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細雨將豹房琉璃瓦洗得發亮,朱壽斜倚在胡床上,看檐角鐵馬叮咚亂響。十丈開外的虎圈里傳來低吼,新進的暹羅虎正在撕咬血淋淋的牛腿,腥氣混著薔薇水在暖閣里釀出詭異的甜香。
“陛下,江彬帶到。“小太監的通報聲未落,朱壽突然將手中葡萄彈向屏風。紫檀木框應聲震顫,驚得暗處人影踉蹌現身——是個滿臉麻子的錦衣衛,飛魚服下竟穿著蒙古式牛皮護腕。
朱壽揮退宮人,赤足踩過波斯絨毯。金絲楠木地板在足底沁出涼意,他停在江彬七步之外,這個距離剛好能讓對方看清自己腰間懸掛的太祖玉圭。
“正德元年三月廿七,揚州鈔關少收鹽引稅銀八千兩。“年輕皇帝忽然開口,聲音輕得像在念情詩,“但同日,兩淮鹽運使的第八房小妾買了對翡翠鐲子。“
江彬的喉結滾動了一下,蒙古護腕上的銅釘映著燭火閃爍。朱壽踱到他身后,嗅到鐵銹與馬奶酒混雜的氣息:“更巧的是,那鐲子的成色...“他突然抓起江彬左手按在案上,“和千戶夫人腕上這對,像是同一塊料子。“
錦盒砸在黃花梨案面的聲響驚飛了窗外的白隼。江彬瞳孔里倒映著盒中賬冊,靛藍封皮上“鹽課“二字被血漬染成紫黑。這是他半月前在運河截獲的密賬,此刻卻在皇帝手中。
“朕聽說江千戶在居庸關斬過十八個韃子。“朱壽用玉圭挑起賬冊,紙頁翻動聲如刀刮骨,“現在給你半柱香,找出這筆臟銀的去處。“
江彬的指節捏得發白,賬冊上的蘇州碼子在他眼前亂跳。忽然有冰涼觸感抵住后頸,皇帝竟將玉圭橫在他動脈處:“記著,戶部說這筆銀子進了太倉庫,但兵部又說撥給了宣府馬政。“
更漏聲催得人太陽穴發脹。當江彬的冷汗滴在“三月廿七“的條目上時,朱壽突然抽出他腰間繡春刀。寒光閃過,刀尖精準點在“腳費“二字:“揚州人管妓院打手叫龜腳,八千兩正好夠養三百龜腳半年。“
江彬猛地抬頭,看見年輕天子眼中跳動著某種幽暗的火光。那不像深宮豢養的龍鳳,倒像他在草原見過的狼王,在月圓之夜蹲踞崖頂的模樣。
“傳旨。“朱壽突然將繡春刀插回鞘中,“讓錢寧帶緹騎查抄秦淮河所有賭坊,就說...“他指尖撫過刀柄上嶄新的牙印,“朕的豹子該換口味了。“
子時梆子響過,朱壽屏退眾人,獨自走向豹房最深處的酒窖。推開暗門時,他摸到墻磚上刻著的小字——這是原主十二歲時留下的“正德元年造“,但此刻的“正“字第三橫明顯比記憶里短半分。
地窖里堆著三十七個貼著“御釀“的酒壇,朱壽敲到第十八個時,終于聽到空響。掀開壇蓋的瞬間,他嗅到了熟悉的銅銹味——整壇的永樂通寶浸泡在香油里,每枚銅錢都串著細繩。
當燭火照亮壇底暗格時,朱壽的呼吸停滯了。羊皮卷上熟悉的字跡讓他眼眶發熱,那是穿越前導師的筆跡:“貨幣超發導致寶鈔崩壞,鹽稅必須改...“后面的字被血跡模糊,但紙角編號顯示這是他畢業論文的殘頁。
突然有勁風襲向后頸,朱壽就勢翻滾,酒壇在身后炸裂。蒙面人手中鋼刀追魂索命般劈來,卻在觸及他衣襟時驟然偏斜——王守仁的軟劍如銀蛇纏上刺客手腕,江彬的繡春刀已架在來人頸間。
扯下面罩的剎那,朱壽笑出了眼淚。刺客額角的月牙疤,和論文里描述的宣府私鹽販子特征分毫不差。歷史與現實在這一刻轟然對撞,他終于找到了改變時空的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