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吏記事述文傳故事!】
長安暮鼓,殘陽浸染承天門;衛(wèi)國公杖,白發(fā)暗合箭痕影。
貞觀廿三秋,金風掠過鶴發(fā),恍見武德狼煙,遙聞陰山駝鈴。
昔太宗敕封“萬里長城“,今老將垂目,丈量半生戍守之帝畿。
大業(yè)三年,朱雀街槐蔭,十齡稚子畫陣圖;廊前父沉吟,韓擒虎語猶在耳。
突厥使團彎刀耀日,童子折枝為刃:“他日必鑄丈二之刃,斷此蠻器!“牛車老者撫卷而笑,《六韜》竹簡驚寒鴉,似兆四十年后定襄夜襲。
開皇廿載,殷州銅牌覆雪光,十五少年跪抄兵書。
破曉時分,“提三尺劍“墨跡初干,窗外忽聞戰(zhàn)馬嘶鳴——此聲竟縈繞其后五十載沙場。
大業(yè)末歲,西市刑場人潮涌,木架縛虎將。
憶馬邑城頭,秦王玄甲映月:“公才當為天下用!“劊手令牌將落,忽聞馬蹄裂風塵,陌刀帶血破樊籠。
斷繩剎那,李靖鼻端已嗅得貞觀四年陰山雪。
武德四年,柏壁瞭望塔,陌刀“定唐“映冷月。
秦王贈刃言猶在耳,八千銀鋒撕晨霧,雁行陣摧枯拉朽。
宋金剛騎陣崩時,恍見先父臨終訓誡浮于戰(zhàn)煙,字字化入陌刀寒芒。
貞觀三年,大漠孤月照鐵衣,三千輕騎踏鬼途。
突厥牙帳篝火紅,陌刀飲光成血刃。
頡利可汗杯酒未冷,此生終不解:唐軍何覓沙海甘泉?
此謎隨漠風散入《李衛(wèi)公兵法》殘卷。
永徽四年,病榻聽雨握殘刃,四十七處缺口銘戰(zhàn)史。
長孫太尉探疾時,淚漬兵書墨未干。
臨終囑托非關身后名:“陌刀匠戶系國運,愿陛下善存薪火。“窗外老槐沙沙響,猶畫朱雀街前陣。
顯慶三年,太極宮檐落玄鷹,三日振翅出玉門。
昭陵槐下埋神兵,春風拂過似聞笳。
千年劍氣透碑林,“雖遠必誅“八字凜凜,早化炎黃脊梁鐵,永鎮(zhèn)山河日月長。
嗟乎!陌刀雖朽,武魂不滅,今東瀛寇急,愿衛(wèi)公精神再鑄華夏刀劍。
朱門啟闔,舞榭生香。
衛(wèi)國公青衫落拓,長揖權(quán)相之庭。
楊素踞胡床,貂裘映燭,睥睨而問:“聞子善兵機,試陳天下勢?“
靖振衣指輿圖:“當鎖崤函為甕,收河朔作枰?!把杂櫍替緟仓屑t綃微動,秋波暗度處,恰見拂塵耀霞光。
漏斷辭華第,星奔出重垣。
朱雀橋霜凝劍珮,美人解玉贈龍泉:“寧隨俠客棲云壑,不共枯骨醉華筵!“
靖按劍驚嗟:“卿何棄錦繡擇蓬蒿?“
張氏嫣然:“妾見公子論策時,眸中烽火已燎盡隋堤柳?!?
古剎懸蛛網(wǎng),雙騎并轡行。
流螢窺俠骨:青鋒橫膝守周禮,紅拂抱衾憶鄭風。
忽聞鸮啼驚宿鳥,盜魁執(zhí)炬截荒荊。
衛(wèi)公劍化白虹起,寒芒過處豺狼遁。出塵拂袂笑:“昔聞蘭臺談紙陣,今睹沙場演金戈?!?
及謁秦王虎帳,恰值霞染娘子關。
世民擲觴迎:“得藥師若添太阿,獲紅拂猶獲湛盧!“當夜密獻連環(huán)策:明珠裂胡盟,奇兵誅漢孽。
突厥可汗撫犀帶沉吟,乍見唐使眸含冰刃光,擲杯長嘯:“且觀爾演昆陽戰(zhàn)!“
柏壁霜月冷,雁門鼙鼓催。
衛(wèi)公夜練陌刀陣,寒光灼破天河帷。紅拂晨調(diào)羹,暮拭甲,纖指暗藏魚腸銳。
會戰(zhàn)日,劉武周陣前叱咤,忽見唐軍裂地成鋒,陌刀翻雪,鋒鏑流星。
殘照染纛時,秦王執(zhí)靖手嘆:“此役當銘燕然石!“
慶功宴闌珊,紅燭映吳鉤。
出塵解髻拭青霜:“妾為君鑄英雄膽?!?
靖撫刃長吟:“待掃凈狼煙日,與卿耕讀終南麓?!昂雎勣@門刁斗急,玄武風云變九閽。
紅拂驀回首,見長安城頭七星劍芒寒,恰似大業(yè)三年朱雀街畔,垂髫兒初畫兵陣圖。
贊曰:余避居邵州觀史,偶見野史載紅拂女事。
想衛(wèi)國公陌刀今何在?或化巴山夜雨,或凝陪都晨霧。
今東寇猖獗,愿借藥師韜略、紅拂膽氣,鑄我華夏精神刀劍,然其劈風斬電之勢,早入《李衛(wèi)公兵法》字句間。
觀紅拂夜奔事,非獨兒女情長,實見貞觀將星初芒。
嗟乎!英雄美人,皆作塵土,唯精神劍氣,永耀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