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氣、煉氣、用氣、丹藥、養生……
徐盛安將這五章玉經的名字一一記下,就算十二章玉經是可遇不可求的寶物,他很可能會和大部分人一樣,畢其一生,都無緣得見一面。
但不管怎么說,現在總歸是有了個方向,有了個希望。
徐盛安已然下定了尋找十二章玉經的決心,上官飛雪看他的表情,便也明白他的心思,心里不由得有些佩服。
她抿了口茶,向徐盛安道:
“別在那兒站著了,徐大幫主,十二章玉經這樣的寶物,非得緣分到了才能碰見,強求不得,不急于這一時的。”
說著,她伸手在茶桌的另一端敲了敲:
“坐下吧,我這兒還有件之前說好的東西要給你看,說來,也與十二章玉經有些關系。”
“嗯。”
見人家辛苦了一上午,徐盛安縱使還有事情要做,也不好再推脫。
眼見著已經正午,索性便出去要伙計端一些簡單飯菜來,然后才回到房間,在上官飛雪對面的座位坐下。
“上官姑娘要給我看什么?”
上官飛雪喝著茶水提神,卻沒有直說,而是反問道:
“徐大幫主可知道,十二章玉經的名字,分別是什么?”
十二章玉經當然各自都是有名頭的,所謂的十二章玉經,不過是仙人所留術法的統稱,其實每章玉經都是單獨分開的,合起來,共有十二章。
但因為以前并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接觸到十二章玉經這種傳說中的東西,徐盛安對它們各自的名頭其實并不如何了解。
除了上官飛雪方才說的五章,他也就知道還有一章玉經名為《機巧法》。
傳說兩百年前天工大師用此法重修洛都,留下許多巧奪天工的機關,故洛都市井之中常有傳聞。
徐盛安以前不知真假,昨晚親自嘗試了一番,才知道這些傳聞所言非虛。
但他也就知道這么多,若要說出十二章玉經每一章的名字,實在做不到,因此這會兒干脆搖了搖頭,向上官飛雪道:
“我不知道,還請上官姑娘指教。”
上官飛雪聞言愣了一下,晶瑩的眸子眨了眨,她原本只是開個話頭,只等徐盛安接上,就繼續往下說,沒想到他居然真說不出來。
她心里輕嘆一聲,又抿了口茶潤著喉嚨,開始給徐盛安科普江湖上人盡皆知的常識:
“十二章玉經之中,有‘采氣’、‘煉氣’、‘用氣’三法,傳聞是仙人修煉的正法,直指成仙大道,參透三法者,便可立地成仙,白日飛升。江湖上許多有名的厲害武功,也都是脫胎自這三章玉經。”
大概是喉嚨實在干,說完這句話,上官飛雪又喝了口茶,才接著說道:
“另外還有一章玉經,名為養生法,參透此法,即便不能成仙,也可延年益壽,長生不老。這四章玉經對武人的吸引力最大,因此一旦現世,往往便會引發一陣血雨腥風。”
徐盛安聽著,點了點頭,《一氣長春功》畜養人的精氣,理論上的確可使人延年益壽,百歲長青。
若非他有時會透支精氣用在戰斗之中,活個一百多歲,應該都是輕輕松松。
其實這些常識,大部分武者學藝的時候,家族師門都會講解。但徐盛安畢竟路子野,這些事情自然也沒有人告訴他。
這會兒有機會了解這十二章玉經,自然聽得十分認真,眼巴巴地看著上官飛雪又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才聽上官飛雪接著說道:
“其余的八章玉經,傳聞是仙人修仙之余的研究的小道,雖然依舊神妙,但對實力的提升便不太直觀了。”
上官飛雪將剩下的八章玉經一一介紹道:
“其一名為丹藥法,是仙人的藥理之法,據說若是參透此法,也可活死人、肉白骨、長生不死,當今世上許多靈丹妙藥,都出自此法,我給你解毒用的千金散,也是這個來歷。
“其二名機巧法,是仙人的機關之法,兩百年前的天宮大師,便以此法聞名,后建立的千機門,亦為當世五大門之一,門徒眾多。”
“其三名為熔煉法,其四名為百鍛法,皆是仙人的鑄器之法。”熔煉法可使人熔煉出遠勝尋常鋼鐵的金屬,百鍛法,則可使人鍛造出神異的名兵利器。
“其五其六,分別為觀星法與卜算法,觀星可知天地大勢,四時變化,卜算可知世人心思,趨吉避兇。
“其七其八,則為明神與通靈,明神使人五感敏銳,通靈教人與天地交感,通曉草木走獸的語言。
“這八章,加上我先前說的四章,合計便是十二章玉經。這十二章玉經有些可使人感悟神功,有些可使人掌握世人難知的玄妙,用處大小,就要看個人了。”
一口氣說完這么一大堆,上官飛雪才停下來,開始喝茶潤嗓子。
徐盛安則一面吸收著這些知識,一面趁著上官飛雪喝茶的當兒,發問道:
“上官姑娘所說的東西,莫非也與十二章玉經中的丹藥法有關?”
“不是。”
上官飛雪這回喝了半杯茶才停下,她擦了擦唇邊的水漬,語氣有些感慨:
“是的話就好了。徐大幫主可記得我叫你找的書嗎?那是我父親一脈傳承下來的。”
上官飛雪嘆道:
“我父親的祖上,曾立志研究煉體之法,于是翻閱了許多典籍,拜訪了許多名門大派,但始終進展有限。
“直到我父親接過了祖輩的遺志。他的運氣很不錯,二十年前,居然找到了一卷玉經,與傳聞中的十二章玉經相仿,他從中得到許多感悟,完善了祖輩的許多思路和猜想。
“我父親也因此在當地名聲漸起,許多人嘗試拉攏他,想要知道他把這章玉經藏在了哪里,我母親是純州上官家的小姐,祖上也曾觀閱丹藥法,從而創下千金散,成為了純州有名的醫藥世家。
“家中老人很想和祖上一樣,觀閱玉經,創下名傳后世的藥方。于是便讓我母親想辦法接近我父親,從而將他拉攏到上官家。
“據我母親所說,因為有這樣想法的人很多,想直接動手逼問的人更多,所以她和父親一起度過了一段驚險又有趣的生活。”
說到這里,上官飛雪的嘴角微微翹起,但很快又落下了。
她搖了搖頭:
“但這樣的日子沒持續多久,因為我父親說出了他找到的那卷玉經的名字……”
徐盛安聽到這里,心中已經有了猜測。
只聽上官飛雪輕聲道:
“那卷玉經,名喚《歸元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