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逐鹿天下(新書《狼瞳傳奇》在起點首發(fā))

  • 梟起五胡
  • Thomas高
  • 2889字
  • 2025-03-08 21:28:30

經(jīng)此巔峰對決,莫文武威震四方,武寧之地仿若成為亂世中一盞明燈,吸引著八方豪杰紛至沓來。一時間,府衙之前,求見者絡(luò)繹不絕,皆懷壯志,欲投麾下,共襄大業(yè)。

莫文武深知,欲成就宏圖霸業(yè),非廣納賢才不能為也。遂令徐庶、王猛等心腹,于城中設(shè)館,專司招賢之事。無論出身貴賤、來自何方,但凡有一技之長,皆可入館一展身手。

未幾,館中賢才匯聚,有精通兵法謀略之士,能于輿圖之上,指畫山川,剖析敵我,籌劃精妙戰(zhàn)策;有擅長農(nóng)事桑蠶之賢,熟知天時地利,可使荒地生金,倉廩盈實;亦有匠心獨運之工匠,能造銳利兵器,筑堅固城防,為征戰(zhàn)四方奠定根基。莫文武一一親見,量才而用,眾人各司其職,武寧上下一片蓬勃。

然莫文武之志,非止偏安一隅。每于夜深人靜,獨坐書房,凝視那懸掛于壁的天下輿圖,心中便燃起熊熊烈火。彼時,華夏大地,烽火連天,各方勢力割據(jù)混戰(zhàn),百姓深陷水火,苦不堪言。見此慘狀,莫文武常喟然長嘆:“天下紛擾,蒼生何辜!吾既身負才略,當(dāng)以平定亂世、拯救萬民為己任,豈可為一時之安,忘卻初心。”

于是,莫文武與眾謀士齊聚一堂,共商西進南下、逐鹿中原之大略。帳內(nèi),燭火搖曳,映照著眾人凝重而堅毅的面容。徐庶率先起身,手持羽扇,輕搖間盡顯儒雅風(fēng)范,緩聲道:“主公,如今我武寧雖兵強馬壯,然欲逐鹿中原,需洞察各方勢力之虛實。西有諸羌部落,民風(fēng)剽悍,善騎射,然其內(nèi)部紛爭不斷,可分化而擊之;南有東晉殘余,雖正統(tǒng)在身,卻朝綱不振,軍備廢弛,可伺機圖之。主公宜先結(jié)好周邊弱小,擴充地盤,積聚糧草,同時派精銳刺探各方軍情,待時機成熟,再揮師出征。”言罷,微微頷首,目光望向莫文武,似在尋求認可。

王猛亦起身,虎目圓睜,聲若洪鐘:“徐先生所言甚是!俺以為,當(dāng)下練兵最為緊要。咱的士卒雖勇猛善戰(zhàn),但若遇大規(guī)模團戰(zhàn),尚缺協(xié)同之術(shù)。需請名師,嚴訓(xùn)陣法,令將士們?nèi)绫凼怪福娇稍谏硤錾纤蚺摇T僬撸€需多備良駒、堅甲、利刃,此乃決勝之根本。”說罷,重重一拳捶在桌案上,以示決心。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莫文武靜坐傾聽,時而皺眉沉思,時而微微點頭。待眾人話音漸落,他緩緩起身,目光堅定如炬,掃視全場,沉聲道:“諸位所言,皆為良策,吾當(dāng)兼采并用。今亂世之中,百姓盼的是太平,求的是溫飽。咱們既要行軍打仗,開疆拓土,亦不可忘了撫民之心。所到之處,務(wù)必輕徭薄賦,興修水利,讓百姓安居樂業(yè),如此方能得民心,獲長久支持。”眾人聞之,皆抱拳稱是,心中對未來之路愈發(fā)明晰。

方略既定,武寧上下即刻忙碌起來。練兵場上,士卒們?nèi)找箍嗑殻皻⒙曊鹛臁C麕熡H自督導(dǎo),排演各種精妙陣法,或魚鱗之陣,首尾相顧,靈活多變;或鶴翼之陣,形如飛鳥展翅,可包抄敵軍;將士們在陣中穿梭,配合默契,逐漸領(lǐng)悟陣法精髓。鐵匠坊中,爐火熊熊,錘聲叮當(dāng),工匠們傾盡全力打造兵器鎧甲。選用精鐵,反復(fù)錘煉,鍛造出的利刃削鐵如泥,鎧甲堅如磐石,在日光下閃耀著冷硬光芒。城外田野,百姓在官府組織下,開墾荒地,種植五谷,水利溝渠縱橫交錯,確保灌溉無憂,呈現(xiàn)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農(nóng)耕盛景。

數(shù)月過去,武寧兵馬糧草充足,士氣高昂,萬事俱備,只待出征。莫文武擇一良辰吉日,親率大軍,浩浩蕩蕩,踏出武寧城門。軍旗烈烈,迎風(fēng)招展,上書“莫”字,仿若一片紅云,飄蕩在天地之間。士卒們身著嶄新鎧甲,手持利刃,步伐整齊,威風(fēng)凜凜,眼中透著必勝的信念。百姓夾道相送,或遞上干糧,或送上祝福,盼望著他們早日凱旋。

大軍西進,首戰(zhàn)遇羌人部落。莫文武依徐庶之計,先遣使者,攜厚禮入羌,離間其各部。羌人內(nèi)部本就矛盾重重,經(jīng)此挑撥,猜忌頓生,聯(lián)盟瓦解。莫文武見時機成熟,揮軍進擊,勢如破竹。羌人雖勇,然各自為戰(zhàn),難以抵擋武寧軍的凌厲攻勢,紛紛潰敗逃竄。莫文武傳令,不可濫殺無辜,對降者以禮相待,妥善安置。此役,不僅收獲大片土地,還贏得羌人部分民心,不少羌民感其恩義,自愿加入武寧軍,隊伍愈發(fā)壯大。

既平羌亂,莫文武整頓兵馬,繼續(xù)南下。此時,東晉朝堂聽聞莫文武崛起,惶恐不安,急調(diào)大軍,妄圖阻擋其前進之勢。兩軍對壘,劍拔弩張。莫文武登高遠眺,見東晉軍陣形松散,士氣低迷,心中了然。遂命王猛率精銳騎兵,從側(cè)翼突襲,自己則親率主力,正面強攻。一時間,戰(zhàn)鼓喧天,喊殺聲起,武寧軍仿若猛虎下山,銳不可當(dāng)。東晉軍倉促應(yīng)戰(zhàn),未幾,防線崩潰,士卒四散奔逃。莫文武乘勝追擊,連下數(shù)城,直逼東晉腹地。

然征戰(zhàn)之路,豈會一帆風(fēng)順。隨著地盤不斷擴大,諸多問題接踵而至。新占之地,民心不穩(wěn),時有叛亂;糧草轉(zhuǎn)運,路途遙遠,損耗巨大;軍中將士,久戰(zhàn)疲憊,傷病漸多。莫文武深知,此乃成長之痛,若要成就霸業(yè),必須一一克服。

于是,每下一城,莫文武即刻派遣能吏,安撫百姓。減賦稅,興學(xué)堂,修道路,讓百姓切實感受到新主之德政。又廣設(shè)糧倉,疏通漕運,招募民夫,確保糧草供應(yīng)順暢。同時,軍中增設(shè)醫(yī)館,聘請良醫(yī),悉心救治傷病員,讓將士們無后顧之憂。

歷經(jīng)數(shù)載,莫文武縱橫捭闔,南征北戰(zhàn),麾下疆土日益遼闊,勢力如日中天。然他心中明白,離真正的天下一統(tǒng),尚有距離。環(huán)顧四周,仍有強敵環(huán)伺,內(nèi)部亦需進一步整合治理。

一日,莫文武于軍帳中,召集眾將謀士,再次研討局勢。此時帳內(nèi)之人,已非昔日可比,皆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之精英。徐庶依舊羽扇輕搖,卻難掩面容憔悴,多年操勞,為大業(yè)費盡心力;王猛滿臉胡須,虎目透著滄桑,身上傷疤累累,見證著一次次浴血奮戰(zhàn)。

莫文武神色凝重,開口道:“諸位,如今我等雖已取得不菲成就,但前路依舊艱辛。北方諸胡,時有侵擾;南方諸郡,尚未完全歸附;朝堂之上,亦需建立完備制度,以安人心。大家有何良策,不妨直言。”

帳內(nèi)一時沉默,眾人皆陷入沉思。良久,一位年輕謀士起身,拱手道:“主公,如今我軍雖勝多敗少,但兵力分散,可適當(dāng)收縮防線,集中力量,先穩(wěn)固根基。對北方諸胡,可設(shè)防線,加強防備,同時派使者,以利誘惑,使其相互牽制;南方諸郡,選派賢能,推行仁政,徐徐圖之。至于朝堂,當(dāng)參考古制,設(shè)立三省六部,明確職責(zé),選賢任能,確保政令暢通。”

莫文武聽后,微微點頭,眼中露出贊許之色:“所言甚是,不過此非朝夕之功,還需大家齊心協(xié)力,共度難關(guān)。吾等一路走來,歷經(jīng)無數(shù)艱險,為的便是重建乾坤,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雖前路荊棘滿布,但只要吾等信念堅定,何愁大業(yè)不成!”

眾人聞言,精神振奮,齊聲高呼:“愿為主公效死,蕩平亂世!”呼聲震徹云霄,仿若要沖破這亂世的陰霾,迎接曙光降臨。

此后,莫文武依計行事,穩(wěn)步推進。在邊境修筑堡壘,抵御外敵;選派良臣治理地方,推行善政;朝堂之上,逐步建立起完善制度,人才濟濟,各司其職。

歲月悠悠流逝,莫文武頭上漸生華發(fā),面容也刻滿歲月痕跡,然他眼中的光芒從未熄滅。在他的帶領(lǐng)下,這片破碎山河正一步步走向統(tǒng)一,百姓生活漸趨安定,商貿(mào)往來頻繁,文化亦開始復(fù)蘇繁榮。

雖故事至此留下懸念,不知未來還有多少艱難險阻等待,但莫文武與他的追隨者們,已用堅定信念與不懈努力,書寫下波瀾壯闊的篇章開端。他們將繼續(xù)在這亂世中砥礪前行,向著最終的目標(biāo)——統(tǒng)一天下、結(jié)束亂世,奮勇邁進,只愿華夏大地重歸太平,百姓永享安康。而那未來的傳奇,且待后人續(xù)寫,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記。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们市| 龙岩市| 上犹县| 济源市| 昌图县| 清镇市| 乌兰浩特市| 张家港市| 西宁市| 德州市| 富平县| 四子王旗| 郴州市| 布拖县| 肥乡县| 南通市| 济宁市| 万盛区| 繁峙县| 海宁市| 铜鼓县| 广丰县| 中宁县| 东港市| 崇仁县| 搜索| 盐山县| 宁蒗| 宁晋县| 思南县| 黎川县| 城步| 遂宁市| 土默特右旗| 嘉义县| 建水县| 阳谷县| 濮阳市| 盘山县| 随州市| 裕民县|