而是和女兒一起創作,感覺生活充實了許多。
一個大學生則分享說,學木工讓他學會了耐心。“以前做什么都想快,現在明白了,有些事情急不得,要慢慢來才能做好。“
聽著這些真實的分享,在場的店主們都深受觸動。一位店主當場表示要立即開始籌備學習區,還有幾位店主也表示要回去認真考慮。
“其實我們便利店不僅是做生意,更要服務社區。“陳陽在總結發言時說,“通過這個項目,我深深體會到,當我們為社區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時,收獲的遠比付出的多。“
分享會結束后,林小雨建議建立一個聯盟內的工作群,方便大家交流經驗。“我們可以互相借鑒,讓這個項目越做越好。“
送走最后一位參會者,陳陽和林小雨坐在學習區的大桌子旁,回顧這一天的收獲。
“小雨,“陳陽看著她認真的側臉,“你說我們這樣做,真的能改變些什么嗎?“
林小雨轉過頭,眼睛里閃著光:“也許改變不了很多,但至少我們讓一些人的生活變得更有意思了。你看李婆婆他們,現在每次來教學都特別開心;學員們也找到了新的愛好,生活節奏慢下來了。這些小小的改變,不就很有意義嗎?“
陳陽望著墻上的作品,點點頭:“你說得對。這些作品里面,不只有手藝,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溫暖。“
“對了,“林小雨突然想起什么,“下周張奶奶要來教編織了,我們是不是該準備些毛線?“
“好,明天我去買,“陳陽說,“趁著天氣轉涼,可以教大家織些圍巾手套。“
夜幕降臨,便利店的燈光溫暖如常。陳陽看著林小雨認真記錄今天會議內容的樣子,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他們正在做的,不僅是傳承手工藝,更是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編織一張溫暖的人情網。
回家的路上,陳陽和林小雨并肩而行。秋風送來陣陣桂花香,遠處的路燈在夜色中溫柔地閃爍。
“小雨,“陳陽輕聲說,“謝謝你一直在幫我。“
林小雨笑了:“傻瓜,這是我們一起的事業啊。“
是啊,這是他們共同的事業,是他們對這個社區的承諾,更是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在這個追求的過程中,他們的心也越走越近,如同那些精美的手工藝品一般,編織著屬于他們的溫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