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午夜末班車】開機
- 導演:百億票房算什么
- No..1
- 2070字
- 2025-03-19 23:09:52
激烈的爭吵一直持續到夕陽西下才告一段落。
最終決定,【活埋】待定!
先把前兩部拍完,看看票房再決定。
還有大半年的時間,來得及。
李為民揉了揉肚子,一天沒吃飯,餓的發慌。
打了聲招呼就回家了。
到家發現門開著,父母已經回來了,房間里沒人,不知道上哪串門去了。
李為民打開鍋蓋,盛上一碗香噴噴的大米飯,就著西紅柿雞蛋,整整干了三碗。
吃飽喝足就回房間,躺在床上理了理拍攝流程,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第二天早晨醒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衣服已經被脫光了,桌子上還放著個紙條:飯在鍋里,自己熱,抽屜里有錢,別亂花。
粗獷的筆記一看就是父親李為國寫的。
打開抽屜,10張10元的青州幣整整齊齊的擺放在盒子里,翠綠翠綠的,煞是好看。
隨手把錢揣兜里,吃完飯,就急急忙忙往紅星制片廠趕去。
走在路上的時候,李為民下定決心,有錢了必須買個自行車!
“早!”
跟王德柱打了聲招呼。
王德柱抬頭看了看天上高掛的太陽,陷入了沉思。
“現在的年輕人都管中午叫早晨?”
另一邊,
李為民去黨建業辦公室,問了問注冊公司的流程,才知道手續很麻煩。
秉承著一事不勞二主的心理,將此事全權托付給黨建業。
在簽訂倆月之內交個新劇本的不平等條約之后,黨建業表示,三天拿下。
公司名字就叫:天暮!
取自:天光乍破遇,暮雪白頭老!
注冊地址先掛紅星這。
第三天。
李為民拿到蓋著大紅章嶄新的營業執照:青州天暮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按照約定,跟紅星制片廠簽定合同,天暮享有20%的票房分成,紅星不承擔導演費演員費劇本版權費等。
簽完合同第一件事就是找黨建業要錢。
錢剛一到賬,李為民就馬不停蹄的開始籌備劇組。
攝像機,用紅星的!
攝像師,招!
燈光師,招!
劇務,招!
膠卷,用紅星的!
血包,用紅星的!
大巴,租舊的!
道具,租!
……
能租的租,能買的買,能白嫖的白嫖,即使這樣,錢也如流水一般消失不見。
轉眼間,半個月時間就過去了。
李為民看著眼前稀稀拉拉60多個人雄心萬丈,大手一揮:“開機!”
青州歷71年4月6號。
晴天。
沒有新聞,沒有紅布,沒有上香…
京城郊區的廢棄橋邊。
【午夜末班車】就在一輛生著鐵銹的大巴車上悄無聲息的開機了。
開機現場除了工作人員,只有程天瑞站在這里。
他看著李為民嫻熟的操弄著攝像機,鎮定自若的指揮著人員的安排,心中長舒了一口氣。
這部電影是紅星制片廠第一次跟民營公司合作的項目。
關乎著制片廠的轉型。
關乎著上面的任務。
甚至關乎著紅星的存亡。
怎么重視也不為過。
廠里為了這部電影的制作操碎了心,能免費給的都免費給,要人出人,要力出力。
但是一部好的電影,導演終究是靈魂。
為此,特意讓他程天瑞來現場觀摩把關。
廠里的種種質疑,在李為民游刃有余的指揮中,煙消云散了。
程天瑞見過很多導演,經驗非常豐富,很多導演在上手的那一刻,他就能大致看出來有幾把刷子。
在李為民的身上,程天瑞看不到青澀,只有熟練,熟練,還是熟練。
仿佛幾十年駕齡的老司機在開新車。
“難道真的有人生而知之?”
程天瑞不明白,但他大為震撼。
“燈光!燈光打低點!”
“看哪呢?眼睛看不清就捐了!別在這浪費時間!”
“說他沒說你是不?服裝往哪擺?穿幫了知不知道!!”
“不行!我要立體感,陰影部分加重!”
“……”
李為民一開機就氣勢洶洶,有些看到他年齡想敷衍了事的人,也情不自禁認真起來。
生怕被抓住典型。
“化妝師呢?”
李為民坐在椅子上大喊。
一個三十來歲面容姣好的女人,三步并兩步小跑過來:“來了來了!導演”
“快點畫,畫丑點,眉毛這塊給我畫粗點!”
李為民一邊催促,一邊心中暗罵,這狗系統,給了他幾十年導演經驗就算了,還給了他一副臭脾氣。
平時沒感覺,一進入導演狀態,他就感覺海量的負面情緒侵入他的腦海,讓他控制不住的想罵人。
長此以往,片場暴君這個稱號怕是跑不了了。
真他娘的操蛋!
半小時后。
黑白板一合。
“第一場第一幕,開始!”
林秋坐在大巴車駕駛位上,用抹布擦拭了一下布滿劃痕的后視鏡,昏暗的燈光映在他的臉上,可以看出非常疲憊。
“最后一班了……”
林秋喃喃自語。
鏡頭緩緩移動,定在了林秋的工牌上,夜班車司機NO.444號,格外顯眼。
“咔!”
李為民喊停,快速脫離狀態,閉目回憶了一下說道:“再補一條,剛才感覺不對,等我調整一下。”
這個時期攝像機還不能實時觀看回放效果。
只能等洗出來之后再看。
但洗出來也基本意味著廢了。
所以非常考驗演技,或者說非常浪費膠卷。
容錯率的低下,導致李為民必須要爭取一次過,每多咔一次,都代表著多一份成本。
閉目回憶了一下劇情,這個時候的林秋是不記得之前發生的事情的,所以他的疲憊完全是因為開了一夜的車。
但是他有預感,即將面對的危險,所以他是疲憊中帶著一絲恐懼的。
剛才的恐懼完全沒有展示出來。
“再來!”
“第一場,第一幕第二鏡,開始!”
“咔!”
“不對,再來!”
“咔!燈光不對,太亮了,再低一點!”
“咔!”
“化妝給我重畫一下,畫老點!”
“……”
第一場第一幕,磨了整整三個小時。
越拍李為民越感覺狀態不對。
“咔!先停,休息一會!!”
他不是專業的演員,導演的經驗賦予了他優秀的觀感,讓他知道自己想要的畫面,但是他演不出來。
換句話說,能理解,但不能用五官準確的表達。
這讓李為民坐在石頭上陷入了沉思。
“表演除了表現派還有什么來著,體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