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明王
- 倚天:我靠尋蹤,滿手神功
- 慕百峰
- 2026字
- 2025-03-26 15:00:01
同年會結束,還有一場元廷高官參加的慶祝宴會。
宋青書這些漢人進士坐在下首,蒙古、色目進士在上首。
元廷出席的是一些國子監、御史臺的官員,地位最高的則是奇皇后以及皇太子。
不過宋青書的位置離她很遠,看得不是很清楚,而且她面前還罩著一層紗。
另一位漢人進士傅公讓低聲道:“皇后出席,可不是什么好征兆,難道又要臨朝稱制。”
宋青書道:“皇帝不是還好好的?”
傅公讓說:“你看,來的還有幾個地位很高的番僧,聽說他們給皇帝進獻了所謂雙修之法,皇帝沉陷其中,只怕身體……”
傅公讓欲言又止。
“這些番僧還真是唯恐天下不亂。”宋青書道。
“但番僧勢力強大,其中最厲害的一個,號稱明王,為番僧之最,不僅佛學修為很深,還有高深莫測的武學修為。”
“明王?”宋青書對這個詞多少有些熟悉。
傅公讓道:“但此人比較神秘,不怎么露面。”
宋青書點了點頭:“原來如此。”
他已經見識過了擅長無上大力杵法的番僧圖門,蒙古金剛宗必然還有更多高手。
眾人飲了幾杯酒,場中又進行了幾輪表演。
一隊表演摔跤的武士下去后,上來了十六個女子,各個嫵媚動人、濃妝艷抹,赤著雙足。
傅公讓冷哼了一聲,對宋青書說:“她們就是天魔舞眾。”
“天魔舞?”
傅公讓道:“這是西域番僧搞出來的名堂,他們說是藏傳佛教舞蹈,然后元廷挑選了十六名女子組成天魔舞眾獻舞。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欺君罔上,可就是無人敢言明。”
“這么說皇帝也很喜歡了。”
傅公讓嘆了口氣:“社稷危矣!”
音樂響起后,那十六個天魔舞眾女便開始起舞。
說莊重也有那么點莊重,可她們穿著太清涼,透著一股嫵媚。
莊重與嫵媚二者結合在一起,實在是說不出的詭異。
宋青書心想:“原來元順帝喜歡這種審美?”
——《元史》確實有元順帝喜歡十六人天魔舞眾的記錄,為番僧進獻。
十六名天魔舞女身子曼妙,一次轉身時,宋青書心中一驚,赫然發現其中領隊的女子就是此前在青衫樓遇見的月姑娘,另外還有她的小婢。
“那個是?”宋青書問。
“這我就不知道了,”傅公讓冷冷地說,“這些靡靡之音,荒淫之舞,令人不齒!”
宋青書喝了口酒:“是有些不太合適。”
傅公讓道:“如果我花費十年,可以進入御史臺為官,一定要整頓吏治。”
宋青書抱拳道:“傅兄很有抱負。”
傅公讓道:“這是自然,既然高中進士,就要為國效力。”
宋青書笑了笑沒說話。
傅公讓道:“宋兄,你我將來皆為七品朝廷命官,難道不是嗎?”
元代的進士,狀元是從六品;然后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以及所有的二甲進士都是正七品;第三甲為正八品。
(其實相當一部分時期,元代進士只有狀元為第一甲,這個細節就略過了)
宋青書隨口道:“以后看看再說吧。”
傅公讓說:“宋兄文采斐然,高居探花,一定是朝廷棟梁。”
“借傅兄吉言,”宋青書又問道,“傅兄是哪里人士?”
“潁州。”
“潁州啊。”
“怎么了?”
“沒什么,只是想到了另一位姓傅的人士。”
——將來位居大明幾大戰神之一的傅友德目前遠沒有眼前這位進士那么瀟灑。
場中的天魔舞眾跳完后,依次來為新科進士們倒酒。
月姑娘走到了宋青書的面前:“奴家月觀音,為探花郎斟酒。”
“月觀音?”
這個名字似曾相識,難怪宋青書當時會鬼使神差與她喝了那么多酒。
看宋青書微微一愣,月觀音道:“探花郎,您怎么不喝?”
宋青書收回心神,那些疑惑的事情也有點想通了,她那種嫵媚中的高貴之感就是自帶的。
“謝月姑娘。”
宋青書喝了杯中的葡萄酒。
月觀音道:“探花郎,你的名字果然人盡皆知。”
宋青書道:“我就說決不食言。”
“我也不會食言。”
月觀音笑了笑,起身離開了。
另一位天魔舞眾給傅公讓倒了酒,傅公讓面無表情地喝下,他顯然非常不喜歡這些女子。
傅公讓道:“宋兄你看,這些人沉于酒色,難道真的不知叛軍遍地?若不是汝陽王等幾位將領奮力撲滅,恐怕坐在這里喝酒的就是叛軍了。”
他的聲音大了點,一個番僧狠狠瞪了他一眼。
宋青書道:“傅兄,這些番僧懂漢語。”
傅公讓嘆了口氣道:“可惜我人微言輕,即便高中進士,連一個番僧都左右不了。”
此后不再多言。
席間敬酒時,宋青書又聽一個蒙古進士帶著醉意道:“俺從樞密院那得知,汝陽王不久之后就會大軍南下,剿滅滁州一帶的義軍。”
宋青書摸了摸鼻子,記下了這句話。
隨后又進行了幾輪表演,這場宴會才告結束。
宋青書越來越覺得這個世界不簡單了。
不僅草莽中還有無數英雄,元廷同樣不能忽視。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輕敵是萬萬不行的。
——
春風得意馬蹄疾。
雖然考中探花郎只是為了小李飛刀的能力,探花郎本身是個“附贈品”,但說出來很好聽。
宋青書心情不錯。
回來時,天色已晚,哈總管卻又邀請宋青書多喝了一頓酒。
“宋兄弟,以后你就是大人物了!七品命官,哈哈!”
宋青書道:“還不知道是猴年馬月的事情。”
宋青書心里想的是現在義軍占據那么多土地,這些進士貌似能封官的地方都不多了。
哈總管以為宋青書想要留京,于是說:“翰林院也不適合宋兄弟。”
宋青書隨口打聽道:“宴會上我聽有人提到了明王,哈總管可知?”
“知道,兩年前才來到京城,立馬就被封為了國師,號曰不動明王。我聽王府的番僧們說,明王武功蓋世,佛學精深,比少林寺方丈還厲害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