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羽長秀自然也是聽出了柴田勝家語氣中的不滿。
他也沒有慣著柴田勝家,直接猛地一拍桌子,殺氣十足地說道:
“柴田,我警告你,不要動什么歪心思。
大名讓我來當這個主帥,所有的一切就要按照我的計劃來,你不要擅作主張。”
柴田勝家對丹羽長秀的話嗤之以鼻,他實在不明白織田信長會如此看重一個膽小的人。
但是他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他只能低下頭,表示自己聽見了丹羽長秀的命令。
不過他已經在心中做了決定,再等一日,若是織田羽川還不派人回來,自己就就偷偷帶人瞞著丹羽長秀登陸大明。
柴田勝家之所以會做這樣的決定,只因他在心中偷偷懷疑著。
這該死的丹羽長秀該不會是為了不讓他獲取功勞,想要獨吞功勞,才不讓他上岸,只是派了他自己的手下上岸,美名其曰是先鋒。
再說這以下克上是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既然丹羽長秀沒有絲毫作為。
那么只要自己能夠將大明的財富帶回去,想必織田信長大人并不會計較太多,甚至會重重獎賞自己。
想到這里,柴田勝家已經能夠想象出那時的場景。
等到那個時候,一定要讓這丹羽長秀跪在自己面前求饒,不過他現在也只能是在心中想想。
不過丹羽長秀是什么人,他立馬就發覺了柴田勝家心中的小心思,知道他并不會這么老實地就聽從自己的命令。
不過他也沒有立刻將其給挑明,而是等柴田勝家離開以后,吩咐了自己的手下暗中注意著柴田勝家的動向。
此時的倭寇營地已經沉寂了下來,再也沒有了之前的喊殺聲。
那些倭寇流民在王二牛帶著士卒的逼迫下,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出來。
隨后王二牛就開始分批將這些流民帶到這里砍下腦袋來,尸體直接拋到大坑里。
其中也曾有倭寇反抗過,但他們又沒吃飯又挖坑的,早就沒有什么氣力,反抗被迅速鎮壓。
很快整個營地里就充滿了血腥味,此時的柳誠和胡守仁還在審問著其他的倭寇。
他們都認為織田羽川的話并不完全是實話,不過雖然柳誠讓王二牛將這些倭寇都給處理掉,但還是留下了不少的倭寇武士。
這些武士地位更高,可能會知道更多的消息,柳誠將這些倭寇武士都分開關押挨個審問。
終于從一個倭寇的嘴里問出了不一樣的東西。
他說他曾聽見丹羽長秀跟織田羽川說,若是上岸以后有危險便找一個高處的地方點一團篝火示警。
若是沒有危險,便一邊向寧波府內繼續探查,一邊派人回去回稟消息。
柳誠已經知道了丹羽長秀現在他們在哪個小島上,但是他現在手中并沒有水師,對此有些鞭長莫及。
確實這個距離,以火光為警示是最為迅速的方法。
這織田羽川果然是說了假話,他分明是在誘騙他們點燃篝火警告丹羽長秀他們不要上岸。
幸好自己多留了個心眼,沒有完全相信他的話,不然此刻的倭寇主力得到了警示,一定會提高警惕。
就當柳誠在想著接下來該怎么辦的時候,營地外面的士卒突然示警,說是有一大隊人馬正在靠近營地。
這隊人馬正是鄧啟文率領著昌國衛的衛所兵趕了過來,他實在是放心不下。
要知道柳誠手中只有著一千五百人,要面對五千的倭寇,他實在是不知道這一仗該如何去打。
尤其柳誠還是在得知了消息以后,立馬就做出了決定,帶著士卒一路就趕到了海邊。
鄧啟文在昌國衛里左思右想,還是放心不下,要知道他的兒子還跟在柳誠的身邊。
于是在動員了一番以后,勉強挑出來了三千敢于出城與倭寇一戰的士卒。
帶著這些士卒就往海邊倭寇營地這里趕,但他的速度自然是沒有柳誠他們快,柳誠這里已經收拾了差不多了,他才趕到。
當鄧啟文見到海邊倭寇營地中燈火通明卻沒有一點嘈雜之聲。
不禁喃喃開始自語:
“完了,看這樣子,柳大人應該是全軍覆沒了,鳴謙啊,你怎么就這么死了?”
正當鄧啟文傷心之際,指揮同知杜立輝卻是發現了不對,他手中拿著千里鏡,一直在觀察著倭寇營地。
他邊看邊用手招呼著鄧啟文:
“鄧指揮,你快來看,這營地之中怎么都是穿著我大明兵甲的士卒?”
鄧啟文一聽,趕忙接過他手中的千里鏡,朝著營地之中望去。
果然如他所說,這營地之中全是穿著大明兵甲的士兵,這時他的心情一下子就變了,一掃之前的沮喪。
揮揮手就帶著士卒朝著營地走去,柳誠接到士卒的示警,此刻也是正好迎了出來。
柳誠隔著老遠就看見了是鄧啟文親自前來,鄧啟文自然也是看見了柳誠,趕緊快走,朝著柳誠迎了過來。
走到柳誠面前以后,鄧啟文給他行了一禮:
“柳大人,我在昌國衛城實在是擔心你們的安危,便帶兵前來看看有沒有能有幫助的地方。”
他邊說邊看向四下寂靜的營地,帶著一些疑惑奇怪地問道:
“難道這些倭寇并不在營地之中?”
還沒等柳誠開口回答,他的兒子鄧鳴謙已經幫柳誠回答了這個問題:
“柳大人已經帶兵將這里的倭寇都給斬殺殆盡了!”
“什么?”
聽到鄧鳴謙的話,跟在鄧啟文身邊的人都是紛紛驚訝,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
“到底有多少倭寇?怎么會如此輕松的就將其給消滅了?”
這是指揮同知杜立輝在發問,鄧鳴謙伸出自己的右手說道:
“大概有五千倭寇!”
這話一出更是將他們都給嚇得有些不知所措,什么?有五千倭寇,柳誠竟然只帶著一千多人就將這五千多人給消滅了。
他們實在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四下觀望著仿佛是要找出鄧鳴謙話語中的破綻來。
可是四周戰斗過的痕跡,地上的血跡,破損的營帳,都無疑證明了這里曾經進行過一場激烈的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