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沁
- 倚天:我靠尋蹤,滿手神功
- 慕百峰
- 2010字
- 2025-03-17 16:13:18
如此一月有余,兩人每日坦誠相待,于花叢中練習玉女心經。
只有練全,將來才不致再有差錯,以絕后患。
而這段時間宋青書也通過寒玉床的加持,內力持續增進。
這一個半月的獎勵時間,必須利用到位。
系統的10倍的內力增幅與寒玉床的10倍疊加后,是恐怖的100倍,也就是說,讓宋青書在這一個半月的時間里,內力就增進了12年。
再加上原本的內力修為,加起來就接近30年。
雖然還不能說特別強,但也絕對不差了。
其實內力很難用“年”這種單位來衡量。
因為有些人的一年相當于別人的三四年甚至十年。
就像有人高二就可以考上清華北大,但大部分人復讀十年都不見得可以做到一樣。
好在“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甭管你練了幾年,年歲何如,大家真刀真槍打一架,誰強誰弱就一目了然。
宋青書功力有了大的長進,黃衫女練《玉女心經》同樣提升不少。
她運功滿了一個周天,清楚感知到《玉女心經》已然大成。
俏眉轉過,帶著幾分英氣。
卻聽宋青書突然說:“我想我也該走了。”
黃衫女頓了一頓,“嗯”了一聲,說道:
“麻煩宋少俠太久了。
“而且,我也希望宋師兄將來在江湖上行俠仗義,做出一番事業,拯救武林。
“那樣的話,我們……還會見面。”
這是先祖就留給她的祖訓。
假如真的動了情,一定要對那個男子進行考驗,不然楊家將有徹底覆滅的大風險,萬劫而不復。
宋青書點了點頭:“我肯定會回來的。”
旋即又問道:“師妹的幾位婢女呢?”
他在古墓中一個半月,自然發現了其他婢女生活過的痕跡。
黃衫女道:“看來她們的事情還沒有辦完,我該去看看了。”
“需要幫助嗎?”
黃衫女笑了笑,搖搖頭:“一點小事,無需宋師兄掛懷。”
“與丐幫有關吧?”
“宋師兄果然聰明,什么都能猜到。”
宋青書知道黃衫女與丐幫頗有淵源,現在的丐幫也確實有不小的麻煩。
但以黃衫女的能力,只要沒受內傷,不會有什么大礙。
黃衫女又拿出了一件衣裳:“這是我抽時間縫制的,宋師兄身上的衣服早就破了,換上這一身吧。”
宋青書微笑道:“確實破得不成樣子,難怪當初在重陽宮外,那些道士看到我只當是個鄉野村夫。”
“這身衣服不是多好的料子,宋師兄不要嫌棄。”
“我怎么會嫌棄。”
宋青書換上衣服,“好看極了。”
更添了幾分瀟灑氣質。
“另外,這本書宋師兄拿好。你的劍法雖然不錯,但其他的功夫還……差了點事。這是先祖楊公留下的,對你行走江湖大有裨益。”
宋青書接了過來,只見封面殷紅如血,“《五毒秘傳》?”
黃衫女道:“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江湖上血雨腥風、陰險狡詐,有了它,能少很多麻煩。”
“實在太感謝師妹了!”
宋青書感動道。
真打起來,要是不用獨孤九劍,目前的宋青書完全不是黃衫女的對手。
“這本書是百年前古墓派一位很有淵源的人所寫,后來陰差陽錯被先祖得到,雖然原書已毀,但先祖楊公聰慧過人,在古墓中又默寫了下來。”
黃衫女說的自然就是李莫愁。
楊過是個極聰明的人,他曾經看過《五毒秘傳》。原書毀掉、李莫愁葬身火海后,唯一的傳人正是楊過。
這就是百年武林世家的底蘊。
除了《五毒秘傳》,黃衫女又拿出了三枚玉蜂針和一小瓶玉峰漿:“將來宋師兄如果想要進入古墓,離了它們可不行。”
宋青書小心收好。
這份心意可謂極重。
走出古墓時,宋青書感慨很多,但他確實有不得不走的理由。
邁出幾步后,黃衫女再次叫住了他:
“宋師兄,等一下!”
“怎么了,師妹?”
“宋師兄,請把你的左手給我。”
宋青書照做。
黃衫女伸出纖細的右手食指在他掌心寫了一個字:
“沁”
毫無疑問,這就是她的名字。
宋青書看向黃衫女的眼睛。
她輕輕笑了笑:“宋師兄,此間極為隱蔽,千萬不要給旁人說起。”
“我懂,只記在心里。”
宋青書一字一句認真道。
走出古墓,外面的道路曲折。再回頭,林木掩映,已經看不到任何古墓的蹤跡,仿佛徹底消失在了大山之中一般。
如果沒有系統的指引,尋常人確實根本找不到這么隱秘的所在。
——
從關陜之地進入關中,要過潼關。
宋青書眼前又出現了那行箭頭,指向的方位是大都。
依舊沒有多余的話。
秦嶺崇山之中,似乎十分太平,但只要出了潼關,進入中原,那股元末肅殺的氣息便撲面而來。
天下大亂!
江湖之中,血雨腥風。
身處其中,確實有太多難以想象的危險境遇。
黃衫女給宋青書縫制的這身衣服不太扎眼,只像個有點錢的富家公子。
宋青書也把青劍放入了包裹中,并不露出來。
過洛陽時,宋青書買了一頭驢子,徑向東行。
很快就到了虎牢關。
虎牢關在宋元時期不叫這個名字,但虎牢關的名字太響,很多人還是愿意叫它虎牢。
就算元朝時還沒有三國演義,沒有三英戰呂布和溫酒斬華雄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真實的虎牢關也曾發生過極其精彩的戰役。
最經典的莫過于當年秦王李世民鎮守虎牢關,一戰擒雙王,大敗竇建德、逼降王世充。
時間再往前推,劉邦也曾固守虎牢關,與東面駐軍滎陽的西楚霸王硬生生對峙了兩年,最終迫使項羽以滎陽邊上的鴻溝為界,劃分地盤,揭開了楚漢爭霸的序幕。
唐朝之后,黃河漸漸泛濫,沖垮了古虎牢關,天險也就不復存在。雖然后來修了新虎牢關,險峻程度卻完全不能與古虎牢關相提并論。
但元末的黃河或許更加有名,因為元朝的覆滅正是始于黃河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